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宗嘿嘿笑笑,不好意思的道:“只是,这次去怕是要让太太白高兴一场了。”

    “怎么说?”

    郑氏好奇的追问一句。张昌宗咳嗽两声,尴尬道:“因为人手不够,又要发展耕田,发展农业生产,只农闲的时候弄一下,外城和内城已经建好,因为我们一直不曾到岛上来,主屋却还没建好,只建好个框架。”

    郑氏笑了,面上并无意外之色,道:“我想着应该也没建好,建造坞堡可非易事。无妨,你这般才是为上者该有的样子,做得很好。”

    张昌宗被夸得不好意思:“太太,您这是尬吹啊。”

    “嗯?”

    郑氏不解,张昌宗少不得解释一下,惹得郑氏不禁仰首大笑,开怀的样子,平日少有,可见,不止是年轻的三个开心,她老人家心情也是十分愉快的,想来也有所期待。

第447章 到达() 
“师父?”

    张昌宗习惯性的早起练武,船上地方限制,只能打几趟拳活动一下筋骨。这么多年,他都习惯了,起床练武打拳、背书,不想出来后却见上官婉儿在甲板上站着,望着远方,不知在想什么。

    上官婉儿听到他声音,回头看他一眼,微带愕然:“这么晚了吗?六郎都起了?”

    这还是第一次被人说起得晚!

    张昌宗简直不敢相信:“师父,晚这个字说出来,你的良心不痛吗?”

    上官婉儿仰首哈哈一笑,这样的畅快的笑容,在往日是没有的,她自己都没发觉,自从离开长安,她的笑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畅快。

    张昌宗暗戳戳的觉得,哪怕是为了这样的笑容,再做三年和尚也是能忍的。咳,有点猥琐,扔掉,扔掉!

    “又是早起看日出不好好睡觉?”

    上官婉儿顿了一下,好整以暇的看他一眼,幽幽问道:“怎么?你要管为师了?”

    得!

    张昌宗认栽:“摆师父架子就没意思了,算了,算了,趁着时辰还早,师父快进舱房休息一会儿吧。”

    上官婉儿给他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却没动,只姿态随意的换了个地方站着,道:“你练你的便是,为师看看。”

    张昌宗有些不赞同:“师父,要服老啊唉哟!”

    有你这么劝人的吗?挨揍活该!

    与婉儿师父玩笑两句,张昌宗深吸一口气,开始每天的功课,上官婉儿站着看了一会儿,眼里带着笑,唇角弯着,心情不错的样子,看了一阵,方才进船舱里去了。

    其实能理解,快到地方了嘛,张昌宗给他师父画饼的时候,又画的特别丧良心,即将面对新生活有些激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上官婉儿是个大活人,普普通通,又不是没有七情六欲的怪物。

    练完武,天光渐亮,海上岛屿的轮廓渐渐能看清楚了,张昌宗赶紧把婉儿师父叫出来,意气风发:“师父,看到没有?那就是我们的岛!”

    上官婉儿没说话,只是顺着徒弟的手指的方向,举目远眺,远看其实看不到什么,最多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团影子,但是,她也很开心就是了,看一眼,再看一眼,似乎看不够似的,觉得长安城都没这个还可以说是荒岛的地方迷人。

    张昌宗知道她心绪波动,也不吵她,笑嘻嘻地站着,等大家陆陆续续地起身,特别是宝宁一起来,日子就热闹了,船上空间有限,自然不可能带太多仆役,只留了贴身的一两个人侍奉,其他人都在另外一艘船上。

    家里有个孩子跟家里没孩子,那是截然不同的境况,小孩子是完全无法预料的生物,有时候感觉今天真是风平浪静的一天,一个错眼,臭孩子就能给你闹出个人仰马翻的局面来,比如,今天在船上吃饭的时候,宝宁把她的小碗扔海里去了,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了,砸鱼!

    这话一出,郑太太、婉儿师父、孩子娘全都有志一同的一起瞪向罪魁祸首孩子爹,就是因为他经常拿弓箭朝海里射箭,孩子才学坏的。

    张昌宗挺委屈的:“神射手也是人啊,也要天天练保持手感的,这能怪我吗?”

    作为如今大唐数得上名号的神射手,张昌宗也是不容易,他又不是带系统穿的挂逼,现如今所有的技能,除了诗是抄的外,所有都是勤学苦练练出来的,为了保持手感,出来旅游都还要往海里射箭,他容易吗他!

