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崇秀又问:“郭放先前如何?”

    阿严想了想,道:“回主子,说来郭放此人先前吃相还有几分分寸,毕竟,扬州城里,并非郭氏一家独大,只近来才有些放肆起来。”

    薛崇秀缓缓颔首,道:“此事我知道了,你们夫妇只做好自己的事,旁地交由舆部来便是。”

    阿严一听,放心了:“喏,如此,下仆便告退了。”

    “去吧。”

    薛崇秀摆摆手,让阿严退下,阿严刚走,张昌宗便转了出来,薛崇秀抬眼看他:“太太和师父歇下了?”

    张昌宗点点头,道:“早就歇下了,方才阿严说郭放走的是安乐、长宁的门路?”

    “对。”

    张昌宗道:“若是她们俩儿,那就不奇怪为啥突然开始不择手段的搂钱了,一个想自己建个昆明池,一个正在洛阳建豪宅,可不正是花钱的时候?做走狗的,可不正是表现的时候吗?”

    薛崇秀点点头,一脸的沉思,想了一阵后,道:“货栈、柜坊这一块,虽然我们一直低调行事,但知道是我们产业的人,京里不在少数。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毕竟,各家有各家的产业,谁也攀扯不了谁。既如此那便再公开一些,六郎你觉得如何?”

    张昌宗点点头,道:“这几年其实还只能算货栈、柜坊的发展期,随着突厥退入大漠深处,北疆的稳定,商贸自然会更迅猛的发展,加之水路的商贸发展,届时,才是货栈、柜坊这两个行当的繁荣期,财帛利禄动人心,透露一点也好,省得旁人有些不知所谓的阿猫阿狗把我们当肥羊。”

    薛崇秀:“当初我把产业分做明、暗两部分,货栈、柜坊是明,粮店、杂货店和船厂这些乃是暗,托的旁人的名义,痕迹弄得很干净。”

    张昌宗道:“如此,货栈、柜坊便半公开好了,其他的,还是继续藏着,之后,还要藏得更紧密、小心些。”

    “我知道。”

    薛崇秀答应着,想了想,又问:“对了,现在的扬州府大都督长史是姚崇吗?”

    张昌宗回忆舆部报上来的各地官员的变动,点头:“是他。”

    薛崇秀微笑道:“姚元之此人素性刚直,一心为民,对皇亲国戚并不感冒,此地主官是他,倒方便我们行事了。”

    张昌宗笑嘻嘻的拱手:“郡主英明。”

    薛崇秀白他一眼:“英明不英明的,还不是要用你的人手做事?郎君且把阿梨她们借我用用。”

    “行啊,没问题。别说是阿梨她们,便是我,也任凭郡主吩咐,但有所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昌宗还笑嘻嘻地白话着,薛崇秀抬眼妩媚地瞟他一眼,似笑非笑:“多谢郎君好意,只是,为妻却不忍使唤郎君。”

    张昌宗笑得美滋滋的道:“为什么?是因为舍不得我辛苦吗?”

    薛崇秀含笑点头:“是。郎君还欠着上官师父写江南美景的诗句呢,不赶紧趁着闲暇去想一想,还有闲情来帮为妻做事吗?”

    张昌宗:“”

第444章 入府() 
扬州并不设刺史,主官是扬州府大都督,多由皇子或是朝中大将兼任,本地主事的是大都督府的长史一官,现如今大都督府的长史是姚元之,大名姚崇。

    张昌宗对姚崇还是挺有好感的,不止是因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而是因为这人还算是个有良心人,他是唯一一个参与了五王政变却替女皇之后的待遇说话的人。

    李显作为女皇的儿子,堂堂太子,做了皇帝又被废、被流放,他对女皇有恨,张昌宗不会说啥,他不是那种持有“儿子必须无条件孝顺双亲”这等观念的人,虽然看不上李显的性情,鄙薄他的为人,但对天家母子之间,他不会多置喙。但是,所谓的五王,后世两宋的文人儒士们极为推崇的五王,他就有些鄙视了。

    神龙政变里,领头的是五王,但协助的人还有不少,王同皎、李多祚、姚崇等这些在中枢做官的人都参与了,可以说,这些都受过女皇的恩惠和赏识,若不然,这朝里也没他们出头的余地。

    但是,这些人里,政变结束,拥戴李显登基后,看着女皇晚景凄凉,除了姚崇,没有一个人说过一句话,唯有姚崇,同情女皇的境遇,为她发声,因此被从中枢贬斥到地方,可见其品性和为人。

