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宗这里暗自盘算,方瀚一下学便拉住他的阿舅张景雄,也不顾仆从的催促,拉着张景雄咬耳朵,打小报告:“阿舅,下午之时,先生给六郎讲解孝经第一章!”

    张景雄不以为然:“孝经乃是启蒙书籍,我幼时读的第一本书也是孝经,无须奇怪!”

    “哦!”

    方瀚点点头,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但他终归年幼,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习惯性的听阿舅的。

    张景雄信心十足的道:“放心,孝经比较简单,六郎人又聪明,自然学得快,但到了论语却不一定,我阿耶说了,论语博大精深,乃先圣之言,若要通读,非数年之功不可为。区区半年时光,六郎竟敢说大话!哼哼,到时候看他们东府的人如何伺候我们吧!”

    “嗯嗯!阿舅好厉害!”

    方瀚两眼放光,崇拜的看着他的阿舅,看得张景雄得意的小脸儿泛红,小胸脯挺得老高,若不是仆从催促,甥舅两个只怕还会继续互相吹捧下去。

第15章 道理() 
“阿娘!我好想你啊阿娘,你有没有想我啊?”

    马车直接到家门口,一群孩子从马车上下来,张昌宗垂头丧气的被二哥牵着手,完全不给他作妖的机会,直接被拎到母亲韦氏跟前。

    一进门,张昌宗就露出个甜甜的笑容来,冲两位嫂嫂笑了笑,然后直接扑到母亲怀里,撒娇卖萌做的十分熟练!至于节操做了四年小孩子,节操那个东西,不能吃不能喝的,早扔了!

    奈何韦氏早就熟悉了他的套路,两手直接一推,把儿子从怀里提溜出来,脸孔板着,眼睛却藏着笑意,故作严肃:“说吧,又在外面闯什么祸了?老实说来,为娘听了再决定是否要打屁股!”

    居然不吃这个套路了?好吧,再加点甜度!

    张昌宗眨巴两下眼睛,努力的堆出个甜笑了,噘着嘴在韦氏的脸上啾了两下,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一瞬不瞬,学着电视剧里男主角注视女主角的眼神看着韦氏,不要脸的哄人:“我最爱阿娘了,阿娘不爱我了吗?”

    “噗嗤”——

    韦氏的脸再板不住,眼里的笑意也不用藏了,一旁的嫂嫂们也笑成一团,韦氏笑着道:“作怪!不用糊弄我,该说的还是得说,快说!”

    说着,还在张昌宗的屁股上拍了一下,拍得张昌宗直接从韦氏怀里捂着屁股跳起来,惊呼:“阿娘,说话就说话,怎么可以动手动脚呢!”

    虽说,给阿娘亲亲抱抱没问题,但不代表可以让阿娘拍屁股,大小也是个男子汉,被人拍屁股简直不能忍,即便是母亲也不行!

    “哈哈哈”

    韦氏仰首大笑,为张昌宗那受惊的样子,笑骂道:“叫你作怪!行了,去前面坐好,你个小妖怪,问你若是不想说,定然问不出一句实话,莫不如问文阳!来,文阳,告诉阿家,你六叔今日又作什么妖?”

    见糊弄不过去,张昌宗只好苦着脸很自觉地从阿娘怀里出来,朝旁边坐的两位嫂嫂行了个礼,规规矩矩地在韦氏对面坐好——

    虽然不觉得自己错,但态度有必要端正好!若是吊儿郎当的,再有理也会被韦氏拍!不要问张昌宗是怎么知道的,韦氏绝对是亲娘!心塞塞。

    文阳苦着脸:“阿家,孙儿嘴笨,莫若让二叔说,二叔已然知晓。”

    “连二郎都知道了?能惊动二郎,定非小事!”

    韦氏的笑容淡了下来,扫了张昌宗一眼,得到老儿子乖觉的笑容一个,心里更觉不好,立即望向后面进来的张昌仪。

    张昌仪哪里会隐瞒,立即竹筒倒豆子的全说了出来——

    听到事情惊动了张梁客,大嫂一惊,直接把张昌宗拉到怀里,低声问道:“六郎可有吃亏?”

    大嫂的逻辑,自家人不吃亏就成。张昌宗笑嘻嘻的在大嫂怀里仰起脸,摇摇头:“多谢大嫂挂念,我无事!”

    大嫂摸摸他头,放开他,一起等着韦氏裁夺——

    韦氏年纪大了,虽然已不再管理家务,但这个家里,还是主心骨般的存在,涉及裁度之事,多还是韦氏做主。韦氏转向小儿子:“六郎如何想的?”

