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宗感觉他师父的动作,活脱脱就是这个表情包的具现,忍不住摸摸脸,难道是他今天突然颜值不在线,不再可爱了吗?最爱对他的脸动手动脚的师父居然都不想看他了晴天霹雳啊!

第144章 讲道理() 
“噗嗤”

    却是武氏笑出声来,非是她忍耐功夫不足,实在是这师徒俩儿太过有趣。看张昌宗一脸懵懂的望着她,看她笑了还跟着傻笑,武氏的笑声不禁又大了几分,笑完了才问道:“六郎,地上趴着可还舒服?”

    张昌宗嘻嘻笑道:“回太后,缺点是太硬,磕骨头;优点是还挺凉快,综合来说,感觉还成,不太挑剔的话,克服一下还是可以的。”

    武氏莞尔:“还辨出优缺了?”

    张昌宗嘿嘿笑道:“从外面滚进来,滚了这么远,非自愿也能辨出来了。”

    武氏脸上的笑容又深了几分,调侃道:“非自愿这三字用得好。既然不舒服,为何还要滚进来啊?”

    张昌宗懵逼脸:“不是太后您让小子滚进来的吗?”

    居然还反问!

    武氏有那么一瞬间有些无语,顿了顿,白他一眼:“竟这般听本宫的话?”

    张昌宗不好意思的摸摸头,惭愧道:“那什么,不是犯错了吗?别的且不管,认错态度总要端正些!”

    说着,趴在地上,双手作揖高举过头,求饶道:“求太后放过昨晚那些在书坊门口犯宵禁的人吧,千错万错都是小子的错!”

    武氏不置可否,低头打量他两眼,问道:“错在哪里?”

    张昌宗有些犯难:“呃”

    武氏看着他,不语,就等着他的认错词,也不催促他,耐心十足的等着。上官婉儿幽幽叹了口气,转过身,居高临下的看他,结果就对上他讨好的笑脸,有心骂他几句,在这样讨好的笑脸下,又有些舍不得,但还是忍不住想骂人——

    蠢!

    张昌宗看看自己的美女师父,美女师父直接移开眼,约莫还是不想看到他。挠了挠头,试探着答道:“约莫是词句想得太好以致太过令人沉迷?”

    上官婉儿再忍不住,直接伸出玉脚,踢了蠢徒弟一下。踢得蠢徒弟直接抱头趴地上:“师父我错了!师父脚下留情!”

    武氏哈哈大笑,从座位上下来,伸手递给张昌宗:“好了,起来吧,这地上再凉快,也不需要你一直趴着,凉快够了吧?”

    张昌宗狗腿的道:“太后说够了那肯定够了,不够也够,够就更够了!”

    说的跟绕口令似的。武氏含笑不语,低头打量他两眼,转头问上官婉儿:“你那里有他的衣衫吗?使人拿来给他换换,这一身灰,太脏,碍眼,换换。”

    上官婉儿一顿,躬身道:“回太后,虽说他常来,但我那里却不曾留有他的衣衫。我那里都是宫里的料子,都是适合女子的颜色,也不好让人给他做,多是他自己带衣衫替换,出宫时又带回去。”

    武氏微微点头,直接吩咐左右:“阿莫,去圣上那里看看,应有给皇子们做的衣衫,给六郎找件合适的来。”

    莫成安眼角悄悄觊张昌宗一眼,立即就转身出去,往皇帝李旦居住的别院去。而一身灰的张昌宗呢,因为太脏被嫌弃,直接被太后勒令站远些,免得那一身灰的蹭到别人。讲道理,以在现场这几个人的身份,根本就没有张昌宗蹭灰的份,他觉得武氏就是洁癖发作。

    可怜巴巴。jpg

    武氏扫他一眼,笑骂:“行了,不用装那可怜的样子。从第一次在朝堂上见到你,到如今屈指一算两年多了,你这小子,不过是随口一句话,你居然还真滚进来,为了那些被抓的儒生,倒也肯舍得脸面!六郎你说,若今日是为你自己,你会如何做?”

    张昌宗知道他的用心已被武氏看穿,闻言想了想,道:“回太后,若今日犯错的是小子,那肯定不好意思求情,也不想让师父为难,肯定二话不说,先在宫门口跪上两个时辰再说。今日是为那些为知识发痴的儒生,自然是要先把太后逗开心了,您开心了,自然也就不会跟那些呆子计较了!真的,太后,您这么光辉灿烂,跟那些呆子计较,有失身份,不合算的,不如就责骂两句放了吧?以显示您英明神武,宽厚大度之伟岸形象,对吧?”

