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相应的,明小友之前不是送给咱们几辆马车吗?他可以将其技术交出来,补充到军械当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马车的损耗,相辅相承之下,水泥道路的好处会更加明显。”

    李东阳更是吃惊地望着刘大夏,“他舍得?”

    “废话!明小友是小气的人吗?”刘大夏翻个白眼。

    李东阳一想,也是,这明小友来京师之后可是大手笔啊,将那么多的商机都贡献出来,与那么多人合作,岂会没有这点肚量!相比之下,那些吃的亏可比这马车技术大得多。

    “具体合作事项,明小友在册子中已经提及,现在最主要的是先行令朝廷接纳这种新事物,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当然,其实咱们也可以先用于民用,但明小友说那是浪费啊!”

    李东阳点头认可。他脑筋急转,这水泥还可用在什么地方?作为一朝阁老,可不能只是考虑兵部啊!还有什么用途呢?

    “老李头,你可不能只是点头啊!这件事可得借肋你啊!”刘大夏不满意地望着李东阳。

    “啊!”李东阳一时有些失态,望着刘大夏。

    一见之下,刘大夏心中清楚,这家伙不知在想什么啊!

    “老李头,现在可不是打小算盘的时候,如果这次再出纰漏,只怕李家永远丧失了与明小友重修旧好的机会了!”刘大夏提醒道。

    “还用你提醒吗?我岂是那般不知轻重的人!”李东阳翻翻白眼。

    “知道就好!我知晓你精得似鬼,但是担心你一时糊涂啊!”

    “对了,我忘记和你说了,其实,这笔买卖还牵扯到了寿宁候。”刘大夏突然想起一事还未与李东阳说。

    “什么?还有寿宁候?”李东阳一阵皱眉。他们这些文臣可不希望与那外戚牵扯在一起,虽然只是生意之事,但他们也不想挂一个结交外戚的名声。

    “是啊!明小友与我说的时候,正好寿宁候也在一旁,他非要掺和一脚,我也没办法,况且,人家明小友也同意了,我不好驳他的面子。”刘大夏一摊手,将事情推向明中信,其实,人家明中信当时就已经向寿宁候推拒了,只不过他有所考虑同意了,如果他早知道,明中信居然允许李家掺和一脚,就绝不会让寿宁候参与进来,只不过,后来明中信一说,他心中无比后悔。但却已经无济于事了。

    当然,这些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那咱们如何合作?”李东阳皱着眉头道。

    “明小友说了,你之两成从他的份额中出,也不须要让寿宁候知晓,而我们三人的分成是明小友五成,我两成五,寿宁候两成。”

    “如果我要这两成的话,就是明小友三成五,你两成五,我两成,寿宁候两成。”李东阳算道。

    “不错!”刘大夏点头道。

    “如此的话,岂不是将明小友的份额分薄了!人家明小友可是出技术又出人,本应该人家占五成都不为过啊!你就这样办事的?”李东阳一皱眉,望着刘大夏。

    “老李头啊,我之前也不知晓为何明小友会将你拉入,但之后明小友给我纸条的时候,已经木已成舟,你说,依明小友的性格,他会听我的吗?”刘大夏一脸无奈。

    “你啊!”李东阳一脸的怒意,恨其不争。

    刘大夏委屈地道,“大不了,你那两成从我这儿出一成嘛!”

    李东阳摇头苦笑,反问道,“你觉得,明小友会同意?”

    刘大夏一想,也是无奈一笑,是啊,人家明中信肯定不会同意的!

    “行了,就按照这样办吧!反正木已成舟!只好以后补给明小友了!”李东阳长叹一声,下了定论。

    刘大夏点头认可,一脸迟疑道,“老李头,这你也不能与明小友见面,要如何合作呢?”

    “不是还有你这个中间人嘛!反正我也只是负责朝堂这一块,尽快促成,还得与工部商量一下,看这水泥在军备之上还能用在何处,到时再说吧!至于其他商业运作,那就是你与寿宁候的事了,与我无关!”

    “和着,你就当这个甩手大掌柜啊!那寿宁候也是什么都不管不顾地甩手让建昌伯负责,但那小子懂个屁啊!而且,明小友事务繁多,根本就顾不上管啊!和着,这一切都是我在负责啊!”刘大夏不让了,“那我不得累死啊!”

