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氏笑着勉励张昌宗:“六郎好好学,若学得好了,来日本宫让你进弘文馆读书。”

    那可了不得了!

    以张昌宗的出身,弘文馆基本是没有可能的,不过,现在武氏开了口,那就没问题了。但是,这可算是恩典了,张昌宗连忙谢恩:“张昌宗谢太后恩典,今后定当更加努力的读书向学,决不让太后失望。”

    “好!有志气!男儿便当如此。”

    武氏笑着赞了他一句,旋即问道:“说来,婉儿先前不是不愿收六郎做徒弟吗?”

    上官婉儿一顿,低下了头,脸上现出为难之色,似是不知如何开口。张昌宗笑嘻嘻地道:“禀太后,许是师父看我勇敢善良,玉雪可爱的缘故?”

    “好厚的面皮!”

    武氏仰首大笑,指着张昌宗笑得弯了腰。张昌宗笑嘻嘻地拱手:“多谢太后夸奖。”

    “你个小顽皮!连我的问话也敢打断莫不是以为本宫不会罚你?”

    武氏假嗔道,张昌宗老实的跪到武氏跟前,道:“小子无礼,自当领罚。只是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太后的问话,师父不好回答,做弟子的自然要站出来顶上,解师父之难。”

    “你倒会卖乖。”

    笑着点了张昌宗一下,武氏转首望向上官婉儿:“有何不好说的?我这里婉儿尽可道来便是。”

    上官婉儿面现羞惭,犹豫再三,脸孔通红的跪在一旁,垂首道:“婉儿不敢说,请太后治罪。”

    武氏的笑容瞬时便淡了,眼神在师徒俩儿身上来回移动,直接问道:“莫成安,本宫午憩时,何人来过?”

    莫成安的表情很是蛋疼当然,如果他还有蛋的话,不过,还是干脆的道:“禀太后,周国公来过。”

    武氏是何等样人,对这个被她从流放地岭南提溜回来的侄儿知之甚深,只听个开头便大致猜到了过程,顿了顿,道:“来人看赏,张氏六郎人品端方,天资出众,本宫甚爱之,当有赏。莫成安,婉儿,你二人陪着他,去内库看看,挑选几样六郎看得上眼的东西。”

    “喏。”

    然后,人小没有人权的张昌宗谢了恩,就被莫成安和上官婉儿带着去内库挑礼物当然,主要是上官婉儿挑。

    挑的多是实用之物,上官婉儿甚至还给他挑了一篇字帖,让张昌宗练字的时候认真临摹,她说了,自小有名家字帖可临与自己瞎练是有本质区别的。

    张昌宗自然不会拒绝,理直气壮的就收下了——

    事情发展太快,他只是顺着本心替上官婉儿说话,其实他还没反应过来,然后又直接被莫名其妙而来的赏赐而砸懵了,不过现在心里却明白过来了!

    他的师父上官婉儿女士直接生动具体的给他上了一课,课程的名字就叫“告状的艺术”。主动老实的向武氏坦白收了他做徒弟的事儿,以此为引,不动声色的便把武承嗣给告了。其中,莫成安不想得罪武承嗣的心思和做法也间接帮了忙。

    武氏对武承嗣这些侄子是偏心的。当然,以她连杀亲儿子也不手软的冷酷,不见得对这些侄子就有多偏爱,所重者,唯姓氏尔。所以才会对武氏兄弟一再偏心,荣宠有嘉。

    上官婉儿、莫成安可谓武氏身边最亲近的人,这两人都要对武承嗣避其锋芒武氏即便不多疑,也不禁要想一想了。

    而之所以赏赐他,不外乎是武氏为了警告武承嗣。不过,如此一来,倒是把张昌宗从武承嗣可能的报复中脱身出来。

    这件事中,最弱势的便是他,得罪武承嗣最狠的也是他,谁让他直接扰了武承嗣的好事儿呢!现在,武氏直接以简陋的理由赏赐于他,只要武承嗣不是傻到家,便不敢对他做什么。

    有师父跟没师父就是不一样!

    上官婉儿如此为他打算,张昌宗心里是感激地,只是莫成安在旁,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伸出手牵住上官婉儿的手,语出至诚:“师父,谢谢您!您待弟子的好,弟子铭记于心,永不会忘!”

