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那个倒霉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你就是把他贬到海外去又少不了我一根毛

    徐平摇摇头,他还没有小肚鸡肠到去记恨吕夷简,后面的做法自然也就不会领情。

    见徐昌还站在那里,徐平随口问道:“王沿走了,谁接任户部副使?”

    “直集贤院、度支员外郎王举正,昨天敕命下来,邸报里有了。”

    徐平不上朝,不到衙门理事,还是有邸报送到家里来,徐昌对朝事也不陌生。

    徐平点了点头:“王举正资历与王沿差不多,官职也相近,倒是个合适人选。”

    徐昌偷眼看了看旁边坐着的林素娘,小声道:“王举正的资历是够了,不过家事有点乱,正有台谏官员上说他不合适,要朝廷收回成命呢”

    徐平愣了一下:“什么意思?任免官员,怎么还牵扯到家事了?”

    “有台谏官员说,王举正家里妻悍,他又管不了,一家都治不了,如何治国?”

    王举正是使相陈尧佐的女婿,陈尧佐一家父子四进士,兄弟两状元,是此时一等一的高第名门。陈尧佐本人又性子急,脾气暴躁,喜好骑马射箭。他的女儿也颇有乃父之风,而王举正是个老实本分的读人,厚重寡言,自然被妻子压制得死死的。

    徐平听了,不由笑起来:“本朝现在有名惧内的大臣,还真有他一个。不过王举正家里的妻悍,还只是他在家里作不了主而已,不比其他两人。李昭亮其实算不得惧内,他的正妻早亡,家里三个小妾管事,只是一个乱字而已。倒是李及,不但在家作不了主,小妾生个儿子竟然都保不住,被正妻在客人面前当庭摔死,这就过了。”

    徐平侃侃而谈,徐昌偷眼看一眼林素娘,一声也不敢吭。

    徐平却完全没有这个自觉,只顾着评这三个人。

    现在朝里有名不能治家的大臣中,李昭亮不是怕老婆,而是管不了自己的三个小妾,闹出笑话。最离谱的其实是李及,他的正妻不能生育,纳了个小妾生了个儿子养在外边,正室百般设法让李及抱回来让自己养。结果抱回来后大宴宾客,当着众人的面在柱子上摔死。反倒是王举正最无辜,他只是在家里都听老婆的作不了主而已。

    评完了,徐平啧啧叹道:“这三个人,其实都是忠厚长者,学问深厚,而且历任地方都有政声。李昭亮虽然为武臣,也是难得的谨厚老实之人。结果家里偏偏出那么多乱子,只能说是娶人不淑,运气不好,闹得家宅不宁。”

    徐平昌站在一边,只当没有听到,更不用说搭话了。

    徐平说溜了嘴,还要接着说下去,突然听到旁边林素娘重重咳嗽了两声,道:“大郎,天时不早了,是不是到了太医吩咐的用药时候了。”

    “啊,”徐平回头看看林素娘,摇了摇头。“没到时候,这种事情秀秀都记在肚子里呢,她做事仔细,绝误不了时辰的。”

    说完,再转过头来,却见徐昌已经告辞出去了。

    徐平自己不觉得,可在京城里面,徐夫人虽然算不得善妒凶悍,但跟温良恭谦让也不怎么沾边。尤其是去年台谏官员吵到家里,林素娘老虎发威,从此之后便算是名声在外了。文人的一张嘴,也就是比三姑六婆的稳重点,闲起来编排人的本事可是不小。徐平少年得志,高官富贵,可是不游宴,不***跟同僚不怎么玩到一块去,背后自然少不了被人闲话,这些闲话就都编排到了林素娘的身上去。

    这种事情没人敢在徐平的面前说,但林素娘自己在官员夫人们的圈子里可听了不少风言风语,最忌讳别人在她面前提这种话头了。当然,林素娘从来没有跟徐平闹过脾气,时时都维护着徐平一家之主的威严,这也是徐平自己没感觉的原因。

    话说回来,那些个怕老婆的官员,又有几个是在家里被收拾服了的?相反大多他们的妻子在两人相处时都还贤惠,别人怎么说,人家自己不觉得。

    见徐昌出去,没人陪着自己聊天,徐平百无聊赖。以前天天上朝,下朝之后到了衙门还有做不完的事,只觉得忙得跟个陀螺一样,现在突然闲下来,还有点不适应。

    见林素娘一个人坐在那里做针线,好像是给将要出生的孩子绣的不知道什么,徐平对她道:“素娘,怎么不见岳父一家回京?莫不是不把我放在心上?”