    张昌宗连忙答道:“阿娘,孩儿觉得我们是过去学习的,不是过去勾心斗角的,把时间、精力花在这些无谓的事情之上,不是得不偿失吗?还不如专心学习,好好向先生讨教,若能学出名堂来,岂不是更好?小孩子之间哪里会有什么大问题!”

    张昌仪眉头一拧:“枉你平日一副聪明相,为何不知此事关键并非孩童?族学乃是西府所办,你如此这般行事,恶了与西府的关系,如何能在族学安心学习?”

    张昌宗立即道:“若真如二哥所说这般,那这族学不上也罢!”

    张昌仪立即就斥责了一句:“胡说八道!”

    张昌宗反驳道:“二哥,族学乃是一族发展之根本,若连族学都不重视,那我张家还谈什么复起之望!若三叔、四叔连这点远见都没有,那还不如去外面的学堂求学,这族学不去也罢!”

    张昌仪苦口婆心:“人在屋檐下,该低头时当低头。六郎,为何就不能退一步呢?”

    “二哥,事关原则,这一步绝不能退!只要退了一步,今后便无法再前进一步,只有步步后退的结果!”

    张昌宗说得斩钉截铁!

    张昌仪还待再说,韦氏断然开口:“行了,二郎不用再说,六郎做得对!”

    “阿娘!”

    张昌仪惊讶的望着母亲。韦氏摆摆手,道:“二郎,阿娘一个妇道人家,见识浅薄,然阿娘却觉得六郎此事做对了!学里的孩童间,为何会有冲突,说来说去还不是受背后的长辈影响!我们东府是比不上西府阔绰,然世间事终归逃不过一个理字!四郎之事,四郎先动手理亏,阿娘便认了!今日之事,若西府敢为难六郎,阿娘便敢打上门西府的门去讨理!”

    “阿娘!”

    张昌宗星星眼望着韦氏,心里疯狂的为韦氏打call,没错,韦氏便是这般彪悍的妇人,她能说的出,定然能做到!

    唯有张昌仪苦笑,想说世间多的是无道理可讲之事,他在外当差,不像阿娘在后院,见多了无处可讲道理之事,刚要开口,就被妻子轻轻拉了下袍角,扭头看她,就见妻子轻轻的摇头。

    张昌仪叹了口气,忍了一下,话语到了嘴边,转了一圈,婉转劝道:“阿娘,今日之事,六郎尚算占理,但若是遇到不讲理之人呢?儿以为,六郎这性子还是改改为好,以免来日闯祸!”

    张昌宗在韦氏脸上啾了两下,哄了下母亲,闻言站起身,冲着二哥一揖到底,正容道:“多谢二哥教我,小弟知道二哥对我的用心,只是,世间事,讲道理有讲道理的做法,不讲道理有不讲道理的做法,小弟以后定当用心,劳二哥替我操心了!”

    张昌仪被幼弟这样一弄,反而有些手足无措,沉默片刻,拍拍他的头,把幼弟扶起来,道:“我知你并非没分寸的人,只是,六郎,我们张家在这长安城中太弱小了!有时候,弱小的人是没有讲道理的资格的!”

    张昌宗冲着二哥笑得灿烂,认真的答道:“二哥,我知道,现在我们没有资格,但是,我们兄弟众多,我和五哥、文阳、文英、文贞几个都还小,我们还有时间和机会去努力!”

    张昌仪道:“二哥期待着!”

第16章 读书吧,少年() 
张昌宗知道的,他这二哥,为人稳则稳矣,但有时候却嫌失了锐气,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而之所以如此,不过是生活所迫。

    张昌宗一直都觉得,性格决定命运,可命运也影响性格,二哥的生活环境和经历造就了如今的他,这也是二哥心中有家人的缘故,心中有所牵挂方才会有所畏惧。二哥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啊!

    张昌宗又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即便他是家里管他最严的,他也不会有任何怨言,他知道严管背后的所有用心。他感激这份用心,也受用这份用心。

    一路上连大声说话也不敢的几个孩子,这会儿看雨过天晴了,也跟着露出轻松地表情来,跟他爹一样老实的文阳,顺口提了一句:“二叔,六叔今日在学里,被先生夸奖了!”

    傻孩子!

    张易之默默收回伸出的手,无奈的捂脸,想阻挡已经来不及。张昌宗嘿嘿直笑,已经知道文阳要说什么了!

    果然,就听文阳道:“二叔,原来六叔往日只听四叔和我们背书便已把孝经、论语背熟,先生大大的夸奖了他呢!”

