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绍动了动下巴,示意张昌宗放开手,张昌宗依言放手从他身上起来,就听薛绍用沙哑得近乎粗嘎的声音问道:“你从哪里来的?你们被救出去了吗?大郎”

    虽急切,然声音里透着一股气虚的劲儿。显然,薛绍这几日在监牢也不好过。张昌宗怕他激动起来,连忙道:“义父,您听我说,不要着急,小心把人引来。”

    薛绍惊觉,连忙点头。好在两人现在相距近,能看清楚。张昌宗连忙道:“两日前,我师父便带着人把阿胤、秀儿、崇简,还有我,我们四个救出去了,我们都没事。义父这里,还得义母,义父且等等,我带了参汤来,义父快喝几口,补补元气。”

    说着,把背来的小水囊递给薛绍,小口小口的喂他喝下一小碗量的参汤,又打开另外一个小水囊,喂他吃了一碗清粥,关切的问:“义父感觉如何?”

    薛绍轻轻吐了口气,道:“好过多了。这几日,周兴贼子对我并不像待大哥、二哥一般用刑,只是每天只给一顿吃喝,旁地并没有受罪。”

    听到只是饿他,张昌宗略略放心了些,连忙道:“义父放心,今天是我第一次来,花费的时间略多些,待明日我再来时,便能比今天顺利,我给你送吃的来。”

    “不行!”

    薛绍断然拒绝。

    “义父?”

    张昌宗不解的叫了一声。薛绍情真意切的道:“六郎,你可知,我是真把你当自己的儿子疼爱,经过今日,我也知你定然不凡,你这样的孩子,又何必为我这等必死之人奔波操劳!你若真有心,真认我薛绍为义父,今后切莫再来,今日你既然进来了,便也是你我之间的缘份,我恰好有些话想交代你,劳你替我转达与公主和孩儿们。”

第167章 临别托付() 
“义父有话,何不等出去再与义母、阿胤他们说?”

    张昌宗不想看他这般了无生趣的样子,沉声估计刺激他。薛绍轻轻一笑,低沉沙哑的笑声,透着一股浓浓地悲怆感,笑得张昌宗心都酸了:“义父!”

    “傻孩子,你不知其中缘故,这次我进来就出不去了,即便出去也只能是死的薛绍,不可能再是活的。”

    薛绍说得笃定,说完,叹了口气。张昌宗想起历史上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貌似是一位武家子弟,恍然问道:“可是因为太后一直想把义母嫁与武家?”

    薛绍没说话,黑暗中也看不清楚他的神色。张昌宗自己挠挠头,毫不留情的吐槽:“可是,太后也不看看武家那一堆男的,最出色的就是溜须拍马,文采才干是什么只怕都不认识。就这样还想嫁女儿”

    说着,用了两个意味深长的“啧啧”做结尾,这刻薄毒舌的样子,薛绍不禁轻笑,还勉力抬头揉了揉他头,叹道:“此一时彼一时。我与你义母成亲时,高宗皇帝仍在位,我们的婚事便是他老人家做的主。如今高宗皇帝龙御归天,太后临朝称制,大权在握,自可把不合心意之事改过来,譬如我这个最初便不合心意的驸马。”

    张昌宗沉默下来,武氏确实是这样的人。治国理政的才能有,任性妄为的胆子魄力也有,有决心、有毅力、有胆魄,想做的事,几乎就没有做不成的。除了少女时期在太宗皇帝那里因为不符合太宗陛下的审美受挫,到了喜欢她的高宗朝,从一个尼姑到昭仪再到皇后、太后,将来的皇帝,凡是她想做的,都做成了!

    为了她想做的,杀的人简直不知凡几,管你是不是名将重臣,管你是不是望族宗室,包括她的亲儿子,凡是碍着她成事的,皆可杀,也皆敢杀。足够的冷酷无情,也足够的沉着冷静,还有足够的狠心。看不顺眼,想杀谁都杀了;看得顺眼的,比如历史上被宠上天的张氏兄弟,简直是要什么给什么,比亲儿子还宠——

    想想自己现在是张昌宗,心情莫名有些复杂。

    薛绍叹了口气,温声道:“罢了,这些陈年旧事,说与你一个小孩子听做甚。六郎,莫让义父心有不甘的走,可好?”

