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6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琳忙道不敢,捧笏谢恩。

    在程琳身后,站着的是代表皇宫管京师银行的张惟吉,他是内侍,皇帝面前可没有位子了。翰林学士这个级别,皇帝召见是有礼仪的,虽然便殿可以穿便服,但必须袍带整齐。赵祯是准备休息了,实在睡不着才召程琳来,不着袍带要向程琳表示歉意。

    吩咐了茶汤,赵祯才对程琳道:“白天在崇政殿里,学士讲京师银行现在并没有什么钱向外放贷,而西京银行则现钱充裕。两家银行是一起开的,本钱一样,不过是过去几个月而已,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真的是按着规例是如此?”

    程琳知道这么晚召自己来,必然是问的这件事情,早早做了准备。

    京师银行现在是内府的钱袋子,为皇帝敛财的,赢利能力出了问题,第一个急的是赵祯。其实这还是其次,皇帝敛财用来做什么?仅仅为了皇宫的消费,根本不需要如此费心费力,真正的用意其实是用这些财力来操控朝政。以前是三司的手里没钱了,利用到内藏库借贷的机会,皇帝乘机用批不批、批多少来影响具体政务。现在有了京师银行,直接可以用对外放贷影响政务,这才是让赵祯睡不着觉的真正原因。

    在崇政殿讨论的时候赵祯还转不过弯来,回到寝殿之后,越想越不对。现在向外放贷是用于官方大工程的,还是分期放贷,放多少、怎么放可以直接操控这些工程啊。

    朝廷政务一旦定下来,皇帝要想插手也非常复杂,这是从太祖时候起定下来的祖宗家法。当年太祖想要思院做个蒸笼,很久都没有完成,他责问负责的人,答他要各种程序,光走流程需要许多日子。太祖不快,赵普答他,这些规矩不是为他而设的,是用来限制子孙的,为政不能随心所欲。太祖太宗时候定下来的施政核心,便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凡事都立有制度,做事负责的人要互相牵制,这规矩也包括限制皇帝权力。

    太宗真宗两朝,内藏库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不是皇帝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了,而是制度越来越严密,皇帝需要一个绕过制度直接操控朝政的手段。通过成立京师银行,徐平把这手段交到了赵祯的手里,他自己不会用,那怪得谁来?

    本来赵祯是想叫徐平来问的,想来想去,还是召了程琳来。不是他信不过徐平,而是身份所限,徐平主管三司,管的是外朝钱粮,哪怕是无意,也会一不小心让赵祯着了道。翰林学士到底名义是内臣,皇帝身边备顾问的,没有利害关系。而程琳又是难得的理财能臣,多年主管过三司,现在又管着钱监,应该没有什么是他没搞清楚的。

    见赵祯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程琳从袖取了一本册子出来,双手呈给赵祯:“陛下,这是设银行的时候定下的规例,陛下亲定。臣恭请御览。”

    赵祯接了册子过来,随手放到一边:“等朕有了闲暇,再仔细看它,现在事急,还是请学士把利害剖析明白。到今天这步田地,到底是因为什么?”

    这册子当时是赵祯亲自同意的不错,但里面的那些条款,到底是为了什么,当时他有些稀里糊涂。已经同意了,赵祯也召集人讨论了几次,还是理不明白,天天催着要发下去,他又怎么可能不同意?

    程琳道:“京师银行和西京银行同时设立,本钱相同,做的事情也相同,到今天天差地远,只能怪到主事的人和办事的官吏身。也未必是他们不用心办事,而是对于如何在银行做事还有些懵懂。西京银行主事的是杨告,他原是京西路转运副使,在徐谏议手下见了钱庄在京西路是怎么做起来的,做事都有章法。西京银行下面做事的官吏,都是在京西路长时间浸淫,见惯了这类事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都清楚明白。反观京师银行不然了,主事的郑待制对银行如何做事本来不甚清楚,下面主事的人,又多是皇宫里过去的内侍,郑待制约束不住。怠臣直言,陛下,内侍们目光短浅了些,为害不小。”

    赵祯不由抬头看站在程琳身后的张惟吉,面色有些不悦。张惟吉有苦难言,那些做事的内侍他也约束不住,闹到这个局面,跟他的关系真不大。

    程琳道:“陛下,京师银行的事情微臣也听说一些,跟张阁长无关。张阁长倒是时常让下面的人小心谨慎一些,可做事的人往往矫称圣旨,谁又有办法?”

