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骤然听闻袁绍将陈留让了出去,曹操从陈留出兵攻打关中的消息以后,众人都感到心中有些发冷。

    陈旭此时亦是难以平静。

    若说东汉末年,哪一个人最让他心生忌惮,非曹操莫属。

    虽然这个时空,曹操的名声没有历史上那么显赫,可是陈旭不能忘记,正是此人在历史上横扫天下,气吞山河。

    哪怕后世之人对于曹操评价不好,可是陈旭却认为,曹操是一位真正的乱世英雄,真豪杰,真丈夫是也。

    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陈旭都未能与曹操一战,关中诸将对于曹操的了解,也不不算深。

    可是这并不能代表,陈旭就不在乎曹操强大威胁。

    他之所以冒险攻打益州,正是想到如今剩余的诸侯全都十分强大,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才想要迅速扩充实力。

    此时关中无险可守,司隶东部的河内郡与河南尹两郡之地,也没有驻守多少人马。

    假如曹操长驱直入攻入关中,这两个郡城势必很难得以保全。

    不仅是这两个郡,哪怕关中有函谷关与箕关这两道险关,可是城中守军并不算多,陈旭也担忧这两道关卡能否挡住曹军。

    以陈旭在关中与并州留守的兵力,抵挡荆州兵与袁军的进攻尚且有些勉强,再多上曹操这路人马,兵力更是捉襟见肘。

    众人正是了解到了这些,才感觉这次麻烦大了。

    压抑的气氛在县衙之内蔓延。

    过了许久,田丰才说道:“如今阴雨刚刚停息,若是现在回军救援关中,前番伐蜀之成果都将付诸东流。”

    “而且此地距离关中太过遥远,信使过来又耽误了许多时间,纵然现在回军也不见能够来得及。”

    说到这里田丰目光灼灼,道:“主公在关中经营这么多年,士卒善战,百姓归心,更有仲德、文优驻守蒲坂。”

    “不仅如此,箕关、函谷关内都有大将驻守,纵然兵力不多,也能挡住曹军一段时间。”

    “高顺将军镇守蒲坂,只待蒲坂内患平定,即可率领陷阵营前去帮助抵挡曹军。”

    “如此一来,曹军想要攻克箕关、函谷关,并不容易。”

    田丰之言倒也并非信口雌黄,关中乃是陈旭大本营,蒲坂更是人才济济,又有太学生作为生力军。

    如今关中粮草并不十分缺乏,只要程昱、李儒、陈群操作得当,完全可以迅速聚拢一批人马。

    这些人纵然战斗力不强,帮忙守城倒也可以。

    再加上高顺的陷阵营,虽然不能击破曹军,却也有很大几率能够守住城池。

    然而,张既却是失声叫道:“若是如此,河南尹与河内郡,岂不都会成为曹孟德囊中之物?”

    陈旭眉头微微皱起,这才将目光放在了贾诩身上,不由暗暗感叹此人眼光长远、毒辣。

    当刘备还在担任豫州牧的时候,贾诩就提过放弃河内郡、河南尹的战略。

    因为若是分兵把守这两个郡城,必将会消耗掉很大人力物力。可是因为种种原因,贾诩的提议却一直未能通过。

    然而私底下,陈旭却再三将这两个郡城的百姓,迁徙到其他地方。

    如今河南尹与河内郡,境内百姓其实并不算多,防守兵力亦是十分薄弱;纵然丢掉这两个郡城,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实。

    “可是面对曹孟德,以及智满长空的郭嘉,两道险关真能挡住曹军前进的步伐么?”

    陈旭想到了曹操麾下各种人才,不由感觉有些头大。

    哪怕关中如今人才济济,可是陈旭也不敢忽视曹操麾下,那些名留青史的谋士武将。

    就在陈旭沉默的时候,县衙之内众人都是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许多比较理智之人为了保险起见,都劝说陈旭退兵。

    可是绝大多数武将,却认为益州已经唾手可得,不能轻易退兵。

    “够了!”

