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师爷请明中信往后衙一叙。

    “见过县尊大人。”明中信规规矩矩向柳知县行礼。

    “后堂之中,不用多礼,坐吧。”柳知县和蔼地道。

    明中信再次施礼后落座。

    “听说你在名轩阁提了一些诗词?”柳知县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道。

    这是要兴师问罪了。明中信心想,毕竟,在文会之上他死活不提,在自家酒楼上却风骚无比,这怎么也解释不通啊。

    “县尊大人见谅,名轩阁上的提诗是在文会之前,中信就已经提好的,只是一直在等开业而已。”明中信解释道。

    柳知县和钱师爷心道,信你才有鬼呢,那墨迹,那纸张,分明就是不久之作,还提前所作,提前你个鬼!

    不过,人家如此说也没错,谁让自己没有当场抓住把柄呢!现在,也只好接受这个解释了。

    “好了,我不是兴师问罪,只是钱师爷回来与我说了,我觉得很遗憾未能亲临现场观摩你的大作而已!”柳知县也就坡下驴D县尊不用遗憾啊,今日中信既然来此,不妨让他给县尊大人留下墨宝啊!”钱师爷在旁补刀道。

    望着这一唱一和的两位,明中信一阵无语,想要就直说何必呢!

    此时,明中信也唯有点头认了。

    “不知你学业准备得如何了?”柳知县问道。

    此时虽不合适问及学业,但为缓和气氛在这内堂也就无妨了。

    “学生还在准备,不过也有几分所得。”既然你们不直入主题,我又何必当这坏人,太极拳谁不会打。

    “那就好,那就好!”柳知县附和道。

    “不知,你可知道明教?”

第63章 明教现踪() 
“什么?”明中信一脸懵逼。

    “你可知道明教?”钱师爷再次确认。

    “明教,这是什么鬼?”明中信仍旧不知所云。

    柳知县见此情形,也就知道了,明中信确实不知事态的严重。

    他示意钱师爷为明中信介绍一下。

    明教,根源来自于元朝末年的小明王韩林儿。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初投到郭子兴麾下,郭子兴的红巾军所奉之主就是小明王韩林儿。小明王韩林儿本为韩山童之子,而韩山童则是元末活动于HNHB一带的白莲教首领。韩山童起事时,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HN及江淮一带的民众都欣然信从,与此同时,刘福通与罗文素、王显忠等人也散布传言,说韩山童本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应当为中国主。于是,他们聚众计划起兵造反,事情不慎泄露,仓促起义,建立红巾军。

    红巾军起义就是以明教为起事的招牌,众人为韩山童加上一道光环,称他是宋朝皇室之后……天下本是大宋的,只是后来被蒙古贵族夺去,宋朝皇室之后有理由出来重掌天下,于是就明主出世,战胜黑暗,由此小明王就以大宋政权的旗号作为号召,聚众起义。

    而郭子兴起义,要增加自己的权威,也需要借助小明王的牌子,所以奉小明王为主,而朱元璋也就与小明王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后很长时间,老朱借助小明王旗号,最终因小明王失足落水身亡,老朱不得以才自立为主,为纪念小明王,以明为国号。

    然而,小明王的旧部因小明王是在朱元璋的保护下死亡,所以皆认为朱元璋为篡夺了小明王的江山,纷纷以明教的名义针对大明展开了一轮报复行动。

    大明建立以后,为防止别人再借此来聚集民众,窥伺皇帝宝座,下令严禁明教,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明教遭到重创。

    如此做法,导致明教反弹,报复频发,无数官员莫名身死,死者或面带诡异的笑容,或平静无波,朝庭派出锦衣卫严查,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好不容易查出是明教所为,并将其清剿一空,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而明教当时最臭名昭著的就是三笑断肠散、平静无波丸。这两种毒药将大明官场搅得天翻地覆。