    热热闹闹的吃完早饭,还是带着孩子坐在甲板上又射了一轮箭——

    张昌宗突然奇想,想起后世的射鱼枪,让人找丝线来,细细地编了一条绳子,系在箭尾巴上,居然还真让他射了鱼上来,哄得宝宁吱哇乱叫,兴奋地不得了。

    哄了一下孩子,岛屿的轮廓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上官婉儿扶了母亲出来,母女俩儿一起站在船头眺望。薛崇秀心情也不错,倚着母女俩儿站着,三人一起对着远处的岛屿指点闲聊。

    “郎君,快到了!”

    这一声出来,本来还挺兴奋的几女,突然矜持了,齐齐往船舱里去,就剩张昌宗一个人傻乎乎地站着高兴,完全搞不懂女人的脑回路。

    搞不懂就不想了,张昌宗很能想得开,这个世界上,有人擅长猜度人心,有人不擅长,他恰好就是不擅长的那个,他很能接受现实。

    船缓缓靠近码头,码头上已经站满了来迎接的人,阿榕领头,阿椰兄弟俩儿也在,刘婴师徒俩儿,还有被他坑蒙拐骗来岛上定居的北地边民们。

    “见过侯爷!”

    在阿榕的带领下,大家一起行礼,张昌宗笑呵呵的摆手:“大家不用多礼,好久不见,这次还没上岛,只在远处看着,就知道大家干得不错,辛苦了!”

    “不辛苦!”

    众人轰然答了一声,张昌宗仰头大笑,看着船靠近码头了,直接跳了过去,与一众人叙旧——

    因为守孝,这三年他都没到岛上来,虽然规划是他做的,但其实进展如何,他也只听下面的人汇报,并没有亲眼见过,现在第一次登岛,还是蛮激动的!

    讲真,虽然有些屌丝,有些暴发户,但是,真的好想说,努力几年,还是很有希望把这个岛屿变作自家的地盘的,以后,哥也是能说自己是拥有一个岛屿的男人了!

    淡定,淡定,不能太激动,不然会被郑太太训斥肤浅的,但是,现在他就是想做这么一个肤浅的男人,啊,还是好开心啊!

    高高兴兴地与众人叙旧几句,又把郑太太与婉儿师父、老婆女儿接下船来,与众人见过礼,把婉儿师父正式推到众人面前,欢迎宴上,也没避忌太多,一起与留在岛上的手下们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闹到很晚才去歇下,有什么事情也明日再说,讲真,乘了这么久的船,站陆地上都还会不自觉地晃身子,躺榻上都还觉得榻在晃动,是需要调整一下。

    第二天早晨起来,好好地舞一回枪,出了一身大汗才觉得舒坦,用了朝食后,才把在岛上的手下召集起来,正式视事。

    一开始,刘婴便当先开口:“明公且慢,京中怕是要有变。”

第448章 京城大八卦() 
“有变?怎么有变?”

    张昌宗疑惑的问了一句,问完了,心头一动,又问:“关于五王?”

    刘婴拱手:“明公料事如神,属下佩服。”

    张昌宗打了个哈哈,不置可否,刘婴道:“目前看,属下以为不止五王,怕是一石多鸟之计。”

    “哦?这么复杂?快把消息拿来看看。”

    张昌宗催促着。还以为李显打算一直忍者神龟做下去,结果,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也是,好不容易重新坐回皇帝宝座,明明应该大权在握,却有五王在朝,张昌宗替他想想都觉得憋屈。

    想当年,李显同志第一回登基做皇帝,因为他娘在旁掣肘,手下没人,只能任用老婆娘家人,直接把普通参军的岳父韦玄贞提拔为刺史,又想提为侍中,裴炎反对了一下,更是中二的直接喊出——

    我以天下为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

    这妥妥是要做昏君的节奏啊。裴炎作为忠直之臣,自然是不会支持了,回头就汇报给当时还是天后的武氏。结果不用问了,中二期来的有点晚的李显被抽回去了,并且,他娘还特别凶残那个等级,不抽就不抽,一抽不止皇帝没得做了,还一巴掌扇出长安,贬斥房陵。一贬就是十四年,再重的中二病也被生活的苦难磨平了,第二登基,明显业务熟练多了,跟五王也知道忍耐了,这是进步,也是忍功好。

