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督军-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停顿了一下,又道:“我再跟你说个事,殷盛的队伍进山东了。你猜怎么着,他派了两个标为先锋,给他们下的命令,是占领武胜关。”

    武胜关位于河南境内,是鄂豫两省交界,毓卿一愣“河南也丢了?”

    “没有啊。不但河南没丢,葛明军虽然成立军正府,但是立足未稳,还在担心如何应付朝廷大军讨伐的时候,哪还敢发兵去打河南。武胜关还在自己手里。”

    “那他让士兵占领武胜关干什么?”

    “他要拿武胜关当指挥部,生怕出事。出京时,据说有葛明党在京城车站打伏击,朝他开丢炸蛋,但是没能成功。饶是如此,午楼还是吓坏了,总担心中埋伏,所以从武胜关开始防范,严防中了葛明军的伏击。人说武侯用兵惟谨慎,我看午楼尤有过之。他乘坐的火车上,前后挂两个车头,为的是进退自如,来去随心。结果路过咱们山东棉花地的时候,一群妇女到田里摘棉花,你猜怎么着?午楼一声令下,火车立刻倒退了二十里才扎住。我回头得给他道歉,我没管好治下的妇女,不该成群结队的下田摘棉花,吓着咱们午帅了……”

    毓卿终于转过了身,将头埋在赵冠侯怀里“国亡了,我阿玛就不是王爷,我也不是格格,我家有钱,但没了势力,就得靠你护着。你……你还会像现在这样着我,由着我的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会,不管大金有没有,你永远是我的十格格,永远是我的好太太……”

    两人温存了一阵,毓卿叹了口气“看来真的是气数已尽,兵贵神速的时候,挂帅的偏生是这么一个宝货,这国家彻底没了指望了。我也只能在山东,为旗人谋个出路,其他的,就管不了。额驸,你的部下怎么说?”

    “经过军那事以后,军队里的刺头,都拔个干净,剩下的,都是咱们自己人,忠心可用。连商全在内,各路长官都已经到了济南,我也和他们开了会。大家的意见很简单,山东要自保,不能卷进去趟混水。至于说剿灭葛明党,这不是不行,但是,不能在殷盛那个糊涂虫指挥之下行事,否则就是送死,大家肯定是不会做的。”

    “那朝廷那里怎么说?”

    赵冠侯笑了笑,他发电报说饷械两绌,这是任谁都看的出的鬼话。但是朝廷眼下用人心切,不管鬼话真话,都不能辩驳。立刻发了一列货车,拉来五十万两银子作为开拔费支付。另外允许赵冠侯向怡和洋行军火,随车又拉来一批米尼和大炮,催促他尽快行军。

    军火自然照单全收,赵冠侯的部队却不见开拔,随即上电报,说是小儿忽得疥疮,自己方寸已乱,无法出征。再发电报,复言效法庞令明故智,决议抬棺出征,振奋军心,请赏金丝楠木棺材一口,随军出行。

    虽然巡抚没有资格用金丝楠木棺材,但此时已经顾不上这些,隆玉发了特旨,特准赵冠侯用金丝楠棺。好在整口棺材是由山东自己出资,不需要度支部报销。谁知转天就有电报到来,棺材被葛明党人蓄意破坏,挨了一枚炸蛋,不能使用。无棺不能出战。因此特向南方上好棺材一口,等到新棺材一到,立刻开拔。

    再来的电报,却不是朝廷军咨府的电令,而是福子以私人名义发来的电报。先提起当日韩荣对赵冠侯的提携之恩,又提两下的交情,最后是恳求赵冠侯看在两家交情的份上,出师南下,解朝廷危难。

    此时,湖南光复的消息,已经传来。巡抚余成格携印而走,哥老会里,小一代的龙头大哥焦达、陈新二人,分别做了湖南葛明军的正都督、副都督。哥老会众纷纷前往投奔,在街头大散海底,招募会众。湖南积蓄甚多,又向士绅富户派饷逼捐,很是搞了一笔钱,声势闹的很大。

    与湖南同时宣布光复的,则是陕西。关中的刀客们响应葛明号召,于长安发动兵变。长安旗城被屠,一万五千余名旗人,几无一生还。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武汉三镇,以及长沙等地。大批的旗人被杀,让京城里的宗室意识到,这不是一场单纯的造反,而是一场族群之间的战争,如果失败,几已没有生存的希望。