    张昌宗被这么一说,心就软了,“嗯”了一声,强忍悲伤道:“义父您说,六郎听着。”

    薛绍喘了口气,道:“我这一去,旁地都不挂心,就只挂心你义母和孩子们。你义母那里,我平日里偷偷写下血书一封,劳你带出去转交于她。我要交代你的,是孩子们。”

    张昌宗不忍心听,忍不住又提议道:“义父,就没得谈了吗?我这里晚上给您送吃的来,让您有体力支撑。至于搭救您出去的事情,我明日进宫去找义母商量一番,我们试试好不好?”

    薛绍轻轻一笑,抬手拍拍张昌宗的小肩膀:“我知你是好孩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现在都晚了,已经过了时机了。”

    “过时机了?何曾有过时机?哪里是时机?又是怎么”

    张昌宗突然想起那日在宫中看马球赛时武氏让薛绍与薛怀义连宗的事情来,惊讶的一把拉住薛绍的手,低声追问:“义父,您说的时机可是当日太后让您与薛师连宗一事?”

    薛绍“嗯”了一声,赞道:“公主说你聪明异于常人,小小年纪便见识不凡,果然如此。把我挂心之事托负给你,我也放心了。”

    张昌宗连忙道:“义父,这些且不忙说。”

    薛绍笑笑,也不着急,更不沮丧,淡然道:“太后临朝,反对的除了大臣便是宗室,太后做事,如无一击即中的把握,她绝不会轻举妄动,定会以无上毅力多加忍耐。若论耐性,太后可为当世第一。我这几日在狱中无事可做,倒偷得几分空闲去思虑过往。太后看重薛怀义,当日那般命我,想是试探多过逼迫。若我识时务,臣服于太后,或还有几分生机。然男儿在世间行走,有些事、有些原则便是毋宁死也要坚持的。若连货郎出身之人也可与我薛家列宗列宗并列,那我活着还不如死了!”

    薛绍一说,张昌宗就懂了。所以,在武氏看来,她看重薛怀义,打算重用薛怀义。若薛绍答应连宗,那便代表对她的臣服,但薛绍拒绝了!武氏本就是“顺者昌,逆者亡”之人。

    张昌宗知道薛绍的坚持和心底骄傲所在,劝解的话无论如何也再说不出口,心头痛得就像刀绞:“义父,六郎在,您说,但凡您说的,每一个字六郎都会记住,然后,好好地转达给阿胤他们。”

    “好孩子。”

    薛绍赞了一句,然后,振作精神,低声交代道:“我们薛家因谋逆而亡,家资田产定然会没官,但有你义母在,几个孩子衣食无忧,只是有我这样的父亲,于他们将来的前程定然有碍,此事是我愧对他们。第一件事,便是麻烦六郎你待将来阿胤再大些,替我转达我心中的愧疚之意。”

    “嗯!”

    张昌宗咬着唇,忍着眼中酸胀,努力的克制着悲痛,认真的记着。

    薛绍似是听出了他的悲痛,抬手拍拍他,继续道:“第二件事,便是阿胤。阿胤的年纪正是记事之时,若我死了,只怕他会对太后有不敬的想法。你与他从小一起长大,帮义父看着他些,莫要让他莽撞行事。薛氏之罪,罪有应得,薛绍心服口服。我只愿阿胤能平平安安的长大,娶妻生子,安稳度日。这世间,活着最难,我先去了,这最难的事,便留给他了,这是作为父亲最后的期望。”

    “嗯!”

    张昌宗眼泪滑下眼眶。

    薛绍接着道:“第三件事,便是秀儿。这孩子自小心思便重,小脑袋瓜里也不知在想什么,吃得苦、受的罪也多。若论对她的了解,想来她母亲与我都比不上你,所以,秀儿我便只能交给你了,六郎!好好待她,希望你来日不会因为她有我这个罪臣父亲而嫌弃她,待她一如往日可好?”

    “嗯!义父放心,我一定待秀儿妹妹一如初见,如珠如宝。”

    “好乖。”

    薛绍笑着夸了他一句,道:“崇简还小,公主腹中那个虽不知是男是女,但好在还没出生,不用因我受牵连,这两个小的,有公主在,我应可放心,唯有大郎和秀儿便只能交由你多多照看了。”

    张昌宗重重点头,他与薛绍都知道,若是薛绍死了,太平公主不可能一直守寡,她会有新驸马。到时候,薛崇胤、薛崇秀两个已经开始懂事的孩子便难以自处了。

    薛绍笑道:“我知六郎你是一诺千金之人,托付于你,我也就放心了。还有这个,是给你义母的,劳烦你转交了。”

    张昌宗接过,黑暗中虽然看不清楚,但凭手感知道是一块绢布。张昌宗接过,小心的折起来塞到怀中。忍了忍,还是忍不住问道:“义父,难道您就这样甘心赴死吗?”

