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5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云南布政使那儿,根本就不敢指望,一则云南布政使只是一个衙门,内中衙役虽然众多,但却无法形成战力,冒冒然进入战场只会坏了大事。二则,云南府昆明城也得有人坐镇,否则云南府陷落,只怕谁也无法承担这个责任啊!

    现如今,唯一能够指望的,也只有自己向南京朝廷递交的求援信件了!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情势如此紧张,只怕援军到来之时,云南全境已经落入贼手了。

    宜良城平静无比,云南府如火如荼,云南行省全境销烟四起,形势极度严竣,仿佛云南行省即将全境陷落。

    贼人大本营中特使志得意满,沐家军中沐昆心急如焚,明中信淡然处之,各人形态不一。

    然而,这一切都于云南行省的局势毫无关联。

    悄然间,一支军队低调地混入了局势混乱的云南行省,然而,这支军队却是不管不顾一心只是向北,目标,无从获知。

    当然,这支军队各方皆是注意到了,而且派遣斥候紧紧跟随,想要知晓它的目的地。

    但是各方却是不敢轻举妄动,贼寇是不想节外生枝,官军更加不想,只是希望这支军队乃是助力,而非贼寇暗藏的杀招。

    诡异的是,这支军队在云南行省境内居然如入无人之境,无人敢惹。

    就在这诡异的平衡当中,这支军队的目的地终于被确认了,不是别处,正是那宜良城。

    这下,各方云动,尤其是特使,更是心惊不已,不知名的心悸突然出现。

    而沐昆也是心惊不已,只因为,他明白那处乃是一个中心,无法言谕的中心,只有他知晓,如果那处出现问题,只怕这整个云南行省会陷入一个无法言谕的黑洞,再无翻身的机会。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止事态的发展。只因为,各方都不敢冒冒然出手,深怕搞错,一个不小心,得罪一个不知名的势力,令其进入这个危局,使得局势有所反复。

    就在各方纠结之时,这支军队来到了宜良城外。

    一时间,城外的贼寇们如临大敌,列阵相迎。

    就在此时,突然,宜良城内四门大开,沐家军、陆良卫、钦差卫队纷纷出阵,冲杀向贼寇。

    一时间,贼寇阵形大乱,毕竟,他们也未曾想到,那支军队立足未稳,咱们这边刚刚转移阵形,宜良城内一直龟缩的明中信居然突然施威,这下,可是首尾难顾了。

    然而,不管如何,他们也得应战啊!

    贼寇们刚刚将阵形换过,以作抵御宜良城内各军,不想,那支本来平静无波的军队突然间喊杀之声震天,冲向贼寇。

    这下,贼寇们可真是首尾难顾了!

    一时间,战场之上,杀声震天,而之前还有些绵软无力的沐家军铁骑、陆良卫、钦差卫队却是变得威猛异常。

    更令贼寇们无语的是,那支不知名的军队竟然像是与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一般,凶猛异常,毫不留情地进行砍杀围剿。

    两相夹击,贼寇岂能相敌!

    最终,这场战争变成了一场屠杀。

    贼寇们在如此围剿之下,抱头鼠窜,溃不成军。

    一战功成,宜良城之围瞬间即解。

    两军秋毫无犯,分工合作,那支军队追杀贼寇,而宜良城内各军却是打扫战场。

    一番征战之后,终于,宜良城外平静下来。

    明中信缓缓步出了宜良城,身后,乃是跟屁虫赵明兴,以及各位学员。

    “明师爷!”沐将军、邵绩、李兵等人冲到近前,满面兴奋地望着明中信,眼中闪烁着钦佩与惊喜。

    毕竟,在他们想来,根本就不会有援兵,因为云南行省全境烽火连天,哪里还有余力前来救援他们。

    未曾想,今日之时,突然明中信召集他们,说是援兵已来,要求咱们同时出战,将贼寇们一网打尽。

    沐将军等表示质疑,因为城中兵力与城外贼寇的兵力相差太过悬殊,冒然出战,只怕有所不妥。但明中信却是态度强硬地要求他们出战,甚至不惜用钦差大人的名义手令压制他们,无奈之下,沐将军只好从命。

    邵绩见沐将军如此,自无不可。

    至于李兵,虽然也有些犹疑,但鉴于明师爷以前的种种神迹,还是相信明师爷不会做无脑行动,故此,众人一心,积极备战。

    明中信一声令下,四方城门大开,军士冲杀出城。

    故此取得了如许大的成果,他们自是钦佩无比,同时,他们也很是好奇,这支军队究竟是何方神圣?

