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个杨太尉?多大的官?当年在邕州,永宁侯还与我交情呢。当时分别,他说过保我一生无忧,这交情不比你厉害?”

    “这厮,真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竟然不知道皇城司的杨太尉”刘提辖指着乔大头,连连摇头。“爷爷教你一个乖,杨太尉如今勾当皇城司,是宫里杨太后的兄弟,身份尊贵,权势更是无人可比你一个贱乞丐,杀你如同碾死蚂蚁一样容易”

    乔大头不屑地道:“他再厉害,官大得过永宁侯?”

    刘提辖一怔,一时被噎得不知道说什么。杨景宗只是杨太后的堂兄弟,以前是京城里的闲汉无赖,刘提辖便就是那个时候跟着他混的小兄弟。后来杨太后在宫里的地位上升,杨景宗便也跟着沾光做了官,一路升到了勾当皇城司公事。

    赵祯小的时候,刘太后管得严,都是靠着杨太后回护,让他的童年生活温暖了不少,那着实是他一生中最亲的人。杨景宗虽然不成器,看在杨太后的面子上,赵祯还是一力提拔他,去年甚至把丁谓以前在京城的住宅赐了给他。要知道,当年丁谓盖那宅院的时候,杨景宗还是个闲汉,为了填饱肚子,去帮工背土呢。

    可问题是,杨景宗跟皇上的关系再亲,那也亲不过李用和啊,那才是赵祯最亲的亲舅舅。十个杨景宗,也比不上李用和在赵祯心里的地位。

    杨太尉官大还是永宁侯官大?不管是比官职,比地位,比背景,貌似杨太尉都远远不能跟徐平比。

    刘提辖想来想去,问乔大头:“你这厮真地谁识永宁侯?不是说来诓人?”(。)

    :

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 
乔大头看看刘提辖,抬起头来高声道:“自然是谁识当年永宁侯下着雨晚上离开邕州,还是我跟李先生去送的呢就是我们两个人送的”

    “什么李先生?”

    “李觏啊,那时候在邕州教的,我们都称李先生。 ”

    刘提辖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李觏新科进士,跟徐平的关系特别,刘提辖还是知道的。皇城司的人,对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特别在意。

    想来想去,刘提辖一时也觉得难办。这个乔大头,明摆着就是个浑人,你吓也没用,打也没用,他还真未必把自己的性命当一回事。反正就是图个说话痛快,打死了就打死了,怎么着还不是个死呢。这颇有些待头闲汉的无赖风格,让人无从下手。

    没有办法,刘提辖招了招手,对监门官道:“你出两个人,与我押着这厮去见太尉。要打要杀,不过是太尉一句话的事情,何必在这里跟他烦恼”

    监门官只想着把事情快点推出去,当时写了个状,与刘提辖一起画了花押用了印,算是把人交给皇城司了,另派两个兵丁随着刘提辖押人。

    刘提辖是杨景宗的体己人,看看天色,知道这个时节他必然不在衙门里。命令两个兵士,押着乔大头径直向城里杨景宗日常行乐的落脚点走去。

    乔大头浑不在意,一路上东张西望,看着京城里的繁华景象。

    进城不多久,拐到了马行街上,刘提辖带人只管沿着大道前行。

    杨景宗此时住的是丁谓的旧府第,在内城保康门外。但他是个无赖惯了的人,此时富贵了还是不改旧习惯,又在离家不远的内城第二甜水巷那里置了处外宅,养了一个颇有些姿色的歌妓林小姐在那里,作自己的安乐窝。有了空闲,便就在外宅招人聚众赌钱喝酒,逍遥快活。

    刘提辖知道,这个时候,要找杨景宗要去烟花遍地的甜水巷。

    到了东华门附近的樊楼,乔大头看着这富丽堂皇的大酒楼,叹了口气:“京城果然是天下第一繁华所在,这酒楼,比我在邕州时看着的遇仙楼气派多了。”

    押着他的兵士听了心里嗤笑,果然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土包子,什么邕州的遇仙楼,开封城里的遇仙楼也远远比不上樊楼啊,这可是天下第一酒楼。

    感叹一番,乔大头一转头,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骑着马行在大道上,忍不住高声喊道:“那不是高大全?高大全,好久不见”

    高大全作为就粮禁军,刚刚从外地回到京城,正要到皇宫排班见驾,突然听见街上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急忙转身去看。

    乔大头从五台山到京城,基本是靠着一路乞讨,衣衫褴褛,完全就是个乞丐。高大全看了又看,终于才把他认出来。

    看乔大头被五花大绑,让人押着走在京城的街道上,高大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下了马,走上前拦住几人。

    向刘提辖叉手行了个军礼,高大全道:“在下高大全,现在马军司里面做个指挥使。这个被绑着的兄弟,是我在邕州的故人,不知道犯了什么事?”

