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诉苦,没用!”明中信连忙制止他。

    明中远看诉苦无用,一咬牙一跺脚,大不了多找几个人连轴转,我就不信印不出来!

    明中远不再理会明中信,冷哼一声,掉头就走。

    “哎!书稿!”明中信大叫。

    “等着吧,我找个独轮车!”明中远的声音远远传来。

    明中信笑了,心说一句,靠谱!

    哎,终于又搞定一件事,但教习的事已经迫在眉捷了,又得有专业才能,又得可靠,这还真不好找!

    算了,让孙宇和族叔去操心吧!谁让人家人脉广博呢?

    自己还是一心等待县试结果吧!就是不知柳知县是否敢给自己个案首?

第122章 县试案首() 
此时的柳知县痛并快乐着。

    考官们将自第一场起当取考生,全数拆开弥封,准备用姓名发案。

    却惊讶地发现,所有四场考试的第一试卷人选竞然皆是明中信,一时间,都傻在了当场。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结果发长案,那么明中信可不就是名列县试第一,也就是说,明中信真的获得了“县案首”,而且毫无争议。

    要知道,这县案首,如果无重大事故,就无须再一路考至院考,照例会进学,获取秀才功名。而县试前十名者,为县前十,是一项荣誉,到府试进行考试时,需提坐堂号。

    二者那可是天差地别。

    但考官联想起之前的谣言,如果取明中信为县案首,是否会引起轩然大波呢?

    他们无法判断,在唐逸之的建议之下,只好将试卷及结果拿到了柳知县的面前,请县尊大人定夺。

    柳知县见此情形,也是哭笑不得。

    谁能知道,这明中信还真的考了个县案首。

    本来他准备秉公而行,谁是案首无所谓,只要答题优秀,取个第一又何妨。

    到时,将试卷连同成绩一同公布,谁敢说他徇私舞弊?!

    然而如今见明中信居然以四场第一的成绩取得案首,他也是无语至极,要知道,这可是史无前例的。

    他当然希望明中信成绩越优秀越好,但这尼玛太优秀了,给人一种不真实。

    如果定他为案首,外面的读书人会否觉得自己将试题泄露给了明中信,否则他怎会考出如此逆天的成绩?

    如果不定他为案首,自己又怎过得了良心这一关,而且这还关乎自己的教化之功。

    要知道,这逆天的成绩不正是自己教化之功最好的体现方式嘛!

    到底定不定明中信为案首呢?

    一时间,他陷入了纠结当中。

    “县尊大人,您想想兰亭文会与诗词会友?”唐逸之低声在柳知县耳边道。

    唐逸之的话如醍醐灌顶!

    对呀,明中信不还有现场做诗词的本事吗?就算定他个第一又如何,大不了再让他与不服之人一较高下即可!柳知县一时间百感交集,回身看了看唐逸之,却见他一本正经地站在身后,不发一语。

    这明中信还真有贵人相助啊!自己差点就将他的案首取消掉,这唐逸之啥时候与明中信搭上的?明中信,你可得好好感谢人唐逸之了。

    如此,柳知县念头通达,大笔一挥,搞定。

    “将此名次公之于众,并将每场前三名试卷张贴出去!”柳知县吩咐道。

    这时清晨,县衙门外人头攒动,百十来号人皆在等候县衙发长案,其中除考生外还有考生家属,明中信也在其中,毕竟,放榜之后,取中者还得去拜见县尊大人,当面致谢。

    旭日东升,县衙大门洞开,两排衙役列队而出,当中一位吏员手捧长案,来到县衙门外,望望众位等候放榜的百姓,志得意满地将长案贴于照壁之上。

    众人蜂拥而上,冲到照壁前,无数道热切的目光投在了长案之上。

    长案依旧是圈案,只不过换成了人名而已。

    众人下意识地望向了正中的位置,按规矩,这个位置即为县案首的独尊之位。

    嘶,一阵倒抽冷气之声,嗡嗡嗡,小声探讨之声不绝。

    怎会是他,怎会是他?