    就在众人争执不休,县衙几乎快成为菜市场的时候,陈旭忽然厉喝一声。

    众人闻言心中一凛,当即不敢再说什么,都将目光放在了自家主公身上。

    陈旭摆了摆手,说道:“文和、元皓、德容、仲达留下,其余诸将先去整顿军备,随时准备离开阆中。”

    时至今日,不管是继续攻打益州,还是领兵撤回关中,大军都不能继续滞留在阆中了。

    哪怕地面还有些泥泞,陈旭也管不上那么多了。

    待诸将都离开以后,陈旭向贾诩问道:“文和以为,如今到底是撤兵还是继续攻打益州呢?”

    虽然田丰前面已经分析过,曹操想要攻下关中并不容易,可是万事并无绝对,假如关中果真有失,后果将不堪设想。

    故此,哪怕早已无比果敢的陈旭,此时也都有些犹疑不定。

    毕竟关中战事并非小事,稍有不慎他都会无家可归。

    这种把身家性命当赌注的豪赌,并不是那么轻松自在。

    贾诩没有直接答话,反而问道:“若是只丢掉河南尹与河内郡,主公能否接受?”

    虽然不愿意失去这两个郡城,可是相比起整个益州,以及关中的安危,两个郡城也算不上什么了。

    饶是如此,陈旭仍旧思量许久才说道:“若是能够保住关中之地,失去两个郡城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一旁的司马懿闻言,眼中却是闪过微不可查的阴霾。

    司马氏乃是河内郡望族,当初司贾诩提出,放弃关中东部两郡的战略,司马朗亦是极力反对。

    故此,听到这里以后,司马懿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

    可他也是智谋出众之人,知道眼下并无更好的办法,故此待在原地沉默不语。

    贾诩瞥了司马懿一眼,继续说道:“若此次因为诸侯攻关中之事,而没能打下益州的话,日后想要攻下益州,必将困难十倍。”

    “依我之间,主公不仅不能撤兵,还应当破釜沉舟攻破益州!”

    ……

    说说以后的加更标准:

    周推荐票每达到五百加更一章,上不封顶。

    月票每达到50票加更一章,上不封顶(含起点)。

    当日打赏超过2000书币加更一章,每日仅限一章,不累计(含起点)。

    读这本书的人数以千计,每人每天投一票我都要加更几章;所以说,以后不要催更,你们努力我也会努力。

    而且我每个月都在拿全勤,这本书自上传开始,一年多也只断更过两次,算是比较勤奋吧。

    更新多少是相互的,大家想让我更新多可以用票来换。

    按照以往的数据来算,只要大家稍微努力一下,一个月我至少都要加更十几章,甚至更多。

第744章 纠结() 
贾诩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情。

    如今天下仅存的诸侯,都不是易与之辈。

    他们此次之所以并力伐陈,正是因为感受到了陈旭强大的威胁。

    假如真让陈旭打下益州,那个时候陈旭大势已成,几乎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抗衡天下诸侯。

    而这些,并不是其余诸侯愿意看到的事情。

    曹操此次不遗余力攻打关中,正是为了逼迫陈旭退兵,而使他攻打益州的战略化为泡影。

    政治斗争有时候与军事斗争完全一样,也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陈旭这次几乎倾尽关中兵力,气势汹汹前来攻打益州,假如因为关中之危而撤兵,必将留下明显的破绽。

    纵然此次他领兵回去,能够击退其余诸侯,待下一次再次伐蜀之时,诸侯必定会卷土重来。

    若事情到了那种地步,真如贾诩所说那样,再想攻下益州必将难上十倍。

    正是考虑到了这些,贾诩才会向陈旭建议,此次应当破釜沉舟攻下益州。

    他之所以有此谏言,也是因为对于程昱、李儒有信心,认为他们能够守住关中。

    不然的话,相比起益州之地,还是大本营关中更加重要。

    田丰听见贾诩的话,亦是说道:“文和之策虽然有些冒险,却也是最好的选择。”

    “主公临走之前既然已经做好了布置,哪怕出现曹孟德这个变数,也应当信任仲德、文优才对。”

    “为今之计,还是应当先攻下益州为好。”

    张既却是说道:“两位军师之言虽然不错,然而曹孟德并不像袁本初那般境内缺粮。”

    “曹军攻打关中之战,定会旷日持久。”

    “如今巴郡虽克,然而益州军仍旧占据了剑阁之雄,境内兵马仍有数万,粮草充足。”

    “主公想要攻下益州,短时间内恐怕无**成。”

    “以关中之兵力,挡住曹军一时并不困难,可是奢望能够一直拒敌于国门之外,无异于冒险之极。”

    “关中乃主公之根基,绝对不容有失,窃以为,应当派兵回援。”

    听见张既之言,陈旭轻轻捋着胡须,而后向司马懿问道:“对于此事,仲达有何高见?”

