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流之铁血兵王-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领的能力,陛下,这是我们薄弱的一环,从孙承宗大人那时候开始,一直到卢象升、洪承畴,大明一败再败,在内外战争中,将领的折损太厉害了,将星凋零,如今能够冲锋陷阵,独当一面的将领少之又少啊;第三、士兵的战力,这是我们目前差距最大的一个因素,满人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他们的骑兵战力远在明军步兵之上,如今精锐之师损耗殆尽,想要培养出与清军并驾齐驱的单兵战力,起码也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

    崇祯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清军再次犯边还能够给我这么长的时间?不太可能啊……

    崇祯沉声道:“朱爱卿,如果三年时间才能培养出一支抗衡满洲鞑子的大军来,那三年之内怎么办?这些鞑子绝对不会给我们这么长的时间的……”

    “皇上!”

    朱杰微微笑道:“三年时间确实长了些,但是,有两个因素确实可以对我们有利的很……”

    “什么因素?”

    崇祯精神一震,连忙问道。

    朱杰答道:“第一,那就是我们的武器,我有信心在短期内使我们在武器方面凌驾于满洲鞑子之上,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单兵战力的不足;第二,一到两年之内,满洲鞑子不太可能向我们关内发动进攻了,最起码一年之内,满洲鞑子绝对不可能向我们发动进攻!”

    “为什么?你这么确定?”

    崇祯惊异道。

    “当然!”

    朱杰冷笑道:“皇上洪福齐天,有上苍佑护,怎么可能让满洲鞑子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皇上,臣敢断定,近期之内,也许现在,满洲鞑子已经陷入了一场不可预知的动荡之中了,在这场动荡结束之前,他们不可能在地南下的!”

    “不可预知的动荡?”

    崇祯一愣,满洲人向来团结的很,特别是那个皇太极文治武功,权谋手段,厉害的很,比之他老爹努尔哈赤,甚至犹有过之,而且兵权据说全部掌握在他们兄弟手中,如何能够产生动荡?

    “皇上,臣敢断言,皇太极连年杀戮,征战不休,上干天和,是绝对活不过今年的,如今,满洲手握重权的正是他的兄弟睿亲王多尔衮,一旦皇太极死了,野心勃勃的多尔衮,一定会觊觎皇权的,不过,皇太极的大儿子如今也是一方重将,又有两黄旗的支撑,双方不论谁想问鼎伪皇的宝座,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将对手压制下去,甚至赶尽杀绝,这难道不是我们休养生息的大好机会吗?”

    崇祯心头猛然一跳,诧异的看向了朱杰,惊声问道:“朱爱卿,此言当真?”

    朱杰点点头,坚定的答道:“皇上,我对于我的判断自信的很,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关外的消息自然会传过来,皇太极一命归西,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争夺皇位,最后只怕是鹬蚌相争,为别人做了嫁衣啊……“

    皇太极要一命归西?

    崇祯的心脏咚咚的跳个不停,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惊喜啊,如果朱杰判断成真的话,那自己就再也不用每天担惊受怕了,这些年来,皇太极给了自己太多太多的噩梦了,他早就该死了啊……”

    朱杰接着说道:“皇上,咱们还有最后两条因素,一个是兵力的因素,一个是后勤的因素,对于大明来说,兵力从来不是问题,即便是现在全国兵力依旧不下七十万,数倍与满洲;真正限制住我们的因素是后勤供应的因素,对于满洲来说,他们是以战养战,从来不用担心后勤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行,在我们的国土上,我们总不能劫掠自己的老百姓吧?到了满洲的土地上,又穷乡僻壤,气候寒冷,抢无可抢……”

    崇祯赞同的点点头,确实如同朱杰分析的这个样子,每年的辽饷早就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了,压力山大啊,除了辽饷之外还有剿饷跟练饷,每年支出都在上千万两银子,而朝廷每年正常的税赋也就数百万两而已,只能拼命的给农民加征,涸泽而渔啊……

    “别的不说了,朱爱卿,你就说你要多少兵力吧,朕哪怕是求爷爷告奶奶,也要将银子给你凑出来!”

    崇祯咬牙道,为了自己的江山,现在也只能咬牙硬挺了。

    “皇上,其实大可不必这样……”

    朱杰笑道。

    “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崇祯问道?

