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羊,与我们一起回到秦州去。此行我们只带了五日粮,等到火熄了也该回程,掠些牛羊来也可以让军里有些肉吃。”

    石全彬吃了几天干粮也有些受不了,听了连连点头:“如此甚好,经略拿主意。”

    按宋军军法,即使深入敌境,也不许掳掠平民,除非主帅允许。当然军法是军法,实际决定权在带队统兵官,还鲜有军队真正按军法行事的。与党项争夺边境地区的人口和物资是必备科目,掳掠蕃部人口和牛羊几乎是出兵必做的事情。徐平不想守卓罗和南,则把周边的人口和牲畜带往秦州是必然。在地广人稀的西北,土地的作用反而不大。

    徐平让王凯去安排桑怿和高大全两军分别出击,算是今年的春狩提前开始了。

    看着前面烟越来越浓,终于有火苗开始窜出来,石全彬道:“经略,你到底是怎么把火点起来的?见你不派人前点火,我还以为只是吓一吓城里的番贼呢”

    “说穿了一不值。先把作为火种的红炭包在棉絮里,火种周围放少许火药而后再浇油。炭火把棉絮烧透要些时间,所以刚开始不见火,但等到烧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贼人放火的江湖手段,厉害的能够根据天气精确算出火烧起来的时间。贼人跟主人在屋子里把酒言欢,外面大火突然起来,明明知道火是他放的却无可奈何。

    此时正是春天,微风拂面,在山谷里的卓罗城几乎见不到风。到了午后,火越烧越大了,浓烟在卓罗城空久久不散。

    见在谷里的兵士已经准备了许多备用柴草,徐平吩咐停住,开始打理周围的战场。此时大局已定,不管卓罗城里的番兵会不会烧死,此战也已经基本结束。

    到了晚,徐平便与王凯安排各军陆续撤离。刘兼济部先行,回到定西城之后照料会川城,虽然到这个季节党项很难再发起大战,还是不能够掉以轻心。张亢部则紧随着刘兼济部之后,押着此战的俘虏和物资,同样明日出发。徐平身边只留下曹克明部,等到桑怿和高大全所部扫荡了周围的蕃部族帐和牲畜,再一起返回。

    卓罗城内城主府的地窖里,人多保庆脸罩着一块湿布,两眼通红,紧紧盯着地窖的入口。见到亲兵闪身进来,急不可耐地问道:“如何?出城没有?”

    亲兵摇了摇头:“南北两门都被宋军封死,而且城外火势正旺,浓烟滚滚,哪里能够出得了城去?我强行派了两人缒下城去,都是一到地被活活烤死了——”

    人多保庆猛地站了起来,面目狰狞地吼道:“我人多族跟外面的明老子何仇何怨,要这样活活烧死我们两军交战,我们降了是了降了还不行?”

    一边的野利遇乞阴沉着脸,一句话都不说。现在他肠子都悔青了,昨夜自己只要点一下头,城兵马弃杖,哪里会到这个田地?做俘虏又有什么?现在想做也做不了了

    在地窖里猛转了几圈,人多保庆突然转过身来,死死盯着野利遇乞:“野利大王,你实话对我说,昨天到宋军那里是怎么说的?若是他们铁了心不要活人,又如何会放你回来”

    “我跟你说过无数次了,宋军要的是我们的人头,可谁会甘心引颈戮我本来想着,回来整顿兵马,宋军攻城打几仗,他们死些人,口气会软下来,哪里想到——”

    人多保庆一百个不信,可他又有什么办法?现在地窖周围,野利遇乞的亲兵生刚捉生并不自己的人少。至于城内的监司军,现在有跟没有都是一样了。

    重新坐下,人多保庆喘了一会粗气,才问亲兵:“现在城里情形如何?”

    亲兵道:“城外火势太大,现在又天气干燥,城里面已经有些地方烧起来了。看来到不了半夜,城所有着火的物事都会烧起来。现在最可虑的,是城已经没有一滴水了。”

    人多保庆发了一会呆,才道:“卓罗城是用土筑成,城房屋用竹木的也少,烧不起来”

    亲兵摇了摇头,不再接话。现在的卓罗城像是座大砖窑,烧确实是烧不起来,可里面喘气的也别想活下去。火初起时的浓烟已经呛死了不少士卒,现在城里的水没了,连水井都被烤干,外面的火势却越来越大,剩下的士卒还能支撑多久?

