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觉得,这明中信如何?”弘治转移话题道。

    “从他的行事来说,还算是一个趣人!”白面无须老者沉吟片刻回道。

    “趣人?”弘治一脸的感兴趣。

    “不错,有趣之人!”白面无须老者点头道。

    “说说,怎么个有趣之法?”弘治坐正,仔细聆听。

    “从他的发展轨迹就可以看出,在其十四岁之前,一事无成,居然连童生试都未曾考过。而且,还差点被退婚。”

    “是吗,居然有此事?”弘治一怔,本以为,这段时间在京师搅风搅雨之人应该是一个天才,未曾想,他居然还有如此不堪的往事。

    “所以我说有趣啊!在他从亲舅公那处晕厥之后,回转陵县,突然开窍了,乘明老夫人病重之际,接管明家,创立学堂,开设名轩阁,更令人惊异的是,他居然在诗词方面表现出了惊艳才华,尤其是他居然在制艺书法方面也展现出了风姿,令得当时的陵县柳县令一见钦心。”

    弘治一脸的不可思议。

    白面无须老者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呈给弘治,“陛下,这上面就有他那些惊才绝艳的诗词之作,科举文章。”

    “随后在兰亭文会之后,有人质疑于他,也真是绝了,他居然想到,要在明家来了个诗词会友,更是令到场之人为之折服,而且还发表了一个《少年大明说》,立下了宏愿,要培养各行各业精英,支撑起这大明的一片天空!”白面无须老者以轻松的语气提到了这饱受争议的宏愿,但他却随时注视着弘治的表情,显然,他也担心弘治对明中信的这些议论有所反感。

    好在,弘治面无表情地听着他的述说。

    白面无须老者不为人知地轻叹口气,过关了!

    “这明中信在之后的县试、府试、院试中连续夺魁,中了小三元。”

    “真的?”弘治有些惊异,要知道,这几年,中小三元的可真心不多,就连朝堂之上当年有名的神童谢迁、李东阳、李梦阳等朝臣当年都未必有如此才华。

    “臣不敢欺瞒陛下!确实如此!”

    弘治微微点头。

    “要说这些,还当不上有趣!”

    “还有?”弘治的注意力瞬间被拉了回来。

    “这明中信不只是在儒家上面学业有成,在其他方面更加惊艳,比如商家手段,他所经营的名轩阁,一度将陵县所有酒楼打压得抬不起头来,当然,他只是以新奇鲜美的酒菜制胜,并没有使其他下作手段!”

    “还有就是在河南江北行省将灾民移到山东行省济南府陵县之时,是他出面献粮献地献人,救济了几千灾民,尤其难得的是,在匪徒攻打县城之时,他随灾民一起留在了明家农庄,共抗匪徒,居然还被他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打赢了,最不可思议之处是,庄民与灾民居然无一人死亡,兵不血刃地就击退了匪徒。”

    弘治张着嘴巴,呆呆地望着老者。

    “再有,在那济南府城被匪徒围攻之时,是他与德州卫马良指挥,各自领了一队人马,冲杀匪徒军中为济南府城解围,听说,冲杀之法还是他提出来的,马指挥只是具体执行,而且还亲自上阵,这一役展现了他卓绝的兵法谋略。”

    弘治更是一脸的震惊,望着白面无须老者,好似听着天方夜谭一般,无法置信。

    “还有”白面无须老者就待说下去。

    “还有?”弘治惊叫一声。

    白面无须老者一阵苦笑,应对道,“是啊,还有,还不只是一两件,还有不少,陛下如果不想听,臣就不说了。”

    “不,说下去!”弘治连忙制止道。

    “好,老臣就继续了!他的医术也是出神入化。”白面无须老者看看弘治,这次弘治没有制止,只是满眼的震惊。

    “不错,正是医术,居然被御医们极度推崇,而且,他还治好了李东阳阁老的心疾之症,与御医们一同治好了刘大夏大人的胃肠顽疾!当然,话虽如此,但实际上,为臣有消息说,刘大夏大人的顽疾就是被明中信独力治好的。”

    “如果是真的,那可真是功在社稷啊!”弘治感叹道。

    “要说功在社稷,这明中信还真有一件!”白面无须老者乘热打铁。

    “什么?真有?”弘治就是一惊,自己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还真的有!

