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6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深得信用,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丹阳尹等职。萧衍很有文才,是齐竟陵王子良西邸八友之一,后为官至雍州刺史,掌握着重兵。在齐末混乱中,代齐自立,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侯景攻下台城后,老饿病死。侯景立萧衍第三子萧纲为帝(即简文帝),作为傀儡。后又改立萧衍长孙萧欢之子萧栋为帝。不久,侯景又杀死简文帝萧纲以及他的10多个儿子。梁宗室还有许多人也被杀害。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即皇帝位(即梁元帝),定都江陵,但3年后就被西魏政权攻灭。西魏又扶持昭明太子的第三子萧督为梁帝,历史上称其为后梁。此时曾起兵讨伐侯景的梁将陈霸先、王僧辩则在建康拥立梁元帝之子萧方智为帝(敬帝),不久又被陈霸先废掉,霸先自立,梁朝灭亡。

    从当时情况看,萧衍这一族在皇室内部斗争以及侯景之乱中损失较大,但在陈朝建立后,其大部分留在陈朝,仍为甲族,但没有太知名的人士。

    到了隋唐时期,萧氏势力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主要是指萧衍这一支势力。此支中在《隋书》与新、旧《唐书》中入传者达到23人之多,其中4人是萧衍兄弟的后代。其余19人全是萧衍的孙子、后梁皇帝萧詧(ha)的后裔。这19人中有9人为宰相。萧詧的后裔在隋唐时期势力之所以发展强盛,是因为萧詧之孙女为隋炀帝皇后,隋灭后梁后,萧詧子孙有很多人在隋朝为官。到了五代时,萧氏家族的势力明显衰落,其家族成员中入《五代史》之传者仅有二人,即萧顷,他在后梁为官至同平章事;萧顷之子萧源,在后唐为官至秘书监。北宋统一后,兰陵萧氏作为一个士族家族,基本上就不复存在了。

    故欧阳修、宋祁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萧梁旧臣、北周著名诗人庾信誉之为“派别天潢,支分若木”,大文豪苏东坡也赞道“摇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终当继八萧”。

    虽然在北宋之后兰陵萧氏有些没落,然而,萧氏一族却并没有消亡,而是进入了休养生息当中。

    当然,进入休养生息当中并不意味着就退出了朝廷,反而是缓缓在朝堂之中布局,凭借着深厚的底蕴,萧家每代皆有子弟步入朝堂,虽然并没有进入朝堂中枢,但却也在稳步地上升当中。

    当然,这也是萧家进入朝堂一定位置之后,大家才意识到的。

    某一日,朝堂之上的大人们突然发现,居然有一股势力在悄然之间都成长到了一定的程度。

    而这股势力居然曾经还是如此的显赫。

    于是,朝堂之上的大人们对这萧家有了一定的认识,继而对其进入了拉拢,毕竟,有这样一个厚积薄发的势力,大家自是巴不得将其归入自己一脉势力当中。

    就这样,居然有无数势力因其展开了争斗。

    当这股势力进入大明皇帝眼中之时,这股势力却是已经归入了一些大臣们势力当中。

    当然,大明皇帝对其是异常警惕的,毕竟,这股势力在曾经的历史上可是不安分之极,而且出现过如许多的枭雄,明里暗里大明派出了暗探随时观察这股势力。

    不过,经过几代的观察,萧家安分至极,没有一丝行差踏错,即便他们被那些大臣势力所网罗也是迫于无奈,逐渐地,经过几代之后,大明对其监控也逐渐松懈了下来。

    当然,没有尽数放心,还是有人在随时晓时监控着的,毕竟,任谁也不可能尽数放心这样一种势力。

    到得这一代之时,萧家居然座到了四品知府,当然,这是凭借人家的实力,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萧知府居然娶到了谢迁的亲侄女,这下,萧家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如今,无论朝野,萧家好似得到了扩张。

    而大明暗探随之也进一步加强了监控,但依旧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头。

    就这样保持着这种警惕态势,萧家一直就在大明暗探的监视之下,但却没有任何不对的势头。

    而谢迁对这位侄女婿倒也上心,更兼这萧家还有萧飒这一位天纵奇才,早在十余岁之时就已经中了秀才,就是萧家一直在压着,没有让其参加乡试、会试、殿试,否则,只怕这位天才早已经一跃而成为了大明最年轻的进士了!

