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督军-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慈喜又是一阵咳嗽,天佑帝道:“亲爸爸,您的心思儿子明白,您还是先保重身体。”

    “不,咱们娘两个像这样好好说话的时候不多。等到人多的时候,一些话就不好说,堆到心里,就成了病。我给你挑的皇后,你不喜欢,我是知道的。可你是皇帝,娶媳妇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事,不能由着你的喜欢来。皇后的样子虽然不好,可是脾气还算凑合,她是我的内侄女,跟我既是骨肉至亲又是婆媳,又是你的表姐,娶了她,有什么你不方便说的话,她可以帮你说,只要你能和她相处的好,咱的江山就太平了。”

    慈喜又咳嗽了一阵,缓了好一会才道:“我知道,你喜欢德馨家的那对姐妹,那两个确实是漂亮,谁看都喜欢。可是她们骑马做诗,还上台唱戏。在家乡的风评就不好,并不是安稳过日子的女人,更不能母仪天下。娶妻娶德,纳妾纳色,这是百姓人家都懂得道理,帝王之家尤其如此。我当天准备了两对荷包,一柄如意,意思还不明白?五个都留下了。你的表姐性情稳重,可以为后,德家姐妹生的样子好看,可以为妃,不是鱼与熊掌兼得?可是你偏把如意先给了德家的大女儿,我就知道坏了。若是由你的性子,江山就不太平,让她们为妃,后妃必要失和,你的宫里就不安稳,没办法,只好把她们撂了牌子。”

    听慈喜说起往事,天佑帝心里泛酸之余,也得承认,自己当日也有冒失之处。毕竟现在想想,立表姐为后,是必然之局。自己为什么不学毅皇帝,姑侄同纳,比翼齐飞,结果现成的把一对天仙似的人儿给推了出去。

    乃至后来爱珍妃,实际也是因为德家姐妹不在,退而求其次,若论模样才情,珍妃比之德家姐妹自是远远不及,只能算没有朱砂,红土为贵。

    “我知道,你不喜欢皇后,也不想再逼你喜欢她,所以这次出京,就没带她,免得你看着心烦。到了这个时候,我也想明白了,只要你高兴就好,其他的就随他去吧。将来,只要你自己高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亲爸爸,儿子儿子”天佑不知该说什么好,若说谢字,未免对皇后太过于刻薄,可是慈喜这话,却让他心里感激。

    慈喜道:“珍妃的性子不好,她眼里没有人,连我都不尊敬,更别说皇后。在宫里仗着你的宠,不但敢卖官,也敢和皇后抗衡,这不是个妃子之道。我出京若是不带她走,她在宫里跟皇后不能相容,也会受害。我好歹是个长辈,只能替晚辈当个恶人。若是带着她她的性子怎么可能不闹事?不是抱怨招待的不好,就是嫌路上辛苦,恐怕还要你回京去和洋人谈判。这些话未必是错的,可是要挑对场合,她最糊涂的地方,就是说话不知道分地方。眼下这个时候,若是她再任性,这江山,就保不住了。所以,我也只能我的心里也很苦,到了这个年纪,吃斋念佛,怎么忍心杀生,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将来我们两个见到面的时候,再向她好好说一说我的苦衷吧,你若是因此恨我,我也不怪你。”

    说完这一番话,天佑帝竟是隐约听到几声哽咽之声,这个坚强的老妇人,居然哭了?

    听她这一哭,天佑帝不管有多大的火,也发不出来,毕竟时下的礼法,就是只有过错之儿女无过错之父母。纵然慈喜无罪赐死珍妃,自己作为儿子也不能以子责母,只能安慰着“亲爸爸,儿子明白您的辛苦,也不曾怪过您。”

    慈喜哭了一阵,“瑾妃和她是姐妹,样子虽然不如她,但性子却比珍妃好,你喜欢妹妹,就多爱惜一下她的姐姐。等到这风波过去,咱们过几年太平日子,我就再为你选一次秀女,这回,只让你自己挑,我什么都不管。可着咱们旗下这么多人,我就不信,挑不出一个可你心意的丫头。”

    天佑帝虽然正在壮年,但由于身体原因,于男女之爱,已经看的极淡,对于挑选秀女,更无热衷。但是太后连挑秀女的权力都要让渡出来,分明是表示又将还政于己,而且既有挑秀女之说,必无易君之想,时刻觊觎自己帝位的大阿哥,想必就要驱逐。这消息对他来说,则是好到了极处,天佑帝心情激荡,“亲爸爸儿子谢谢您的恩典。”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可是你有你的毛病,耳软心活,容易被人糊弄。。现在咱娘两一条心,咱们大金的江山还能维持,要是咱两个分了心,这江山倾覆,就在眼前。你经过这一遭变故,也该懂些道理,我的身子骨大不如前,等过了这一关啊,该是你的,都得还你。可是眼下,还得我维持着,洋人要什么,都冲老婆子来,就算要这条老命,我也给他们!”