    武氏淡淡复述:“伟岸形象?”

    张昌宗卖力的说服她:“对啊,您想啊,您居于深宫,是何形象近臣知晓,然外边的人却并不知晓,那些整日只知埋头读书的人,肯定就更加不知晓的。这不晓得、不了解的,难免就会人云亦云,若太后您有与他们有关的实际事务传开,您在读书人的心目中的形象不就清晰分明了吗?不过就是几个书呆子,放了于太后您有益无害,何乐而不为呢?”

    “好一张巧嘴!”

    武氏的语气和表情,看不出喜怒:“你怎知那些儒生皆是埋头读书之人?”

    张昌宗坦然道:“若不是只知埋头苦读,不问世事的呆子,哪里会做出看词句看得忘了时间,以致犯宵禁都不知道的蠢事来!”

    武氏莞尔:“说的有道理,六郎越来越会说话了!”

    张昌宗满脸笑的故作谦虚的拱拱手:“多谢太后夸奖,太后您胸襟广阔,不惧人言,但小子却不想太后您被人误解误传,小子不过是以己度人,被人误解不是什么开心的事。现在有机会解开误解,岂不是一桩美事?”

    这句倒是张昌宗的心里话。讲真,历史记载中武氏,与他亲自接触的武氏,大不相同。倒不是说人品、性格之类的,而是一个是书面形象,一个是活生生地、也有喜怒哀乐的人,自然感觉就不一样。

    目前来看,武氏的谋略、行动力还是挺让张昌宗佩服的。能为了目标始终贯彻努力的人,皆非庸人,都值得佩服。当然,只是武氏的目标与大多数人都不相同就是了。

    武氏自然看出他没说假话,一双眼睛盯着张昌宗看了两眼,缓缓道:“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张昌宗立即满脸欢喜期待的看着她:“那太后的意思是”

    武氏不理他,转头吩咐强行装了好久不在的丘神勣:“丘神勣。”

    “末将在。”

    “听到否?”

    丘神勣想了想,恭声道:“请太后示下。”

    武氏道:“传口令,就说本宫说了,三味书坊墙上所书词句,皆是上佳之句,颇有发人深省之功效,本宫深以为然。诸学子沉迷忘时以致犯了宵禁,想来皆是爱书之人。本宫也是爱书之人,也觉得墙上词句皆上佳,可谓同好。看在都是同好的份上,便饶他们一次。不过,此例不可开,罚每人打十尺,以儆效尤,不许再犯!”

    “喏!”

    丘神勣领命而去。张昌宗达成目标,心里也蛮开心的,他抄袭那些词句只是想弄个轰动的广告效果,绝无害人之心。若因此害那些儒生蹲大狱,那就是他之过也。

    丘神勣刚退出去,莫成安的衣衫也拿来了,莫成安能混成武氏身边人,也是有几分本事的。拿来的衣衫,颜色平常,除了料子好些,旁地也看不出这是皇子穿的,给张昌宗穿也不至于犯忌讳。

    张昌宗被他带着去屏风后换衣衫,顺便洗脸、洗手,莫成安还很细心的帮他擦了擦头发,又重新做回干净漂亮的小郎君。

    武氏打量着变回干净孩子的张昌宗,朝张昌宗招手,笑容别有深意:“既然干净了,那就过来吧。来与本宫说说,那些词句是从何而来的?”

    来了!

    那个叫张昌宗事先就觉得蛋疼的问题,终于来了!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还会抄袭不过,肯定会换别的词句抄袭就是。

第145章 立FLAG() 
这件事情上,注定是不能太老实的!雷德森、杰特们,考验演技的时候到了!张昌宗心思电转,笑嘻嘻地问着:“太后您也觉得那些句子写得好吗?”

    居然还反问,武氏瞥他一眼,道:“每一句!三味书坊这名取得也好,你想的?”

    还能怎么说呢?认了吧!张昌宗笑着厚脸皮故作嘚瑟的道:“回太后,正是不才小子想的,是不是又有深度,又有意义,还十分上口好记?”

    武氏莞尔,也不责备他不谦虚,就是上官婉儿似乎玉脚动了动,最后看看武氏又作罢,尽量的目不斜视。

    武氏道:“三味三味确实别有趣味,越想越有味道,是个好名字。后面的呢?读史使人明智之语,也是你想的?”