    教张昌宗说,真要弄五王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五王看似有勇有谋,其实都有些为臣的迂腐,李显也不需要怎么做,直接置兵卒于宫门,待五人来上朝的时候,直接乱箭射杀就是。

    人死了,你李显的威势也竖起来了,大权在握,操作自然就容易了,这个刷声望值的办法,可以参考他家老祖宗太宗二凤同志,人砍了亲哥、亲兄弟呢,不一样刷了个千古一帝的名声。只要不天下大乱,只要能过好日子,只要不是作的太过分,老百姓才不关心你御座上做的是谁。不过,李显要是有这种魄力,也轮不到他贬斥房陵十四年了。

    张昌宗把刘婴送过来的消息拿过来扫了一遍,扫完自己都麻爪了——

    在他在海上漂的这段时间,京里的生活简直是一天一个热闹,不知长安人民有没有目不暇接之感,反正张昌宗是看得挺目瞪口呆的,呆完了还要感慨下大唐的女人们真是不消停。

    话说,当今太子李重俊并非皇后韦氏亲生,生母只是一个身份卑贱的婢女,因排行长而被立为太子。自幼随李显夫妇于房陵长大,无名师教导,不通礼法,身边的侍臣又多是年轻浮浪之辈,平日在东宫只知蹴鞠游戏取乐,在朝野都没什么好名声,也不得人心,数次有大臣上书劝谏,但李重俊都不重视,颇不以为然。

    然后,张昌宗的前义母现岳母大人太平长公主跳了出来,向皇帝上书,先是回忆了一下老李家创业、守业数代经营的艰辛,又感慨了一下李唐复辟的不易,告诉她哥李显同志,皇帝哥哥你看啊,北疆的突厥被打退了,挟此威势,四夷莫敢不服,这是她女婿做得好,所以,边疆安定了,短时间内没边患的担心了,不需要打仗了。

    既然不打仗了,那就过几年太平日子,老百姓就盼着在贤明的君主带领下,可以好好奋斗下生活,让大家都过几天好日子,也要给大家一点盼头。可是,皇帝哥哥你看看你立的太子,既无德行,又不贤明,不学无术,身为未来一国之储君,竟长行不法之事,他是半点都不靠谱啊!

    老祖宗创业艰难,李唐复辟不易,大家好不容易有几天安生日子过,哥你确定真要把国家的未来交到这样的储君手里吗?哥你这是不把江山社稷当回事儿啊。接下来,又细数了李重俊的各种方方面面,重点是在东宫的荒唐无稽。

    然后,太平公主还说,她作为一个皇室公主,本来是不该管这些的,但是,前些日子梦见大行归天的太宗、高宗两任皇帝,他们在梦里殷殷嘱咐,李唐皇室是要带着天下百姓过好日子的,可不能让江山亡在不肖子孙手里。太宗、高宗两代明主,竟担心国祚存续——

    太平公主一想不对啊,皇兄明明做得不错,那是哪里出问题呢?是祖宗来警示吗?

    于是自省其身,细细思之,才发现她爷爷、她爹在梦里担心的目光,望的其实是东宫的方向,这是在警示太子德不堪位,怕将来老李家出个昏君,亡国灭种,国祚难续啊。

    舆部把太平公主的上书内容,一字不落的抄了一遍使人送过来,张昌宗看完,板着脸,一个字都不想说——

    这谁帮着写的疏奏?岳母大人这是找到能人了!

    没什么华丽的辞藻,可是情真意切,诚挚动人,无论谁看了,都只觉得这是长公主对皇室的一片拳拳之心。因为她老人家根本没说要立谁做太子,她只是担忧国家的未来,担忧完了,还让皇帝好好地挑选名师,教导太子。

    太平长公主对皇帝李显有恩,在朝中又有声望,权势赫赫,旁地大臣跳出来说太子不好,不是五王,杀伤力根本比不上她。

    本来就对太子不满的朝臣们,在五王势大的朝廷,忠直之士还是挺多的,见长公主跳出来了,说的还挺有道理,本着良心和忠心,连五王在内,大多给长公主同学点了赞,纷纷表示支持。

    而太平长公主呢,提出担心和建议后,人就遁了,不插手朝政了,反正平静的局面已经打破了,事关国储,便是五王也要下场撕一撕的。她老人家的观点很实在,不怕乱,就怕静,乱了水才浑,才好摸鱼。

    这封上疏,确实打乱了宫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