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通判摇摇头,“如今,城中情势复杂,不时有匪军同党作乱,只怕还得等几日,待萧知府平定城内乱象,再行接回学子们吧!”

    也对,马良与明中信对视一眼,心中暗道,就算陵县学子与粮食到府城,萧知府估计也不会在此关头允许学子进城!

    皆因,就如吴通判所说,城中内乱未平,绝不能让学子进来,遭到损伤,否则萧知府无法交待啊!

第二百六十章 去往历城() 
“既如此,马某就在城外扎营等候,待城中平定,还望吴通判告知一声,马某再履行此行之责!”马良站起身形向吴通判告辞道。

    明中信默不作声,随马良站起身形。

    “马指挥远道而来,还解了府城之围,哪能让你驻扎于城外?倒不如,马指挥就在城中安置,让兄弟们在城外驻扎,而后再行定夺行止。”吴通判连忙留客。

    “不了,马某不能让弟兄们在城外受苦,自己却在此单独享受,还是与兄弟们同甘共苦吧!”说着马良转身下了城头。

    吴通判作为行伍之人,也理解马良此做法,如果马良留在城中,只怕吴通判对他也会有意见,皆因都是带兵之人,岂不知不能与军士们共甘苦之人根本就带不好兵,打不好战。

    建议马良在城中暂住的意见只不过是,马良毕竟解了府城之围,在人情事理之上,不能让马良说自己怠慢于他。

    如果马良答应住在城中,他反倒会看不起这位德州卫指挥,当然,如今又另当别论了!

    吴通判只好无奈而又佩服地点点头,送二人下城。

    “明兄弟,你看我们是在此等候呢?还是直接去历城等候?”马良骑在马上问明中信道。

    “小弟想去历城看看同窗们的情形,再游历一番历城!马大哥的具体行止小弟不敢建言。”

    “你呀!”马良一指明中信,失笑道。

    这小子,这招以退为进真是玩得溜啊!

    马良心道,自己本就是专为护送他而来府城,包括其他陵县学子与赈灾粮食都是添头。

    如今他都去了历城,自己又岂能单独留在此处!再加上谁知道匪军是否在暗中查探自己这支军队,如果明中信在去历城途中,被匪军埋伏,干掉明中信,到时,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

    “得,我还是与你一同前去历城吧!”马良策马奔向营帐。

    明中信望着马良骑马的背影笑笑,催马追去。

    明中信可没兴趣等着萧知府平定府城,现在离院试还有将近二十余天,自己还是与同窗一起静候院试之期为好!

    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城外德州卫居然一扫而空,尽数撤离。

    城头之上的吴通判瞠目结舌,这,这,难道德州卫马指挥对自己有意见?就此不告而别?

    不过再行细想,明中信还要参加院试,再想想刚才明明说到其余陵县学子去了历城,相必,马指挥他们一定是去历城接学子与粮食了!

    如此,吴通判也就安心了!

    还是先去看看萧知府的救火清缴工作,是否完成了吧!

    想及此,吴通判吩咐城头官兵们一番,转身向知府衙门行去。

    “吴大人!”府衙衙役向吴通判行礼。

    “府尊大人何在?”

    “正在大堂审案!”

    “通禀一声,下官求见!”

    “什么?吴通判来了!难道城门有失?”坐于大堂之上的萧知府一阵吃惊,望向旁边坐着的萧飒。

    “还是先请吴大人进来,一问便知。”萧飒道。

    “快请!”萧知府点点头,心中暗道,这几日事情繁多,有些进退失矩了。

    “吴大人,匪军退了吗?”萧知府见吴通判进来,焦急问道。

    “不错,匪军已退。”吴通判回道。

    “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萧知府一阵大笑。

    见吴通判面带不豫之色,萧知府赶紧道,“吴大人功不可没,本官自会为吴大人请功。”