    “亲爸爸,洋人若有无理要求,儿子一力承担,不能让您老人家受损害。”

    慈喜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自己午夜训子,目的已成,只是两人后背相抵,皇帝自然看不出太后的表情。

    慈喜道:“记得你当年入宫时,胆子是最一听到打雷啊,就吓的大哭,我就赶过去抱着你睡。现在,就好象又回到了那时候,任是风雨雷电,也有我在,你,不用怕。”

    沉寂无声,隐约中,只听到阵阵抽泣声,却是感情丰富且易受愚弄的皇帝,又被感动的痛哭起来。因为处死珍妃导致的隔阂,就在这番言语中被消弭于无形,慈喜的心则彻底放下。有皇帝挡在前面,将来议和不论何等艰难,自己总不至于被当成祸首惩办。

    次日出发,依旧不见百姓,粮水依旧无着,一行的王公大臣口干心焦,眼前发黑,已经有人琢磨着杀牲口吃肉。李连英见慈喜越咳越狠,心里也自担心,毕竟是这么大岁数的老妇人,食水两亏,何以长久?

    荣寿大公主,心里也在起急,不敢责问部队,只好问太监,“前面有什么所在。可供休息?”

    “榆林堡。不过得傍晚才能到,若是榆林堡再没人接差,怕是就很难了。”

    荣寿大公主眼泪几乎流出来,若是榆林堡再无人接办皇差,怕是只剩下杀牲口这一个办法。但是这牲口一杀,又该何时才能到陕西?

    红日西去,残阳斜照,队伍终于到了榆林堡,一名开路官兵飞马奔回,高声道:“赵冠侯赵大人,在榆林堡候驾!”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赐婚() 
榆林堡的官驿站,早就在赵冠侯一行人马到来前被洗劫一空,驿马被抢,驿站也被烧毁。他们只能找了一处大车店,在门外跪着候驾。兵已经在堡外列阵迎候,接驾的就是赵冠侯、十格格、杨翠玉、姜凤芝与福姐母女。

    两宫的车驾到了之后,先自进屋,房间里已经被赵冠侯打扫过,将就着可以对付。等到略一安顿,李连英便出来招呼“老佛爷叫赵大人的起,进去说话吧。”

    正房里,慈喜坐上首,天佑帝坐下首,两人都已经换好了宫装,依旧是天子太后的气派。但是说话声音沙哑,阵阵咳嗽,这却是无论如何也维持不住的。

    慈喜看了看赵冠侯“听说你在河西务大战的时候,下落不明,这是怎么回事?”

    “回老佛爷的话,当时的局面很乱,臣的兵马被打散了,臣被乱军裹胁,杀不出去,只好胡乱着冲杀。赖太后和陛下的洪福保佑,臣侥幸脱难,流落津门,又自城内出来,沿途寻访,直到与自己的部下会合,才知您一行人奔山西方向,特来接驾。”

    “你来接驾,这地方的地方官呢?”

    “已经下落不明,不知去向。臣只能靠着自己手下的兵,先守住怀来,再带了一支人马来榆林堡。只是臣要向太后告罪,到的仓促,与士绅们不熟悉,好多材料备不齐,旗汉全席和一品锅都备不出。原本备了几十桌席,也被乱军给毁了。”

    “有乱军,很多么?”

    “数量很多,臣未得命令,不敢杀戮友军,只好由着他们劫夺。总算是保下一锅粥,一点粗干粮,只是数量很少。”

    “有粥?有干粮?”慈喜的语气,竟是有一些激动“有这个就很好,赶快呈上来吧。我也不跟你说假话,这一路上,我和皇帝什么都没吃,什么也都没喝到。路上连一口水都没有,官员也都逃了。你肯从津门一路赶来接驾,实在是有良心的忠臣,我也不曾想到,大局人心,会败坏到这么一个地步!将来,我和皇帝,都不会亏待你。”

    说到这里,慈喜想起沿途遭遇,所历苦楚,竟是控制不住,又放声大哭起来。她一哭,皇帝也就跟着哭,太监宫女,无不落泪,里屋亦有悲声,想来是随驾女眷在伤心。赵冠侯也只好陪着哭,总算是他表演的功夫到家,这一番哭的情真意切,看不出假。