    上官婉儿正支使人把给他的赏赐打包,好送出宫去。闻言低头看张昌宗一眼,笑道:“若真知道为师的好,便好好记住我的教导,如此方不负我之用心。”

    张昌宗重重点头。

第84章 学为己用() 
张昌宗说到做到!

    出宫便向韦氏禀明拜上官婉儿为师一事。韦氏原有些反对张昌宗拜上官婉儿为师,不过,在听了张昌宗交待的前因后果,以及此事乃是武氏促成之后,便忍住反对意见,着手为儿子准备行拜师礼仪需要的六礼。

    张昌宗原本以为要多费些口舌,说不定还需要把莫须有的老神仙拉出来溜溜儿,结果,老神仙还没上场呢,只武氏的大旗就把韦氏搞定了。

    武氏真是一面大旗,搬出来不仅能搞定韦氏,还把叔父们和哥哥们都搞定了,所有的反对意见,都在武氏这面大旗下消失无踪,二哥张昌仪神情复杂的沉吟半晌儿,最后只化作一声叹息,交代张昌宗在宫里行走小心些,谨言慎行,莫要招惹是非。

    张昌宗对张昌仪的交代心领神会,并非张家人趋炎附势,所惧者不过是死。武氏任用酷吏,手下已经沾了一群大臣和宗室们的鲜血。这世间怕死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并不包括有一大家子人的张氏。

    想想文英、文贞可爱的小脸,做父母长辈的,行事便会情不自禁地多了几分谨慎。张昌宗理解他们,也支持他们的决定。做男人可不就是要为一家大小考虑么?

    张昌宗还在感叹,就听韦氏叮嘱他:“上官才人系出名门,虽说长于掖庭那等地方,但教导她的母亲郑氏却也是名门贵女,这等出身,这等的学识,可谓家学渊源,想来是极好的,更不用说就连太后也是推崇的,不过六郎你听好了,只许向她学学问之事,不许学她人品行事,知道吗?”

    面对韦氏的耳提面命,张昌宗自然是笑嘻嘻地点头。上官婉儿的人品如何讲真,一下子还真看不出来,人是会变的,日久见人心是道理话,且行且珍惜便是。

    赶在武氏离宫前,张昌宗请韦氏给他办了一份小小的六礼,拎着芹菜、莲子、红豆、桂圆、红枣和干腊肉条进宫送与上官婉儿,正式补齐拜师之礼,也显出他的郑重。

    上官婉儿收到的时候,并未嫌弃,神情都严肃了几分,较之往日大为不同。武氏见状,大度的挥挥手,让师徒俩儿自己去完成他们的拜师收徒仪式,并未多干涉不说,甚至允许上官婉儿在陪侍期间,可与张昌宗通信,在书信中教导他,以尽师长之责。

    上官婉儿感激的谢恩,谢完了牵着张昌宗的小手回自己居住的偏殿。这几年正是武氏威势最盛的几年,偌大的皇宫,就只有她一个主子,即便是皇帝李旦同学也得避其锋芒,住在宫外,还憋屈的号称别殿。

    进得居处,上官婉儿没多耽搁,直接把张昌宗领到书房——

    还真的是书房!除了一架子、一架子的书,就是一套坐榻、案几,还有灯柱,看上面蜡烛燃烧的痕迹,想来是常有人在此看书的缘故。

    上官婉儿一边爱惜的抚摸着书架上的书,一边道:“在我离宫前,给你整理了些书籍,稍后你带回去,细细读之,你现在年龄还小,无须精读,只需粗略读读,开阔下眼界便好。”

    张昌宗看她对书那般爱惜的眼神和动作,心中一动,问道:“师父喜欢看书?”

    上官婉儿点点头,手指轻轻抚摸着架子上的书卷:“它们是如此可爱,只要我愿意下苦功便能得到回报,一分苦读便能有一份收获,只要勤奋,从不因旁地缘故薄待人,六郎你说,是不是很可爱?”

    张昌宗郑重点头:“很可爱!”

    包括抚着书,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幸福得好像在发光的上官婉儿,都很可爱!

    张昌宗有一种感觉,他的这位女师父似乎再让他了解她,让他知道上官婉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在大殿上那个温婉斯文的牵着他,笑得看似温婉,其实十分遥远的女人。

    张昌宗郑重的样子,取悦了上官婉儿,她蹲下身,与张昌宗平视着道:“若喜爱便好好珍惜,好好阅读它,让它为你所用。六郎可知为何同一本书不同之人来读,有人读成大儒,有人平平无奇,读得狗屁不通呢?”

