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督军-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赌咒发誓的做了一番表述,庆王似乎也没了办法,摊开手道:“你们啊,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么。我哪能当总办大臣,这是要累死我啊。”

    眼看庆王接受了任命,承沣才提起山东的事,庆王一脸疑惑的神色,仿佛第一次听到这消息。“有这种事?我怎么没听说?也是,我这几天身体不好,在府里没出门,外面出了什么事,我全都不清楚。这话是怎么说的,这小畜生,怎么敢这么大胆,还敢打开朝廷命官了。老五,不用给我面子,该抓就抓,该杀就杀,我闺女守寡那是她的命,我保证不给他说情。这孙子,是要反教啊,连藩司都敢打,还没了王法了!不办他可不成,打我这说,就交代不下去!写圣旨,抓他!”

    承沣在心里骂了无数声老狐狸,脸上还得赔着笑脸“庆叔,话不是这么说,冠侯也是一时糊涂,总算看在十格格面上,也不能闹到那一步。可是现在山东气氛紧张,听说山东步兵各营都在警戒,这要是出了什么事,可不得了。您老人家能不能写封信,跟冠侯说一句,朝廷无意动他的巡抚,也不会夺他统制之职。说实话,山东除了他,又有谁能弥缝的好那些洋人。谁敢动他的位子,我第一个不会答应。就是一帮奴才在里头坏事,闹的这种不愉快,您可得说句话,把这个疙瘩消解开,否则怕是就不好收场了。”

    “这样啊这可不好办,那小子毕竟名义上不是我女婿,我的面子能起多大作用,我可不敢打包票。其实,要是容庵出头”

    承沣却一摇头“庆叔,这话就不必提了,先不说我,就是太后那关,就过不去。绝对不会用袁容庵。”

    “看来,是我失口了。我也就是随便提个名字,不是要起用他。”庆王话收的也很快“可是老五,我得跟你说一句,赵冠侯在朝里很有几个仇人。这些人若是一起复,他担心自己遇害,不反也得反。只要这些人不要出山,我就可以为你说话,努力说服他。这信,我回头就写,你派个合适的人送去,跟他好好说一说。”

    安抚的差事,派的是那王那彦图,他与赵冠侯在办东三省时即有交情,又是连襟。有他出面,一靠姻亲二靠人情,总可万无一失。

    那王等到了济南,却扑了一个空。巡抚大印已经被封起来不用,一位名叫邹敬斋的老夫子接待,等到问起赵冠侯行踪,这位老夫子道:

    “大帅自知罪过不轻,以上本请辞,带上妻妾前往松江了。说是既然做不了官,就弄些钱,存起来备用。”

    那彦图感觉迎头被人打了一棍子,一省巡抚未奉命令就敢出省,看来赵冠侯确实已经不把朝廷规制放在眼里。说他造反,并不冤枉。他又问道:“那他的部队呢?”

    “第五镇的人马正在进行大规模野外训练,由洋教习全权负责。留守济南的,只有贾军门的第十协下面一个步兵标,您要不要,跟他谈一谈?”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 松江() 
松江,作为金国开埠通商的大城市之一,集中了东南财富的精华,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繁荣的经济,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时入四月,松江的气温已经颇为炎热,码头上的工人,穿了短衫,打着赤膊,搬运着货物,或是等着为人运行李。

    在松江这块地方,码头是个要害关口,仓储搬运,蕴藏着巨大的利润,也就带来强烈的竞争。实力雄厚底蕴悠久的松江漕帮,掌握了整个码头的苦力工人。所有人想要在这里扛包赚钱,都必须得到漕帮许可,并上缴帮费,否则绝对不允许在这里找饭吃。

    漕帮共有一百二十八帮半,其中帮,为昔日漕船的计数单位。松江共有九帮,后来漕运渐废,漕帮子弟,依旧指望着水面讨生活,或为盐枭,或非土枭。松江这九帮在码头上的力量,依旧一手遮天。乃至水上防营的带兵官,亦有不少人在帮,官匪实为一门,自是本家,不分彼此。

    外乡来的客人,若是行囊甚丰,又无过硬的关系,一上一下,行李里便会短少几样东西。不拘是大毛衣服,还是银元钞票,总是要有一些东西不翼而飞,纵然报到巡捕房,也没有多大用处。