    等到哭了一阵,慈喜才道:“你先下去吧,”这话里的意思,显然是催着上饭。赵冠侯出了屋子,使个眼色,十格格与翠玉、凤芝,就将一小锅绿豆粥与两个黑窝窝外加几块干点心都送了进去。时间不长,就听到房间里,传来一阵狗喝水般的声音,想来必是在用饭了。

    过了约莫十几分钟,李连英从里出来,朝赵冠侯招呼道:“老佛爷问,有没有好一点的东西?路上没吃喝,缺营养,光是这粗粮,也不大好。”

    赵冠侯心道:早知道你们这种德行,所以一开始就不能把好的给你们,否则这时,就不知该朝我要什么。他故做为难道:“大总管,实不相瞒,这地方被乱军洗过,好东西基本没剩下,想找很困难,现买也买不着。我身上吃的都是干粮,还不如这个。我只能尽量去找找,未必能有。”

    “总要尽力就好,办不到,也没有罪过。”

    赵冠侯假意去转了一圈,回来时,便拿了几个鸡蛋。这是他早就备好的,此时只当做是新找来的,故意露出一丝喜色“大总管,两宫洪福欺天,祖宗保佑,居然让下官找到这几个鸡子当太监面,不能提鸡蛋,赶快拿进去,孝敬老佛爷吧。”

    不多一会,李连英又出来,脸上笑意更盛“你进的鸡子,老佛爷很受用,吃了三个,还有两个赏了给万岁爷,别的人谁也沾不上边儿。大阿哥那就落了半块点心,正喊饿呢。老佛爷现在叫你进去,跟你聊天。”

    赵冠侯再一进屋,见慈喜已经端起了水烟袋,边抽边四下打量着房子,样子十分悠闲。见他进来,慈喜慈祥的一笑,招手道:“冠侯,坐下说话。毓卿她们三个,到里屋去和女眷说话了,你过来,咱们说几句。”

    李连英搬了个椅子过来,赵冠侯连忙坐下,慈喜长叹一声“原本在宫里,珍馐美味吃的都无味道,今天却知,这粗茶淡饭,竟是如此可口。就你们送来的那个黑不溜秋的,在宫里的时候,绝对是不会端上桌,可是今天一吃,却是真香啊。那东西可有个名字?”

    “回老佛爷的话,那是民间的粗干粮,叫窝窝。”

    “窝窝这个不好,我们娘两个两天水米未沾牙,全指望这个东西救驾,怎么着也该封个头,干脆就叫它窝头。”

    “那臣倒要替这吃食,谢太后赐名了。”

    君臣三人一笑,倒是让气氛变的轻松不少,天佑帝此时问道:“赵冠侯,你说乱军抢了宴席,可知是哪一路的乱军?”

    “回万岁的话,这臣说不出来。乱军服色混乱,统属全无,根本看不出是哪里的人马。臣只能说,他们不是武卫右军的兵。”

    慈喜点头道:“武卫右军的兵很好,沿途护驾,从不叫苦也不叫渴,只露营,不占民居,堪称军纪严明,是第一等的好兵。那些乱军着实可恶,朝廷的名声,就是被这些人败坏的。有他们在前面这么胡闹,百姓死走逃亡,咱们再想找人就困难了。马玉仑的兵,得把南口和居庸关都守住,既要挡住洋人追兵,也要拦住,不让散兵游勇再逃过来了。唐庆的人马到了以后,就和马玉仑的兵会在一起,给我守关口,有乱军想出关就杀。至于前面的兵,也得处置,冠侯,你的兵能不能对付他们?”

    “回老佛爷的话,臣的兵对付拳民和乱军,都没有问题,但是要有旨意,没有旨意,他们不敢乱动。”

    “要旨意,这很好办,万岁下上谕,让军机们抄一下,即可明发”

    慈喜出宫时,军机大印以及皇宫印玺都带在身上,写旨不难,但是说到明发,此时的局面,又能发到哪去。可是平时说的习惯,这时改不了口,只说道:“冠侯,散兵游勇加上拳匪,就由你对付。这几营兵本就是你的兵,现在归你掌管,只要保我们平安到了地方,少不了你的赏赐。”

    “臣只求圣驾慈驾平安,不贪赏赐。另外,臣还要向太后和万岁请罪,臣在河西务交战时,眼见局势危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臣怕是精锐尽折于河西务,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