    “不错,请陛下看此奏报!”说着,老者从袖中取出一物递给弘治。

    弘治接过一看,猛然抬头。

    “祥瑞?”

    “不错,正是祥瑞。”

    弘治满面惊喜地低头观看奏报。

    马铃薯,俗称土豆,贯在沙地,旱地生长,亩产惊人,甚至可达10余担,耐储藏,宜菜宜粮,此物亩产极高,顶饱、抗饿,不挑地,旱地即可种植,二月份播种,六月份可以收割,九月份播种,十二月底可以收割。一根茎叶上产四个拳头大小的马铃薯,一株最少四斤,一亩地种千余株,亩产四千斤!

    弘治越看越皱眉,越吹越没边了,亩产四千斤,这可能吗?

    最后,弘治缓缓将奏报放在桌上,抬头紧锁眉头望着老者,一言不发。

    “陛下,您这是不相信啊!”老者不慌不忙躬身为礼道。

    “你觉得这可能吗?亩产四千斤?开玩笑也没这样的吧!”弘治努力平静一下怒气道。

    老者微微一笑,“陛下,这还真的是千真万确之事!而且已经有人实验过了!”

    “真的?”

    “今年济南府陵县赈济灾民,就是凭的此物,而且现在已经将灾民尽数安排妥当,无一人死亡。”

    “那为何不见山东行省济南府的报喜奏章?”弘治提出疑问。

    老者目光闪烁一下,苦笑一声,“陛下,这臣就不知道了,毕竟,臣是内臣,不敢牵扯外朝之事。今天也就是向陛下介绍这明中信才扯出此事,否则,打死臣也不敢如此放肆,干涉外朝政事。”

    “你个老小子啊!就是滑头!”弘治指指老者,笑言道。但随即一皱眉,“此物与明中信有关?”

    “不错!此物其实就是明中信所试种,取得成效之后,将此物献与陵县柳知县,赈济灾民。”

    “看来,此事是真的!”弘治满面喜色道。

    “有此祥瑞,实乃是陛下洪福齐天,泽被苍生。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老者躬身祝贺道。

    “不用这样拍马屁,我知晓,这是那明中信的功劳!”弘治白了老者一眼,“不会忘记他的!”

    “陛下英明!”

    “除了这些,那明中信还有什么才能?”弘治好奇道,“你不是说还有很多吗?”

    老者微微一笑,继续言道,“您可得做好准备,这明中信可是又闯了大祸!”

    弘治一听,皱眉不已,摇头表示不信。

    也对,如果这明中信闯下大祸,相信这老狐狸肯定不会在自己面前如此推举于他。

    老者苦笑一声,心道,自己也不想啊!但谁让自己欠了某人的人情,今日不得不还啊!要知道,今日向陛下举荐明中信,只怕明日就会令无数朝臣恨已入骨啊!

第五百二十九章 因祸得福() 
老者摇摇头,从袖中取出几个小册子,递给弘治。

    哟,这是何物?弘治有些疑惑地接过小册子,低头一看,《科举的应试技巧》,再看第二册,咦,还是《科举的应试技巧》,再看,还是,还是,一共五册。

    弘治抬头看向老者。

    “这些都是明中信所作!”老者沉声道。

    “什么?”弘治一皱眉,看着手中的册子,一阵发呆。

    “当然,现在京师所传,或者说是刘家书坊印制的版本是陆明远所作。”老者继续放消息。

    “什么?陆明远陆先生?”弘治不淡定了,猛然抬头,一脸激动地望着老者。

    “不错,陆明远!”老者点头承认道。

    “他回来了?”弘治站起身形,满怀惊喜地望着老者。

    “那倒没有!”老者摇摇头。

    “哦!”弘治一脸失落地跌坐在龙椅之上,双眼没有焦点地望着前方,久久不言。好似在思索回忆着一些事。

    老者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弘治。

    “唉!”弘治长叹一声,望着老者道,“那明中信与陆先生究竟是何关系?”

    “回禀陛下,表面上看,那明中信只是雇佣了陆明远,在山东行省济南府陵县名轩阁进行说书。”

    弘治一听,眉头紧锁,满面阴沉道,“陆先生现在都只着说书生活了?”