    今天,码头上坐镇的,乃是松江漕帮里的几位小老大,个个身上穿着黑绸裤褂,雪白的纺绸袖面高高挽起,胸前的衣扣不系,畅着胸口,露出腰里的斧柄,在码头上如同值班卫士一般左右站成两排。

    松江的老白相一看就知,今天必是有漕帮的大人物到松江来,因此本地的大老要摆一个大场面接待,以免失礼。

    这十几个站班的,都是松江漕帮九帮里大字辈的龙头,平日里穿长衫,套马褂,今天却穿了短打来这里值宿,可见来的必是帮里前辈。而在后面隐而不发的,必是松江本地漕帮九帮的总头领,礼字辈的龙头,沈保升。

    松江漕帮辈分最高的是兴字辈的老头子曹鼎修,但是已经关山门多年,又信了洋教,每天只和传教士讲经文,不会出来关帮务。

    真正出来做事的,一个是公共租界沈保升,一个是卡佩租界赵阿宝。赵阿宝做黑土生意,虽然财力雄厚,但行迹近似于匪,官府和洋人对他都要捉拿,公开场合,他也很少露面。能在码头上摆这么大场面的,就只有沈保升这个大闻人。

    这一干大字辈的,都是他的学生子,松江漕帮的势力很大,即便是松江道与沈保升也是换贴,但不知这次来的是什么人,要惊动他亲自来坐镇。一艘阿尔比昂太古公司的轮船靠岸,小船开始将船上的人向着码头上拉,苦力工人开始上去搬货。

    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手上托着一枚扳指上了码头,在众人面前一晃,一名穿黑绸衣的男子立刻迎上来见礼“这位朋友,我师父在后面茶楼上等候多时,我带你上去。”

    “不了,我不是贵帮的人,只是我家大帅的材官而已。大帅还在后面,要最后才下船。”

    “哦,原来是这样,那是好朋友,请到一边休息喝茶用点心。”

    在这名男子下船之后,随后下船的则是一百余名随从护卫,个个身强力壮,行动整齐划一,一望而知,必是训练有素的官军。

    松江这里的白相人,看洋兵看的多了,见金兵并不算希奇,当初章桐带兵到松江打长毛时,更因为军队卖相难看,被好一通挖苦。

    可是今天,见这些扈从的举止,这些白相人却也暗自交头接耳,扫听这些部队的出处,看他们的行动,比起洋兵,竟是差不了几分,几时金国自己,也有这样的强兵了?听说北方有个什么北洋六镇,难不成就是这些人?

    在这些随从之后下船的,则是一群女眷,抱着三个孩子。这些女眷相貌大多极为出挑,身上穿的衣服华洋不等,即使是那些穿下人服装的丫头,相貌也都说的过去。松江这地方既是开埠,见多识广,美人极多,倒是不稀奇。而在这些女子之中,则是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一个男子。

    这男人头上戴着礼帽,身上穿着一件雪白西装,戴一副茶晶眼镜,手上戴着白手套,在手里拿一根司的克手杖。看上去年纪只二十出头,打扮举止,则十足一副松江十里洋场买办大写的样子。

    这等人物松江极多,并不算稀奇,被这么一群女人围绕着,难免让人联想到年少多金,不识脂粉味道的少年败家子。可是看他的举止,却又顾盼自雄,不让人轻视,再看那些大字辈的龙头,见了来人纷纷跪倒行礼,称呼师叔,才知道,原来正主就是这年轻人。

    松江漕帮与津门不同,礼字辈的年龄都已经偏大了,大字辈出来打天下的时候比较多。众人原想,既是礼字,怎么也要是四十岁以上才对,万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个年轻人。不问可知,必是家里有门路有势力,拜了一位收山门的兴字辈前辈为师,成了个漕帮里的小祖宗。

    漕帮三祖以下,王降祖为潘祖开门弟子,其膀臂萧降祖则为潘祖关门弟子,是以留下规矩,开山门的大弟子,与关山门的小弟子,位置远在其他同门之上。因此,这么一位关山门小爷叔,比起普通的礼字辈,更要格外奉承几分。

    有了漕帮的关系,行李就不用担心,哪怕少了一条毛巾,也会有人原样给送回去。赵冠侯随着一干大字辈的弟子,一路来到码头附近的一处茶楼之前。这茶楼已经被漕帮包下,从门口到二楼,全都是漕帮的弟子。一律都是黑色裤褂,白色短衫,腰里插着斧柄,倒也有些威风。