    而今,明府仆役居然中了三笑断肠散,可能就是明教余孽所为。

    “怪不得柳知县如此重视,亲身查案。”明中信听后心中也是一惊。看来那股势力来历非常啊,怪不得如此严密,自己还真得要极度重视了。

    “对这股势力,你还有何线索?”柳知县希冀地望着他。

    明中信沉吟,该不该告诉他们那个客栈呢?如果告诉柳知县,那如何解释这线索来源,这是个问题。

    随着明中信的沉吟,柳知县和钱师爷越加期待了,因为如果明中信没有线索,绝不会如此沉吟。

    “县尊大人,学生其实已经线索,不过不知这个线索现在还管不管用。”明中信一咬牙,现在应该是和柳知县同舟共济的时候,只能以此来换得他的信任,否则自己再想获得信任就难了。

    柳知县和钱师爷一脸惊喜地望着他。

    “其实,学生之前已经抓到一个内奸,也是一个仆役。”说着,明中信看看二人。

    “那仆役现在何处?”柳知县急切地问道。

    “也已经自杀身亡!”

    柳知县和钱师爷一阵失望,他们就知道,明教不会如此疏忽,让他们轻易获得线索。

    “不过,学生与他谈过,他透露说,他乃被逼所为,只因为儿子被抓,为救儿子只能听命。现今,无限懊恼,但为不连累儿子,只能自杀。”

    “还有呢?”二人齐声问道。

    “他名叫周汉,其他的他不敢透露,只是恳求我如果以后接触这股势力,有机会能够将他儿子救出。而后,就自杀了。”

    “就这。”柳知县失望地问道。

    “对了,还有一个线索。”明中信好似刚想起来。

    “临终,他好似说到‘米驼会’三个字,但我没听真切。”

    “米驼会!”柳知县心道,难道不是明教?

    “东主,会不会是‘弥勒会’?”钱师爷提醒道,“当年小明王不就是自称‘弥勒降世’嘛!”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还真的是明教余孽!”柳知县与明中信恍然大悟。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明教可能已经积蓄了强大的力量,更何况他们还在暗中,依靠明家和一县的力量,只怕不能够剿灭,看来只能上报了。更何况现在一无明教藏身线索,就是想出力也无法啊!

    柳知县如是想。

    明中信讪讪的说道,“学生还有一事禀告。”

    大爷,您可不可以一次性说完,如此大喘气,会让我们心脏受不了的。柳知县与钱师爷相视无奈,心中一阵吐槽。

    “学生和那周汉谈话时,他提到他与上级使者联系时一次在客栈之中,一次在破庙之中,虽未看清真人,但却是沙哑之声。”

    “客栈,破庙!”柳知县心中沉吟片刻,望向钱师爷。

    “县城中有两间客栈,悦来客栈和迎松客栈。至于庙宇,只有白玉奶奶庙,里面有一位庙祝,不过已经年迈,在县城已经呆了有五十多年。”钱师爷如数家珍道。

    “派人乔装打扮盯紧这两间客栈,查查这些时日出入人员。至于庙宇,估计应该是临时接头之所,没有什么可查探的。”柳知县吩咐道。

    钱师爷一脸为难道,“东主,是否也得预防县衙内也有内奸?”

    钱师爷一言惊醒梦中人。

    “哦,还真有这个可能。”

    不错,明家作为一个乡绅,明教估计是企图图谋明家钱财,而要想做大事,依明教习惯做法,他们不可能不针对县衙啊!

    想及县衙中也有明教教徒,柳知县打了一个寒颤。

    如果自己被下了平静无波丸?柳知县摇摇头,不可能,不可能,一定不会。

    “县尊大人,”明中信道,“学生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64章 两全齐美() 
“你说。”柳知县精神一震,望向明中信。

    “学生府上已经被明教盯上,不如以明家作为诱饵,先看明教下一步如何做法,再看如何应对?”