    不错,独尊之位上的人名正是“明中信”三个字。

    众衙役从县衙抬出四个木制公告牌,放置在县衙大门左右两侧。

    又一名吏员手捧案卷出来,将案卷贴于公告牌之上。

    咦,那是什么?难道这个长案不是真的?

    一时间众人疑惑不已。

    有读书人上前来到公告牌之前,仔细打量。

    呀,这不是朱卷吗?

    朱卷,乃是科举中为防止考官通过辨认熟人笔迹从而徇私舞弊所定,由誊录人员将考生试卷用朱笔按原样抄写而送考官评阅的卷子。

    却见朱卷上面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封皮明确标有场次之号,上面密封线处留有弥封痕迹,密封线内书写着座次号。朱卷上柳知县的大红评阅着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朱卷下面是考生试卷,上面密封线处填涂着考生的姓名、座次号、准考证号,与朱卷相对应。

    不错,这正是考生的朱卷、试卷。

    一位吏员上前,站于台阶之上,大场宣布道。

    “县尊大人有令,今日发长案之时,为防止百姓误传谣言,特将每场考试前三名之试卷公之于众。”

    众人哗然阵阵,原来县尊大人之前公告是说真的,真的将考生试卷公布了!

    有细心之人发现,为何只有每场前三名的试卷,而没有明中信的试卷呢?明中信可是要求将他的试卷每场皆公之于众的!

    将这疑问提出后,立刻有人讥笑道,“笨蛋,既然明中信高中案首,自然在这三个试卷之中,这还用问吗!”

    “那也不对呀,他可是参加了四场考试,场场不缺,他总不会场场前三吧,要知道县试考得内容可是很多的,咱们承认明中信在诗、词、八股文方面造诣很深,但他总不至于门门精通吧?”

    “也对,咱们再问问衙役!”

    然而,有人上前问询衙役,衙役一阵烦躁,挥手让他们离开。

    “算了,呆会再说吧!走,走,走,先看长案!”

    “少爷,少爷,您中了案首了!”福伯压抑着激动的心情,从长案前挤出人群来到明中信面前深情地望着他。

    “嗯,知道了!”明中信淡定地道,实则心情如惊涛骇浪,自己中了,真的中了案首!

    毕竟,前世虽霸绝天下,却全凭自已摸索,哪经历过什么考试,自然未曾体会过,此时体会这种滋味,可说是五味杂陈。

    “明中信四场连考皆为第一!”

    “明中信四场连考皆为第一!”

    “明中信四场连考皆为第一!”

    一时间群情激愤,为什么,为什么?他会四场皆为第一,这里面有猫腻!

    咣咣咣,啰声响起。

    众人停止呼喊,望向声音的方向。

    却见站于台阶之上的吏员再次高喊。

    “众位考生,如有不服,你们皆可提出,但请先看看明中信的试卷再来议论。”吏员停顿一下,继续道,“看后,如有异议,请各位来县衙门前当众提出,明中信也在现场,各位可当场提出比试,谁如果能够获胜,县尊大人自然会秉公而断。”

    这,这是将自己放在火上烤啊!一时间,明中信有些火大,本来还对柳知县将他取为案首感激,还在想如何报答于他,现在却再无一丝报答之意!

第123章 县试落定() 
“是吗?明中信真的是四场连考第一吗?”还有些百姓不敢相信,互相问候身边的读书人。

    毕竟,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众人岂能相信!

    但已经查看朱卷公告的读书人言之凿凿,不由人不信。

    录取的考生听到吏员此言后,心想,也对,还是先看看朱卷吧,否则让县尊大人抓着把柄打入大牢再将功名取消那就不好了。

    未录取的考生心中虽然气愤,但却也不敢鲁莽行事,从文中抓出错处,再行攻击,还是比较适宜的,说不定,将他拉下来自己有机会被录呢?