    本来就是,成王败寇,那没话说,但是,一个八十多的老太太了,老态龙钟,病痛缠身,让她走得安详些,不要那么凄凉,是你们这些受过恩惠的人最基本的道义吧?又不要你们效忠她反了李唐,不过是让她生活好些,就算做做表面样子都行,可是,除了姚崇,这些人,包括李显这个亲子,谁都没有想过,都忙着去抓权力去了。

    虽然以女皇的性情与胸襟,定是不屑这些所谓的善意的,但是,张昌宗就是看着憋气,就是对上至李显,下至五王的这些家伙不顺眼,非常的不顺眼,宁愿在外面浪,也不想去朝上做官。

    有姚崇这等品性刚直的主政官员,薛崇秀自然就不需要做什么多余的事情,只需要动用舆部查一查郭家就行,重点是郭放,以那厮的行事和派头,就不信查不到破绽。再说,就算真查不到,也有查不到的办法,这个就交给手下去做了,张昌宗管这儿叫培养手下的做事能力,薛崇秀莞尔之余,为这种偷懒行为默默点赞,然后扭头便跟老公、女儿出去玩去了,她遥控就好。

    薛崇秀和张昌宗以前都来过扬州,也就上官婉儿和郑氏、宝宁没来过,主要是带着她们仨玩,以张昌宗的记性,还能给当个导游。

    在扬州又玩了一天,郭放那厮也不知被阿方怎么唬,并没有再来找麻烦,后续的事情薛崇秀交代下去了,便只要知道一个结果,这就是封建社会特权阶级的好处。

    在扬州盘桓了三天,第四天上,又登上船,顺着长江而下到出海口,直接去广州港,陈子昂已经先期过去了。

    张昌宗一家在长江、大海上飘荡,长安城里,各种八卦满天飞。确实是八卦,还是当朝公主们的八卦,太平长公主、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只这三人就能凑够一台大戏,看得京城人民目不暇接,目前最热闹的是安乐公主明码标价贩卖府中官职。

    “噗”

    薛崇胤还是太年轻了,见识还是不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吓得手里的茶盏都掉了不说,还被呛了一下,太平公主就比较淡定,眼皮都没撩一下,只淡然道:“前年,安乐在洛阳昭成寺铸造宝炉,府库历年积攒的钱财便花尽了,今年又想凿池子,可不是没钱了?”

    又不是每个公主都能像她一般有个特别能挣钱的女儿,还有个慷慨的女婿,那些营生本已给了秀儿,但每年,薛崇秀还是会送些红利过来,小两口极会做人,所以,太平公主从未缺过钱,且她生活算不得豪奢,比起安乐、长宁两个侄女来,可谓简朴,府中更加的不缺钱。

    薛崇胤脸上的表情很像是牙疼,皱着眉:“安乐这般行事,真真贻笑大方,视朝廷、陛下之脸面如无物。”

    太平公主神情冷淡,不以为意:“那又如何?陛下愿意宠着惯着,做得不对,自有御史去参奏,我等又能如何?倒是六郎那里可回信了?”

    以安乐、长宁现如今骄纵的脾性,太平公主莫说去管,便是听都不想听一下,只关心自己的事情。

    薛崇秀收回牙疼脸,正色道:“回母亲,回信了,说是挑选一下,不日就派个人过来。”

    太平公主眼里掠过满意之色,点点头,道:“如此甚好,多挑选些人手,不说成就六郎手中百战之兵一般的士卒,也要精锐中的精锐,不可糊弄。”

    “喏,儿子知道,定会用心挑选。”

    薛崇胤神情一肃,认真应下。太平公主道:“不仅如此,府中的奴仆、家丁,也挑选健壮的出来,拉弓射箭不用他们,但能护院挥棒就行。”

    薛崇胤有些迟疑:“母亲,一千甲士仍不够吗?若是太多,怕宫里”

    太平公主扫他一眼:“宫里如何?安乐、长宁府中十步一卫,披甲带刀,本宫身为于国有功的长公主,难道还不如两个小辈?你看宫里可说了什么?”

