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酣声小了许多,几不可闻。

    李东阳看着明中信一脸惊奇,自己只是一时口快,毕竟他曾经问过太医,太医们说过,这酣症只能慢慢调理,而无法要治,但未曾想明中信还真有法子治疗。

    “李老,我这法子只是能够治疗疲累引起的酣症,至于肥胖者的酣症就没办法了。”明中信见李东阳一脸惊奇,解释道。

    毕竟任谁也不是能够包治百病的!

    如此的话,二人就能愉快地闲谈了。

    “明小友,你真的准备治好刘老后回归陵县?”

    “不错!”此话瞬间沟起了明中信对明家的思念。

    看着明中信的一脸惆怅,李东阳后悔不已,好好的提什么陵县,不知道明家正在面临着危难吗!

    这几日是怎么了,居然变得如此迟钝?

    明中信稍稍惆怅之后,恢复过来,看着李东阳一脸自责的样子,笑笑。

    “无妨,想必武千户已经赶到陵县,明家之危已解。”

    “不错,吉人自有天象,明家一定会安然无恙的。”李东阳连忙补救。

    话虽如此,但李东阳心中却忐忑不安,谁知道那锦衣卫赶到之时,明家是否已经遭劫。但愿锦衣卫及时赶到吧!明日必须派人前去打听,否则于心难安啊!

    “对了,你那明家学堂在陵县是否有些不妥?”李东阳转移话题道。

    “不妥?”明中信疑惑地望向李东阳。

    “不错,你想啊,陵县才多大一个地方,人口稀少,有灵性根骨俱佳之人稀少,而且资源也少,影响更小,限制了明家学堂的规模,不利于明家学堂今后的发展。”

    “而且,县城能有多大,学员们接触的东西不就那几样,不利于学员们开阔眼界,而且起步太低,发展必然缓慢。也会令你的目标延迟许多。”

    明中信陷入思索当中。

    耶,成功转移话题!李东阳心中雀跃。

    再接再厉!李东阳继续道。

    “但如果在大城则不同,首先,可以吸引更多的童子参加,根骨灵性自是与县城不同,就解决了学堂的生员问题。其次,资源众多,机会众多,学员们的实习机会也多。其三,能够使学员们的视野开阔,见识增长迅速,格局变大。其四,还便于宣传,学员们的就业机会多多,解决了今后学员们的就业机会。”

    “相比之下,你觉得小县城好还是大城好!”

    “这样啊!”明中信频频点头。

    “而且,你要在外游学,虽则明家学堂有人管理,但毕竟有些事情需要掌握,而且你在大城中,也好找大儒研习儒家学问。也不耽误你的学业。另外,还可以经营人脉,为今后打开局面。如此,岂不是一举多得。”

    明中信细细思索后觉得还真是如此!

    另外还有更多的隐形好处,比如,李东阳、刘老好为他使力,毕竟,人家接触的层次高,如果自己在小县城,恐怕够不到他,等等等等。

    可是,迁到哪座大城呢?毕竟,自己希望以后明家学堂遍布全大明,也需要一个要据地,这个根据地还不能随便找!

    “至于迁到哪个大城,我有个意见!”李东阳建议道。

    明中信抬头望向李东阳。

    “还想什么呢,当然是京城啊!”旁边一个声音突兀地插了进来。

    二人一惊,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那位睡得正酣的刘老。

    “你怎么醒了?”

    “你们乱吵吵,我岂能不被你们吵醒?”刘老白了李东阳一眼。

    李东阳无言以对,确实,刚才自己为说服明中信,声音是大了一点。

    “刘老您说京城?”明中信眼中满是疑惑。

    “不错!你想啊,京城乃是大明的中心,内中各行各业的精英皆有,就算童子们的资质也是顶瓜瓜的,明家学堂如果迁来,岂不是龙入大海,肆意畅游!”刘老蛊惑道。

    “您是没考虑,我这小身板进了京城,开学堂,这不是要将我身入虎穴吗?如果我进了京城,各方关系就会将我一口吞掉,还想大展拳脚,那不是在做梦吗?”明中信苦笑。

    明中信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何处,自己的人脉靠山在小县城的话还是搓搓有余,即便进了府城,也还能应付,但如果进了京城,只怕真的会狼入虎口,到时被吞得点滴不剩,自己都没地儿说理去。