    张昌宗想了想,答道:“是因为每个人的资质不同吗?有些人会读书,有些人不擅长读书;还有就是用心程度不一样?”

    上官婉儿嫣然一笑,也不说张昌宗说得对不对,只是又问道:“那为何同样读得好,同样用心的人,读出来也有区别呢?这世间读书人不知凡几,然可称大儒者却屈指可数,又是为何?”

    这个张昌宗还真没想过,略作思考后,答道:“是资质的不同吗?有些人脑子灵活,理解能力好,有些人脑子笨,学习理解的能力便差,是这个区别吗?”

    上官婉儿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来:“学习理解能力?这个说法倒也新奇有趣。不过,我却认为不止资质。”

    “请师父指点。”

    张昌宗认真的请教。上官婉儿笑眯眯地摸摸他的头,拉着他小手在坐榻上坐下,师徒俩儿面对面坐着,上官婉儿看张昌宗满脸认真,似乎被萌了一下,竟伸手捏捏他的小脸——

    张昌宗被捏得满头黑线,故作严肃的抗议:“师父,讨论问题呢,别动手动脚的,严肃些!”

    上官婉儿奇怪地看他一眼,讶异道:“小六郎难道尚无觉悟吗?”

    “什么觉悟?”

    “做了我的徒弟便是我的人了,给为师捏捏小脸儿不是徒儿应尽的义务吗?”

    张昌宗黑线,很是严肃的表明态度:“从没听说过这样的义务,师父是第一次做师父,想是被谁误导了?这种人真是太坏了,师父快跟这种人绝交,不要被带坏了!不过,师父这都是小事,徒儿相信师父是立场坚定,思想能经得起考验的好师父,一定不会被带坏的。所以,师父,我们接着讨论正事吧,这种小事儿就不需要占用时间了!”

    “哈哈哈!”

    上官婉儿直接伏案大笑,笑够了方才伸手摸摸张昌宗的脑袋,夸赞道:“六郎果真可爱,唔收你做徒弟,也挺好的。”

    “喂,师父!”

    “好吧,好吧,言归正传!为师以为关键在于思考。”

    大概是张昌宗抗议的表情太急迫,上官婉儿总算不逗他了,直接跳回话题。

    “思考?!”

    张昌宗凝眉思索。上官婉儿目光湛然,脸上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便是思考!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来收获不同,这不奇怪,因为每个人的性情、经历皆不同,自感感悟不同。但是,会思考则不同!不会思考的人读书,读过便算,若是读了别有用心者所做的书,还会成为旁人思想之傀儡,只知人云亦云,不知所谓!”

    张昌宗认同的点头:“对,是由读书被洗脑的人!”

    “洗脑?这个说法倒是新奇有趣,简单直白。为师发现你常能找些新奇词句简单直白的形容某些事物,这是天分吗?”

    上官婉儿好奇的问着。张昌宗被夸了,不好说是时代发展的结晶,只得催促道:“师父,我们快说正事,正事,正听出兴趣呢!”

    上官婉儿一笑,接着道:“会思考的人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把这些知识去芜存精,化为己用,更有甚者,还能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想发展开拓,成为一代宗师!”

    张昌宗嗯嗯点头,追问道:“师父,孟子便是这样的人吗?”

    上官婉儿赞许的看他一眼,目光殷殷的看着他,道:“对!所以,六郎,读书不止要读,还要想,要思考,把所有学到的学识都化作自己的,如此才不枉读书一场!”

    这是上官婉儿对他的期待吗?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所以才能在掖庭那样的地方也读成一代大家吗?

    张昌宗就从未想过这些问题,也没试着归纳总结过,感觉读了这么多年书都白读了,心中真是心悦诚服:“喏,师父,我会努力的!”

    上官婉儿轻轻一笑,没说什么。

第8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 
“殿下,六郎来了!”

    外头的人进来通报,太平公主还没说话呢,她的小儿子大名薛崇简,小名狸奴的三郎已经挥舞着双臂开始喊:“的的,的的!”

    张昌宗在仆役的引领下走进行障,手里还拎着一个篮子:“昌宗拜见公主殿下,拜见驸马。”

    太平公主正哄着小儿子吃东西,闻言抬头看他一眼,笑道:“我这里你常来,何须如此多礼?”

    张昌宗笑嘻嘻地道:“正因为常来更要守礼,不然,岂不是对不起殿下的看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