    高大全是邕州立军功最大的几个人之一,回到京城之后,因为徐平的关系,相当被看重,升迁极快。刘提辖自然认得,不敢怠慢,急忙回礼:“见过高指挥,在下刘宝源,皇城司里勾当。这个大汉从代州五台山来,说是有军情要报,谁敢疏忽?我正要带他去见杨太尉。稍候见过太尉,自然让他去跟指挥相会。”

    听了这话,高大全吃了一惊,忙道:“这个时候,切不可去见杨太尉”

    刘提辖摸不着头脑,问道:“为何?这种大事,我岂敢瞒着不报太尉知道?日后太尉怪罪下来,我如何吃罪得起?”

    “你不知道,我刚刚从甜水巷那里经过,杨太尉正在那里招人赌钱饮酒。也招我去来,我说是要进宫见驾,这才抽身。你该知道杨太尉的脾气,一旦饮了酒,便就好拿人使气。你这个时候带他去见,一个不好,太尉性子上来,把人打坏了可如何是好?”

    杨景宗无赖出身,性子暴虐,最好用大棒打人,死在他大棒之下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京城里的人都称他为“杨骨槌”。特别是喝了酒,性子更野,天地不管。

    前些年在通州任官,曾经在喝了酒之后把本州通判打倒在地,生生打昏过去。要知道他这种武官出镇地方,政务都是通判处置,而且通判还有监督他们的职责,官位在下,通判的实权还要在这些武臣知州之上。当时此事一出,满朝哗然。赵祯念在杨太后的面子上,只是把他贬官了事,没几年又提拔起来。

    从那之后,赵祯就让杨景宗戒酒。杨景宗把“戒酒”两个字刻在自己常坐的位子上,时时警醒。可实际上,酒一到跟前,他就把这一切都扔到九霄云外。

    这么一个人,正在喝酒赌钱的时候,带乔大头去见,不是把乔大头往死路上送?

    却不想刘提辖一听杨景宗正在喝酒赌钱,就觉得心痒难耐。作为当年一起跟杨景宗在街头胡混的老兄弟,出身名声都极为不堪,全靠着杨景宗提拔,才能在皇城司里讨一口饭吃。自己一身富贵,全在杨景宗一个人身上。怎么跟杨太尉联络感情?当然就是在一起喝酒赌钱找女人了,要做正经事,他们也做不来啊。

    刘提辖向高大全叉手:“指挥,太尉做事自有分寸,饮两杯酒有什么?不过是举报蕃邦细作这种小事,太尉问一问就把人放了,有什么打紧?你要进宫见驾,耽误不得,只管去好了。等到出来,说不定太尉已经问完了话,你们就可以团聚呢。”

    高大全哪里会信这种话?他们这种武官也有自己的小圈子,不少人经常跟杨景宗混在一起,哪里还不清楚他的为人?若是他的心情好了,倒也能够顺顺利利,但是心情一个不好,乱棒之下,搞不好一条性命就交待了。

    本来皇城司经常做见不得光的事,打死一个人,随便找个借口就敷衍过去了,你到哪里去说理?当年在邕州,徐平对陈老实和乔大头一直都很照顾,这是当年太宗皇帝征交趾时的老兵及其后代,徐平破交趾之后更加看重。真要是莫名其妙被个浑人打死了,自己见了徐平怎么交待?而且乔大头这个人,脑子也不清爽,十之**要出事。

    跟刘提辖说了几句,见他无论如何也不松口,只是要带着人走。那边同僚要在催促,天时不早,排班见驾是要凭运气的,越早去越好。

    高大全无奈,只好先暂别了刘提辖和乔大头,与同僚一起到皇宫去。

    乔大头哪里知道这些背后的弯弯绕戏,看着高大全骑马走远,对身边的兵丁吹嘘道:“看见没有?我说跟永宁侯相识,没有骗你们吧?这个高大全,在邕州的时候是永宁侯身边得力的干办,我们那时候就相识,还一起打进了交趾升龙府呢”