    “你这是能者多劳啊!谁让你现在最闲呢?处了,咱们还是来谈谈,如何将这水泥奏上朝堂!”李东阳一拉刘大夏。

    刘大夏无奈地摇摇头,轻叹自己的命苦,致仕了都有这么多的事!

    二人秉烛夜谈,探讨如何运作此事?

    “什么?你说,那环采阁自即日起退出青楼联盟?”满春院中,主上震惊无比地望着赛妈妈。

    “是啊!”赛妈妈看着主上,苦笑点头。

    想想刚才自己听到这个消息也是这般,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环采阁居然在如此重要的时刻退出了青楼联盟,这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想到人家语嫣派人请她前云环采阁之时,她还以为环采阁已经对倚红楼的一番反击有了想法,却未曾想,听到的是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但那语嫣的话语又是如此地清晰坚定,不由得她不信。

    “你没问清楚,为何她们在此重要关头退出联盟吗?”主上急切地问道。

    “这却没说,我百般询问那语嫣,但她却坚不吐口,根本就不给我诉说缘由。我还再三确认,是否是那环采阁背后的高人的决定,但那语嫣却是根本就不承认,只是再三向我道歉。”赛妈妈愁眉不展地望着主上。

    确实,她在听到这个通知后,百般纠缠想打探到环采阁究竟为何要在如此重要的时刻退出青楼联盟,但那语嫣却根本不给自己机会,只是和和气气地将自己请出了环采阁。

    “真的吗?!”其实,主上已经知晓了,只是还是不敢相信,难道这环采阁就不怕倚红楼找她们的麻烦吗?在此紧要关头退出,今后她们可就是孤军奋战了,自己这满春院,包括那些青楼联盟中的青楼,绝不会对其有任何援手的。

    但主上心中明白,只怕这环采阁肯定有底牌,否则,她们绝不会如此干脆地退出联盟。那这环采阁有什么倚仗呢?难道就是那位高人?

    这些都不得要,突然,主上心中一惊,难道,这环采阁也准备进军青楼生意了?要知道,他一直奇怪,为何环采阁将最赚钱的生意给了他们,而且还尽心尽力地辅导他们,这些可是想不通啊!

    难道这环采阁想要进军青楼生意,故而与咱们划分界线,让咱们先与那倚红楼两败俱伤,再悄悄发展,最终取咱们而代之?

    一想到这儿,主上就是一阵心惊,要知道,他可是深深忌惮那痊高人的,谁知道这是不是人家之前就已经布好的局,不行,这得高度防备啊!

    “那环采阁可说过她们教授姑娘们的本事是不是有什么说法?”主上想及此,连忙问道。

    “那倒没有,语嫣只是说,那些就当是赔罪了,而且,还将所有现在安置在满春院的那些设施尽数送给了咱们,而且她保证,今后如果有损伤,需要修复,只需付出银钱,她们自会上门服务,只不过今后是在商言商而已!”赛妈妈满面不解地回道。

    “是吗?”主上并没有因此将戒心消去,反而是更加警惕起来。

    环采阁背后的高人给他的阴影面积实在是太大了,谁知道人家是不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哪能如此轻易地放下戒心。

    “好了,你派人密切监视那环采阁,看她们是否有意想要在青楼生意方面发展!还有,密切关注语嫣,争取从她身上找出那位环采阁身后的高人,如果不能为我所用,咱就杀无赦!”主上眼中闪出精芒,显然,下了狠心。他绝不允许有个如此威胁大的人存在。

    “那倚红楼那边?”赛妈妈担心地望着主上,问道。

    “一样,现在倚红楼与那环采阁背后的高人同等对待!切不可掉以轻心!”主上郑重吩咐道。

    “是!”赛妈妈应是而去。

    “对了,还得与青楼联盟中的青楼们加强联系,值此重要关头,绝不能让环采阁的退出令她们惊慌!”主上思索着吩咐。

    “罢了,明日你请那些青楼负责人前来聚会,必须先安抚好她们,绝不可自乱阵脚。而且咱们还得重新定计,看如何对付那倚红楼的反扑。毕竟,现在环采阁退出了,之前的一些计划无法实施。唉,如果这环采阁还与咱们一心,哪里需要咱们出面安抚啊!这环采阁啊!这次,真心是来了个釜底抽薪啊!”主上轻叹一声。

    是啊,如果环采阁还与咱们同仇敌忾,那咱们可是有信心在一两个月内将那倚红楼再次打压下去啊!可如今?