    朱杰答道:“干什么还要额外要皇上的银子?我只要皇上从现有的编制之中,给臣拿出编制来,臣重新编练大军,您给我三万的编制,我练三万的兵力,您给我十万的编制,臣就练十万的兵,这样岂不是减少了朝廷的税赋压力?”

    崇祯又惊又喜,对啊!与其养着那些无法打仗的老爷兵,还不如将他们全部交给朱杰重新训练呢,如果真的能够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来,那岂不是一举两得?

    “皇上,其实我们现在不是兵力太少了,而是兵力太多了,臣以为,您可以大力觐见各地常备兵力,减少支出,然后将省下来的银子,全部用在训练精兵这条路上,此谓之精兵!如同太祖皇帝当年,兵力还不如现在雄厚,照样北逐蒙元,为什么?精兵尔,一千精兵,足以击溃三千甚至五千的乌合之众!却仅仅只需要一千到两千军队的消耗,这才是真正的划算买卖!”

    朱杰再次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

    (本章完)

第89章 矛头对准了崇祯() 
“既然如此,传旨,委任朱杰为北平都司指挥同知,从二品,兼蓟州镇总兵,统辖密云前后卫、通州左右卫、天津三卫、真定、定州、永平、蓟州、涿州、河间、保定一共十四卫兵力,爱卿,这可是十四卫的兵力,都是拱卫京师的兵力,按照朝廷兵制,十四卫共计兵力八万人,足够你施展的了吧……”

    崇祯看向了朱杰,脸上不无得意,一口气将八万兵力交给朱杰,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殊荣,大明建国以来,有那个如此年轻的将领,可以一口气统率八万兵力?也只有朕才有如此的魄力,将所有的信任放在一个年轻人身上!

    朱杰不为所动,答道:“皇上,八万卫所大军,不少了,不过,还有最后一点因素,臣还没有向皇上说呢!”

    崇祯一愣,还有因素没说?

    朱杰接着说道:“最后一点,皇上,那就是将领的权限因素,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有不限制将领的权限,任由其放手施为,那在战争中方才可以百战不殆,如果处处遭遇到掣肘,那可是十分危险的事情,是以,臣请皇上在十三卫中不设监军太监,让臣能够放开手脚……”

    崇祯的脸色微微一沉,不设监军太监?这怎么可以?

    “朱爱卿,设置监军太监,乃是祖制,历来如此……”

    崇祯沉声道。

    “皇上,臣只举两个例子,两个例子说完,如果皇上还要设置监军太监,臣无话可说!”

    朱杰答道。

    崇祯皱皱眉头,答道:“好,朕就听你说一说!”

    朱杰答道:“皇上,第一个例子,当年的卢象升,皇上,这可是您的心腹爱将了,当初卢督师率领天雄军,东征西讨,南至湖广,北至宣大,不管是闯贼,还是献贼,亦或是其他流寇,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即便是清军都在他手中铩羽而归,但是,巨鹿一战,兵败将亡,大明朝折掉了一根擎天巨柱啊,皇上,您就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崇祯沉声道:“卢象升,不错,那确实是朕最倚重的臣子了,文韬武略,冠绝当代,可惜了,不过,这跟监军太监有关系吗?当初杨嗣昌上奏,此乃卢象升战前部署失当所致……”

    朱杰笑道:“皇上,您被他们蒙在鼓里犹不自知!当初卢公为五省总督,提调京城所有军务,招天下兵马勤王,看似风光无限,可是实际上呢,在朝中被杨嗣昌掣肘,除了天雄军,天下几乎所有总兵都不听他号令;在外面,那个高起潜更是一个草包,而且还是一个嫉贤妒能的草包,将天雄军主力死死的握在自己手中,仅仅跟卢公五六千老弱病残在巨鹿应战数万清军,皇上,即便是臣,率领六千老弱病残,在平原地带迎战数万满洲骑兵,那也是必败无疑,绝对没有一分胜算的,卢公就是这样被杨嗣昌跟高起潜生生的坑死的,倘若京畿大军听卢公调度,倘若他苦心训练的天雄军在手,哪里能够让满洲骑兵如此猖獗,将京畿搅得天翻地覆?”

    “什么?你的意思是卢象升是被杨嗣昌与高起潜给联手害死的?”

    崇祯满脸的震骇,直接站起身来喝道!