    赵祯装作没有听到这话,矫称圣旨肯定是有的,但也有不少是真地赵祯自己插手让内侍们做的,现在根本说不清楚了。知道毛病,以后收敛些是。京师银行既然可以做影响朝政的手段,以后赵祯还是要不时插手,现在只有装糊涂。

    程琳只有把这话揭过,接着道:“依微臣看京师银行,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一是做事的人获利之心太急,失了谨慎。盛夏之时,因为有大笔的钱贷不出去,没有利息收入,而京师百姓又存钱进来,账不断有利息支出。那时只想着赶紧把手里的钱贷出去,好坐收利息。如此一来,对到银行贷钱的人便查得不严,在审计司发现不对,要严查的时候,又故意给那些人包庇,导致审计司一直查不清楚。现在手里的钱放出去了,但这些钱到底流向了哪里,只怕银行做事的人心里也没有底。为什么钱监要收京师银行放钱的规模?因为仅从账可以看出来,从那里贷钱的公司,有的是借新钱来还利息,这样风险是极大的。银行对外放贷的风险大了,按照规例钱监要收缩他放钱的数目。”

    赵祯心里只有叹气,那本见鬼的规例,当时只想着徐平跟自己说了几次,定的极是严密,银行一旦不按规矩做事会受到严惩。哪里能够想到,严惩的是自己的钱。当时如果知道会有今天,绝不会让事情这么严重,讲道理,新的事物总要让人学习吗。

    程琳又道:“京师银行第二件做错了的,是几个月过去了,下面做事的人对规例还是不熟。这可怪不得别人了,做这行当,不熟悉规例怎么行?三司那里,每隔几日便让三司银行的官吏学习规例,而且学的规范定得极细。同样是几个月的时间,三司银行可是给衙门放款,按说更可能出事,他们那里却是好好的。”

    赵祯沉默了一会,才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有等此事过去,从三司银行那里调些人手来,让京师银行不再如此混乱。学士,当今之计,要让京师银行不失了给做的工程放钱的时机,该如何做?有没有应急的办法?”

    程琳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办法不是没有,只是做起来办事的官吏要些手段。”

    赵祯又看了看张惟吉,对程琳道:“学士只管说,总有人去做事情。”

    “臣了解过京师银行对外放的贷,做事的人千错万错,但有一件事是做对了的,是放贷的多是短期贷款,致长不过六个月。只要立即切断给来历不明的公司放贷,迅速回拢钱款,还是能够凑出钱来向工程前边放贷的。后面,只要不对这些人放贷了,慢慢把放出钱的人收回来,还能够凑出贷给工程的钱。不过,这样一来,京师银行要过一段苦日子了。先前乱来的风险,必然是要付出代价,才能慢慢消化掉。”

    赵祯想想点了点头:“若只是如此,倒也不难办到。”

    程琳微微摇头:“想起来是不难做到,但是,先前京师银行放出去的钱,好多是有收不回来的风险的。若不是如此,钱监又为何要收他们的贷钱数额?臣怕的,是出现大量发放的贷款收不回来,引起京城的动荡。”

    还有一点程琳没有说,按照大家理出来的京师银行贷款的模糊流向,有不少是流到了王公贵戚和禁军军官的手里,这些人可不是好动的,只怕会出现风波。

    赵祯不可能让自己手这张操控朝政的牌废掉,对张惟吉道:“刚才程学士说的都极有道理,你可都听清楚了?”

    张惟吉施礼:“小的都听的清楚。”

    “好,你回去之后,立即着手准备,按程学士说的做。属下有哪个敢抗命,你来报我知晓,自有处分。你们先前向外贷钱贷得爽利,收钱也要爽利,不要惹出乱子”

    张惟吉应诺,心里有些犯愁。收钱爽利还是能做到的,但不惹出乱子貌似有些难。

    :