    一句谎话都说了,再说几句感觉已经没有节操上的障碍了。张昌宗道:“这几句却是与郑太太讨论数次后才有的想法。我华夏历史洋洋洒洒,古今多少事,多少人,朝代更迭,人事兴衰,这些会变,但人性不会变。从历史的发展和结局中,可以得到许多经验和教训。读史书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要把自己从过去中释放出来,想象是否能有另外一种命运。读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人能看到不同的方向,并从过去古人的事件和结局中,看到前人无法想象或是不希望我们想象的可能性。历史是过去,历史也是现在,也是将来。”

    “好!”

    武氏一声喝彩,眼神熠熠生辉,抑制不住的激动与赞赏,道:“太宗皇帝曾言道,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六郎今日之语,与太宗竟不谋而合,虽说辞不同,但却说得更加的明白,虽言辞浅显却意义非凡。张家有子,令人心羡。”

    这是极高的评价了,张昌宗不好意思接受,赶紧谦虚的道:“太后过奖,昌宗还小,还需要学习,不敢当太后如此夸奖。”

    上官婉儿也无法自制的望着自己的蠢徒弟,不,或许,他并不蠢,蠢的人可说不出以上的话来。或许,蠢的那人是她呢?上官婉儿不禁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中。

    婉儿师父复杂的心理活动,张昌宗看不出来,他正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怒赞——

    武氏会对这段来自未来简史上的一句话这般认同,不就是因为她老人家的心中正在想前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么?

    这位可是千古唯一的女皇帝,若没有想前人之未敢想的魄力与精神,这女皇帝只怕也是做不成的。难怪一副被骚中痒处,万般忍痛的模样。讲真,张昌宗不是故意的,他只是读过赫拉利的未来简史,赞同书中的某些观点罢了。能戳中武氏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武氏目光灼灼的看着他,笑问:“这些话都是你自己想的?”

    张昌宗道:“并不全是,还有好多是与郑太太一起读史书时,我二人讨论后受启发而萌生的想法。小子还记得,刚拜才人为师时,师父教的第一课就是要小子多思考、勤思考,小子谨遵教诲,读书也喜欢多想,只是,想的太多了,思绪太过放飞自我,一会儿一个角度,感觉有意思的同时,收获也是不小的,是故方有读史使人明智之叹。”

    你看,性子太过逗比,思绪太过奔放也是有好处的!

    武氏想及他往日的行事和性情,瞬间便懂了他“放飞自我”的意思,顿觉有趣,不由笑道:“你倒有自知之明,这放飞自我用的颇妙。”

    张昌宗嘿嘿笑笑,来了个默认。武氏双目注视着他,又问:“读史使人明智,至理也之言也。读诗使人灵秀,倒也好懂,不过,算学使人精密此句何解?”

    张昌宗眨眨眼,道:“太后,小子以为算学是一门精密的学科,大到天地之间从南到北距离几何,小到毫厘,一是一,二是二,严谨精密,清楚明白。是算学教会小子对世界大小的认知,对世间事物的认知,如无算学,如何对距离、大小、多少有清楚的认知的?稀里糊涂的可不行。”

    “妙哉斯言。”

    武氏赞了一句,看着张昌宗道:“我发现,六郎总能以浅显的话语把心中的道理说明白。”

    竟然高兴得都不用本宫自称了,看来是真欣赏张昌宗的说辞。张昌宗默默地又给自己三十二个赞,不自觉的甜笑道:“约莫是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不拖后腿的缘故?”

    上官婉儿又想扶额了,武氏却哈哈大笑道:“言之有理。”

    张昌宗嘻嘻一笑,脸上表情十分开心,虽无得意洋洋之态,却还是让人一眼便能看出他的欢喜来。

    武氏莞尔,转首问上官婉儿:“婉儿,你这徒弟倒是讨人喜欢。”

    上官婉儿眼神莫名的扫张昌宗一眼,对他讨好的笑脸视而不见,满脸沉痛道:“回太后,有时候讨人喜欢,有时候惹人讨厌不说,还十分想打他两下,斯文扫地也顾不得了,且先出了心头气再说也不迟。”

    “师父!”

    张昌宗简直不敢相信了:“弟子以为弟子当是师父您的心肝宝贝才是!”

    上官婉儿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