    在崇祯的心里,卢象升原来就以为百战百胜的战神,从无败绩,但是巨鹿一战,一次败北,就将性命葬送在了战场之上,崇祯不心疼,那才是见鬼了呢,只是杨嗣昌与高起潜一口咬定,卢象升就是战前处置失当,导致的大败,陷京师与险地,甚至连追谥都草草了事!

    朱杰耸耸肩,答道:“皇上,难道还有其他的原因吗?巨鹿之战时,数万关宁铁骑,尽在高起潜手上,而且两万天雄军又被高起潜交给了陈新甲,卢象升手里哪里来的兵力?当时高起潜率领关宁铁骑,距离巨鹿战场不过五十里,骑兵用不了半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到,却任由卢象升在巨鹿独自血战数日,最后全军覆没而亡,仅仅五十里啊,就这么点距离,高起潜依旧不发兵,皇上,臣可不想像卢象升这样死的如此冤枉,如果皇上要杀臣,一道圣旨就可以了,臣死而无怨,但是被奸臣跟阉人害死,那臣绝对不干的,臣还不如跟先师一样流落江湖,做一个逍遥神仙呢!“

    崇祯心头开始滴血了,卢象升,自己用着最顺手的一杆大枪啊,他在的时候,中原那么多的流贼没有一个敢轻举妄动的!就是从卢象升一死,李自成跟张献忠才如同燎原之火一般,再也不可收拾!原来都是杨嗣昌跟高起潜害的啊……

    “皇上,事情很明显,高起潜节制着数万关宁铁骑,甫一交手就未战先逃,一天时间不到,关宁铁骑就崩溃了,陈新甲节制着天雄军,同样,天雄军因为卢象升殉国,群龙无首,有一群饿狼变成了绵羊,原本很有希望击败满洲骑兵的局面,全部毁在了这两个人的手里,您认为这监军太监还有用吗?他们的用处就是怎么样坑死统帅……”

    “别说了!”

    崇祯脸色铁青,喝道,“另一个例子呢?”

    “另一个例子?洪承畴啊!”

    朱杰答道:“皇上,不得不说,洪承畴是与卢象升齐名的人物,同样是文武双全的能臣,可惜了,变节投敌,也只有皇上才能够忍下来,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

    朱杰答道:“很明显,洪承畴率领大明十几万精锐,齐聚宁锦一线。满洲皆为骑兵,速度快,冲击力强,利于速战速决,朝廷大军步兵为主,机动性远逊满洲骑兵,稍不留意就会被清军抓住破绽,一举击溃!洪承畴将大军相连步步为营,一步步推进,不给对手留出丝毫破绽,企图将清军生生耗死。不得不说,洪承畴的做法虽然很笨,但是也只能用这样办法击败满洲人,可是,皇上求胜心切,屡次催促进兵,使得洪承畴不得不放弃原本的部署,加速进兵,破绽就是这个时候露出来的,火烧松山,大明的粮草辎重,尽皆毁于一旦,洪承畴再也难有回天之力了……”

    崇祯的脸色很难看,难看到了极点,很明显,这个小子是将矛头对准了自己啊!好大的胆子,把自己好一顿讥讽!

    (本章完)

第90章 朱杰要权力() 
崇祯的拳头攥起来好几次,又缓缓的松开,真的想将眼前的这个二愣子给狠狠的锤上一顿,皇上就不能有错,不知道吗?这样的指责朕,真的是活够了,如果不是看你年轻不懂事,哼哼,朕就……

    崇祯憋了一肚子的火,但是终究还是忍住了,原因无他,这个小子的话鞭辟入里,直指要害,群臣之中,参劾、指责自己的有不少,但是都是无关痛痒,没有什么用处,唯独朱杰的话,那是影响到朝廷生死存亡的,不想听,又不得不听!

    “这么说,你是想要让朕将大权尽付你一人,不受任何节制了?”

    崇祯冷声问道。

    朱杰昂然道:“皇上,非常之时,就要用非常之法,所谓术业有专攻,非但派遣监军一事太过荒唐,还有以文制武之道,同样荒唐,随便派出一位文臣统率千军万马,与世之名将争衡,那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自寻死路,大明朝不是所有的文臣都像卢象升那样文武双全,大明开国之初,有哪个文臣可以节制军中上将了?文臣怕武将叛乱,极力打击武将权力,难道文臣就没有叛乱的了?武将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