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初来并州,对于这种事情自然不好插嘴。他待立一旁,沉默不语。

    田丰顿首到:“方才与其交谈,还觉得他是个人才。却不想此人如此迷信,岂不闻:子不语乱力怪神?”

    可以看出,对于张裕刚才反常的举动,田丰心中甚是不喜。

    陈宫捋了捋胡须,道:“《周易》博大精深,我虽然稍有涉猎,却也并未深究。因此对于此事,不好发表观点。”

    “然,张南和乃是益州名士。他不远千里前来投奔并州,此事意义重大。对于此人的安置,主公不可不小心谨慎。”

    “更何况,益州乃是天府之国,龙兴之地。主公若想成就大业,巴蜀之地,必当取之。今日若能使得张南和归心,对于他日主公攻取巴蜀之地,将会大有裨益。”

    陈宫双目煜煜生辉,自他投奔陈旭以来,由于与陈旭之间的亲戚关系,所以陈旭对他十分信任。

    对于这种信任,陈宫心中自然非常感动。因此他一直都在竭心尽力,为着并州谋划。

    田丰纵然不喜欢张裕神神叨叨的样子,但是对于陈宫之言,他倒也非常赞同:“公台所言大善!如今并州正缺乏一个簿曹从事,愚以为,张南和足以担当此任!”

    簿曹从事,与别驾、治中、兵曹从事一样,都是刺史或者州牧的高级佐官。簿曹从事掌管钱粮簿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

    田丰建议陈旭任命张裕为簿曹从事,可以看出他对此人的重视。

    这种重视,也许不单单是为了张裕这个人。

    然而,不管是为了千金买马骨,亦或是为了日后图谋巴蜀之地。田丰亦是肯定了,张裕对于并州的重要性。

    陈旭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把目光放在李儒身上。感受到了陈旭的注视,李儒这才开口道:“公台、元皓之言大善!”

    张裕没有昏迷多久,就醒了过来。但是醒后的张裕,却是身体虚弱、脸色苍白,好似大病初愈一般。

    陈旭亲自前去探望张裕,并且任命为他为簿曹从事。张裕此次前往并州,正是为了投奔陈旭,因此对于陈旭的任命,他没有拒绝。

    过了几日,张裕的身体好了一些,陈旭悄悄来到他的府上,向他询问面相之事。

    与那日在州牧府的夸夸其谈不同,张裕这次居然有些恐惧。无论陈旭如何询问,他都不愿意再继续透露什么。

    张裕最后告诉陈旭:“天意如刀,天命难测。妄自揣摩,只会为自己带来祸端。如今天机紊乱,想要再从一个人的面相上,发现些许端倪,却是有些不可能了。”

    随后,不管陈旭如何询问,张裕都是沉默不语。

    张裕来投,在并州境内掀起了一道不小的风波。随着时间的流逝,并州再次恢复了平静。

    这一日,陈旭正在家中逗弄几个小孩,忽然看见郝昭急冲冲的跑了进来。

    郝昭满脸兴奋,隔着老远就大声喊道:“主公,主公,公明他没死,公明他活着回来了!”

    陈旭霍然起身,急忙上前抓住郝昭的手臂,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感受到手臂上传来的疼痛,郝昭深吸一口气,说道:“公明掉入洪水中以后,被别人救了下来,他没有死!”

    松开了郝昭的手臂,陈旭自言自语的说道:“公明没死,公明没死!”

    说着说着,陈旭忍不住仰天大笑。他张开双臂,对着天空大声吼到:“公明没死,真是天佑并州!”

    州牧府,得到消息的并州文臣、武将,全都聚集了过来。他们将徐晃团团围住,打听着他这段时间的经历。

    陈旭对于徐晃的器重,整个并州无人不知。徐晃的死讯传回来以后,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自家主公心中的痛惜。

    如今徐晃重归并州,众人可以预料,陈旭那欣喜若狂的神情。

    “公明,公明!”