    “真的?”

    文阳这话一出来,在场的人,只要上过学识字的都听懂了!张昌仪又惊又喜:“六郎,文阳说的是真的?”

    张昌宗一把拉住想偷溜的张易之,笑着承认:“二哥知道小弟打小记性就好,小时候听四哥背过,后来又经常听文阳他们背书,不知不觉便记住了!只是,我只会背诵,并不会读写,先生说,让我先学会读写,今日还教了我一卷切韵。”

    “好!确实是个大大的好消息!当赏,当赏!”

    张昌仪喜不自禁,满脸的笑收都收不住,直接两步走过来,一把举起张昌宗,大声的赞许道:“六郎做得好,真乃吾家麒麟儿是也!”

    韦氏跟着也是满脸的喜色,连连吩咐:“春娘,让来财去西市打些酒和肉食回来,今日大家好好的吃一顿,为六郎高兴高兴!”

    她虽然不识字,但架不住养的儿子多,听得多了,便也知道儿子们进学要学的约莫是什么,五经她不懂,但基础的孝经和论语却是知道的。

    “好的,阿家且稍待。”

    二嫂笑眯眯的出去吩咐下人去买酒肉,给今日加餐。

    但凡在家的人,一家子都挺高兴。唯有张昌宗看看有段距离的地面,又看看二哥的细胳膊,很是蛋疼:“二哥,不如我们下来再说?亲亲抱抱我是没意见了,举高高就算了吧,不能脚踏实地说实在的,小弟心里其实有点儿虚啊!”

    小弟这精灵古怪的样子,若是往日,肯定会被张昌仪说一句作怪,今日却怎么看怎么顺眼,笑着把人放下来,忍不住也学阿娘往日的样子,抱着张昌宗的脑袋看了看,喜滋滋的道:“好,好啊!”

    二哥高兴地只知道重复这两句话,这般失控,可见他到底有多欢喜。能让家人为他高兴、自豪,张昌宗也挺开心的,他如今还只是个小屁孩儿,能为家人做的不多,如果好好学习能让家人高兴,那他也挺开心的。

    一家子人喜气洋洋,后面张昌期、张同休陆续回来,知晓这件事后,也不禁满心欢喜。张氏非世家大族,从叔张梁客虽然任职吏部郎中,身处实权部门,但在官员的任免上,其实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加之张氏子弟并无什么杰出的才学之士,荫封自然也轮不到什么好职位。

    长兄张昌期道:“如今天下承平日久,在朝中,靠荫封出仕者,升迁越来越难,朝廷首重者还是进士出身的老爷们,六郎好好读书,希望我们家将来也能出一位进士老爷!”

    韦氏一听这话,笑得脸上皱纹都出来了,神色都似乎鲜亮了几分。张昌宗看看张易之和傻乎乎跟着笑的文阳、文英、文贞,看得张易之脸上一紧,忙不迭的摇头,又是拱手又是作揖。

    张昌宗不为所动,只说道:“大哥放心,小弟定然用心向学,定不叫大哥失望就是。不过,若只有我一人,岂不是人单力薄,我们家这么多兄弟,如此多儿郎,若能多有几人岂不是更好?”

    这话一出,不止张昌期,就连张昌仪,大嫂、二嫂皆关切的看着张昌宗,唯有张易之小肩膀一跨,悄悄说了一句:“完了!”

    张昌期连忙问道:“六郎此话怎讲?”

    张昌宗道:“大哥,李先生今日对我说,读书做学问一途,天资虽重要,但不及勤奋,若无有勤奋刻苦之心,天资再好,只怕也是不成的。那时我便在想,我们家这么多小郎,虽然并非人人都是天资卓绝之人,但是,勤奋刻苦我们却可以一起做到!天资不足,我们可靠勤奋来补,就不信培养不出儿郎来!”

    张氏兄弟面上露出沉思之色,韦氏、大嫂、二嫂并未插言,她们毕竟不识字,见识有限,但也知道张昌宗的提议关系着张氏儿郎们的未来。

    张昌期、张昌仪两人对望一眼,张昌仪问:“六郎有何办法?”

    张昌宗道:“每日早晨,读书、背书一百二十遍!”

    “六郎,我可是你五哥,亲的,文阳他们也是你亲侄子,不是捡来的,一百二十遍你也忍心坑我们!”

    张昌期、张昌仪还没说什么呢,张易之就跳了起来,抖着手指,指着张昌宗,义愤填膺。张昌宗对他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