    而挽救战局的希望,就在赵冠侯的部队,是以朝廷的态度越来越恭顺,开出的条件越来越高。除了福子这份情真意切的电报之外,隆玉也发来电谕,却非要求,而是许诺。只要变乱讨平,当效法当日平洪杨之故智,先破武汉者,封世袭王爵,封地自选。

    朝廷越来越恭,山东则越来越亢,对于朝廷的许诺与请求,赵冠侯略一思忖,恢复只有八个字“足疾复发,万难从命。”

    看到这份回电,所有人都明白,他现在按兵不动,是在为袁慰亭出气了。

    就在他安慰毓卿的时候,房门被敲响,凤喜进来道:“冠侯,二嫂来了……”

    书房里等候的不单是二嫂邹秀荣,还有孟思远。两人似乎已经消除了隔阂,又成了一对模范夫妻,站在一起,俨然是金童玉女,天生一对。

    赵冠侯先给两人见礼,随后打趣道:“我当初几次给你们设宴说合,你们倒是一个比一个难说话,现在又和好如初了,可见这个和事佬做不得,还是得让你们自己来谈才好。”

    邹秀荣一笑“你少缺德,我和思远,现在并没有复婚,也没有这方面的打算。我们现在的关系,是葛明同志,这种关系对我们来说,反倒比夫妻,更为容易相处。如果我们复婚,那柳氏该怎么办?她是无辜的,难道让她甘居妾媵,或是下堂?这对她都不公平,现在这样就很好,他们是夫妻,我们是朋友,我和思远,就和你一样,都是知己。”

    孟思远也道:“是啊,我和秀荣,现在都是湖北葛明军正府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当然,秀荣依旧是山东正元银行的帮理,这个工作也没有辞掉。就像我,依旧是孟记纺织公司的董事长一样。我们是商人,不是政客,只要天下光复,驱逐鞑虏,我们依旧是要继续做商人,搞实业救国的。官场,并不适合我们,所以衔头什么的……都很乱,名片不给你看了,免得你又要笑。新组建的正府,就是这样,很多东西都不正规,但是,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组织,却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比起大金朝廷这种腐朽陈旧缺乏活力的组织,依旧要优越许多。”

    赵冠侯点头表示同意“二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天看你,跟当初在山东搞军时,可大为不同了。”

    “这还要感谢你,是你告诉我,我的路是对的,只是方法有问题。我后来想了很久,觉得你说的是对的。正确的道路,也要用正确的方法去走,否则不会有成效。所以,我在努力学习,用适应路况的方式前进,只要可以实现梦想,手段可以不拘泥。今天来走你的路,正确的方法,或许是该为你准备一份厚礼,或是一个美人。但是我想,那样的话,就不是朋友之道了。”

    “那是自然,你要是准备个美人来,二嫂就先把她打出去了。看过老太太没有?我吩咐厨房备宴席,咱们弟兄好好聊一聊。”

    邹秀荣道:“家还顾不上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并非是不近人情,而是大事在前,万民在心,你就顾不上自己一家一户的得失了。我和思远现在的情绪也差不多,老四,你真该到武昌去看看,到了那里你就会发现,什么才是正确的,什么才是该走的路。在武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所谓的大人,也没有所谓的老爷。上级与下级平等,军官与士兵平等,一大百姓这句话,也不是句笑话,而是真正的一百姓。有一位同仁,想要坐一坐轿子,结果怎么样?刚一到葛明军正府门外,就被人砸掉了,这在大金,是绝对想不到的事情。”

    赵冠侯点点头,并没有接话,而是看向孟思远“二哥,你们今天,是来做说客,劝我投降的?”