    “大人错了,此功不全是下官所建。”吴通判摇头道。

    萧知府一阵惊讶,不解地望向吴通判。

    吴通判将德州卫马良来援退敌情况详细道来。

    “哦,原来如此!”萧知府若有所思道。

    “吴大人,不知德州卫来援相随的还有何人?”萧飒站起身形向吴通判行礼道。

    “哦,萧贤侄也在啊!”吴通判望向萧知府,皱眉心道,大堂之上岂能让黄口小儿在此,这萧知府也真是老糊涂了。

    “此番转移粮食、查找奸细皆是依靠我儿提醒,才如此顺利啊!”萧知府得意洋洋道。

    “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吴通判一阵吃惊,上下打量着萧飒。

    吴通判口中虽如此说,但心中却明白,我说嘛,萧知府岂能有此远见谋略,原来是靠的儿子,不过这萧飒不亏是府城天才啊!以前就听说这萧飒有天才之名,如今看来还真的不简单啊!

    却见萧飒并无多少自得之色,仍旧一脸疑惑的看着吴通判。

    “此次马指挥来府城,乃是护送陵县学子和赈灾粮食而来。”吴通判道。

    “陵县学子?”萧飒神色一变。

    “那明中信是否也来了?”萧飒急问。

    吴通判不解地望望萧飒,难道说之前府城传闻是真?萧知府为难明中信乃是因为这萧飒?不然,为何萧飒一听明中信就如此紧张。

    “不错,这明中信还与马良指挥一同上了城头与我相见。”吴通判观瞧着萧飒的神情。

    “难道这明中信还在此次解围府城中立下大功?”萧飒追问道。

    “那倒没有!”吴通判摇摇头。

    不会啊!萧飒一皱眉,心中暗道。

    那明中信为何跟着马指挥,要知道,乱军之中可是难以确保明中信这一文弱书生的安全的,马指挥又为何要带着他?

    而吴通判也说了,德州卫兵分三路袭击匪军,如果明中信在军中,岂能不上阵,上阵的话又如何确保安全?一个个疑点浮现于萧飒脑海。

    “萧大人,如今匪军已退,府城之围已解,不知城内奸细查得如何了?”吴通判不再理会萧飒,向萧知府问道。

    “嗯,我正在审问这几个嫌疑之人,全无线索!”萧知府头痛道。

    “大人冤枉啊!”下面跪着的几个浑身是血的百姓大叫道。

    “看!”萧知府一指这几个百姓,无奈地摇摇头道,“一直喊冤枉,根本就不招,我也没办法。”

    “萧大人,会不会这些百姓真的是冤枉的?”吴通判看看百姓,一个个老实巴角的,根本就不象是能够作奸犯科的罪犯,疑惑道。

    “他们一个个都在火场附近,形迹十分可疑!”

    吴通判一听,再看看萧知府,心中暗道,人家就算在火场附近也不一定就是罪犯啊?但这话可说不出口。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处() 
吴通判无奈只好转移话题。

    “此乃是本次阵亡将士,还有德州卫此次阵亡军士,还萧知府过目,为其请功,令其英灵得到安慰!”吴通判将一份厚厚的名单递给萧知府。

    “嗯!”萧知府肃然接过,观瞧之后,看着长长一串名单,一脸心痛,这得多少钱啊?

    萧飒轻咳一声,提醒父亲注意形象。

    “啊!吴通判,本府自会为将士们请功,就是这城内钱粮短缺,可能得等一段时间了!”萧知府咽口唾沫,抬头道。

    “哦,对了,下官差点忘记,那德州卫也护送来了陵县捐赠的赈灾粮食。”

    真的!萧知府眼前一亮,那马铃薯的味道自己尝过之后不能片刻相忘,至今还口中留香啊!

    “但马指挥后分两路,将其送往了历城县!”吴通判继续道。

    “哦!”萧知府一脸失望。

    “不过现在马指挥已经前往历城县接应粮食到府,估计明日应该就能到济南府。”吴通判道。

    “真的?明日会到?”萧知府兴奋道。

    “这?”吴通判也不确定,为难道。

    “算了,想必你也不知道!”萧知府一脸失望。

    “那,萧大人,我们何时开放城门,这院试可快到了!耽误了为国伦才的科举咱们可吃罪不起。”吴通判问道。

    “这?”萧知府也是一脸为难,开放城门吧,害怕匪军再次攻打,不开城门吧,怕耽误了全府院试,承担责任。

    “父亲,这些百姓应该都是冤枉的,我看就将其放了,城门也开吧,相信匪军也不会再来了,匪军的最好时机已过!至于说奸细,相信已经全部销声匿迹了,再找也难!”萧飒插话解围道。