    等上了二楼,座位已经被重新摆设,桌椅挪到四面,正中留出一张大方桌,居中一人。年纪五十上下,身材不高,但十分粗壮。相貌算不上出众,两只眼睛格外有神。身上穿一件黑色夹袍,外面套一件玄缎坎肩,平肩一排珊瑚套扣,卷着袖子,露出雪白纺绸的袖头,左手盘一对核桃,右手拿着一支湘妃竹镶翠的短烟袋。

    在这老人下首位置处,坐的则是同样缎袍缎鞋,一副纨绔打扮的曹仲英。赵冠侯在山东搞风搞雨,未来未知,他这禁烟局总办不敢久留,先到松江做前站。他本人虽然不是门槛里的,可是社交的能力很强,与漕帮接洽就是由他负责。

    一见赵冠侯上来,那老人刚一起身,赵冠侯已经抢步上前,将手杖一丢,拱手施礼“老师兄,一向可好,小弟这厢有礼了。这次小弟到了老师兄的地头上,还望老师兄多照应。”

    这老人正是松江漕帮这一代的主事人沈保升,虽然不是官员,也非富商,但是在松江华界及租界之内,都是极有身份名望的要角。

    几千漕帮弟子听其号令行事,成事或许不足,败事则绰绰有余,不管官商两道,对于这个沈老大,都要有一份尊敬。即便是租界里,漕帮照样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租界巡捕房的华人探长探员,对于漕帮也要买几分面子,甚至部分探长探员本身,也是帮中子弟。

    赵冠侯身为巡抚,擅自离开自己的驻地,实际是犯了大罪的,松江道亦可动手捉拿。沈保升若说非要买他的面子,也谈不到。

    但是江湖上,花花轿子人抬人,赵冠侯以大帅之尊,亲自上前来给自己施礼,这就是把面子给到天上,若是不会做人,沈保升也就没资格做几千漕帮弟子的大龙头。

    他连忙起身回礼“大帅,你这是要折煞老朽了。老朽不过是个平头百姓,您可是朝廷巡抚,咱们两下,一官一民,要拜也是民拜官,哪有官拜民,颠倒,颠倒了。”

    “老师兄这话就见外了,我的师父与您的师父是同参,咱们是实打实的师兄弟。我这次来松江以前,师父他老人家还说过,他那一辈的同参,就只剩了这两位。我这次到松江,特意要拜望师叔他老人家的,不知道老人家身体可好?”

    “还好,还好,吃的下睡的香,每天还能打一路拳头,身体着实不坏。有话坐下说,坐下说。”

    赵冠侯朝跟随自己上来的高升使个眼色,高升将怀里抱的包裹递过来,赵冠侯笑道:“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老师兄笑纳。”

    “这话可不敢说,曹四爷来时,已经送了很多礼物,怎么还可以再收。”

    “一宗归一宗,这几件小东西不值钱,老师兄喜欢就好。还有这根手杖,也是送给师兄的。”

    沈保升身旁的弟子打开礼盒,只见里面有十二支吕宋雪茄,一看即知,乃是租界里洋人抽的上等货。另一个礼盒里,放的则是一只镶嵌了珍珠的金表,第三只礼盒里,乃是一根人参。

    赵冠侯介绍道:“这金表是文宗在世时用的,这人参亦是供品,前两年兄弟在东三省的时候得来,特来孝敬师兄。至于这根手杖,师兄请看。”

    赵冠侯拿起手杖为沈保升演示,这手杖表面上看与普通司的克一样,实际里面暗藏机关,藏有一支短枪。扳机就在抓手附近,上膛之后即可发射,乃是一件极好用的防身利器,又是暗算他人的武器。

    沈保升既吃江湖饭,对于这件利器自是喜欢的很,更重要的是,这四件礼物不但珍贵亦见心意,显然对方拿自己当做了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朋友,并非是泛泛之交。

    若说之前那一礼,让沈保升觉得赵冠侯会做人的话,此时这四件礼物,就让他颇有受宠若惊之感。就拿一件文宗遗物,不管他沈老大有多大面子,多少手段,也万难拿到手,这份人情,他是没法不认的。

    他对于赵冠侯的路子也略知一二,知道对方的关系,可以通到华比银行里,那位有钱的美丽寡妇那。那寡妇在租界工部局也大有面子,未必非要买自己的帐不可。如果对方不跟自己联系,就这么住到租界里,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