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37章 豪华马车() 
今天下午王拱辰从东明县赶了回来,等到五月初一回三司述职,晚上当然要给他接风,顺便请一下衙门里的同僚。   w w w 。  。 c o m

    徐平很想知道王拱辰这段时间做得怎么样,因为按照自己的要求,新设有营田务跟以前的各地营田务有很大区别,不知道王拱辰能不能适应。

    原来各地开办的营田务,如唐州、蔡州等地,都是由地方官招募垦户,官方借给种子和耕牛等,一般免赋税一到三年。本质上这还是招小自耕农,不过耕地是属于官府,招募来的农民只有耕种收获的权利。只有耕种到一定年份,从无过犯,才能取得耕地所有权。

    而地方官,如唐州几次开办营田务,都是地方官想在自己任期内显出政绩,大大缩短了免赋税的时间,收的租税又重,最终都是垦户逃亡,营田失败。

    徐平要求王拱辰的是一定要保持集体劳动,组织不能松散,收获粮食直接入官,对干活的农民发给钱和粮食做报酬。

    开荒是很困难的,分散的小农开荒更加困难,而且无组织会造成效率的极大浪费。哪里要筑坝,哪里要开渠,路怎么修,房怎么建,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合理规划。

    这种做法带有一定的军事性质,营田务的组织也是半军事化的,并不被一些官僚喜欢,徐平不知道王拱辰能不能处理好。当然也不是全部官僚都反对这样做,后来的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甚至把半军事化推广到了全国的各个社会阶层。

    回到自己官厅收拾妥当,徐平出门到了院子里,对等在这里的一众同僚道:“今天王拱辰从东明县回京城,给他接风,你们若是没有其他事情,一起走吧。”

    众人哄然叫好,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出了皇城,大家纷纷打发随从牵马回家,一路步行经御街到州桥那里坐油壁车。

    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天气有些燥热,大家都还穿着春装,走不多远便开始出汗。

    曾公亮甩着袖子道:“这么热的天气,只怕坐在油壁车上也会气闷。要我说,到了这个时节,油壁车的棚子可以拆了,坐在上面反而舒服得多。”

    高若讷沉声道:“我们士人,坐在车上招摇过市,成何体统”

    曾公亮摇了摇头,没再说话。高若讷就这个样子,你有什么办法?

    叶清臣却道:“你们不知道,如今京城里面新出了一种马车,比四轮的油壁车更加精致那上面的布篷是可以收起来的,平时敞着吹风,太阳大时或者风雨天气放下篷子,遮风挡雨,比油壁车不知舒服到哪里去”

    李昭述问徐平:“副使,果然有这种车吗?”

    “有啊,三司场务有专门做车的,除了油壁车,也做这种车子。其实不仅是马车,那车也可以用牛拉的,只是看起来不般配,有些古怪而已。”

    李昭述听了啧啧称奇:“有这种车子,倒是可以买一辆,清晨上朝,坐着不比牛车强得太多我的腰腿不好,乘不得马,以前做着牛车路上能急死个人”

    “可以,若是要买,跟我说一声,给你算便宜一点。咱们三司的人,买场务里新出的货物,有着这个便利。”

    李昭述点头,心里暗暗盘算,明天没事到家附近的场务看看。

    四轮马车轻便,用来拉客是极为合适的。油壁车还是属于公交车的性质,并不怎么讲究,不能完全发挥出四轮马车的优势。新场务在徐平的指导下,又新制了一种豪华版的四轮马车,车身缩小,造型轻盈,只是座位减少到了两三个。

    这是徐平根据自己前世记忆中的欧洲四轮马车的形状设计出来的,只可惜开封没有欧洲那种巨大威武的挽马,卖相上便差了很多,不过比坐油壁车还是舒适多了。

    说真的四轮马车就要这样用,车的样子做得越骚越好,就是要当奢侈卖。

    到了州桥边,叶清臣突然指着前方道:“快看,快看,前边的那辆就是新出的四轮马车,看起来就透着精神,坐在上面肯定爽利”

    一直没说话的叶参横了儿子一眼,沉声道:“那是柴附马府上的车,坐在车上的是他们家的知院,京城里有自己的宅子,你凭什么跟那些人比”