    “不是投降,是光复。”孟思远纠正了他一个言语里的错误,随后道:“你反对军,是因为军无拳无勇,不能成大事。一旦起兵,反倒会成为众矢之的,为大金所不容。现在的情形反了过来,大势在我们这一边。短短几日光景,三省先后光复,而这仅仅是开始,未来光复的省份会越来越多。继续为大金效忠,只会让自己粉身碎骨,老四,你加入葛明,我可以保证,你就是山东的大都督,一如武汉的黎都督一样。只要你服从孙先生的管理,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发生。”

    赵冠侯未置可否,而是反问道:“毓卿呢?我岳父呢?还有振大爷?他们这些人,又该怎么个安排?”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拢() 
孟思远似乎早已经料到有这个问题,是以半点也没有慌张“老四,我还记得你对我说过,我是做事,你是做人。我做事时,是想着这件事是好是坏,未来的前途怎样你做事时,想的是对做事的人有没有好处,他们又会有什么结果。所以我得正道,你得人心,这就是咱们的区别。这些话,我都记住了,你这个问题,我其实也已经料到。你是不是想到了长安还有武昌的旗城?”

    “差不多是这样,据我所知,这并非是污蔑,阿尔比昂在长安的传教士,也向阿尔比昂使馆做出过汇报。”

    “葛明军的情形或者说组成,很复杂。他们包括了新军,市民,还有会党。做这种屠杀勾当的,无一例外,都是由会党组成的民军所做,他们并不懂得主义,思维方式比较原始,也推崇野蛮残暴的方式。因为旗城反抗,才有了这样的屠杀,这也是造成屠杀的诱因。孙先生本人,对于这样的屠杀,是持反对态度的,他在扬基发来的电报明确指示,我葛明军的纲领为五族共合,其中也包括旗人。只要他们不顽抗到底,葛明军会给他们一条生路。至于那些会党分子,他们并不遵从孙先生的命令,我们暂时也很难约束那些行为。”

    他又解释着“我不是在卸肩膀,而是在讲事实,对于长安和武昌发生的事,我也感到很遗憾。但是也请老四你想一想,旗人夺我中原江山时,杀了多少汉人。这些人也是在为祖先报仇,不好苛责。至于说到十格格和庆王等人,我之前考虑的是民族大义,是旗汉之防。你想想,你的身边睡着一个旗人格格,总是想着复国,对于葛明者是不会友善的。山东虽然你是大都督,但是不是自己的小王国,必然会有葛明同志到这里工作,到时候彼此不能相容,会酿成悲剧。可是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既然孙先生说五族共合,那么我们就该按先生的指示行事。十格格,庆王,他们都在共合范围之内。在松江,我和秀荣学了一句白相人的话,闲话一句。今天我就跟老四闲话一句,只要你山东宣布光复,撤下黄龙旗,你境内所有旗人,由你负责处置,葛明正府不会横加干涉。”

    赵冠侯笑了笑“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二哥确实比当初,更为干练了。我对于葛明的态度,二嫂是知道的,事到如今,我的态度,依旧没有变过。”

    邹秀荣向前一步“老四,嫂子眼里,你如我的小弟一样,有谁要害你,我第一个不答应。可你有什么错处,我也要说。你的想法不对头。山东是中国人的山东,不是你的山东,你不能把这看成你的囊中之物。大都督是你做,但是,肯定会有其他同仁来,跟你共同管理山东的民政财政,如果说一切权力都交给你,不许外人进来,山东就成了国中之国,你想一想,有没有这种道理?”

    赵冠侯一笑“嫂子,您说的对,可是这片基业是我打下来的,我当然不愿意外人来分享。再说一句不见外的话,我和简森的关系你是知道的,换个别人来管财政,简森会不会买帐?几国领事会不会点头?到时候闹出纠纷来,还是你们自己吃亏不是么?当然,这事不是我一言而决的事,可以这样,我回头请咨议局的人来议一议,看大家的意见做决定。在议出结果以前,我和我的部下,严守中立,不参与战争就是。”

    经过上次的自制军风波后,整个山东的咨议局,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既无权咨,更无事议,实际是山东巡抚手上的提线木偶,想要怎样便能怎样。

    议长由王鹤轩兼任,其本就是个纨绔,又是赵冠侯的幕友,由他担任议长的咨议局,立场不问可知。赵冠侯此说,就是个托词,但是一个严守中立的态度,也是一个极大的收获。对于孟思远夫妻来说,第五镇只要不参与南下作战,则整个大局,都可以稳定下来。

    这事一议定,彼此的气氛就更融洽,赵冠侯又问起湖广军事。邹秀荣对其并不隐瞒

    “湖北方面,预计招募五协新军。结果没用两天时间,就招齐了。兵员并非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