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就如此狠心?”

    徐平面无表情,挥手让他闭嘴。一说可怜,就是上有七十老母,下有哺乳婴儿,这到底从哪儿传下来的唱词?

    指着一直没开口的那人,徐平道:“你来说,怎么回事?”

    那人涨红着脸,话语却不太流利:“官人明查,切不可被那小人蒙蔽。我们两个都是钦州来的客商,一心向佛,以前在钦州的时候便曾随在智云法师身边修行。前些日子到了这里,听说法师要在这里建寺,便自愿随在法师身边,一是随身侍奉法师,再一个就是助法师完成这一宏愿。官人也知道,法师有志把这里的水潭建成太平寨的放生池,叵耐这家酒铺,竟在这慈悲地方,公然宰鱼贩卖。如此公然亵渎佛法,我等佛家弟子能忍?”

    徐平道:“于是你们就在店里赶客人,砸店里东西?”

    那人红了脸:“既然无论如何劝他都不听,我们也只好用这手段了!”

    “说来说去,终究是你们来砸店,是吧?”

    “我们只是守护佛法,略微惩戒罢了!”

    “略微惩戒?”徐平听到这里气得差点笑出来,“那要稍微认真一点,难不成你们还要封店抓人?你这厮倒是大言不惭,和尚说是这里是放生池,就真的是放生池了?他要是说整条左江都是放生池,难不成所有渔民都回家喝西北风去?天下是大宋的天下,什么时候成了你们尚的!你让店里卖什么他就得卖什么,你不让卖就不能卖?好霸道的和尚!”

    宋朝的佛家子弟是比较忌讳被称为和尚的,一般要尊称法师大师,或者委婉一点称为出家人。徐平一口一个和尚,心里是有些动气了。

    地上的两个居士见徐平说着说着脸色不好看起来,犹自低声争辩:“官人有些夸大其词了,我们只是守护佛法——”

    “大宋的天下,什么时候要遵守佛法了?要守佛法,你们回庙里自己去守去!大宋臣民,只要不违律***得到你们来喊打喊杀!公众地方,以私法代替律法,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是要反了吗——”

    一个反字出口,地上的两人脸色立即变了,齐喊冤枉:“官人明查,我们只是佛家子弟,护法心切,万没有藐视官法的意思——”

    徐平本来就对各种神棍看着不顺眼,两人强辨,把他的火气勾起来,不过谋反安到他们头上确实过了。住嘴不说,只是冷泠看着两人。

    在一边兴高采烈看热闹的众人见事情到了这一步,都静了下来。两个居士就是真有过错,事情不大,略施薄惩也就罢了。不知这位提举司的少年官人怎么这么大火气,反字出口,就不是几下板子能够了事的。

    “大师来了!”

    正在这当口,人群外面有人高喊。

    地上的两个居士出了口气,一起高喊:“法师慈悲,搭救我们两个!”

    围观的人群让开一条路,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和尚衣袖飘飘,从外面走了进来,旁边跟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沙弥,头皮还泛着青光,明显是刚剃度不久。

    老和尚到了徐平面前,双手合十:“我佛慈悲!”

    徐平冷冷看他一眼,转头看着那小沙弥:“又多一个和尚,有度牒吗?”

    老和尚吓了一跳,开口就问度牒,这位官人对佛家子弟不友善啊。虽说官府禁止私自剃度,但只要不离谱,各地方都是睁一眼闭一眼,不会见个光头就问度牒。尤其是这种小沙弥,大多都是当平常人家的小厮看待,一道度牒少则数十贯,多则几百贯,跟买官的价钱差不多,谁会办给一个小厮。

    见徐平神态不善,老和尚忙道:“老衲法号智云,见过官人。这位小沙弥只是随在老衲身边做些杂事,不算正式出家,还没有办理度牒。”

    徐平哼了一声,没有再追问。

    正式度牒的发放,要求出家人去开封府参加考试,不说考试难度和不菲的路费,每年都有名额限制的。不是有名气的得道高僧,有几个通过这种正经途径。大多还是皇室做什么法事,比如皇帝太后祝寿、祈福之类,都有数目不等的度牒特旨发下来,这才是各大寺庙出家名额的最大来源。另一大来源就是花钱买,朝廷的度牒名码标价,发到地方,直接充抵各种经费的。有钱人经常会买上两道空白度牒,做法事舍给庙里,或者让自己什么人代替自己出家,跟香火钱差不多意思。水浒中鲁智深最早到五台山出家,就是通过这种途径。

    度牒来之不易,便有许多编外和尚在庙里混着,有机会了才转成正式编制。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徐平也不会揪着不放。

    见徐平不再追问,智云法师暗中出了口气,小心地问徐平:“官人,这两位居士不知犯了什么事?”