    于是,众人一拥而上观看明中信的试卷。

    嘶,看过明中信的试卷之后的读书人倒抽一口冷气,这,这尼玛如何能比,人家的才学都已经达到如此地步了!掉头就走。

    一个个读书人看过后,面如死灰,掉头就走,别人就是叫他,也不再应。

    他们还是有自知之名的,比起明中信所答,他们根本就望尘莫及。

    录取的考生静悄悄站在一旁等候拜见县尊大人,未录取的考生站在一旁呆呆地看着明中信,倒是一些有心思的读书人本想上前挑战明中信,但看到别人皆不敢上前,也就偃旗息鼓了。

    但众位读书人却眼神复杂地望着明中信,有羡慕的,有钦佩的,有嫉妒的,有不愤的。

    如他这般县试四场连考第一,估计今后也不会有,皆因第一场第一的话,第二三场招覆再覆根本就不用考啊,哪来的四场连考第一,所以像明中信这般凶残,四场连考第一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这家伙还是人吗?这是众位读书人的心声。

    众位百姓却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这些读书人不再吵吵了?

    待看到所有的读书人不再言语一声,也大致明白了,看来,这明中信的才学还真的让他们无话可说,也就不再起哄了。

    吏员、衙役们见此情形,也是长出一口气,还好,还好,看来明中信的凶名真的起到了作用,一时间都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待录取的读书人聚齐后,吏员上前清点人数,带领他们进了县衙。

    众童生列队进入县衙大堂,齐刷刷跪了一地,向柳知县行礼拜谢。

    柳知县望着领头的明中信心思电转,这家伙终于安静了!

    想起几个月来,明中信给他找的事,他如作梦般。

    最早的看不上眼,还想打压,再被他的文才所震惊,本想好好笼络于他,没想到又出了命案,还是接二连三,居然还牵扯到了弥勒会、锦衣卫,本以为锦衣卫来后,他会消弥一些,没想到居然与锦衣卫也打得火热,锦衣卫走后,本想,这下他该安静一些了吧,没想到又弄出了县试风云。

    太闹了,这家伙!

    还好,这家伙虽然惹事不断,但却运气好到爆棚,每次都能凭借自己的本事化险为夷!万幸!万幸!

    几个月来,自己在梦中担心他惹出更大的事情来。

    还好,他就要去府城进行府试、院试了!就让他祸害别人去吧!

    现在,自己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随着钱师爷的一声咳嗽,柳知县回过神来,尴尬无比。

    这家伙,害得自己差点在童生面前又出一次丑,柳知县狠狠剜了明中信一眼。

    让正在看着他的明中信一阵愕然,柳知县为何要给自己脸色?

    柳知县正襟危坐,鼓励道,“尔等皆为本县之佼佼者,希望尔等在府试院试中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陵县父老争光添彩!以不负父老众望!”

    “明中信!”柳知县终于叫出了这个名字。

    明中信应是上前。

    “你以十五岁之龄获案首之殊荣,希望你戒骄戒躁,潜心向学,在府试、院试上再展雄风,取得佳绩!”柳知县五味杂陈地望着这个门生,嘱咐道。

    众人此时才发觉,原来这明中信还仅有十五岁,一时间众人也是心中酸涩,想自己十五岁那年在干吗?人家居然已经是县案首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柳知县分别对前几名进行了一番勉励之后,回转后堂而去。

    钱师爷向明中信的举大姆指,无声地祝福后,随之而去。

    童生们见柳知县走了,皆纷纷簇拥而上,七嘴八舌地恭喜明中信,想与明中信套套交情,反而是黄举等人躲得远远地,看明中信笑话。

    明中信躬身向四周施礼道,“与诸位同案进学,实乃中信之幸,今后望诸位帮衬帮衬!”

    各位童生也不为已甚,本来就是同案相识,以后有这层关系,也需经常走动,抱团取暖,期待来日有人乡试、会试高中,好上门求助。

    众童生见礼完毕,鱼贯而出,却只听鞭炮齐鸣,每位童生的家属皆在放鞭炮以庆祝,没人觉得吵闹,包括新鲜出炉的童生们,皆投入到了这欢喜时分。

    “明兄,案首的感觉如何?”黄举上前调笑道。

    黄举获了第二名,李玉李婷美获得了第三名,王琪获了第四名。

    黄举虽是调笑之语,但心中也是充满酸涩之意,毕竟如果不是明中信,他可是第一名案首啊!岂能不为之惋惜!

    但他毕竟是洒脱之人,挥挥手将差心情抛之脑后。

    心中暗下决心,明中信,府试、院试再战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