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真万确!”掌科御医强忍着痛楚,回道。

    徐老公爷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望着掌科御医道,“抱歉,抱歉,徐某失礼了!”

    但他面上的喜色却是不退。

    “无妨,无妨!”掌科御医自是不会计较,反而长出一口气,这烫手的山芋出手了,他自是心下欢喜。这点痛楚算得了什么!

    “吴御医,还请看顾小儿!日后,徐某自有厚报!”徐老公爷一拱手,正色拜托道。

    “哪里,哪里,吴某应有的本份!岂敢当得老公爷如此厚爱!”掌科御医哪敢受此重礼,连忙回礼道。

    “小儿就拜托吴御医了,先不取箭,先行照看!徐某先行告退!”徐老公爷也不拖泥带水,

    掌科御医一听,更是大喜,如果不取生前,更好,这是你的决定,与我无关,至于照顾之谘,这更是没什么问题,连忙应是。

    徐老公爷一拱手,冲徐二喝道,“走!”

    当先而去。

    徐二看看躺着的徐小公爷,无奈地摇摇头,只好跟随而去。

    二人来到一处避静之所,徐老公爷回身,满面严霜,问道,“徐二,你且将事情的经过一一道来!”

    徐二心中咯噔一下,然而,他却不敢有所隐瞒。

    反而,噗嗵一声跪倒在地。

    “老公爷恕罪,徐二保护小公爷不周,还请责罚!”

    “行了,收起这一套,我要听真话!”徐老公爷面带厌恶,但却无法责罚他,只好厉声道。

    “是,事情是这样的!”徐二不敢怠慢,将事情一一道来。

    徐小公爷如何与王守仁相遇,如果听到有人喊冤枉,徐小公爷如何声张正义,将王守仁带回了中军都督府,又是如何在牢房之中被人劫狱,两拨人马如何前后夹击,进来劫狱,徐小公爷如何愤不顾身阻拦于他们,而自己又是如何误伤徐小公爷。

    这一切事实,不敢隐瞒,一一详述。

    当然,其中免不了要赞扬一番徐小公爷,将自己的罪责往小里说。

    徐老公爷也不打断于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不说徐老公爷在此审问徐二,且说那些镖书,不是别人,正是咱们那位主人公明中信所发。

    明中信为何有此行为,这却得从头说起。

    不错,诸位看官已经猜到了,劫狱的第二批人马,正是明中信一行,及时赶到,救下了王守仁。

    当日,他兵分几路,进了南京城。

    明代南京城内的布局是这样的:城东的皇城是政治区,城北是军事区,手工业和商业所集中的区域及居民区仍在南唐至宋元以来旧金陵城的范围内。这个区域东起大中桥,西至三山门(今水西门),南自聚宝门(今中华门),北抵北门桥(今珠江路北)。在这片地区,有10余万手工业工人聚居在城南的18个坊内。其中有三个“织锦坊”,都在聚宝门内的镇淮桥附近一带。在镇淮桥的西南,分布着“鞍辔坊”、“弓匠坊”、“箭匠坊”、“铁作坊”、“银作坊”、“毡匠坊”和三个“杂役坊”。此外,还有“习艺街”和“广艺街”等,也是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

    功臣、官僚和其他贵族的府第,多位于城南和城中。如大将徐达的府第,也就是魏国公府,位于今城南的瞻园路,地名叫“大功坊”,由于他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通称“中山王府”。据说,中山王府的西边原有一座大牌坊,是明太祖特地为徐达建造的,坊上题有“大功”二字。但是,另外两个功臣吴侦和吴良兄弟很不服气,就乘酒醉时故意把题榜打碎。后来,徐达又在东边造了一个牌坊,与“大功坊”遥遥相对。又传说,朱元璋原来答应把“旧内”(朱元璋的旧王府,在今内桥附近的王府园一带)赐给徐达。回宫以后又觉得皇帝住过的地方不应该赐给臣下,就改用其北“关公庙”的地基来为徐达建造王府,并表明他是把徐达当做三国时代蜀国大将关羽来看待的。今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和瞻园,就是当年徐达府的一部分。又如城中部偏东的“常府街”(今太平南路杨公井以东),是第二名功臣常遇春的府第,由于他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因此又称“开平王府”。常遇春曾经带兵追逐元顺帝直到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功劳很大,仅次于徐达。朱元璋特地在今杨公井附近造了一座花牌楼来表彰他的功绩,所以明清时期这一带的地名又叫“花牌楼”。再如今中山东路之北的“邓府巷”和城南的“信府街”,分别是功臣邓愈(后来追封为宁河王)和汤和(原封信国公,后来追封为东瓯王)的府第。