    徐平冷声道:“平白无故打砸别人店铺,目无王法,拿在这里!”

    智云吓了一跳:“官人明查,这两位居士老衲多年相识,都是积年行善的好人,怎么会做出这种目无法纪的事来?”

    “打的人,扔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莫非还能是我看错了?”

    “官人岂会有错?定是两位居士有什么误会,待老衲问清楚。”

    徐平坐在椅子上,只是冷眼看着,也不说什么。

    智云法师上前两步,对地上的两道:“你们两位都是精通佛法的人,佛家慈悲,怎么会做出这种尴尬事情来?”

    两人讪讪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不时看一眼徐平,犹自不愤。

    智云法师叹了口气,转身向徐平合十道:“官人,也是这两位居士虔心敬佛,不合做出这种事来。老衲斗胆,请官人高抬贵手,放过他们这一回!”

    徐平冷声道:“那被他们打坏的东西呢?也这么算了?”

    智云一怔,陪着小心说:“些许灶具,值不得几个钱,这两位居士都是身家万贯的,赔他们算不得什么。不过这店家在佛门清静地杀鸡杀鱼,确实不妥当。依贫僧意思,赔店家几个钱,让他到别处开店,官人以为如何?”

    徐平笑了笑:“这是你与店家商量的事,本官操那个心干什么?你给钱他愿意搬走,你们你情我愿的事,官府也没来由插手。”

    智云出了口气:“官人慈悲!”

    徐平又道:“不过,今天的事他们已经把店砸了,却不好随便放过。不然的话,以后日子有人到这里开店,你们在店里乱打一通,谁知道是把人吓走的还是花钱让人愿意走的?”

    智云怔住:“官人的意思是——”

    “让这两人把店主人的东西赔了,打搅人家的生意也要赔钱,再说其他事情。赔付罢了,怎么与店主人商量就是你们的事了。”

    智云听到这里有些急了:“佛门清静地,在这里开肉食店,如此亵渎佛法,难道就不应该施以薄惩?”

    “哪里是佛门清静地?你在这里住着便成佛门的地方?你这佛门的地方是包括这山还是这水?难不成还要把太平寨包进去?要把整个邕州包进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么时候随便一划就成了佛门地方!要想清静,自己建庙关起门来慢慢清静!莫说你这荒野小寺,东京城里的大相国寺,天下第一大的佛门圣地,里面的烧朱院卖的烤肉天下有名,哪个敢去砸店赶人!”

    智去面色讪讪,要说当和尚的,哪个不知道大相国寺,里面的烧朱院虽说到不了天下知名的地步,名气还是很大的。更不要说几十年前,太祖时候,大相国寺里的和尚吃肉喝酒招女妓满城侧目,照样还是第一大寺。

    徐平又道:“建起庙,关起门来,在庙里行你们的佛法怎么都行。在这种公共地方,以佛法这种私法代替国法,就是存心谋反了!今天我给你们说清楚,这种事情下不为例,再有发生,我把你们赶出邕州!”

    到了以私法妨碍国法这种上纲上线的地步,智云法师再不敢吭声。再说下去,就是挑战朝廷尊严,别说在这里建庙弘扬佛法,徐平要直接下令拿人了。

第173章 金光洞() 
心里虽然不喜欢,徐平也还不至于因自身好恶影响政令。智云法师服了软,答应赔偿店主人损失,徐平便顺手推舟把这事揭过,站起身来,要随他到金光洞里的草庐看看寺庙的选址。

    见徐平起身,地上的店主人忙跪在地上道:“谢官人为小民主持公道!”