    “好,好!如此甚好!”钱师爷一阵附和,

    柳知县也点头表示同意,不错,明教如今针对的是明家,可以先让明家在明处作诱饵,让自己看清形势,再等上级赶来,那么就高枕无忧了。

    钱师爷道,“这个主意好,毕竟,现在敌暗我明,我们无论如何布置,泄露的机会是很大的。所以,现在还不能让明教觉察出来县尊大人已经知道了明教的存在。如此,县尊大人也在暗处,就可以暗暗观察,及时了解明教动向,才好进行针对性的布置,到时等上峰援兵到来,必要之时给予明教以雷霆一击,将其连根拨起,一举解除后患。”

    “现如今,明府发生命案,县衙就可以以此为借口保护明家,名正言顺地派出捕快在明府府外巡逻,为明教设置障碍,逼迫他们露出更多的马脚。”明中信不忘为明府争取保护。

    “好,就如此办!”柳知县一锤定音道。

    三人研究一番细节,相视而笑,各自心中满意。

    “正事办完了,该当欣赏中信的佳作了。”钱师爷凑趣道。

    “对,对,不知这些时日中信有何体会,且来看看。”柳知县抚掌欢迎。

    三人移步书房,自有小厮准备文房四宝。

    “敬请县尊大人出题。”明中信施礼请题。

    “这,…”柳知县一阵沉吟,猛然抬头看到墙上一幅画,又眼一亮,手指一抬道,“就以它为题好了。”

    明中信一看,墙上画为风景画,画中一座假山,上面竖立几根竹子,山脚一盆兰花。

    明中信闭目思量,半晌,未言语。

    柳知县一阵后悔,让人即兴作诗确实太难了,毕竟明中信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文采有限,不能难为人家啊。

    向钱师爷打个眼神,示意圆场。

    钱师爷会意,待要开口。

    却见明中信双眼一睁,快步走到桌前,提笔一挥而就。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君子之风,万古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这马屁拍得,真是啪啪作响。佩服,佩服!钱师爷看完诗,心中一阵钦佩,这明家少爷的每次题诗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文会之上几首诗词写尽了男女之间不尽的温柔缠绵,名轩阁中几首诗词写出了厨法技艺的精妙,这首诗写出了以竹自况,咏竹言志。此人到底是何人所教,居然如此多才。

    “均衡而不呆滞,富体态美,飘逸而不轻浮,疏密有致,笔断意连,妙哉妙哉!”却见柳知县摇头晃脑,沉浸于书法当中。

    明中信与钱师爷二人对视一眼,相视一笑,退出了书房。

    ……

    “老夫人,膳食已经准备就绪,可要进食?”福伯再次问道。

    “先不用,信儿还未回来吗?”老夫人忧心重重地问道。

    福伯摇摇头,您都问了一百遍了。

    “姑奶奶,明哥哥应该没事,不过是县衙问话而已,您就放宽心吧!”旁边兰家二小姐安慰道。

    “馨儿,你是不知道,这几****明哥哥身体不好,这些时日,里里外外皆是他在操持,我怕他操劳过度,再次晕厥。”

    “什么?再次晕厥。”兰馨儿一阵惊讶,“看上去明哥哥身体不错啊,而且他在明府发生如此大的事情后,还指挥若定,面对县衙来人也是镇定自若,看不出一丝一毫的衰弱之象啊。”

    “他那是强撑着呢!唉,都怪我这老婆子没用,不知为何总是提不起精神来。否则也就不用信儿在外奔波忙碌了。”老夫人自责不已。

    “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在外望风的小兰冲进了房中,大声喊道。

    随着她的喊声,明中信步入房中。

    明中信望着一脸欣喜的老夫人,深施一礼,“孙儿让大母担心了。”

    “快过来,快过来,我看看,我看看。”老夫人连声催促。

    明中信向兰馨儿点头示意,迈向老夫人。

    老夫人紧紧抓住明中信的手,上下打量,检查有无损伤。

    明中信哭笑不得,“大母,我又没有打架,哪会有损伤。放心吧,县尊大人只是叫我去问个话而已,没监禁,没打板子。”

    但老夫人却不理他,一只手从上摸到下,仔细检查,最后深出一口气。“这我就放心了。”

    明中信望着旁边的兰馨儿尴尬一笑。

    兰馨儿望着尴尬的明中信,掩嘴轻笑。

    这让明中信更加尴尬。

    “老夫人,可要进食?”福伯趁机上前问道。

    “上,上,马上上。”老夫人霸气地一挥手。

    兰馨儿再也忍不住了,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明中信也是一脸微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