    “不怕,这不是有我们吗?我们当你的靠山!”刘老拍着胸脯道。

    “不错,老刘头这次还说了句人话!”李东阳点头不已,深以为然。

    “什么话?我什么时候说的不是人话了?”刘老一瞪眼,冲李东阳吼道。

    “淡定,淡定,现在是在谈明小友的事!”李东阳挥手道。

    “哼,要不是明小友,今日非与你论个长短不可!”刘老冷哼一声。

    二老皆望向明中信。

    “您二位?”

    “不错!我们俩个!”

    “不好吧,您二位身在朝堂,有时可是会身不由已的!”明中信明显有些心动,但还是迟疑了,因为他明白,有些时候可是会身不由已的,别到时明家学堂开不成,再连累了这二老。

    “不用担心,这并不是多大的事!京城还真没有什么学堂培养农户、工匠,你那明家学堂填补了京城的空白,与京城的大学堂并不冲突,想必工部那些家伙可是乐见其成的。况且,有我们的面子,应该不会有人阻挠。为你保驾护航我们还是能够做到的!”

    明中信心中苦笑,想及自己心中对明家学堂的定位,就摇头。

    这刘老还是未曾看清自己明家学堂的真面目,如果自己真的照他那样做,只怕会坑了他们二老。

    “还是不要了!明家学堂只怕在今后会遇到极大阻力,就不给二老添麻烦了。我还是找个府城将明家学堂安置在那儿即可!”

    “不行,既然我们两个提出来了,你不去,岂不是小瞧我们,不行,一定得去京城,就这么定了!”刘老急眼了,嚷嚷道。

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却好意() 
“不错,就如此定了!”李东阳在旁附和。

    “这?”明中信一脸为难。

    “怎么,难道很为难吗?”刘老一瞪眼。

    “确实有些困难,二老的好意中信只好辜负了。”明中信陪笑道。

    “什么困难?说出来听听!”李东阳一皱眉,心中明白,既然明中信如此说,就绝非一般事情,否则他也知道此事对明家学堂有好处,岂会推却。

    “李老,您知道的,我的梦想,如果迁到京城,就会面临着最重大的问题!”

    梦想?明中信的梦想?刘老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而老李头居然知道,还不告诉自己,这却得好好审问一番。

    “什么问题?”李东阳暂时没反应过来,疑惑地问道。

    明中信苦笑一声,看来这二位还真是不食间烟火啊!

    “我肯定比那老李头明白事理,你且先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绝对会马上知道你所说的困难是什么?”刘老挤兑道。

    “切!”李东阳表示不屑。

    也是,确实该将事情说与刘老听,否则刘老也会一头雾水,到时还得解释一番。

    “我继承了上古之时诸子百家的书籍经典,我的医术、丹药、功法这些本事其实也是学自这些典籍,我设立明家学堂也是倚仗于此。”

    “而明家学堂就是我梦想起航的起点,未来我对明家学堂的设想是这样的,任何童子皆可进入学习,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每半年皆要进行考试,如果通过则继续学习,如果通不过,则会给第二次机会,如果第二次依旧无法通过,则会予以劝退。而教习,也就是先生的束修将由明家统一提供,不再单独收取。”

    “学堂学员在学业过程之中,可以到明家任何商铺去作工,赚取基本生活费用。在学业有成之后,明家学堂可以提供一笔创业资金,当然,这笔资金是需要学员提供可行性计划才能申请,而且会设立一个发放标准。而且这笔资金是要还的,学堂会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管,也会设立一个还款周期计划,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园。”

    “这,就是我的梦想!”

