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6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官对一级的主官负责,所有权力都在统兵官手里,并没有专门的指挥、管理系统。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之所以会成为问题,正是因这么一个管理体系,某种程度,这是五代时军阀私兵的延伸。一遇到李用和这种,完全没有基础的人来接掌军职,根本无法指挥管理。正常的军政系统,不管是兵不知将,还是将不知兵,都不是问题,无论以前还是未来,这本来是历史的常态。只能跟着一个将军打仗,那样的军队才有问题。

    三衙禁军大的方向可分为两部分,即诸班直和在营禁军。

    马军为班,步军为直,诸班直是禁军最精锐的部分,天子私兵,可类于五代军阀的牙兵。诸班直没有行伍,纯以班直为单位,每单位大约百人,统兵官地位相当于在营禁军的军指挥使。这些班直的普通兵卒,出去之后是小军官,是禁军的最核心人员。不过诸班直的人数不多,三衙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一两千人而已。三帅位,最先掌握的是自己衙门的班直,这也是他们的心腹,最靠得住的人。

    禁军占绝对多数的,是在营禁军。禁军编制,一般分为厢、军、营、都四级,时人常说五都为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实际的编制并没有这么整齐划一。编制最稳定的是营一级,一般称为指挥,下辖五都,马军四百人,步军五百人。再面,厢和军的编制变幻不定,而且不同的军号编制情况也不一样。

    指挥之所以是禁军的基本编制单位,不但是因为人数和编制较稳定,而且他们平时也是住在一个军营里,训练和生活都在一起,这也是营这个称呼的由来。铁打的营盘,是指的指挥这一层级。

    这样的编制和管理指挥体系,已经决定了,只有掌握住营这一级的统兵官,才能真正掌握属下军队。李用和这样的身份和资历,时间又短,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要不是还有做为亲兵的诸班直,他可能连下边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见李用和的面色凝重,徐平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作为马军司的主帅,如果属下真出了问题,李用和肯定要受牵连。但要他去管部下,现在又有心无力。

    这种局面才是最危险的,如果真能控制住部下,真出了问题也能压下来。说得难听一点,几十万的大军,出几条人命都不是什么大事,随便找个借口糊弄过去了。但李用和这种状况,背锅有他的份,出了事想推卸责任都推不出去。

    :

第252章 诡异的格局() 
第252章 诡异的格局

    想了好一会,徐平才道:“阿叔,这种事情极难处置。 放任不管肯定不行,因赌破家丧命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会引起军心动荡。管得太急太严也不行,下面情况不明,一旦被查的人狗急跳墙,军队哗变,无法收拾。所以此事需周密规划,一举成功。依侄儿看来,最好是先派心腹的人秘密打探,等到时机到了,严厉打掉一伙聚赌的人。此事关键,不要牵扯到放钱,只管禁赌,赌禁绝了放钱的自然也没了。”

    李用和点了点头:“这倒也是个办法,只是却不好安排人手。他们聚赌,都是在军营里面,生面孔根本凑不去。再一个,是抓住了把柄,也不好拿人。”

    “最好得确切消息,让别人官司拿人,阿叔牵扯进去不妥。”

    李用和点了点头,只是道:“我明白,再想一想,看有没有妥善的办法。”

    三衙有统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理论一兵一卒的调动,必须有枢密院的命令,而且又有皇帝的同意。在军队权威重的人还好说,一旦素无威望,抓人也难。一营军士一天到晚生活、训练在一起,到军营里抓人,哪怕是顶头司都要仔细掂量。

    徐平道:“阿叔,依小侄看来,如果有了确切的消息,可以让都虞侯方荣去抓。”

    李用和听了眼睛一亮,想了一会,才点了点头。

    又说了几句闲话,看天色不早,李用和站起身来告辞,对徐平道:“大郎,此事你记在心里,也帮着我想着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法子。”

    把李用和送出门去,徐平回到客厅,一个人坐着发呆。开银行的时候,自己对每一个人都说,不要把钱贷给私人,后患无穷。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戒条破了,而且依着李和说的,还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在军队里聚赌放贷是个什么概念?这样做说到底是赚的底层军官和普通士卒的钱。他们每个月的禄米和俸钱只够养活一家老小,身背了赌债,家人难养活。这种钱又是一时半刻都不能拖延的,要想活下去,只能够卖妻卖女。