    薛绍又是一笑,笑声低沉悠长,笑完了才叹道:“傻孩子,这世间哪有人会甘心赴死,可是,我若是不死,你义母怎么办?阿胤、秀儿、崇简怎么办?只要我死了,对大家都好就成。明白吗?”

第168章 郑氏宽慰() 
太后所要者,是李冲这一系的彻底灭亡,我们薛氏不过是连带的意外收获。对太后来说,正好顺手一块收拾了。若我活着,孩子们定然会受尽磋磨,太后的手段,甚至都不用她示下,有的是人动手;而只要我死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孩子,太后想会高抬贵手,轻轻放过,留他们一条生路,以慰藉、牵制公主。

    张昌宗还记得薛绍当时这么说的语气,运筹帷幄,步步为营,殚精竭虑的一心为几个孩子打算。

    武氏从来不是一个温情的人,外祖母与外孙子之类的身份联系,在她心里或许还比不上一个受重用的大臣来的重要。薛绍的忧虑和打算是成立的。在武氏眼里,几个孩子与她的江山大局,虽然是她外孙子、外孙女,但与她的大计比起来,连浮毛的重量都没有。

    薛绍的打算和心思很好懂,用他一人的死,换取太后对薛崇胤、薛崇秀、薛崇简几个孩子的赦免。可怜天下父母心!

    张昌宗只觉得心头沉甸甸地。穿到大唐这么多年,看着武氏临朝这么多年,甚至在宫里行走这么多年,看着他那狡诈可爱的婉儿师父在武氏面前曲意逢迎,看着宫中的人活得小心翼翼,他一直都不太有什么明白的感受,这是第一次!第一次体验到武氏的威风——

    不止是几个酷吏,不止是单纯的嗜杀,而是悬在大唐臣民们头上的一把“顺者昌,逆者亡”的屠刀。

    当五更鼓响,张昌宗堪堪回到家,滑下院子,收好自己的工具,沉着脸进屋。刚进去,就听见吹火折子的声音,蜡烛点起来,郑氏衣饰整齐的坐在座榻上,注视着他。

    “太太!”

    张昌宗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来。郑氏意外的吓了一跳,板正的面孔不自觉地便柔和下来,低声问道:“怎么了?”

    顿了顿,又问:“可是出去不如意?你是出去见薛驸马吗?他可是已遭了不测?”

    郑氏能猜到张昌宗会去哪里不奇怪,张昌宗也没想过要隐瞒。以老太太的心细如发和精明,同处一个屋檐下,肯定会发现端倪。

    张昌宗摇摇头,又点点头,走过去,默默地跪坐到郑氏跟前,仰头望着她。郑氏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心头也跟着一阵难过,忍不住抬手,把他拉了靠在自己膝上,粗糙带着茧子的手掌,一下一下抚摸着他的背,虽无声,但安慰之意十分好懂。

    张昌宗苍凉的心境,在郑氏一下接一下的抚慰下,稍稍有些缓解。靠着郑氏的膝盖,喃喃道:“太太,我好难过。”

    “嗯,我知道。”

    郑氏柔声应着,没有多加安慰他,只是这么轻轻地应着。可是,张昌宗心里却觉得什么安慰都比不上这一声答应,这个时候,不需要多加安慰,不需要什么开解,只需要这么淡淡地一声应答就好,只要给他足够的空间去消化就好。

    “有时候我觉得我无所不能,只要给我机会,连天我都能捅个窟窿出来!可是,有时候我觉得我一无是处,连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都做不到。任夸百般天才,万般机灵,到头来也不过如此。”

    张昌宗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只是郑氏的温柔慈爱让他有种错觉,只要他说的,她都在用心的听着,也会以无上的胸怀去容纳他,容纳他的失败、成功、欢喜、悲伤。

    郑氏的手掌一下又一下的抚摸着他的背,脸上的皱纹都淡了几分,柔和的神情,清亮的眼睛,卓然的气质,在蜡烛昏黄的光线下,倒添了几分古朴庄重的美感。张昌宗侧过头,呆呆地望着,也或许不是在看郑氏,而是在看别的。

    郑氏抬手摸摸他脸,小孩子的肌肤,柔嫩光滑,轻轻一捏就像能掐出水来。倒是她的手因在掖庭的常年劳作,即便休养了这么久,依旧粗糙。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