    陈旭尚未走进州牧府,就急忙高声喊着徐晃的表字。诸将听见陈旭的喊声,都很自觉的让出了一条路。

    如今天气炎热无比,陈旭袒胸露乳,赤脚在庭院之中与几个小孩玩耍。他听闻徐晃归来的消息之后,顾不上整理衣冠,穿上鞋子,就急忙跑了过来。

    然而,陈旭一路走来,却没有一人发出嘲笑的声音。这并不是因为慑于陈旭的权势,而是因为陈旭对于自己属下的重视,心中感叹。

    徐晃是个十分聪慧之人,再加上他以前担任过陈旭的亲兵统领,因此对于陈旭的生活习惯,极为了解。

    陈旭待在家中的时候,总是不修边幅,不拘小节。

    徐晃看到陈旭袒胸露乳,光着双脚过来,就可以想象得到,陈旭听闻自己回来之时,那种急切的心理。

    陈旭为了能够早点看见自己,丝毫不注意自己一州之主的形象。能得自家主公如此关爱,徐晃又岂不会感激涕零?

    “主公!”

    徐晃跨步来到陈旭面前,跪在地上,动情的喊着。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

    “公明没死,好,真好!”

    陈旭用力托起了徐晃的身子,细细打量了他一阵,而后给徐晃来了一个大大的熊抱。

    感受到陈旭对自己的关爱,徐晃在心中暗暗想到:“古人常会忧虑遇不到明主,我现在不仅遇到了明主,还能够得到主公的如此器重,日后更当立功报效主公!”

    甘宁自从陈旭进入州牧府以后,就一直仔细打量着他。当他看见陈旭如此打扮,来到州牧府的时候,心中亦是震撼不已。

    而后,他又开始羡慕,徐晃:“得主如此,夫复何求?”

    如此情形,更加坚定了甘宁,想要投奔陈旭的心思。

    徐晃与陈旭寒暄完毕,才过去拉着甘宁来到陈旭面前,说道:“主公,此人乃是巴郡甘宁,甘兴霸。”

    “兴霸不仅勇武过人,更是熟读经书,对于兵法亦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次若非兴霸相助,晃可能早就葬身鱼腹了。”

    徐晃向陈旭推荐甘宁的时候,脸色自若。

    若是其他人,因为被救过性命,才将此人推荐给自家主公,必定会有些心虚。因为这种行为,就会在别人眼中,留下一种公私不分明的印象。

    但是徐晃心中光明磊落,他也感觉甘宁是个大将之才,所以才直言不讳,向陈旭推荐徐晃。

    徐晃读过书,知道‘举贤不避亲’的说法。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推荐之人果真有真才实学,待他展露自身的才能以后,其他人也就不会说些什么了。

    “甘宁?”

    骤然听见这个大汉的名字,陈旭心中大惊。甘宁的名声,陈旭可以算的上是如雷贯耳。

    后世,但凡喜欢三国历史的人,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东吴屈指可数的大将。

    甘宁这次见到陈旭,被他的礼贤下士的风范所折服。

    一叶而知秋,陈旭如此关心徐晃,若是甘宁自己投入陈旭帐下,得到重用之后,也很有可能会受到这般待遇。

    士为知己者死,甘宁自然也希望能够遇到一个,看重自己的明主。

    因此,徐晃向陈旭介绍完他之后,甘宁急忙上前行礼:“巴郡甘兴霸,见过使君!”

    看着一表人才的甘宁,陈旭心中激动不已。他上前握住甘宁的手,说道:“公明乃我心腹爱将,兴霸既然救了他的性命,自然是我并州之贵宾。”

    “我观兴霸威武雄壮,龙骧虎步,不知兴霸武艺如何?”

    虽然陈旭知道甘宁武艺过人,是个大将之才。但是现在他身为一州之主,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做事。

    陈旭如此询问甘宁,正是为了让甘宁展现一下实力。

    军中强者为尊,只要甘宁可以在勇武方面,折服并州诸将。那么陈旭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给他封官。

    甘宁正要回答,一旁的张裕忽然惊呼道:“阁下莫非就是锦帆贼首领甘宁,甘兴霸?”

    听见有人喊他‘锦帆贼’,甘宁心中也是一惊。他虽然在巴郡名气不小,却有些自知之明。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名声能够传到并州。

    甘宁定眼望去,发现开口之人,乃是一个文士,就问道:“先生也知甘宁之名乎?”

    他倒并没有因为此人喊他‘锦帆贼’,而恼羞成怒,反而有种惊喜的感觉。毕竟,名声在外,能够被他人知晓,自然是件令人骄傲的事情。

    张裕大笑道:“巴郡境内,何人不知长江(古时称长江为江水,为了通俗易懂,以后就写作长江)锦帆贼的名声?”