    堂堂大宋禁军,和平年月,弄到军人的妻女倚门卖笑,那真地是丢死人了。

    明明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徐平却没有办法,禁军是个无处下嘴的烂刺猬,只能够看不能够摸。依现在的军制,无论对禁军做什么事情,都缺少一个抓手。动作大了,容易引起军心动荡,依着五代传下来的习惯,操刀反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动作小了,下下根本不会理你。怕禁军反,朝廷也不允许任何刺激他们的政策。

    秀秀抱着孩子从里面出来,对徐平道:“天色寒冷,也不知道生盘炭火。”

    徐平道:“孩子还小,闻不得烟火味,不能乱生火。外面太冷,你抱着大哥只管在里屋待着,不要出来走动,惹了风寒不是小事。”

    秀秀拍了拍孩子,对徐平道:“天色不早,你也歇了吧,不要在外面闲坐。”

    徐平答应,让秀秀带着孩子先回里屋去了。这处小宅年岁久了,又到处都是木头,不好改造。只有里屋布了火道,外面烧炭,让人觉得不冷,其他房间没办法了。孩子才刚刚两三个月大,煤是不敢烧的,是炭也尽量不在屋里点。

    让秀秀回去,徐平坐在客厅里,想着李用和的事,只觉得头痛欲裂。

    很多事情,没有面对是一种感觉,真正面对了又是一种感觉。

    徐平为官多年,对这个年代的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算是得心应手,惟有禁军让他觉得无能为力。如果是在地方,经略司、都部署司等对驻泊禁军的权力集,进行管理还做得到,京城禁军不能想了。

    为什么坚持要编历朝军制?是徐平觉得现在禁军军制太葩了,要借着编历朝军制的机会,指出不一样的方向,进行改革。

    晚唐黄巢乱起,借着镇压的机会,割据藩镇也互相吞并,形成了后来五代的雏形。当时朱温占据汴州,李克用占据河东,双方对峙。朱温灭唐自立,是为后梁,李克用的子孙又灭朱温,是为后唐,由此开启了混乱的五代。

    李克用出身沙陀族,本身是唐朝华北胡化的一个缩影。唐朝的胡汉争端可以分做两个阶段。由贞观四年受“天可汗”号起,到安史之乱,大量胡人受政府支持进入华北,不少汉人胡化,胡人之风甚至成为一种风尚。安史乱起,汉人开始改变对胡人的态度,由汉人胡化转变为胡人汉化,还有许多胡人搬迁到了河东和幽燕一带,融合成了一个新的胡人集团。而这个集团,便是以沙陀族为心,由李克用打造成型。

    五代除了最早朱温的后梁,有三代是沙陀族政权,剩下的一个,也是以沙陀族这个武力集团为根基。包括赵匡胤赖以建立宋朝的禁军,也同样是这个根基。

    徐平从禁军一直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胡风,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支禁军本来是以胡人的军事力量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入宋以后,由于各种原因,禁军一直没有进行大的改革,这种格局便保持了下来,好像寄生在大宋这个汉人政权。而且诡异的是,从后唐的时候起,由于更北方契丹等族的崛起,沙陀族自己本身早已经认为自己是汉人了,连其他的胡族也同样这么认为。禁军便是许多因素杂揉在一起的怪物,处处透着不和谐。

    臣为什么瞧不起武将?这不单单是武之争,背后还带着胡汉矛盾的影子。

    禁军的军制既不同于唐初,更加不同于以前的两汉等朝代,带着强烈的部落民族的胡风。指挥和管理体系极为简陋,简陋到还更甚于契丹等胡人政权,让人摸不着头脑。

    此时的三衙总一切军政,但却没有任何属官,每一衙门只有三十九个名额的公吏。基本每一指挥,都是各自独立的,事务总于统兵官。那三十九个公吏也根本不可能管理军队事务,连相关的都处理不过来,权力只能下沉。