    几个兵丁喏喏连声,也不跟他分说,心里只骂乔大头是个傻子。就他这个愣愣的脾气,到了杨太尉面前,哪里会管你什么永宁侯,先一顿棍子打下来。

    甜水巷是京城烟花汇聚之地,一到了下午,便就莺莺莺燕燕,鸟语花香。各色妇人打扮得花枝招展,翘首以盼恩客的到来。京城里跑腿的闲汉,不断地在巷子里穿梭来去。酒楼里找好了客人,到这里找人去唱曲侍奉。或者在外面说动了客人,带到这里来**一刻。这些人在中间牵线,落下赏钱使用,也算是一个产业。

    这附近都是小楼小院,独门独户。从事这种行业的,大多是女妓年老了,攒下点钱财,到外面买个伶俐的小女孩,收作养女,大了接着做这生意。有的甚至直接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爹爹妈妈做乌龟鸨母打杂,女儿靠着身子挣钱养家。更有那最不成器的,男人在外面做乌龟拉客,让自己的妻子做生意。

    法律禁止逼良为娼,但总有无数的空子好钻。这产业数千年来,绵绵不绝。

    一到甜水巷里,刘提辖只觉得精神一下子就来了,没来由地觉得自己年轻了无数岁。想当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没少在这种地方做帮闲,路上那些跑来跑去的无赖少年,说起来还都是自己的晚辈呢。

    见刘提辖气宇轩昂,衣服光鲜,不时就有贼兮兮的闲汉凑上来,问他要不要找个小娘子舒爽一番。每到这个时候,刘提辖总要大手一摆,把这不长眼的小子教训一顿。

    做帮闲也要有做帮闲的职业道德,在巷子里这样拉客成什么体统?没来由丢了小楼里面姐儿的身份。帮闲那都得吹拉弹唱,蹴鞠打马,无所不通,到樊楼那种大洒楼里去,专门找豪客,伺候得舒报,混得熟了,才能给姐儿找到大注钱财来。(。)

    :

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 
“直娘贼,这钱不是家养的,就是怎么也用不熟”杨景宗朝着面前的大碗啐了一口,一脚踢飞出去。   w w w 。  。 c o m转头问旁边的人,“你刚才说,是什么钱好用来着?”

    “太尉,秦朝半两钱,汉武的五铢钱,唐朝时候的开元通宝,都是上好铜钱。”

    “好,好,好古钱辟邪就用这个开元通宝,我们再来掷过若是再不听我的话,就换五铢钱,再不听话,换秦朝半两钱听说秦始皇神鬼辟易,总不能他铸的钱还有邪性,今天我还就是不信了”

    围着的几个武官都已经喝得满面通红,听了杨景宗的话,一起哄然大笑。

    杨景宗外戚的身份虽然尊贵,三司衙门里却还有一大堆将门出身的。太祖以来的规矩,皇家多跟将门联姻,这些人也不怕他。喝酒赌钱,经常混在一起。

    正在这时,刘提辖从外面探头探脑地进来,到杨景宗面前高声唱个诺:“小的见过太尉祝太尉今天如有神助,大杀四方”

    杨景宗看了刘提辖一眼,道:“你这个撮鸟只会说好话不过爷爷今天的手气可是不好,一直输到现在。你且立在一边,如果这一把赢了,你就是个福星,我这里有赏钱;如果输了,且打几棍去去晦气”

    刘提辖叫苦:“太尉千万要稳了,这一下掷出去大杀四方”

    杨景宗接了身边的人递过来的铜钱,捏在手里吹了一口气,大喊一声:“且看看唐朝的皇帝老儿与我有没有缘——字”

    一把撒到新换上来的大碗里。

    铜钱在碗里滴溜溜转个不休,发出叮零零的响声。过了好一会,终于停了下来。

    刘提辖伸着脖子紧盯着碗里面看,见是三字两幕,心里轻轻出了口气。虽然并不是全字,这也还过得去了。杨景宗说打两棍子去去晦气,可不是说笑,是真地要打棍子的。来到这里什么都不做屁股先开花,刘提辖也遭不住。

    其他武将接着在碗里掷铜钱,这次杨景宗运气不错,赢多输少,扳回来一些。

    乘着杨景宗在赢钱的兴头上,刘提辖上前道:“太尉,今日小的守酸枣门,捉了一个五台山来的,说是在那里发现了几个蕃邦细作。当地的县令不信他,打了一顿赶出了衙门。这厮是个认死理的,一路讨饭来到京城,要敲闻鼓告御状呢”

    杨景宗斜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