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大将军-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落自小研习兵书,多以马、车、步战为主,水战或有涉猎,却也不曾下过功夫,倘若宋崖余洞悉大甘军中弱点,苦心经营天南水师,日后必成祸患。

    李落与展华昭相视苦笑,宋家水师看似已成气候,若是两军相争,又是一番变数。

    展华昭颇为气馁,长叹一声道:“养虎为患,哎,朝堂中人只看见宋家的金银财宝和温柔美人,瞧不出宋崖余的狼子野心,有朝一日沦为阶下之囚,悔之晚矣。”

    “不单是朝堂之上,后宫之中宋家也颇有凭借,展大哥,你陈兵宜州,要多加小心。”

    展华昭苦涩一笑道:“末将在宋崖余眼中,只不过一介莽夫罢了,还算不上什么人物,他忌惮的只有王爷,不过今时今日,该要加上小王爷了。”

    李落摇头轻轻一笑,淡然说道:“若能得见名闻天下的南王,也是不虚此行。”

    “只是小王爷,末将担忧宋崖余会暗下杀手,不可不防。”

    “我也是不得已为之,再过几年,若非踏马天南,该是没有机会再入余州了。

    不过我料想宋崖余目下尚不会反目,大甘朝中积弱,但军力仍在,倘若我死在天南,宋家免不了干系,有父王的定北大军和西府牧天狼,宋崖余若想兴兵作反,非是良机。

    为今之计,宋崖余必会养精蓄锐,一旦北府兵乱,或是中府诸侯称王,该是宋崖余出兵之际,大甘兴亡,还要看与蒙厥之争。”(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云妃祭祖() 
展华昭细想之下,也觉有理,只是李落孤身南下余州,怎也不能安下心来。

    心思一转,悄声说道:“小王爷,若不然让素和府出面,替小王爷打个头阵,小王爷护送德妃娘娘在先,若是小王爷出言相求,素和川不得不应吧。”

    李落哑然失笑道:“展大哥,你还说自己只是一介莽夫,这般心思可是奸猾的很。”

    展华昭不以为意,嘿嘿一笑道:“小王爷见笑了,怎能让素和川一人得了便宜,怎么说他也要出些力才是。”

    李落轻吐了一口气道:“素和川坦诚相待,我不愿拖他入这趟浑水。

    如今素和府与宋家关系颇为微妙,日后或许还需依仗素和府,且看素和川如何自处吧,若想震慑岭南宋家,终须我大甘自强,依靠外人,并非是长久之策。”

    展华昭拍掌喝道:“说的好,倘若大甘兵强马壮,区区岭南宋家,还不得俯首称臣。”

    李落眼中闪过一丝萧索之意,不曾让展华昭看见,大甘朝廷自立,却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李落定了定神,和声说道:“展大哥,我与德妃娘娘行踪可有传书卓城?”

    “还未曾传书,末将马上命人速速报与朝中知晓。”

    “好,如此劳烦展大哥了,不知何人在岤阳州?”

    “遇刺之事,朝野震动,岤阳州此际风云际会,牧王亲自统领各方兵马,廷尉司、大理司、定北军俱有高手前来。

    小王爷,听闻牧天狼中也有将士南下,不过行踪甚为隐秘,末将也无确切消息。”

    “这……有些兴师动众了,皇叔亲自南下,我未曾传信,看来是免不了要被他们责备了。

    展大哥,我且修书一封,请代为传于牧王爷,另外向各部兵马通传德妃娘娘行踪,无须遮掩。”