    再没有人说话,地窖里一片寂静。

    周围只有人多保庆和野利遇乞的亲兵,加起来一两百人,围着几个大水缸坚持。大火城里的其他番兵早已虚脱,想要闹事都闹不起来,只能慢慢等待死亡到来。

    火初起的时候,大家并不惊慌,不相信宋军能把整座城烤了。等到忍受不了,想要出城投降的时候,已经连城都出不去了。到了现在,能只能等死了。

    :

第125章 搜寻() 
天边透出曙光,徐平出了帅帐,向着天边伸了个懒腰。

    春天真地要来了,哪怕是清晨,迎面吹到脸的风也没有一丝凉意。不远处喀罗川的河水在欢快的流淌,地的小草已经冒出了绿芽,春天总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可此时的喀罗川谷地里,除了宋军军营,再没有生命气息,连附的山鸟善也已经散去。

    从半夜时分起,徐平便让军士不再向火堆里加柴,卓罗城外的大火小了许多。周围几百步内依然是热浪滚滚,无法近人,城里剩余的党项人也不知道如何了。

    刘兼济部和张亢部已经拔营,分别沿着来时的路退向兰州方向。此时已经不再需要倍道行军,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将校士卒看起来都轻松悠闲。

    与王凯、曹克明等人一起吃罢早饭,大略商量了一下如今的形势,徐平便出来。

    石全彬洗漱罢了,正一个人在帐外闲逛,见到徐平出来,急忙迎过来道:“经略,什么时候派人进城搜寻?不管是死是活,这次一定要捉住野利遇乞和人多保庆,他们两人在党项地位尊贵,堪堪能够抵过三川口陷没的刘、石二帅了”

    徐平看了看卓罗城方向,道:“现在火势依然不小,等到午后吧。那时我们想办法清出一道城门来,派人进去搜查。野利遇乞前夜说是还有近万兵马,当然他可能夸大,不过几千人总是有的。再是大火,也不可能把人全部烧死,最好能捉到活的。”

    石全彬摇了摇头:“火势大的时候,我们站在一里之外依然觉得炙热难耐,城里的人如何能够活下来?依着我说,只怕城里已经没有活人,能不能分出尸体来也不好说。”

    “阁长,你想得差了,躲大火,应当是向地底下去。卓罗城四周土质并不坚硬,依我看还是能有不少人活下来。——不管怎么说,野利遇乞那夜有一句话得对,天有好生之德。如果这一场大火真烧死数千人,临行倒是要祭奠一番,不然我心难安。”

    石全彬点头:“经略说得是。两军交战不得不行杀戮,但把人活活烧死,总是有干天和。”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这话解家众多,在我看来,并不单指一义。忠于事而恕于人,可谓仁矣。我为一路经略,统兵五万,越马衔山,远道而来击贼,所为王事。番贼拒城不降,我不得不放火烧城,虽然死者甚众,不过忠于事而已。大战已定,当妥善抚绥剩余番兵,埋葬亡者,此为恕于人。等到午后,便安排士卒灭火,近安葬城死去的番兵,祭奠一番,以全王师仁义之名。”

    石全彬虽然也自小读识字,但不读诗春秋,对徐平的话没有共鸣,只是点了点头。

    徐平也不理会,自去安排军杂事,同时让王凯在四周小山选择坟地,安葬这一战党项战死的亡魂。很多事情,不坐在这个位置,很理解。为什么一边喊打喊杀,一边还要安抚人心?一边高呼仁义道德,一边手挥屠刀?至刚易折,如果只是鼓励军队进行杀戮,这支军队很容易失去灵魂。战争的目的不是战争,当然也不是消灭战争,而是为了实现政治目的。战争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没有政治纪律进行约束,战争便会如脱缰的野马,最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

    一边要求军队作战坚决,完成军令不允许有任何犹豫,一边不住强调政治纪律,讲仁义道德,不让他们成为单纯的战争机器。在这个年代,徐平不得不这样做。把军队当成野兽,他们会真地成为野兽,五代时期的军队是例子。骄兵悍卒,他们任意废立的可不只是皇帝,同样包括主帅。这个年代,徐平也不可能要求军队成为人民军队,只剩下仁义道德来进行约束了。