    徐平的感觉,此时每一营的禁军是一个小部落,这些小部落依靠极端简陋的组织关系联合在一起,形成了庞大的禁军力量。这样的组织结构,谁敢去动?草胡的胡人政权三天两头杀来杀去换首领,能让禁军老实待着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最近涉及到北宋军制的内容较多,是后边情节不可缺少的,读者多一点耐心。

    :

第253章 收网() 
第253章 收

    三司衙门里,徐平把手里的放下,对面前的韩综道:“此时已是深秋,农田里已经无事可忙。 而且正是天气干燥的时候,不只是地方州县,开封城周围也该动一些大工程了。”

    韩综拱手:“下官已经与张知府商定,这几日开始疏浚汴河和黄河,还有通往四方道路。”

    “好,向四方的道路,以到河东路为先。滑州的黄河桥,不管是用铁还是用石头,要改为四季通行,以通河北。除此之外,在酸枣县和新乡县之间再建一黄河桥,也要四季通行。道路经修武县通泽州,再到晋州,京师到河东路,不能全靠着走孟州,绕路太远。临近年底,三司银行能放的款了不多了,你到京师银行走一趟,最好从他们那里贷些出来。”

    韩综犹豫了一下道:“京师银行那里下官去过,他们说手里余钱不多——”

    “钱呢?贷到哪里去了?”徐平按着桌子,面色沉了下来。“京城一年,商税去年增加了不到四成,没有京师银行的贷款,也能做到这一点。本来建银行,是为了支撑地方的工商,工商发展了首先要在商税多收表现出来。商税只增加这么一点,他们敢说手里没钱了,那要好好问一问钱贷到哪里去了”

    韩综低头,也不说话,这事情跟他没有关系。

    徐平又道:“至于地方道路,自然是以通达陕西路为先,西北战事将起,人人皆知。今年秋冬,你司安排疏浚黄河漕路,要从孟州到陕州,畅通无阻。陕西路疏浚渭河,也同样要桥道司安排。在疏浚漕路的同时,沿河的道路一起整修,要达到通行大车的标准。二是襄邓入关的武关道,一样要派人整治,同样要过大车。三是汉水,利用其支流,只要在山间开二三十里的道路,利用大车转运,便可以跟渭水连接起来。最重要的是后边这一条。巴蜀到秦凤的道路,古已有之,正是靠着这条路,秦国才能衣食无忧,最终灭六国一统天下。你派得力人手,到巴蜀和秦凤路去,用一两年的时间,让这条路能过大车。”

    韩综拱手:“下官明白。只是,同时动工这么多条道路,需要的钱不少。”

    “钱我会去筹措,你只管安排人手是。——钱到了,要立即动工”

    韩综应诺,转身出去了。

    徐平唤过一个公吏来,对他道:“到京师银行去,让刘沆立即回衙门见我。”

    刚过午,刘沆到了三司衙门,进了长官厅,见到徐平的面色不好。

    行过礼后,徐平道:“现在几个月过去了,让你查虚开公司借贷的人,查得如何?”

    “回省主,这些人着实滑溜,我查了几个月,才略有些了眉目。”

    徐平叹了口气:“冲之,你知不知道现在的麻烦在哪里?夏天的时候,因为诸般工程不便动工,京师银行天天喊着钱贷不出去。现在季节到了,工程要开工了,京师银行却又没有钱贷了。这钱去了哪里,如果京师银行说不清楚,要由审计司严查。开银行,支撑民间工商是目的,支撑朝廷建些工程,利国利民,也是目的。现在京师银行的钱放出去,开封府的商税却没有见到明显增加,还耽误了工程开工,这罪过可是不小。”

    刘沆想了一下,才问道:“省主的意思,是不是要京师银向回收钱?”

    “不错前几个月,三司没有大规模用钱的地方,你们向外胡乱放钱,便也只好由着你们。现在,不管是桥道司,还是其他各场务,均要大规模地动工兴建,京师银行必须要拿钱出来。拿不出来,你们几个今年可不好过。”

    刘沆道:“不瞒省主,现在京师银行里的事务,大多都是宫里来的内侍在打理。放出去钱之后,他们月月都收到利钱,正在兴头,现在三司要用钱——”

    听了这话,徐平忍不住笑道:“月月收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