    欲要离去的徐平回过身来,看着他笑道:“我帮你,是因为今天你占了一个理字。记住,你在这里开店,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犹其要注意。日后这处水潭正式划为本地的放生池,千万不要抓里面的渔获做菜,不然的话,任谁都不能保你在这里开店了。”

    “小的谨记官人教诲!”

    徐平摇摇头,带着人随着智云法师向山上走去。至于店家有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他也懒得去管。犯了事再按律治他就是,到哪山再唱哪山歌。

    经了前面的事,智云法师愈发小心谨慎,前面带路,到山脚下对徐平道:“官人,这山虽然不高,但山势陡峭,道路崎岖,很不好走,还要小心。”

    徐平点点头,没有说话。他正当青壮年,身手比这位老和尚灵活多了,手下也都是多年从军的人,不会被这山路难住。

    进山不多远,山外的喧嚣便被隔在了另一个世界。耳边鸟鸣啾啾,伴着一声声欢快的鹿鸣,看不见河流,清脆的水声却一直不断。

    山林里特有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整个身心都被洗涤,人一下子觉得自己变得轻灵,颇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

    怪不得不管文人雅士,还是高僧大德,甚至是那家仙家人物,都喜欢在山里清修。山里这样的环境,还真是能洗濯人的心灵。

    众人走得不快,顺着并不明显的山上小路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来到离山顶不远的地方。穿出密林,眼前一下宽广起来,一大片间杂着灌木的草地,上面分布着或大或小的石块。草地边上有一大片竹林,随着微风轻轻曳,好像海洋一般。靠近竹林的草地边上,还有几只小鹿在吃草,吃几口便警惕地抬起头来,看看四周,随时准备钻林竹林里逃之夭夭。

    正前方竹林掩映间,荒草萋萋,中间被辟出了一条路,路那头是一处巨大的天然洞穴,黑漆漆地看不见底。

    “官人,前方就是金光洞了,老衲的草庐便在里面。”

    智云法师恭谨地道。

    徐平点头:“果然是一处清静所在,法师找的好地方!”

    这句话徐平由衷而发,智云法师听得出来,连道谬赞。

    有时真是不得不佩服这些和尚,虽然装神弄鬼,但这些藏在深山里的胜景,也难为他们跋山涉水找得到。

    智云和尚在前边引路,走过草地,来到金光洞前。

    洞口宽有五六丈,一丈多高,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前面种了一二十株芭蕉,伴着旁边的竹林。

    洞中离洞口不远的地方,搭了一个草庐,茅草都是新,看起来新建不久。

    众人进洞,刚到草庐门口,从里面走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肤色白净,中等身材,穿着一身青色长衫。

    智云法师忙向徐平介绍:“这位是钦州的黄居士,老衲的大施主,专门从钦州来这里助我。”

    黄居士看了来人的阵势,已经猜到了徐平的身份,忙上前行礼:“学生黄玮,原是广州人士,曾参加过本州的发解试,不幸落第,这些年都在钦州经商,聊以糊口。听说法师在此地弘扬佛法,特来相助。见过通判。”

    “不必多礼。”

    徐平见这黄玮不知怎么有点面熟的感觉,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不由多看了他两眼。参加过发解试也算是读书人了,所以在徐平面前自称学生。

    见徐平注意自己,黄玮面上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微笑着陪在一旁。

    智云法师道:“官人里面请,既然到了,便到草庐里坐坐。”

    随身的兵士在草庐四周站好,徐平带着高大全和谭虎进到屋里,小沙弥上来茶,几个人边喝边聊。

    徐平道:“这洞里建寺倒是不错,也不妨碍周围人家,就是上山的路过于崎岖,香客不便。再一个山顶没有水源,要注意防火。”

    智云法师道:“水源不是问题,离此不远有处山泉,每日挑水便了。至于防火,只要在洞里布些水缸,也无大碍。”

    “最难的就是修路。”旁边的黄玮插嘴,“法师在钦州声名远播,信徒极众,大家听说要在这里建寺,都捐钱捐物,钱财倒不是问题。不过这小山都是石头,若是人工开路,耗时极长,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工。”

    徐平不动声色:“哦,那你们意欲如何?”

    黄玮想了一下才说:“学生冒昧,听说提举司里有专人负责修路,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