    这环采阁,真心是其心可诛啊!这般将咱们推到前面,这是让咱们与倚红楼决一死战啊!难道环采阁还有其他野心?赛妈妈不由得多想起来。

    “你先列出一下,青楼联盟中那些青楼管事,有哪些是墙头草,哪些是与那倚红楼誓不两立的,攘外必先安内,咱们现在必须先将青楼联盟中的不稳定因素除去!否则再如环采阁般给咱们背后来一刀,可受不了啊!”主上语重心长吩咐道。

第五百五十四章 皇宫议事() 
赛妈妈深以为然,点头称是。

    二人密议一番,分头行事。

    接下来,京师重新恢复了风平浪静,但随着各地武人的到来,京师逐渐热闹起来。

    皇宫。

    弘治高坐龙案之后,左右坐着几位大臣。李东阳赫然在座。

    “马卿,此次武举准备得如何了?”弘治望着一位大臣笑问道。、

    一位大臣站起身形,只见他面容刚毅,一缕白须飘在胸前,回禀道。

    “启禀陛下,武举前期之事已经准备妥当,近日,各地武者尽皆于兵部报名,兵部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操持,数日之后,诸事就将停当,武举开试之期可期。”

    此人正是兵部尚书马文升,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在历任期间,巡抚陕西,整顿与各部的茶马贸易,换取番马,还生擒了平章铁烈孙,战功显赫,还曾协调过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军务,逐渐成为处置边事的专家。后被召回朝堂任职兵部右侍郎。继而又被派出辽东进行边备,后又三次赴辽东整顿,受到边军士卒欢迎。

    但随后,被通政司左通政李孜省陷害,调往南京任兵部尚书。

    弘治继位后,才被召为左都御史,弘治二年,被改任兵部尚书至今。随后又派兵深入西北哈密、土鲁番等地,解决赤斤、蒙古部等与土鲁番部的矛盾。

    “好,马卿费心了!”弘治满意地点点头,转而面向旁边的几位大臣,“武举之事事关朝廷武备,诸卿还有何建议,不妨提提。”

    面容瘦削,白面无须,仪表堂堂,相貌俊伟的中年人站起身形,冲弘治一拱手,“启禀陛下,臣有些话要说!”

    “谢卿但讲无妨。”弘治一抬手,示意坐下说。

    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一年(1475)中进士一甲第一名(即状元),授以翰林院修撰。弘治八年(1495年),朝廷命谢迁同李东阳入内阁参与政务。当时,谢迁正料理父母的丧事,竭力推辞,直到居丧结束才接受任命。随即又晋升为詹事,并继续兼任侍讲学士。

    谢迁向弘治致谢之后,坐下,侃侃而谈,“武举定为六年一届,实乃是朝廷之幸事,也是网天下英才之壮举。”

    弘治及各位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应试者为各地武学官生,皆为地方官所荐举的‘通晓兵法、谋略出众’且‘身家无碍者’,由所在官、司衙门和各军卫投保或者数名应试者具结作保后方可获准参加,今年由于边防紧急,故此才在年底进行武举,时间有些仓促。”

    一时间,大臣们纷纷思索,这谢迁一番铺垫,到底要说什么?纷纷望向谢迁。

    “然,此前六年前才举行过武举,时间间隔太长,各地并不重视武备,同时,如今这些参加武举的人员根本就没有经过乡试的甄选,是否会有些良莠不齐?”

    大臣们纷纷点头,包括马文升这位现任的兵部尚书。

    “既然是良莠不齐,入得这繁华京师,是否会惹事生非?那必然会导致京师治安的紧张,故此,我想,除却武城兵马司、锦衣卫及都察院负责外,马大人是否得让兵部对这些参加武举人员进行一番规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