    薛崇胤哑然不语,低头受训。太平公主哼了一声,道:“一千甲士,加上家丁、仆役,如此才算勉强。你且先募两千人来,待六郎那边的人手过来了,本宫便辟入府内,委任他为典军一职,士卒皆由他挑选,到时再精简一千人出来,必要训就精锐之师。”

    “喏。”

    薛崇胤应着,不过,还是劝了一句:“只是,母亲,一千精锐在京里怕是不成的,陛下即便再心宽,五王也不会置之不理的。”

    太平公主淡然道:“着急什么?五王不会置之不理,也要他们有空来理?长宁那边且不论,安乐近来却不大安份,与五王且有得纠缠。”

    话落没多久,太平公主一语成谶,左台侍御史袁从一上书,参奏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定安公主三公主掠良为奴,参安乐公主侵占良田,圈地凿池。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附议,奏请李显处理三公主。

    与此同时,一个相貌英武的小哥儿拿着一张帖子,敲响了太平长公主府的大门:“劳烦通报一声,安定侯门下张植奉命拜见长公主,另有侯爷、郡马书信奉命携至,求长公主赐见。”

    门房一看名帖是张昌宗的,连忙恭敬的请人进门:“郎君请稍待,下仆等这就去禀报。”

    张植拱手:“有劳。”

第445章 顺水推舟() 
太平公主在偏厅接见了张植,面前垂了帘子,薛崇胤作陪。

    “草民张植拜见长公主殿下。”

    张植行礼。太平公主摆摆手,透过帘子细细打量,面容整肃,身姿笔挺,自有一股英武威严之气,这股气,在张昌宗身上偶能看到,特别是他领兵从北疆回来这几年,倒让人起了几分亲切之感。

    太平公主道:“免礼,且坐,你是六郎门下?”

    张植郑重而恭敬地道:“回殿下,草民在郎君处负责新兵训练,奉郎君命到此听候殿下调遣,但有所命,莫敢不从。”

    太平公主道:“可取字否?”

    “回殿下,草民字立人,乃是郎君亲赐。”

    “好。本宫忝为你们郎君长辈,便叫你一声立人。”

    “不敢,这是草民的荣幸。”

    张植态度极为恭敬端正,但又不谄媚,显得不卑不亢,自带一股堂堂的男儿气。太平公主虽不同兵事,却也知道慈不掌兵之典,这张植既是负责训练新兵的,当然威严更甚些,六郎那小子果然没胡糊她。

    遂满意的颔首,道:“本宫奉敕开府置署,府中典军一职留缺,去信让六郎给本宫推荐一人,你既是六郎推荐来的,想来定是入了六郎眼的,自有本事。也好,这典军一职,本宫便给你,只是,是否能坐稳,还要看你的成绩。”

    张植沉声道:“请殿下吩咐。”

    太平公主道:“本宫府中,除署衙之侍卫来自卫尉,府中尚需一千甲士护卫之,这些人,本宫一个都没选,只命大郎招募了等着立人你来选。你听着,本宫要的是精锐中的精锐,你可明白?”

    “喏,属下明白,请殿下以观后效便是。”

    竟直接改了称呼。太平公主不以为意,点点头,便让薛崇胤带他下去看募集的士卒,好早日把兵练出来。

    至于府里的家丁、仆役,太平公主心里早有了主意,朝怀玉看一眼,道:“请阿果姑娘来。”

    阿果便是张昌宗给她的女卫,府里的仆役,大可交到她手中训练一二,想来以阿果的本事,应能胜任。把一切安排好,方才打开张昌宗与薛崇秀的来信,看将起来,看完命人唤来家令,吩咐道:“这几日你派人到扬州去,持我的名帖去,看着些扬州长史姚崇,莫要让他为小人所害。”

    “喏。”

    家令领命而去。太平公主略作沉吟后,吩咐左右:“来人,更衣,我要进宫一趟。”

    换了衣裳进宫去,去韦后处,李显也在,恰逢安乐正在大发脾气——

    “父皇,母后,女儿处人手不足,下面的人急着讨好谄媚我,掠良为奴,是儿不察之过,然纵儿有不察之处,知道后也令人发还归家了,可三位相公还联名于朝上申斥女儿!儿为天家女,当堂遭朝臣申斥,脸面何存?女儿没脸不要紧,可是,金銮之上还坐着父皇呢,他们可曾顾及过父皇的颜面?父皇,父皇,儿苦啊!”

    安乐正在哭诉,这声音大的,殿外都听见了。堂堂公主,于皇宫大内这般大声,若是换成父皇、母皇在时,少不得要治一个咆哮宫廷之罪。

    太平公主沉脸肃容,心内所想不露分毫,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