    刘老都听傻了,这明中信的心也太大了,要知道,这个梦想要想实现,得多方协助,绝不仅仅只是学堂那么简单,还涉及到好多的具体问题。

    “明小友啊,梦想也是要逐步达成的!刚才我本想劝说一番,但太医们赶到,将此事打了茬子,如今我奉劝你一句。”李东阳语重心长地道。

    “您请说。”明中信看看李东阳,刚才就觉得他话未说尽,果然,现在重提旧事了。

    “其实,你这个梦想的周期很长,绝非一个人一段时间努力就能够成功,它得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才有可能成功!”

    “所以呢?”明中信满面平静道。

    “所以,咱们不可急于求成,得一步步来,先将明家学堂迁到京城,再将生员招够,再经十几二十年培养,成就精英骨干,到时自会有一番气象。”

    明中信微微一笑,李老这是不知道自己有逆天书籍,兼归元塔及归元书库,故而有此言,但自己还不能说明,得慢慢显露本事才行。

    怎么讲呢?明中信有些头痛,罢了,先谈这迁到京城的困难吧。

    “李老,您说的问题,中信有解决之法,但是现在迁址的困难却是当务之急。”

    “说!”这明中信一直强调困难,究竟是什么,二老非常好奇。

    “其实,说穿了,不值一提,不外乎一个字,钱!”

    “钱?”二老面面相觑,这是问题吗?

    明中信苦笑一声,对于这二位来说,他们已经习惯背靠宗族,自是不会缺钱,自有宗族之人为他们提供,但自己却是不同,几乎等同于白手起家,二老根本就没有那个概念。

    “二老,钱是大问题,要知道,明家的各项生意刚刚步入正轨,无法抽调更多资金。而明家学堂可是每日要消耗无数钱粮的。”

    “无妨,我们二老为你提供。”二老异口同声道。

    明中信感激不已,但自己不能坑他们啊!

    “我在此谢过二老,然而,明家学堂所需乃是一个天文数字。”

    “天文数字?不会吧?”二老一脸疑惑。

    毕竟术业有专攻,二老虽然位居高位,但毕竟非是户部之人,只知国家的大帐,并不不清楚一个学堂所需。自是不了解明中信所担心之事。

    “这样说吧,首先,学堂必须有一个场所。这得用钱置办吧!”

    “不用啊,正好我有一个宅院空着,你可以直接用!”刘老接道。

    明中信看看刘老,心中叹息一声,继续说吧,最后他就明白了。

    “其次,各置办书籍,建立书阁,为学员提供教学用书。”

    “这也好办,老夫为你提供一些。”李东阳一抚胡须笑道。

    “这还是好的,但李老您有工匠的书籍吗?您有农作物的书籍吗?您有各种技艺书籍吗?”

    明中信三问,问得李东阳瞠目结舌,确实,他哪有这些书籍,他有的只是儒家经典啊,但这些对明家学堂根本就没用。

    “最重要的是,学堂的日常运转必须有大量金银支撑,如教习先生的束修,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实习场所,最主要的就是明家学堂教授的都是实际知识,必须有试验场所,如技堂,必须得有工坊,令得他们有地方学以致用,熟练工艺。如农堂,必须有大量农田,以备各项作物的种植,令得他们熟悉手艺,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哪能有效果!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银啊!”

    一番话,说得二老目瞪口呆。

    此时,他们才知道,明家学堂所需支撑都是用金银堆起来的。而明中信的梦想居然是用钱堆成的,真真是想不到啊!

    “故此,明家必须先将生意转到京城,有立椎之地,做好先期准备工作,才能将明家学堂迁到京城。”明中信却不管他们,说出了最终难关。

    致此,二老终于了解了明中信的构想是多么庞大!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中信游津() 
二老面面相觑,有些无语。

    你能够提供一时的支持,但你不可能拿本宗族的银钱去帮明中信啊!

    果然,明中信的困难真是不小!

    明中信看看二老,“二老,还请给中信时间,做好各项准备!”

    至此,二老也无法再行相劝。

    “也罢,还是你考虑的细致周全,我们都想当然了。”李东阳轻叹道。

    “但是,如果你的生意做到京城,得告诉老夫二人,我们怎么也能护你周全。”刘老正色道。

    “当然,到时免不了要麻烦二老,只是二老不要嫌中信麻烦就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