    司马懿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此次南征,主公对于益州之地势在必得,绝不能轻易撤兵。”

    “然而并州乃是主公之根基,亦不容有失。”

    “益州多山地,骑兵在此并不能发挥作用,主公不妨让赵云将军率领骑兵回返关中。”

    “如此一来,主公既可以继续攻打益州,赵云将军又可以凭借骑兵速度优势,及早赶回关中支援。”

    “凭借赵云将军之声威,辅以陷阵营之勇悍,未尝不能挡住曹军兵锋。”

    陈旭闻言大喜,当即说道:“仲达之言正合吾意!”

    贾诩与田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笑意。

    为今之计,无论是孤注一掷攻打益州,还是率领大军撤回关中,都并不可取。

    他们并非真的没有想到分兵两路,一路攻打益州,一路回军救援关中。

    然而,两人知道司马懿乃河东郡人氏,对于此次放弃河东郡之事,心中多少会有些不满。

    假如陈旭最终采纳的决策,是由司马懿所献,那么多少可以抚平他心中的不满。

    贾诩、田丰现在都是满身荣誉,自然不在乎这一次献计的功劳,将这份功劳让给司马懿,也未尝没有提携后辈的意思。

    随后,陈旭就唤来赵云,让他率领骑兵返回关中,星夜兼程赶驰援关中,抵挡曹军。

    司马懿见自家主公,如此轻易就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先是微微一愣,继而就想通了其中关键,心中不由暗暗感动。

    相比起袁绍麾下,谋士争权夺利的情形,关中谋士之间的关系却是要融洽许多。

    “主公之志在于四海,又岂会羁绊于一城一池?”

    “纵然今日河内郡与河南尹会被曹军占据,主公早晚亦会将其夺回。”

    “更何况,陈氏宗族祠堂在河南尹境内,就连主公都没有说些什么,我又岂能因此心怀不满。”

    想通了这些,司马懿心中阴霾尽去。

    雨过天晴之后,道路仍旧有些泥泞,赵云率领骑兵艰难的在官道上行驶着。

    赵云虽然深得陈旭器重,将骑兵都交由他指挥,并且把关中之生死存亡,也都寄托在赵云身上。

    然而此时,赵云脸上却并没有露出喜色。

    “孝德跟随我这么多年,如今却死于非命,张任却仍旧活得好生逍遥。”

    每每念及于此,赵云总是感觉心中有些苦闷。

    在他身旁,赵煌、汤陈亦是沉默不语,眼中都露出了一丝不甘之色。

    汤陈脾气比较急躁,终于忍受不住对着赵云说道:“将军,未能替孝德报仇,我不甘心啊!”

    赵云骑在战马上眺望着远方,说道:“此事,主公会给我们一个交代的。”

    又是一场漫长的沉默,只能听见战马践踏在地上的响声,却并无一人说话。

    赵煌脸色挣扎了一阵,转头对赵云轻声说道:“我曾听闻,孝德是死于百鸟朝凤枪法之下。”

    赵云骤然听闻此言,浑身一震,抬头盯住了赵煌,眼中锋芒毕露。

    “此事你从何处听来?”

    赵煌道:“那些跟随孝德断后的士卒,虽然已经全部战死,可是仍旧有不少益州军见此情形。”

    “有人说,孝德因为看见张任使出百鸟朝凤枪法,这才在震惊中被一枪挑杀。”

    事实也正是如此,江武当时虽然已经有些力竭,却也不见得接不住张任一枪。

    江武跟随赵云这么多年,对于百鸟朝凤枪法自然十分熟悉。

    正是因为看见了那套熟悉的枪法,江武才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而被张任一枪挑杀。

    赵云闻言,当即收敛了眼中的光芒,皱眉沉默了起来。

    “莫非张任就是我另一个师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