    叶清臣低下头,偷偷看了一眼身边的郑戬,撇了撇嘴,不敢再说话。

    柴宗庆娶的是宋太宗第四女,做了几十年的附马,刺史节度使这些官的俸禄和公使钱又高,他人又贪,利用权势地位偷税漏税贩卖禁一直管不住,家里不知道积攒了多少钱财。知院虽然是奴仆,在他家久了,积攒的钱财还真是叶家不敢比的。

    那辆马车式样轻盈,制作精致,很多人看了都眼馋。不过看那马样子雄骏,只怕没百十贯买不来,加上车子和赶车的人,几百贯坐在屁股底下,这些中下级官员还真坐不起。

    嵇颖淡淡地道:“君子不要沉迷于物欲,不然徒惹烦恼,我们老实坐油壁车吧。”

    众人只是连连摇头,跟在徐平后边,上了两辆停在路边的油壁车。

    徐平一直没有说话,任身边的官员指着过去的四轮马车说来说去。他自己的心里面清楚,那车子做起来费工费料,成本不菲,只是多了一个坐在上面舒服,又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处,只能做为权贵富豪的玩物,民间推广不开来的。

    但凡不那么讲究,一辆牛车才多少钱?坐着不过是颠簸了一点,只要讲究实惠的人就不会买那种车子。他让三司做出来卖,还是要收京城富人手里的财富。

    京城里的有钱人多,财富在手里都是买地放贷,很少投入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事情上面去,不如让三司用各种奢侈把他们手里的钱收上来,还有更大的用处。

    奢侈对推动工商业发展的作用并不大,但可以有效的把富人们的钱掏出来,徐平把一些新奇货物摆进三司的铺子,本就是存了这个心思。掏出了富人的钱,再投入到需要的地方,慢慢带动起产业来。(。)

    :

第238章 货运马车() 
太阳还高高地挂在西天上,路上的行人不多,与以前傍晚来的时候人声鼎沸的场面截然不同。   w w w 。  。 c o m这里是工场区,与闲人众多的京城繁华区迥然不同。

    众人从油壁车上下来,看看周围,都些觉得意外。

    “噫,那里不是宋子京几人?他们怎么也到了这里?”

    曾公亮指着不远处的几个人,转身对众人道。

    徐平看了看说:“应该是王君贶请来的,你们不见他也在那里。”

    王拱辰在馆阁待的时间比较长,跟这些人的关系很好,这次回京述职,当然要把大家都叫过来聚一聚。大家在京城住着也是无聊,隔三差五聚会一次便是最大消遣。

    那边的人也看见了徐平一行,急忙走来,一一向徐平见礼。

    叙礼罢,徐平问王拱辰:“现在天气燥热,你们聚在那里干什么?”

    王拱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边是新场务里出的马车,我们几个在那里看。因为与在城内看到的载客马车不同,纷纷议论呢。”

    “那是运货的马车,当然与载客的马车不同。场务慢慢都开始出货,没有车运东西怎么行?再说这车制出来再卖给民间,也是一笔收入,又能方便百姓载货。”

    王拱辰道:“就是因为知道是运货的车,我们才在那里议论。你看除了我们平常来这里乘坐的油壁车,外面市面上用的太平车,也都是四个轮子的,怎么这新的马车只有两个轮子?跟四个轮子的车比起来,两个轮子不是拉的货少?”

    徐平听了,没好气地道:“拉货多少只看车斗大小,跟几个轮子有什么关系?”

    王拱辰连连摇头:“只是我们还是想不明白,为何这运货的马车不跟载客的马车那样,都用四个轮子,少了两个轮子看起来不是有些寒碜?”

    徐平看看刚才站在那里的几个人,都是一脸的不理解,心中一动,对众人道:“运货的马车从四个轮子改为两个轮子,自然是有道理的。这样吧,你们若是谁能够把这道理说清楚,今日我便有赏,重赏”

    王拱辰一愣:“为什么?这又不是公事,怎么还要发赏?”