第256章 皇城司出马() 
第256章 皇城司出马

    牛马市不远的一处小酒店里,布帘把寒风挡在了门外,房间正点了一盆炭火,并不太旺,稍微有些热气驱赶寒意而已。

    店里没有什么客人,小厮坐在炭盆前打盹,柜台后面也不见店主人。

    角落里围着一个小桌子,两个年人相对而坐,脑袋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张惟吉把话说完,向对面的蓝元用拱手:“此次事情不小,牵涉大笔钱财。官家已经发下话来,必须尽快把钱顺利收回来,还不能惹出乱子。此事拜托押班,日后必有重报”

    蓝元用面露难色:“此事极为棘手,你也不用急,容我再仔细想想。依你所说,三衙参与此事的人物不少,若是事机不密,惹得禁军闹事可没有人能够承受得起。”

    张惟吉不再说话,默默地给蓝元用把酒倒。

    蓝元用现在以入**侍省押班兼勾当皇城司公事,三衙禁军大约有多少人参与聚赌放贷,他的心里没数张惟吉是不信的。

    按照制度皇城司事务由勾当皇城司公事三人执掌,参用武臣和内侍,内侍要求押班以。与殿前司和军头引见司一起保卫皇宫,排班值勤,这些事务一般是武臣在管。而诸凡探事、审讯、采买等宫里的杂事,则是内侍在负责。内侍所管皇城司事务的重之重,便是做天子耳目,刺探京城情报。而在这探事任务之,最最核心的,又是监视三衙禁军。

    陈桥兵变,赵匡胤以殿前司都检点起事,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取代了后周柴家,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皇宫守卫在殿前司手。赵匡胤城外一起事,他的部下石守信和王审琦便利用手职权,以殿前司兵马守卫皇宫的便利,把皇室和宰执等重臣一打尽,隔绝了内外。入宋以后,为了防止历史重演,殿前司衙门搬到了皇城之外,皇宫守卫也一分为三,由殿前司、皇城司和军头引见司一起负责,既互相牵制,也互相监视。

    宋太祖曾言:“虽京师有警,皇城之内,已有精兵数万。”这说的便是皇城司属下的兵马。当然数万是夸张,实际不足万人,但已经足够牵制禁军。禁军守京师,皇城司则守皇城,而皇帝的贴身护卫,又是由军头引见司负责,层层设防。因为禁军兵马众多,实力有绝对优势,各级统兵官的权力又过重,再由皇城司派人进行监视。

    蓝元用性格沉稳,心思缜密,前段时间禁军聚赌放贷如此大弄,皇城司没有消息,他说失职都没有人信,只能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把事情揭出来。

    默默与张惟吉喝了两杯酒,蓝元用才道:“大官,实不相瞒,禁军里有人聚赌,此事我也有些风声。只是此种事情禁军里一直没有断绝,喝酒赌钱,本来是那些武夫平日里最爱做的事,强行禁绝,反而惹出乱子。是以虽然有风声,但我并没有派人详查。刚才听大官所说,有军官从京师银行贷出钱来,又借聚赌的时候放贷给官兵,这事有些大了。”

    张惟吉叹了口气:“正是事体重大,我不敢冒然下手,必要借押班的力。若是押班心尚有顾虑,我们可以一起入宫,官家面前取旨是。”

    蓝元用摇了摇头:“些少小事,如何敢去惊扰官家?到时怪罪下来,是我们自讨烦恼。”

    “小事?押班还是没有认清此事有多重。实话说了吧,此次禁军里从京师银行贷出去的钱,少说也有数十万贯,多了过百万贯也不好说有没有。少了这些钱,外朝要做的很多事情,官家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此次要是不能把事情做好——”

    张惟吉看着蓝元用,神色黯然地摇了摇头。

    蓝元用被吓了一跳:“我虽然知道银行有钱,但动不动数十万贯,太过耸人听闻大官,你不是拿大话欺我?这么大的数目,朝廷里可没有任何人能扛得下来”

    “若是以前,钱过十万贯骇人听闻,现在吗——”张惟吉连连摇头,“三家银行里京师银行是做得最差的,拿出一两百万贯还不是难事。如果是做得最好的西京银行,现在随时可以凑出数千万贯来。押班,世道变了,不能再跟以前一样看待钱数了。”

    蓝元用的神情一下子紧张起来,皱起眉头,仔细思索。他是知道禁军有人聚赌,但这种事情一直都有,在他想来,涉及到几万贯的钱数不得了,随便一凑有了,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也没有重视。一听到张惟吉报出数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