    而那支军队也已经追杀完毕,回归了战场,但却是远远地列阵而立。

    从其阵中缓缓走出一匹马,马背上驼一人,面上蒙着黑巾,来到明中信身前不远处,勒住缰绳。

    明中信催马上前,对立而视。

    二人对视,久久无言。

    “事情可办妥?”明中信微微一笑,轻声问道。

    “嗯!”蒙巾人轻轻点头。

    “辛苦了!”明中信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一丝怜惜,不错,你没听错,正是怜惜。

    “值得!”蒙巾人声音中夹带着一丝喜悦,一丝感触,总之,感情复杂无比。

    “那就好!先行安排大军驻扎,进城再谈!”明中信缓缓点头,建议道。

    “那是自然!”蒙巾人点点头,认可了他的建议。

    说完,蒙巾人拨马转身,回转阵中,稍加耳语,蒙巾人带领着十数人的队伍回到明中信面前。

    明中信也不说什么,回身相请,与蒙巾人及一位满面胡须之人并列而行入城。

    而旁边的沐将军等人看着这一幕,更是一头雾水,用得着如此神秘吗?

第七百四十三章 钦差现身() 
    虽然沐将军等人心中疑惑,但值此之时,这支军队乃是友军这是肯定的,至于来历,想必明中信稍候自会向他们解释,现在最主要的是要将战场打扫好,防备随后而来的报复,毕竟,贼寇围了这么长时间宜良城,自然有贼人关注,如今大败而去,后面必然有援军前来报复。

    咱还是先操心这些事吧!沐将军等人目送明中信领着这支神秘的军队离去,随后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当然,他们放心的原因是因为,赵明兴这个跟屁虫以及那些学员们紧紧相随明中信保护于他,虽然这些小家伙年纪小,但这一路行来,却表现出了迥异于同年龄少年的武力值,保护明中信那是没问题的。更何况,明中信虽然没说什么,但沐将军却也心中怀疑明中信就是那位救援他的暗中杀手,那武力值哪用咱们操心。

    故此,沐将军心安理得地离去。

    然而,赵明兴却是未曾随明中信离去,而是悄然赶到沐将军面前,低声耳语几句,转身离去。

    沐将军却在赵明兴离去后,为之怔然,随后,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点头笑了一声,转身前安排事宜。

    不说这些闲话,且说明中信带领着这支人马进入了宜良城。

    城门洞开,明中信率先进入了宜良城,蒙巾人徐徐跟着,随后就是那满脸胡须之人,再就是那一队护卫。

    当蒙巾人与满面胡须之人进入城门之后,瞬间,有些惊呆了。

    只见此时的宜良城大道宽阔平整,如同镜面一般,平整洁净,大道两侧却是一间间整齐的房子,但却迥异于南方的那种房子。

    蒙巾人与满面胡须之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却是没有问什么,只是拨马紧随明中信前行。

    城内大道两侧伺立着几人,静候他们进城,一见明中信,满面笑意地冲明中信拱手为礼,明中信微微点点头,并不向他们介绍,缓缓前行。

    而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严主簿、云老爷、严秀才等人,现如今宜良城内的治理人员。

    严主簿等人也不以为意,翻身上马,缓缓跟随。

    蒙巾人等自是不会自我介绍,紧紧跟随明中信前行。

    然而,随着他们前行在大道之上,却发现,不只是城门处的房屋是那般整齐,这一路行来,却是尽皆是这般整齐划一的房屋,而且房屋门口站立着无数百姓,满眼包含着钦佩与感激地望着领头的明中信,而且是纷纷满面堆笑地向明中信打招呼,一派安逸之色,满面红光,毫无半分受灾百姓那面黄肌瘦的凄惨模样。

    这哪是灾后的宜良城,根本就是一个正在欣欣向荣奔向美好生活的城池啊!