    林素娘白了徐平一眼:“你说的什么话?我阿爹新娶的那一位,看看马上就要临盆了,一步路也走不得,自然是在中牟那里等消息。”

    林文思续弦的这位夫人跟林素娘差不多的年纪,让林素娘心里非常别扭,一声母亲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来,只是用那一位代称。说起来林文思跟前妻只有林素娘这一个女儿,再娶了之后却一个又一个地生,好像要补回来一样。

    徐平想起自己的小舅子比女儿的年纪还小,也觉得别扭。不过不这样,怎么好意思被称为大户人家?你看王素,年龄就跟有的亲侄子差不多,一样把家管得好好的。

    经过了晚唐五代的乱世,名门高姓被一扫而空,这个年代的大家族跟以前迥然不同,基本没有什么宗族的概念。新兴的这些大户人家,才刚刚兴起来要把家族延续的意识,编家谱的都基本没有。首倡宗族互助的范仲淹,自己本就是母亲改嫁时的拖油瓶,中了进士之后才改姓归宗,颇有些补偿的意思。他们所提的宗族,也不过是“小宗之法”,以前保士族千年不堕的“大宗之法”是提也没人提了。

    这样的家族本就不大,再加上此时的人势力得很,基本就是谁官当得大谁就在家族里说了算,谁就是族长,完全不是以前宗法森严的时代了。

    这样的社会,其实更让徐平适应。最少在自己家里,自己的官最大,就连老爹徐正都自觉得让位,不管什么事情都听儿子的。

    自己的那两个小舅子,徐平也只是该帮就帮一下,并不需要背上家族的包袱。(。)

    :

第102章 人情世故() 
六月十四,小暑,在家里面窝了十天的徐平,正式见客。

    最早来的是李璋和苏儿,带着他们的儿子黑虎,清早就到了徐家。

    让苏儿带着黑虎到后院去找林素娘和盼盼,李璋对徐平苦笑着说:“哥哥,你这一次歇的时间可够长的,连我来都不见上一面。”

    徐平让李璋坐,口中答道:“京城里面的人嘴碎,现在家里的闲人又多,说了不见客那便就要一个也不见,不然不知道外面又会编排什么。对了,你今天不当值吗?”

    “我请了假,这几天陪着哥哥散散心。”

    两人刚说了几句话,黑虎手里捧着一片西瓜从后院跑了出来,举着对李璋道:“阿爹,西瓜熟了,好甜好甜你尝一尝”

    李璋拍了拍儿子的头,拿起西瓜咬了一口,对他道:“真的好甜,你到后面去慢慢吃西瓜,跟盼盼玩去吧,阿爹要跟徐伯父说话。”

    徐平看见盼盼从门外探进半个小脑袋来,向他指了指黑虎,板了板脸。

    盼盼知道是让自己招呼黑虎,点了点小脑袋,对着徐平笑。

    打发走了孩子,下人上了茶来,又切了一盘西瓜,放在桌上让徐平和李璋享用。

    徐平口里的红肿还是没有彻底消下去,吃不得西瓜,只是坐着喝茶。

    李璋拿了一片西瓜在手里,三口两口吃完,不由赞道:“这委实是好物,生津解渴,甜的味道又特别。哥哥,我跟你说,现在这瓜只是你家里种得有,京城里面再找不到地方买去,万万不可糟蹋了。”

    徐平指了指自己的口道:“好虽是好,奈何我吃不了家里种了几十亩地的,这瓜产得又多,以后隔几天向你家里送一担,自己人先吃个痛快”

    “哥哥,我说的不是我家,我们两人分这些做什么?这瓜现在是个稀罕物,不说值多少钱,谁家吃上,就是谁家与永宁侯府的情分到了,可不敢不放在心上”

    徐平从来不把心思放在这些事情上,听李璋说起,想想也有道理。徐家最不缺的就是钱,不可能拿西瓜出去卖,大多还是要送人情。人情送给谁,可就有讲究了。

    “皇宫自然是不能缺的,隔个一两天,怎么也得送一担去。至于其他人家,还真是费思量。兄弟,你说说看,怎么送才能让人记好又不落埋怨呢?”