    “嗯,也对!”萧知府看看儿子,点头道。

    咦,这萧知府对儿子可真是言听计从啊!吴通判诧异地看看萧飒。

    “那就再查一日,再麻烦吴通判今日再行劳累一日,明日午时正式开城!”萧知府确定道。

    “好!”吴通判点头应是而去。

    话分两头,单表一枝。

    话说明中信与马良快马加鞭赶往历城。

    远远的,见到历城城头,二人深出一口气,终于到了。

    再往前赶,却见黑压压一片军营驻扎在城下。

    二人大吃一惊,难道又有匪军攻击历城?

    二人急忙向后挥手,让军队停步。

    斥候上前查探一番后,回禀。

    前方军营正是德州卫,也就是分兵前来历城的人等。

    二人对视一眼,叹息一声。

    “咱们可能想得太简单了!估计现在整个济南府各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来历不明之军队岂敢放进城。”明中信言道。

    “不错,咱们经历过赚城,怎会想不到呢?”马良有些懊恼。

    现在懊恼也无济于事,只好在此等候一夜,明日再行赶赴济南府。

    一番暗号接头过后,两兵合为一处。

    副将详细将来历城经历一一道来。

    却原来,正如明中信与马良所料,他们前来,城头一阵慌张,备战喊话,要求他们提供身份证明,待身份得到证实,城头又怕担责任,不将他们放入。

    副将无奈喊话要与历城知县对话,就算知县前来,也是犹疑不已,不敢开放城门,毕竟也怕赚城,聪明人不少啊!

    但这次却是将友军拒之门外,万般无奈,副将只好言明,自己等人在此扎营一夜,明日再行定夺行止,事情就成了这样。

    马良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将情况与副将说了,随后让军士各自歇息。

    但他们的回归依旧心动了学子们,学子们见军队归来,自是更加放心,一一安歇。

    黄沮三人组却不是这么好打发的,更何况他们知道明中信等人是参加战斗,心热不已,与明中信出来再见,相见过后无比唏嘘,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黄沮三人组要明中信将过程从实招来。

    明中信无奈只好一五一十将过程说与三人听,一时间三人无比神往,后悔没有亲身参与。

    明中信望着三人那兴高采烈讨论战争的神情,心中感叹,还真是少年不识愁知味啊!

    如果自己没有这次亲身经历,肯定也无法了解那种战友之间的感觉,前世自己虽也与千人万人战斗过,但那时剑气纵横根本就不是这亲身肉搏的感觉,这种感觉比之更加的清晰真切。

    尤其是见到战后,各位军士根本就无心思庆祝战胜,而是默默收罗战友尸体,再庄重地进行那种仪式。

    那种心痛,那种庄严,皆令明中信为之肃然起敬。

    一夜无话。

    翌日,只听得军号骤然响起。

    明中信一惊,迅速穿衣起身,走出营帐,却见全军肃立,马良也是一脸肃然地站于队伍前面。

    几百个骨灰坛整齐地摆放于队伍正前方。

    “预备!”只听得马良大喝一声。

    军士们手中长枪高举,咚,咚,咚,咚,四声撞地之声响起。

    吼,吼,吼,吼!军士们大喝四声。

    一股肃然之气,直冲云霄。

    一瞬间,明中信热血澎湃,从心底升起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

    原来,军士是如此热血,如此庄严!

    转身看去,却见众位跑出来的学子,皆是一脸震憾地望着军士们。

    然而,细看一下,只见众位军士眼中闪眼着悲痛的泪花。

    明中信昨日已经体会到这种感情,但现在依旧为之震憾感动,他深深明白这一幕将是自己永远不敢忘却的!

    随后,众人埋锅造饭,斥候来报,今日府城将会开城门,恢复正常。

    于是,马良一声令下,全军整备动身赶往府城。

    此次就顺利多了,虽然路途之中防备着匪军偷袭,但却一路无事,抵达府城。

    马良与城头吴通判通话,德州卫依旧驻扎于城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