    蒙巾人却是满眼震惊地望着明中信,而满面胡须的人则是满面的讶异之色,以手抚须,仿佛要将胡须拽掉。

    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明中信,显然,他们知晓,这一切的变化都与明中信有关。

    然而,明中信却没法解释,他正在回应百姓们的招呼。

    二人强压下心中的好奇,安心欣赏起这有别于其他受灾城池的整洁与干净,当然,也有大片的空地未曾建设,但是,却毫无赃乱之象,一切尽数被清理得干净异常。

    越走他们越是心惊,不由得将钦佩的目光投向明中信,未曾想这位居然如此能干,将这座灾后城池经营得如此井然有序。

    那满面胡须之人眼中的犹疑之色转为了坚定之色,冲蒙巾人点头微笑,二人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

    终于,二人走到了一处,却是尽数瞠目结舌地望着眼前的一幕。

    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出现在他们面前。

    四根高耸的柱子耸立于人前,中间两根柱子支撑着一道飞檐,两侧的两根柱分别与中央支柱各自支撑着一道飞檐,不过比之中央的飞檐却是有些低矮,那飞檐虽然是灰色,但却是自有一般气势,是那般的雄宏,令人望而生出一种敬畏之感。

    左右两边的柱子中央各有一块木板,上面涂了黑漆,上面贴着一张公告,具体内容不得而知,显然,这就是平时公告大家张贴公告的地方。

    紧随而后的却是一座大门,却是普通一些,同样是飞檐,却是比之有些低矮,飞檐下是一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宜良县衙”。

    至此大家才知晓,此乃宜良县衙正门,左右是一溜围墙紧紧围起了县衙。

    未曾想,明中信居然在这短短时日就建起了县衙,还建得如此雄宏。

    但这般建立的县衙能够承受得住地龙翻身吗?他们深表怀疑。

    同时,他们心中不由得对明中信升起了一丝埋怨,如今宜良还未正式摆脱地龙翻身余震的影响,耗费财力物力建起这县衙,如果承受不住余震,再次毁坏那就得不偿失了,更兼这样的时刻,城内还未曾全部建设完毕,你就建了县衙,这真的好吗?是不是有些好大喜功的意味?

    蒙巾人也皱眉不已,不由得将埋怨的目光投向了明中信。

    至于满面胡须之人也有些不以为然地看了一眼明中信。

    明中信对这些仿佛没有一丝感觉,翻身下马,冲蒙巾人笑笑,伸手延请道,“请入内歇息!”

    众人纷纷下马,自有下属收罗马匹。

    一行人缓缓步入了这新建成的县衙。

    迎面而来的是照壁,照壁之上空呈现的是一缕飞檐,显然,那就是大堂。

    转过大堂,人们瞬间发现,大堂左右却是一片空旷,无一物无一屋,只有一座孤独的大堂立大那儿。

    一时间,大家为之愕然,这是还没完工啊!

    “这座县衙其实乃是在百姓们强烈要求下建立的,明师爷其实不愿意劳民伤财建设县衙,但百姓们一致要求,说是没有县衙大堂大家心中没底,也没有个归属感。其实,百姓们的意思是想要让明师爷有个歇息的地方,只因为,这些时日明师爷太过劳累了,连个歇息的地方都没有!”说着,严主簿将钦佩的目光投向明中信,眼中也闪过一丝痛惜。

    与此同时,云老爷、严秀才及学员们也是纷纷将痛惜的目光投向了明中信。

    蒙巾人与满面胡须之人听着严主簿的解释,再看到这一幕,心中却是一动,看来,这明中信深得宜良民心啊!

    “说这些干什么!来,先行进去歇息歇息!”明中信却是淡然一笑,制止了严主簿的解说。

    众人鱼贯而入,纷纷落座。

    大堂却是没什么与众不同的,不过就是县衙大堂的标准样式。

    抬头望去,大堂正面上书“亲民堂”,坐北朝南,高耸威严,在建筑上是县衙署中最为宏伟的,在职能上也是最为重要的,全县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这里审理,大堂为五楹厅堂,中间为三楹公堂。

    大堂内,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这与宫阁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可谓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知县办案公正、廉明。“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