    “末将遵令。”展华昭唤过几个亲兵,传令下去。

    李落取过笔墨,斟酌片刻,修书一封,交予帐下听令将士。

    传令之后,李落与展华昭推演宜州余州兵阵部署,前后近一个时辰。

    终了之后,两人神情俱有些凝重,若以步马车阵,李落倒也无惧,但纵横近海的宋家水师,实是让人大为头痛。

    李落神色淡然,猜不透心中盘算,反是宽慰了展华昭几句,多想也是无益,待到余州归来之时再做计议。

    翌日清晨,李落与展华昭一道入城,前往素和府。

    素和川得报,早早便在府门前相候,礼数尊崇客气,只是却不及同李落时的亲近,颇显心机。

    入府之后,李落和展华昭先行向德妃娘娘请安,云妃性子颇为清冷,宫中素有孤傲传言,此番李落和展华昭同来,却是和颜相待,闲谈了几句,甚是客气。

    展华昭初见云妃,险些被云妃容色摄去魂魄,惊醒之后,忙不倏的低下头去,不敢再看,深恐颜语无状,惹恼德妃娘娘,反倒是云妃未曾在意,一笑了之。

    素和川备好酒菜,执意留下展华昭,以谢兵马操劳之情。

    素和川盛意难却,展华昭只是推辞,还是李落出言,这才留了下来。

    云妃尚须自顾身份,未曾同席。

    少了德妃娘娘,众人反倒不甚拘谨,宴席之中虽有几分客套,但也是宾主尽欢。

    展华昭颇显粗豪,敬酒来者不拒,似是有些醉呓之语,言语之中对素和川甚为敬佩,纵是素和川城府极深,一时也瞧不出展华昭是酒后乱语,又或是心中所想,只有李落暗自失笑不语。

    末了喝的多了些,展华昭已是有些飘飘然,只好在素和府暂住一宿。

    第二日清晨,展华昭辞别李落和德妃娘娘,快马回营,留了半数将士,余下皆随展华昭返回通南大营。

    李落既有南下余州之意,虽有日前推度之语,但展华昭仍旧颇为顾虑,回去通南大营早些做打算为上。

    年关不过几日便到,素和府上下极是忙碌,除了以备年关之外,云妃祭祖也是一桩大事。

    云妃斋戒沐浴三日,终是在年关前一日入素和家宗祠,拜祭先祖。

    李落替天子相送云妃归乡祭祖,祭奠之时免不了颂读天子书下檄文,不曾怠慢,焚香斋戒,甚是虔诚。

    素和宗祠藏于后山密林之中,沿途幽径郁郁葱葱,极是静谧,修竹、青松、寒梅、水杉、菩提团团相抱,似乱非乱。

    一路之上,并未有阵法玄机隐含其中,一草一木,一石一阶,俱是天然而成,再由素和府中人稍加修饰罢了,瞧的久了,自有一股恬静安详之意。

    素和宗祠三五丈方圆,除却屋顶,通体皆由巨石砌成,颇是肃穆,若有闲暇细看,巨石相接之处几无缝隙,也是花了一番心思。

    入了宗祠,云妃居首而跪,素和川一众紧随云妃身后,颇大一间宗堂,只余下李落一人孤身而立,只为李落代天而来,却是跪不得的。

    待素和府众人跪拜之后,李落随即代万隆帝颂读了一篇追悼之辞,称得上是沉博绝丽,虽有辞藻华奢之嫌,但应了此情此景,倒也尚算贴切。

    李落甚是沉稳,不疾不徐,待言及称赞云妃,“其形,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若轻云蔽月,若流风回雪。远而望之,皎若朗日出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其心,静若处子,洁若幽兰。林下清风,秀丽端庄。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得天之所幸,及素和造化之功,君始得之。”

    云妃美目流转,望着李落,双眸之中另有一股难明意味的神色,李落心有旁骛,不曾留意到。

    出城之时,朝中文案官吏拟有悼辞,不过连番遇刺,早已不知丢在哪里了,如今李落所念,是几日前斟酌而书,文辞达意,颇显天子诚意。(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二章 又一年关() 
颂读悼辞过罢,李落行晚辈之礼,依着云妃身侧,拜了一拜,素和府诸人看在眼中,惊讶之余,却也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宗祠祭奠,甚是繁琐,天祀诸帝五星,司命风雨十二辰,地祭神州社稷,山林名川,宗庙人鬼先贤。

    待到祭祀过罢,已是半天有余,比之大甘皇族祭祀,纵然不及,也是有五成之数了。

    又一个年关,李落仍旧不能回卓城家中陪伴家人。

    素和府中,灯火通明,入冬的些微寒意早已在欢颜笑语之中隐去了踪迹,府后青山也被点缀上风灯红烛,远远望去,似是天际的星辰散落到了人间。

    素和府,百家堂。

    灯红酒绿,轻歌曼舞,杯来盏去,好不热闹。

    正中处,云妃端坐其中,李落居左相伴,素和川连氏落座右侧。

    堂下已布满了十桌酒宴,左侧空出一席,不知所待何人。

    堂中人影灼灼,酒宴却是摆不足了,院外桂花树下也早早满上数桌,嬉笑声隐约传了进来。

    堂外却是比这堂下更显喜庆。

    素和戈不时转头望望堂外,若不是有云妃和李落在,说不得早已偷偷溜了出去。

    百家堂中,歌舞升平,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若有才色俱佳的舞姬,堂外素和家人便都端着酒杯,聚在堂门处,亦是一副眉飞色舞的模样,舞的好了,自然不惜喝彩之声,虽是有些唐突,但在这年关之时,素和川也就任他们去了。