    明代南京的学校和词庙,除“应天府学”设在夫子庙外,多数集中在鸡笼山麓。如当时的国立大学——“国子监”,设在今成贤街四牌楼的东南大学一带。而功臣庙、历代帝王庙、关羽庙、城隍庙、真武庙、蒋王庙(祭汉代秣陵尉蒋子文)、卞壸庙(祭东晋忠臣卞壶父子)、刘越王庙(祭南唐大将刘仁瞻)、曹武惠王庙(祭北宋大将曹彬)和元福寿庙(祭元末守金陵死难的大臣福寿)等,也都建于鸡鸣山南,通称为“十庙”。在“功臣庙”中,主要祭祀以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和沐英6人为首的功臣共21人,俗称“功臣楼”。在南京的民间故事中,盛传有“朱元璋炮轰功臣楼”之说。据考证,明代初年的相当一部分功臣,确实是被朱元璋害死的。但其方式比较隐蔽,时间也有先后,并非在“功臣楼”一网予以打尽。如军师刘基(刘伯温)是由朱元璋通过丞相胡惟庸派医生毒死的。徐达攻下元大都(今北京)以后,不久背上生疽(俗称“搭背”)。回南京时病情已较重,据说朱元璋故意赐食烧鹅,促成了他的死亡。朱元璋的外甥歧阳王李文忠,也是生病时被太医害死的。

    南京的国子监建成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它的面积很广,东到小营,西抵进香河,南至珍珠桥,北迄鸡笼山麓,大体上相当于六朝皇宫的中心区。今东南大学一带是国子监的主要部分,所以保存有古桧树一株,人们称之为“六朝松”。鉴于六朝皇宫在隋兵灭陈时就被夷为平地,树木更难幸存,因此这株古桧树很可能是600年前明代国子监的遗物。因为在国子监读书以后,可以成为“贤人”,故将所在街坊命名为“成贤街”。又因成贤街的南口和东、西两侧各有牌坊一座,国子监的甫门外还有一座大牌坊,所以俗称为“四牌楼”。现在,这两个地名仍然沿用着。

    这一切,都与明中信无关,但却是他必须掌握的,因为,他必须对南京城了如支掌,才能救得了王守仁,故此,他在一路之上,向大家说明这些情况,让大家有所了解。尤其是中军都督府周边的情况,向大家详述一番,以备大家在劫狱之后能够逃出生天,失散之后不会没有准备。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中信现身() 
然而,紧赶慢赶,明中信依旧晚来了一步。

    就在他们赶到南京城内中军都督府,各自黑巾蒙面,小心翼翼潜进了中军都督府。

    本以为,中军都督府内戒备森严,故而明中信等人万分小心地观察着周围。

    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中军都督府居然是一片寂静。

    明中信分外惊讶,打手势令学员们进去查探。

    学员回来满面的诡异。

    向明中信汇报,中军都督府的军士们居然尽数被迷晕,在房中睡大觉。

    明中信一听,瞬间面色大变,一挥手,不再隐藏行迹,冲进房中,救醒一位军士,问清牢狱所在,直奔而去。

    待他们赶到牢狱之时,却正好撞见有一位蒙面人要出手砍杀王守仁。

    明中信大惊之下,运用箭技,出手阻止了此事的发生。

    于是,接下来,明中信就顺理成章率领学员们冲进了牢狱之中,一场混战之下,寻机救下了王守仁与吴起。

    但是,就在他为学员们断后之时,却被徐奎壁偷袭。

    而他那无处不在的神识帮了大忙,瞬间发现徐奎壁,并予以躲闪,顺势出了牢狱,但是,却未曾想,徐奎壁这一番偷袭,不只是让他躲过了偷袭,还躲过了冷箭。

    原来,牢狱之外还埋伏着杀手,伏击于他,他在大意,居然未曾发现。不过,也幸亏徐奎壁恰在此时偷袭于他,他为的躲避徐奎壁的袭杀,闪身躲过了这场处心积虑的袭杀。

    但很不幸,徐奎壁做了代罪羔羊,被两支冷箭所伤,命在旦夕。

    虽然,明中信神识之下,发现,牢狱内,正是那位徐二射出了徐奎壁背部中的那支冷箭,想必是想留下自己,却误伤其主,而在牢狱之外,居然还藏着一位杀手,正是那位王尊者,有心去杀了他,但却不想因其耽误了自己脱离南京城,只好留待下次杀他,他恨恨地先行离去,将王守仁与吴起送出城,来到此前定的集合地点,将王守仁与吴起交给学员军士们,令他们先回山中躲藏,等待自己。