    忠于事而恕于人,是徐平给这支军队定下的基本原则。对于战争坚决果敢,而对于战争的人,则常怀仁恕之心。没有对事情的忠,仁成了妇人之仁,而没有对人的恕,忠成了愚忠暴虐。不敢是哪一侧,都是军队的毒药。

    仗打了,人杀了,临走最少把尸体掩埋,才能说得过去。

    到了午后,贾逵等人换了贴身短布衫,每人背了一大袋水,扫清地的余灰,从南城门鱼贯进了卓罗城。此时大火已经熄灭,但依然热浪滚滚。由于密不透风,卓罗城墙已经砖化,城里城外还热得多,走不多远便觉得喘不过气来。

    贾逵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对身边的士卒道:“直娘贼,这城里热成这样,哪里还会有活人?不说别的,汗不住地流下来,人哪里能够熬得住?”

    一个士卒道:“虞侯,刚进来的时候我也流汗,不过现在已经住了,想来城里的人也差不多。火初起来他们流一会汗,时间长了想来没有汗了。”

    此时贾逵身的汗也慢慢住了,不由道:“咦,作怪城里外面更热,怎么反而没有汗流下来?以前看烧砖的满头大汗,倒是被骗到了。”

    温度高到一定的程度,人不流汗了,不过这个时候汗流不出来更加难受。砖窖的工人进进出出,才会大汗淋漓,一直待砖窖里面反而没汗流了。

    站了一会,贾逵觉得浑身难受,忙道:“不要站着说话,快快四处查看,还有没有活人,带出城去。在这里多待一刻,觉得浑身难受得很”说完,带着人四处搜寻。

    城里死一般寂静,热浪之呼吸困难,倒是闻不到什么怪味,但是城里街道不住地有相貌狰狞的死尸,看起来有些骇人。贾逵本以为进城搜寻只是四处走走看看,没想到在高温这么难熬,走一圈赶一场大仗了。那些番兵在大火的惨状,由此可以想见。

    走了一半,贾逵觉得实在难受,转身对身边的士卒道:“不行,我们且回去,等把北城门一起通了再进来搜寻。这城里热得厉害,走一个来回只怕要出事。”

    一众士卒早已经热得难耐,只能不住地喝水降温。可也作怪,到了这个时喝了水之后不能变成汗出来,身体愈发难受。贾逵一说回去,众人纷纷赞同。

    走不多远,路边突然传来微弱的呼救声,贾逵转身一看,见一个番兵有气无力地趴在路边,不住地向自己招手。走前去,见那人像是有话要说,贾逵这个时候哪里有心思去听?手用力,把人提起来,急急向城门走去,城里实在待不住了。

    :

第126章 你在骗我们?() 
把人带出城来,找个通风的地方放了。喂过了水,贾逵见这番兵有了点精神,便问他:“城里如此炎热,你是如何躲过去的?还没有其他人?”

    番兵指了指身子下面道:“地底下——城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活人的。”

    卓罗城建在喀罗川冲来的泥沙,很多地方较松软,而且挖不多深能见水。如果及时找到合适的地方,向下挖几尺深能躲过这场大火。不过在如此小的城里聚集了数千人,大火起来,很多人发疯,互相砍杀,能过平安躲过人祸的地方并不多。

    贾逵把人送到后面,报了杨广,重新找人把南北两门一起打通,通了一会风才以入内搜寻。地肯定已经没有活人了,此次他们专找僻静地方,看有挖下去的迹象,才仔细搜寻,果然又找了数十个活人出来。到了最后,才到城心的城主府。

    此时城主府的大门、窗户等木质部分早已经烧得精光,看起来跟废墟一样。到了门口贾逵吩咐众人道:“审过那些活下来的番兵,都说野利遇乞和人多保庆带了亲兵聚在城主府里,而且里面有地窖。别的地方向下挖能活下来,野利遇乞和人多保庆多半恙。他们身边还有亲兵,都打起精神来,切不可掉以轻心。”

    众人应诺,一起进了城主府。转到后院,很快找到了地窖所在。地窖的外面有几具尸体,已经变形,跟外面街的相差不多,想来是被拦在外面的。

    把窖口清理过了,贾逵手持钢刀,带着几个士卒鱼贯而入。

    进了地窖,还是几具尸体,旁边一个洞口,是挖出来的新土。贾逵一看,知道外面这里是原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