    这些舞姬乐师,有素和府中人,也有尔绣府中的佳人,歌舞过罢,素和府总管墨闻皆奉上赏银,答谢年礼,若是无事,便留下来同席相贺,颇有大家之风。

    百家堂中,素和亲朋故友借着几分酒意,尽都上前礼敬云妃和李落,云妃浅尝既止,多回杯茗之敬。

    李落远来为客,不得已多饮了几杯,尚有几杯水酒,却是云妃言及不善饮,让李落代劳。

    李落哑然失笑,不以为意,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甚是豪迈。

    侧目望去,云妃双颊绯红,不知是酒意还是喜意,只一个娇艳欲滴,眉宇梢头的肃寒之意早早敛去,纵是再如何孤傲,此时此刻,也尽都化入似水流年之中。

    素和川泱泱大度,几番举杯之后,堂中拘谨之意渐渐消散,有谈笑,有低语,有遥声相贺,自然免不了几个年岁小些的孩童,缠着墨闻讨要礼银。

    待到墨闻苦笑无奈的递过礼银之后,便成群结队去往族中长辈处又再厮混一番,赚个盆满钵盈,便是素和川也逃不过去,身旁连氏笑语盈盈,送出了不少。

    若有得云妃喜爱的孩童,云妃便即唤了过来,疼惜一番,让李落哭笑不得的是,云妃就在身旁,暗中指示几个幼童前去向李落祝酒,祝酒之后站在李落身前,却是不走,分明是等着李落赐赏。

    李落一路南下,身上盘缠早已用尽,军营之中,也忘记向展华昭支些银两,颇是有些尴尬。

    入府之后,素和川原本送了李落些银两,被李落婉拒,只是怎料会遇到今日之局。

    素和川瞧了李落和云妃一眼,别过头只做没有看见,入席之前,素和川原意替李落备些礼银,却被云妃阻拦,素和川这才明白云妃何意。

    大甘德妃与万隆帝皇宠殿下之间,自己还是少说为妙,转头与连氏低语几句,倒是连氏,掩口轻笑,不时的打量着李落。

    李落甚是窘迫,却也不曾着恼,云妃拉过孩童耳语之时,已是听得甚为真切,看着眼前几个童稚幼子,李落怔了怔,一时不知该如何应付。

    从军之前,尚都是太后万隆帝一众人赏赐,如今李落早已不是当年的孩童了。

    身旁云妃手中拿着几封礼银,娇声笑道:“九殿下,可要本宫替你赐赏么?”

    李落轻咳一声,微微沉吟,笑道:“怎好劳娘娘破费。”

    说罢望着眼前几个幼童,展颜笑道:“我替你们做一个玩物,可好?”

    素和族中一众幼儿颇有礼数,若不是得云妃指点,怕也不会这般围着李落。

    听闻李落如此说,一个年方五岁上下的女童娇憨说道:“是什么呀?”

    李落一笑,从席间取来些彩纸,借斑斓丝带,手指划出道道虚影,行云流水,半刻之时,一只栩栩如生的飞凤跃然掌上,毫光洒风雨,文彩动云霓,惟妙惟肖,几个幼童齐齐赞叹了一声,惹得堂下众人好奇相望。

    几个孩童已然将云妃嘱托之事丢在九霄云外,围住李落,仔细的打量着李落掌心悄然静立的凤舞流霞。

    当是这些童真幼子的一声惊叹,比之旁处,犹真七分。

    李落轻轻一笑,将掌中玩物交予方才出言的女童手中,幼子接过,双手捧在掌心,甚是顾惜,身旁几个孩童颇是羡慕的望着这小小女童,一时却忘记了不曾再向李落讨要一只飞凤来。

    云妃见罢,愣了一愣,似是有些难以置信,怔怔的望着李落。

    李落面含轻笑,看着堂下几个孩童绕着方才得了李落飞凤的女娃儿,女童甚是着急,只怕掌中飞凤被旁人抢了去。

    好在身边有一个年岁大些的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