    而被他救醒的王守仁与吴起,将他们的猜测告诉了明中信,再加上明中信呆在钦差卫队大营之中遇袭之事,两相对比,相互研究之下,他们更加确认了徐奎壁入了弥勒会这一事实。

    虽然,徐奎壁是弥勒会中人确认无疑,但他们在此时却不能令徐奎壁身死,皆因,现在的徐奎壁还未曾暴露其身份,一切事件还处于猜测阶段,他们商量之下,也同意了明中信的想法,潜回南京城,一则打探消息,二则随机应变,看事态的发展。

    而王守仁与吴起先行回去休整,静候明中信的消息。

    就这样,明中信重新潜进了南京城,去查探徐奎壁在哪里?伤势如何?看是否能够出点力,将其救回。

    毕竟,他也不想徐奎壁身死,徐老公爷发疯,到时,查到自己身上,那时就百口莫辩了。而且,虽然不是自己出手将徐奎壁杀死,但却是自己间接的害死了他,相信对于一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手握重权的国公来说,事情的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参与了他的儿子的身死之事,必会迁怒于自己,故此,他才回到城中,设法了解情势。

    无论如何,他不想与魏国公府建立仇恨,而这份仇恨如果成立,那就根本无法消除,到时,魏国公对自己等人的南行之事极尽阻挠,那就不妙了。

    而在他查到徐奎壁被徐二带到了太医院之后,心下一松,毕竟,被送到太医院治疗,想必徐奎壁的性命暂时没有危险。

    随后,他赶往太医院,潜入其中,随后运用他的神识,快速找到了徐奎壁、徐二两人。

    找到之后,他发现,徐老公爷居然赶到了现场,还让御医们动手拨箭。

    他连忙运用神识先行查探了徐奎壁的伤势,吓了一跳,这小子中的两支利箭真是天壤之别,背后的一支利箭根本没有什么危害,只是被夹在骨头缝里,只需取出止血即可,但另一支可就不得了了,恰巧穿过了心与肺之间,但神奇的是,居然没有伤到心肺,虽然如此,但箭尖之上却有倒勾,如果拨出,只怕不可避免地就会勾伤心肺,徐奎壁绝对会一命乌乎。

    而那位御医虽然也查探出了如果拨出这支利箭凶险异常,但他却没有明中信的神识,根本就不知晓,利箭恰到好处的卡在了心肺之间,如果拨出,后果不堪设想啊!

    但他们与徐老公爷的对话却是如同炸雷般在明中信耳边想起,如果按照他们所说,只怕徐奎壁今日凶多吉少了。

    情势危急,他也不敢怠慢,连忙发镖书提醒,并奉送一粒丹药,先行稳住徐奎壁的伤势,后续如何做?就得与徐老公爷商量之后再行定夺了。

    好在,徐老公爷下了决断,听了他的镖书之言,停下了治疗动作。

    这让他松了一囗气,定下心神,思考接下来如何去与徐老公爷接触,如何解释这些事!毕竟,自己与徐奎壁份属敌对,最主要的,是取得徐老公爷的谅解与信任。

    明中信边思考着,边注意着徐老公爷与徐二的一举一动,见到二人来到避静之所,徐老公爷令徐二将事情经过一一道来,徐二到也不敢隐瞒,将前后始末详细讲出。

    徐老公爷听到徐奎壁坚持要王守仁等人到中军都督府接受审查之时,眉头就是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没有打断徐二的话语。

    到王守仁被关押之后,两批蒙面人相继而来,他更是眉头紧皱,目光森冷地望着徐二。

    在听到徐奎壁受伤倒地之时,徐老公爷己经是满面严霜。

    徐二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徐老公爷,此时见到他的表情,吓得面色铁青,声音越来越小声。

    “好了,你说你射出了一箭,射中奎壁的背后,那他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