    这位萧飒更是深得谢迁喜爱,更是操心其婚事,如果不是萧飒几次三番推辞,只怕这谢迁又得多一位侄孙女婿了!

    故而萧家其实在朝中已经有了一位势头极大的靠山谢迁。

    不过,即便没有这位靠山,就依萧家经营多代形成的朝野势力,也是令人有些忌惮的!虽然,萧家一直以来很是低调,但这些势力却不由人须得考虑其后续反弹啊!

    所以,弘治听得要搜查萧府才有些顾虑,他并非怕了萧府,而是后续的影响太大,如果没有找出贼人线索,只怕会令那些势力有所动,到时,可就有些不妥了!

    “你们可确定,那些贼人真的进入了萧府?”弘治抬头凝重地望着陈准。

    陈准看看牟斌,二人对视一眼,相视点头。

    “陛下,万没有错,一切线索都指向了萧府!”陈准回头正色回禀道,“虽然无法肯定那些贼人与萧府有关,但却有极其符合那弥勒会贼人形象之人隐藏入了萧府!现在下属们正紧紧围困萧府,却不敢冒冒然行动。正是因为搜查萧府事关重大,故此,微臣才与牟指挥使前来请示陛下!”

    “陛下,还有一事,臣不得不奏!”旁边的牟斌上前一步,正色道。

    哦!弘治一愣,还有事?不由得望向牟斌。

    “陛下,其实,现在那谢阁老正在萧府做客,这也是微臣等更加顾虑的一事!”

    “谢阁老?”弘治一怔,不解地望向牟斌。

    “不错!”牟斌苦笑一声,“只因为那萧飒这些时日刚刚回到京师,谢阁老听到后,要上门考校于他学业,故此”

    话音未尽,但弘治听明白了。

    别看这萧飒违逆了谢迁,将他的招婿好意推辞了,但谢迁却是更加喜爱这个一心向学的侄外甥,同时,对他的学业更加上心,由于他经常借考校萧飒的学业之名召见于他,两人的名份其实更像是师徒,当然,没有正式的名份,但却更胜一筹!

    今日这谢迁上门考校正说明了萧飒在其心中的份量!

    本来这搜查萧家就令人头痛,如今谢迁更是凑了这个热闹,如果找不出贼人还则罢了,找到了如果贼人暴起伤了谢阁老,东厂与锦衣卫可就罪过大了。

    但如果找不出,又将面临谢迁的责难,真心是进退两难啊!

    怪不得这两个家伙将这个烫手的山芋送到自己面前!

    想及此,弘治不由得龙眼瞪向下面的两位密探头子。

    陈准与牟斌岂会给他机会,二人正一本正经地低头听候他的吩咐,头抬也不抬。

    这两个家伙!弘治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无奈地翻个白眼!

    事情虽然棘手,萧家之事一动就会牵动朝堂势力变化,甚至谢家势力都会介入,到时有些麻烦。

    但是,弥勒会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绝不能因为这些原因就任由弥勒会贼人逍遥,即便只是有一丝线索指向萧府。毕竟,此番弥勒会在京师频频出手,早已激怒了弘治,如果再任由弥勒会这般猖狂,大明又如何统治这天下?这弥勒会可是一直以来都以推翻大明统治为已任的!

    虽然已经将其在京师的势力消灭得差不多了,但是,如果首恶不除,弘治心中的这口气不顺畅啊!

    弘治不再看他们二人,提起笔来,稍稍思索片刻,刷刷刷,大笔连挥,随后将大笔扔过一旁,取过一方小印郑重其是地印于纸上,随后抬头望着陈准与牟斌,沉声吩咐道,“此番查探,你们务必小心,万不可将贼人放跑!”