    甘宁闻言,心中更喜,急忙问道:“先生可是巴郡人氏?”

    张裕摇了摇头,说道:“我乃益州蜀郡人氏,只是听闻巴郡周仲直的名声,这才前往巴郡,与仲直交流胸中所学。”

    “我在巴郡之时,多次听闻壮士名声!”

279。第279章 水师() 
刘璋执掌益州之后,觉得巴郡太大,不好管理,这才将巴郡一分为三。其中垫江以北为巴西郡;江州至临江为永宁郡;朐忍至鱼复为固陵郡。

    周群的故乡阆(lang)中,正是巴西郡的首府。当然,现在的阆中,仍旧隶属巴郡管辖。

    张裕前往阆中面见周群,进入了巴郡境内,自然就听闻了甘宁的名声。是以方才徐晃介绍甘宁的时候,张裕才会失声高呼。

    甘宁听见张裕的话,亦是失声叫道:“先生说的周群,莫非就是那个精通占卜、预言之术的周仲直?”

    张裕点了点头,道:“正是此人!”

    甘宁在心中暗暗想道:“巴郡之内,何人不知周仲直名声?此人居然能与周先生谈论胸中所学,必定有着真才实料。”

    想到这里,甘宁对于张裕的看法,亦是悄悄发生改变。甘宁如同张飞一样,出身豪强家族,他们对于名士,都是心怀敬意。

    甘宁敛容上前,向张裕恭恭敬敬作了一揖,道:“甘兴霸,见过先生!”

    他乡遇故知,张裕自然亦是高兴无比。现在并州集团中,只有他与甘宁乃是益州人氏,两人在感情上,自然会亲近很多。

    张裕回礼过后,就绘声绘色地,向陈旭讲起甘宁的往事。并州诸将,也都仔细聆听他的讲诉。

    听到甘宁带着锦帆贼,纵横巴郡长江一带,郡兵不敢追捕,官吏不敢怠慢以后。陈宫、田丰的脸上,都露出了异色。

    能够聚集着一帮草寇,做到如此地步,可以算得上是空前绝后了。是以两人也都认为,甘宁有着非同一般的才能。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甘宁一直活动在长江之上,是一个水军将领。并州处于大汉的最北方,这里虽然民风彪悍,擅出精兵猛将,水性好的人却是不多。

    并州集团,无论是准备以后攻取益州,还是争夺整个天下,水军都是不可或缺的兵种。

    一直以来,因为北方作战用不上水军,而且并州境内,也没有一个合格的水军将领。所以直到现在,并州都未曾组建水军。

    然而,上一次与西凉军的交战,却让陈宫等人,看到了没有水军的弊端。

    若是当时并州有一只水军,哪怕南下的咽喉要道,被西凉军堵死。并州也可以派遣水军,直接从黄河或是汾水南下,进入河东郡境内。

    那样的话,并州军也不会如此被动了。

    毕竟,西凉军中也不曾有水师。若是并州水师长驱直入,进入司隶境内,恐怕西凉军根本无法拦截。

    陈宫、田丰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用后世的话来讲,这就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他们刚刚有了筹备水师的念头,就有一员水师将领前来并州。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两人都从对方的眼神之中,了解到了各自的心思。

    张裕仍旧讲诉着甘宁的事迹:“兴霸在长江之上劫掠数年,这才幡然悔悟,解散了锦帆贼,隐居起来研读诸子。”

    “兴霸如此行事,还在当地形成了一个美谈呢。”

    陈宫、田丰,眼睛更加明亮。

    甘宁听见张裕的夸赞,一直放荡不羁的脸上,居然也有了一丝扭捏。他开口说道:“某天资愚钝,虽然读过几年书,却也没有领悟到很多道理。”

    “与诸位先生相比,宁倒是不敢出来见人了。”

    “哈哈哈哈!”

    并州诸将,听见甘宁的话,都发出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甘宁在张裕说话的过程中,一直细细打量着众人的表情。他发现并州诸将,在听到他曾经身为锦帆贼,啸聚一方的时候,没有一人脸上露出异色,这才松了一口气。

    虽说甘宁当锦帆贼的这些年,风光无比,但是名声毕竟不太好听。对于很多讲究出身的君主来讲,他往日的行事,就是一个很大的污点。

    甘宁却不知道,整个并州上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