    “那倒不是,据探子回报,本来,陆先生是在陵县城外过着隐居生活,但因明家建立名轩阁有些需求,栗福向明中信举荐的,随后,被明中信拿一些话本打动,就留在了名轩阁。或许是栗福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老者猜测道。

    “是啊,依陆先生的禀性,如果不是脾气相投之人,绝不会折节下交的。也不会为了一些银两、话本就帮衬别人,即便是栗福也不行。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明中信还真是个人物。”弘治推测。

    “陛下英明!前几日,有人传出消息,说是明中信著有《科举的应试技巧》,本来,京师各大家族已经蠢蠢欲动,待要针对明中合计有所行动,但随即刘氏书坊就马上作出回应,说是那些《科举的应试技巧》尽皆是陆先生所作,而且还有陆先生的亲书序言为证,故此才偃旗息鼓,静观其变。”

    “由那篇序言可知,陆先生绝对是为的保护明中信,这也间接证明了陆先生与明中信绝对不只是一般的雇佣关系,否则,依陆先生的性子,绝不会将此事揽在身上。”

    “嗯!”弘治眼睛一缩,微微点头。

    “而且,前几日,牟指挥使还亲自前去名轩阁拜访了明中信,并且留下来用了膳,臣以为,牟指挥使绝不会无缘无故前去名轩阁,只怕他也是得了信,觉得陆先生与这明中信有关联,随后前去探听陆先生的消息,臣猜想,牟指挥使肯定已经获得了确切的信息,确认了这明中信与陆先生之间的关系。最诡异的是,平时刚正不阿的牟指挥使居然还将明中信与武定候府小候爷郭勋的恩怨揽在身上,这很不正常。”

    “如此说来,牟斌已经确认了,呆会儿你再去向他确认一下,弄清楚,这明中信究竟与陆先生有何关系?”弘治吩咐道。

    “是!”老者躬身应是。

    “来,说说,这些册子是怎么回事?”弘治在手中掂掂小册子,问道。

    “这些小册子,乃是臣让属下快马加鞭,从陵县收集明中信的消息之时,顺带脚地拿回来的,比之京师所传更加详尽,类别更多,而且是明中信在陵县隐秘传递的技巧。”

    “是吗?”弘治一脸的惊异,低头仔细翻起小册子来。

    随着翻看小册子的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弘治的脸色逐渐露出了喜色,随之变得一脸疑惑,抬头问道。

    “我记得,明中信可才仅仅十五岁?”

    “是!”

    “那你说,这些真是他所作?”

    “臣也不敢相信,但属下们多方查证,这些确实出自明中信之手,不过”老者苦笑一声,说着说着,有些迟疑。

    “不过什么?”弘治一看,就知道,老者肯定也有一些疑惑。

    “不过,这明中信好像传出说是还有一位师傅!”

    “师傅?”

    “不错,他跟有限的几个人说过,那柳知县也知晓此事,这些都是从柳知县口中得知。”

    “那他师傅究竟是何人?你说,会不会就是那陆先生?”弘治一脸的感兴趣。

    “陆先生可以排除,因为,在陆先生到明府之前,好多的举措已经实施开来。而且,依陆先生的性子,如果明中信真是他的弟子,他们一定不会令那明府陷入那般窘境。”

    “嗯!那这师傅究竟是何人呢?”

    “据说,他那师傅已经出外云游而去!”

    “是吗?你难道没有去探查一番?”

    “不敢隐瞒陛下,下属们也尽心去查问了好些人,奇怪的是,明中信的师傅居然没有人见过。师傅其人,也只是明中信的一面之言。而且,究竟有没有这个人,臣下也很怀疑。”

    “罢了,查不到就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如果他背后有个师傅那就说得通了,否则,这明中信可才仅仅十五岁,再妖孽,再逆天,也不可能将这么多的东西学精学透。”弘治一摆手。

    老者微微点头,不敢驳斥。

    “难道那些大家族在暗地就没有对明中信使什么手段?”

    “也许是忌惮陆先生与刘大人吧!至今,没有什么动静!”

    “那倒也是,他们在确认陆先生是否已经回京之前,肯定是不敢轻举妄动的,毕竟,当年,陆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