    “诺!”陈准与牟斌抬头望向弘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们可没想到,陛下此番居然没有因为忌惮谢阁老而放置此事,反而下令搜查萧府,这可真的是意外惊喜啊!自然是极其爽快地扬声应诺。

    “不可惊扰着谢阁老!”弘治稍稍一迟疑,再次吩咐道。

    毕竟,他也很是忌惮谢阁老,并不愿意就此与谢阁老交恶。

    陈准与牟斌二人自然知晓轻重,应诺而去。

    “谢阁老,希望你与弥勒会无关!”弘治望着二人的背影面色阴沉下来,低声自语道。

    “陛下,切不可妇人之仁,这萧家如果真的涉及那事,必须铲除!即便有谢阁老为他们背书,也万不可心软啊!”就在此时,暗中一个声音响起。

    “嗯!”弘治并不意外,缓缓点头,并不言语。

    暗中之声音也归于沉寂,不再言语。

    御书房归于一片宁静。

    “中信,中信!”一个声音在名轩阁中响起。

    随即一个身影疾步上了二楼,直奔赵明兴的“病房”。

    吱呀一声,“病房”门洞开,福伯出现在门前,冲来人使个眼色“嘘”。

    来人一怔,连忙止步,上前一步,轻声问道,“福伯,中信还没醒?”

    福伯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少爷太过劳累了,还为明兴再次诊断疗伤,刚刚睡下!石大人,如果不是急事就不要打扰少爷了!”

第八百三十七章()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石文义,却见他面上的喜色未褪,强行抑制着激动的心情,轻声道,“有大事发生啊!必须告诉中信!”

    福伯眼前一亮,“什么大事?”

    石文义就待告知,却在此时,房中响起一阵响动,“石大哥,进来吧!”

    二人齐齐一惊,对视一眼。

    福伯埋怨道,“看,又将少爷惊醒了!”

    石文义一脸的尴尬,也不知为何,他在福伯面前就是摆不起锦衣卫千户的架子,反而象小兵般履履被训斥,他却觉得理所当然。

    “好啊,正好,咱们也听听所谓的大事!”就在此时,他们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

    二人一惊,回头一看,哟,却只见刘大夏、郭小候爷、明中远等人纷纷从房中走了出来。

    却原来,这些人根本没有离开,一直都在名轩阁当中,守着明中信,静候消息。

    相信是石文义的声音惊动了他们,一下都出来了。

    吱呀一声,房门洞开,明中信缓缓步了出来。

    “中信!”刘大夏眉头一皱,忧虑地望着明中信,“你的伤势?”

    明中信冲他笑笑,摇摇头,“无妨,只要不再有所大的行动,不碍的!”

    “不要硬撑啊!”明中远关切地看着他,“反正这里也有刘老主持,必然不会出什么纰漏的!”

    “不错,反正弥勒会余孽基本上已经被清理干净了!”郭小候爷附和道。

    听到郭小候爷的话,石文义一脸怪异地瞅了瞅他。

    “走吧!”明中信却是不管不顾,迈步走到了二楼中央的桌前,缓缓坐下。

    这下,大家也没话了,摇头叹息一声,只好跟随明中信来到桌前坐下,毕竟,大家知晓,明中信此番举动就表示再劝也没什么用了,只好如他意,且看他究竟要如何吧!

    待众人坐定,明中信抬眼望向石文义,“石大哥,有什么大事?”

    石文义看看周围,轻叹一声,转而望向明中信,并不言语。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人多嘴杂,他有所顾虑。

    明中信轻声笑笑,“石大哥,此处皆是自己人,有何事你就说吧!”

    既然明中信如此说,石文义也就不再藏着掖着,歉意地环视一眼大家,面色一沉,缓缓道,“据查,那弥勒会余孽现在躲入了萧府,而谢迁谢阁老正在府上做客!”

    “谢阁老?”众人一阵讶然。

    “哪个萧府?”明中信却是注意的与众不同,眼中一亮,沉声问道。

    石文义沉吟片刻,望着明中信,“中信,与咱们所想不同,此时的萧府动不得啊!”

    明中信眉头一皱,答非所问道,“你是说就是那个萧府?”

    众人一阵奇怪,这二位这是在打什么哑迷?怎么说的咱们根本听不懂?

    刘大夏看看两人,问出了口,“中信,你们在打什么哑迷?”

    明中信与石文义对视一眼,苦笑一声,“刘老,中信有个猜想,这次可能会有所印证,但现在不能说啊!”

    “与这萧府有关?”刘大夏一皱眉,猜测道。

    明中信苦笑点头,“是!”

    “嗯!”刘大夏一怔,垂头细思,不再询问。

    旁边的人依旧是一头雾水,这是怎么回事?咱们还是不清楚啊!

    然而,这次明中信却没有再向他们解释,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