    李璋道:“世间哪有两全其美的好事?你若是随便了,什么人都给,他们也未必见得就珍惜。但送得少了,总有没有得到的人家觉得被轻视,可要拿捏好。”

    徐平越听越觉得这种事情真麻烦,没办法,这个年代的人讲的就是个面子。吃不吃到嘴里还是其次的,被人瞧不上心里可就记恨上了。

    想来想去,还是真得想个好办法出来。可不能东西送出去了,结果也没落个好名声,这种冤枉事徐平可做不来。

    说了几句闲话,徐平便问起了朝中的事情。李璋在閤门当值,官位不起眼,位置却极为重要,很多朝廷的隐秘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李璋道:“王沿被贬出京去,朝廷新任了王举正为户部副使。但哥哥现在歇在家里,盐铁司缺了主事的,我听说是安排度支副使王惟正先兼管着盐铁司。”

    “也只能这样了。我初次为官,王副使便是我的顶头上司,兼管盐铁司资历是足够了。王副使为人方正,做事仔细,也不至于让盐铁司闹出乱子来。”

    李璋叹了口气:“哥哥,你凡事只向好的一面想,有时候只怕不能如意啊。王副使人没得说,只有一点,就是太过老实了。而且在朝廷里没有根脚,现在盐铁司管着那么大的产业,我听别人谈论,都觉得他只怕守不住。”

    徐平愣了一下:“这话怎么说?”

    “哥哥呀,现在盐铁司里可是堆着金山银山,你交往的人不同,可能不知道,我天天身边的那些权贵子弟,盯着盐铁司眼都绿了。都知道我们两个人的交情,天天不知道有多少子弟来烦我,央我从盐铁司那里找个能捞钱的职事。王副使一个老实巴交默守陈规的人,朝里又没有人给他撑腰,如何抵得住这群如狼似虎的子弟?先前你在的时候是没有人敢惹,现在他们可都是摩拳擦掌呢”

    权贵子弟,跟游手闲汉,这也算是开封城里的两大公害了。而且很多权贵子弟还兼职着游手闲汉,更加是让人谈之色变。别说三司属下的产业,就连皇宫里的产业都是他们眼里的肥肉,天天想着怎么剐下点油水来。徐平挟边功大胜之威,又有皇帝的全力支持,知道他厉害,没人来碰这块铁板,换个人来可就不一样了。

    徐平想了一会,对李璋笑了笑:“我现在休假在家,不管这些烦心事。”

    王惟正确实是压不下这些人的势力,他能够维持住自己的地位就很不容易,但盐铁司里还有别人呢。郭谘是个技术宅,人情世故本就不擅长,可以不算,另外两个可不是省油的灯。判勾院的郑戬出身大族,朝中根脚深厚,人又胆大手辣,再加上一个善使阴招的判官刘沆,一般的权贵伸嘴小心磕下牙来。

    有这两个人在,三司的产业或许不会有大发展,但守成还是做得到的。这些人以前都是在徐平的身影底下,现在到了他们显自己身手的时候,徐平乐观其成。

    见徐平并不担心,李璋也就不再提。他最烦的是天天都有人在自己面前说情,一样的皇亲外戚,得罪又不好得罪,答应他又办不了,两头为难。别说是帮着这些人办事,李璋自己家里,又靠着徐平管三司得到什么好处了?李用和底层出身,突然间富贵齐天,一直心里戒惧,只担心惹祸,哪里会去想搂钱?

    李璋又说了朝廷里的一些事情,也没有什么特别,跟以前没什么变化。

    说完,徐平问道:“世叔在原武监那里也有些日子了,不知情况如何?”

    “前两天给家里信,说是一切顺利,原武监里不少母马都有了身孕,只看将来产的良马多是不多。说起来多亏了哥哥,这次如果真地把马政搞起来,阿爹也就有了出头的功劳,不用再听别人闲话。”

    徐平听了就笑:“我们自己人,说这些就见外了,大好的功劳,自然是自家先得。”(。)

    :

第103章 众人登门()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徐平正要让家备酒饭,突然徐昌从外面进来道:“大郎,外面来了一群馆阁官员,由燕待制带着,说是来看你的病情。……要不要见?”

    徐平道:“说了今天见客,来的自然都要接待。你出去让他们稍等,我就来。”

    看徐昌出去,李璋对徐平道:“你去见客,我到后院去吧。这些人我与他们又不相熟,没什么话说,也免别人闲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