    “因为我看准了你们这些人,没一个能够说明白其中的道理。读写文章,你们就能口若悬河,上自三皇五帝,下到隋唐,随随便便就能数万言。但对于这些事情,却又一窍不通。先贤常讲世间学问,无外乎物理性命,这便是物理,也是学问之一种。我们这些人为官做吏,讲求性命学问,正心修身,使自己不坠邪道。也要讲物理学问,明了世间万物的道理,才能在处理政事时游刃有余,不至于懵懵懂懂一味胡来。你们身在馆阁,正是学习世间道理的时候,今日便考一考你们。”

    王拱辰嘻嘻笑道:“不知道副使要奖励我们什么,太轻了只怕没人用心。”

    徐平微微一笑:“那你觉得要怎么得赏?场务新出的那种四轮马车如何?”

    徐平话音一落,周围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重赏可就真是太重了。那新出的车子最少也要二两贯以上,装修得豪华一diǎn,超过一千贯也不算什么。

    “副使这话,可是当真?”曾公亮看着徐平,小心问道。

    徐平看着他笑了笑:“你们可见我说过不当真的话?”

    徐平开出来的赏格实在是太重,众人都在原地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徐平不是在开玩笑。虽然知道徐平敢这样讲,就一定有所倚仗,还是都聚到了那几辆运货马车旁。

    这些车是场务里今天制造完成的,拉出来到道路上试车,到了这里试车的人到旁边的茶铺喝茶,车便停在了路边。

    四轮马车轻便灵活,行驶起来稳当不颠簸,人乘坐是非常合适的,但这些特diǎn显然与运货的要求不同。而两轮马车哪怕就是走在平坦的路面上,也是上下颠个不停,载客实际上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对于老人妇嬬,他们都宁可乘坐牛车。

    不过两轮马车虽然颠,却利于重载,能够充分发挥马力,也适合长途运输。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能够把这道理分析明白,徐平相信这些人里没一个人能够做到。

    实际上不是真正用过这两种车,实实在在地用这两种车运过货,很多人只怕对两轮车比四轮车运货更有效率都有疑问。而要分析明白,就真地要些专业知识了。

    徐平正是想借这个机会,让这些文人才子明白,光死读圣贤是没用的。实际上孔子本人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从来都是不耻下问,他的徒子徒孙倒是拿起了读人的架子来。

    跟在众人后面来到两辆停着的马车旁,徐平默默站在一边。

    两辆车一辆已经把马卸了下来,拴在路边的柳树上饮水,另一辆的马还套在车上。

    围着车转了一圈,欧阳修最先开口,到徐平面前,拱手道:“待制,在某看来,其实这车用两个轮子并没有什么玄虚,不过是因为先前民间用的驴车马车都是这般,三司制车的工匠只是按着旧时惯例,做成这个样子罢了。”

    徐平看着欧阳修,没有说话,直到把他看得有些心虚,才开口道:“三司新场务制的每一种东西,发卖前我都要过目。这车制成这样,是我与工匠一起商定的,你却说不过是依先前民间惯例,你是觉得我傻呢还是你傻?”

    听了欧阳修的话,徐平差diǎn啐他一口,我出几百贯钱的赏格,你以为是在跟你们这些人玩脑筋急转弯呢?这么容易,我直接把钱扔地上还听个响呢

    欧阳修见徐平话说得不客气,不由涨红了脸,不过却不敢发作。他一个馆阁校勘离着徐平的龙图阁待制实在太遥远,而且他给出这种答案,确实是对徐平不恭敬。

    神色难堪地在原地站了一会,欧阳修对徐平拱手:“是下官孟浪了”

    说完,转身回到车前,左看右看,心里憋着一股劲,又把徐平说的道理找出来,好好出一口气。世间万物,看起来千般模样,道理却还是简单的,这问题有什么难?

    欠更今天码不完了,与明天的更新一起发,见谅。(。)

    :

第239章 别做书呆子() 
旁边铺子里的小厮眼乖,见徐平站在一边不是个道理,唤个同伴搬了一张桌子一张凳子来,放在树荫下让徐平坐,又上了茶。

    徐平坐下,喝了口茶,见那些馆阁官员围着两辆车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摇头晃脑地转来转去,一个个都摸着头绪,不由心里有些恼火。

    说不出其中的道理没有关系,理论本就是跨越千年,挑破了看起来简单,但没捅破那层窗户纸确实让人无处下手。但做事情得有个基本的头绪,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