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有皇帝分身-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队是他的重中之重,他要经常在在所有士兵们面前晃眼,特别是新兵面前。

    枪杆子里面出真理,可不是随便应付就可以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直是朱子龙的座右铭。

    巡抚初设,仅为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后遂偏重军事。一开始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就是干完了活得会京师交差的。

    自从这位置成为常态话之后,现在巡抚衙门前后堂五间,穿堂两廊,大门、仪门廊庑各若干间,东左建寝室,又东则建赏功所。

    立抚安、镇静二牌坊。屏墙之南,又立三司厅,以为巡守、兵备会议白事之所。规模很大!

    要不是,这官位是三四年一换人,说是成为了半个山寨一省之主,也不过份。(想想有的小国家可能都没有一个山东省大,呵呵,呵呵,这可不是个小官位)!

    就在朱子龙这边,在山东大兴而起,计划很顺利之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又有些特殊的变化。

    原来历史上,要在1628年才自称闯王的高迎祥同志,提前称王了。

    他旋转战陕北,后入山西境内,最近更是在黄河另一个地区,率各部渡黄河,经河南转战湖北、陕西、四川等地。

    陕晋各路义军结成三十六营,迎祥为领袖之一,推称“闯王”。

    而此时,他手下的李自成及侄李过、张献忠等部亦东渡与会,义军共众20万。分道四击,相继攻克了宁乡、石楼、稷山、闻喜、河涧诸州县。

    似乎有了要做大的迹象!

    因为朱子龙的到来,穿越和影响一些人的命令,甚至于因为暗杀******,成功了一半,失败了一半的原因。

    原来应该是高迎祥同志上司的王自用同志,却提前领盒饭回老家了。

    王自用(?…1633年),陕西绥德(一作宜川)人,一名王和尚,号紫金梁。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领袖。

    在原来没变化动的历史上,王嘉胤死,他被三十六营义军推为盟主,号为三十六营,众二十余万。

    次年,进围沁水,活跃于豫北,复北进山西榆次、寿阳,紧逼太原。六年,退回豫北,在武安作战受伤。六年五月,于河南济源病死。三十六营联盟宣告结束。

    然而,在现在已经有些点变动的历史上。

    这可怜娃,还在半路,就让朱子龙的暗杀死士,在他一次潜行想和其它人汇合时,就给暗杀掉了。

    所以,高迎祥上面没有领导了,于是就提前成为,第一任闯王了。

    对此,朝庭应对的方法。也要拿出来了!

    朱子龙知道情况后,做出的回应,是立刻魂穿回皇宫,让皇帝分身下令各地开始集中围剿他们。

    并且还计划把休官在家的孙传庭,给顺带的,在一众召唤的官员中,一并提了出来。

    …(未完待续。)

第477章 满桂复起!()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初授永城知县。天启初年进入北京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弃官回乡。

    没错,这货现在根本就不在朝为官了,自己回老家了。

    朱子龙只得让皇帝分身下旨,去他的家乡找人。

    然而,世事难测呀,古代时交通不便,又没有电话,公路也没有几个。

    加上山西大灾,能老实呆在家乡的也没几个人。有时候从这个省走到那个省,花的时间就要几个月,中间还可能数百里无人烟。

    别看什么天下都是皇帝的,真要你让皇帝找一个人,而那个人不知道你在找他,或者说有意暂时不想你找到他。呵呵,那无疑******里,相当于大海捞针一样难!

    所以,朱子龙安排下去给老孙传信的人,能不能很快的找到人,能不能顺利的将孙同志带回来。

    只有,老天才知道。心里并没有底!

    不过,没关系。

    没有孙屠夫还有卢屠夫,对于孙同志,朱子龙只是感觉他是历史名人,记忆犹新罢了。

    事实上,只要大环境下,不出大错,用谁也是用。

    再说了,不是还有一个卢象升吗?

    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汉族,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著名将领。

    尽管现在还没到1629年,己巳之变。

    卢同志的官位现在还不大,只是一个知府。在原来的历史上,他要在1629年的后金从喜峰口突入关内,就是“己巳之变”。

    卢象升也是在这时候崭露头角的。他招募了一万多人,进京协助防卫,立下小小的功劳,于次年晋升为右参政兼副使,负责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号“天雄军”。

    这是他带兵的起始,明史载:“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

    考虑到历史有了变动了,朱子龙决定提前提拔他。

    于是,一道圣旨就下去了,内阁也意见不大,毕竟皇帝支持,而卢同志本身还算是东林党中的一员,只是有些另类。

    为什么说卢同志另类呢!

    那是因为,明末东林党中,实际上分成两类人,办事的人,不办事的人。

    比如,1:你要么不办事,参加东林党骂人集团,你只要骂人就行了,其他别管,跟着骂就对了。

    而且大家骂什么,你骂什么,不能歪楼,保证你一路平步青云。满洲人打过来你投降就可以了,富贵财产什么的一样不少。(大部分东林党人就是这得性)!

    2,你如果要办事,对不起,你就成了骂人集团的靶子,除非你在骂人集团拥有极大的话语权,譬如洪承畴之类的。

    要不,你一办事就等着挨骂吧,不骂你骂谁,人家都在骂人,就你在办事。所以麻烦老兄充当坏蛋的角色,挨骂吧,这和你的业绩什么的都无关,反正为了骂而骂。

    很显然,卢同志就是第二类东林党人中的战斗机。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朱子龙才会对卢像升另眼相看几分,有心提拔重用。

    当然了,与此同时。

    朱子龙对边关那边也没有放松,这不。

    在京城养伤大半年的满桂终于是康复了,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决定再次让他上前线。

    一道圣旨召他入宫,隔着老远,满桂就在朱子龙的皇帝分身面前,双膝跪下,磕头说道:“微臣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走下龙辇,亲自搀起满桂,笑道:“爱卿,快快请起。你办差尽心朕很是放心,可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毕竟刚刚康复。朕今后还有很多大事需要你去!”

    “微臣粉身碎骨,难报皇上大恩。”满桂当场泪流满面,磕头不止。

    等到一轮番的做秀交谈过后,满桂不但官复原职,还加官一级,赏银千两,谢恩暂回。

    转过来,回到宫里的朱子龙皇帝分身,就接到了东厂的密报。

    “袁崇焕坚持说不能放弃锦州,说是修建宁锦防线是孙督师留下的辽东策略,放弃锦州就等于前功尽弃。不但抗命不撤,还要求新任督师向朝廷请款,重修锦州城池?”

    啪!

    朱子龙一把将密报扔在了桌子上,冷哼了一下。

    “重修锦州城池?国库里的银子还没被糟蹋够么?”

    此时此刻,朱子龙对袁崇焕再次恶感倍增。

    然而,这货在辽东已久,已有气候。他手里的部分听命军队又全部是辽东本地人,和锦州百姓沟通方便。朱子龙有理由相信,一但朝庭有命。说要放弃锦州,他就可能会派人到锦州散播谣言,说什么锦州百姓一旦撤回山海关,就会无粮可吃。

    反正,这种明白人估计也是知道帝心不喜他。

    所以,干脆站在大义的道德观念至高点上来做事,以道德绑架皇帝。

    相信朝中和内阁中,亦然有不少大臣害怕承担丧土辱国的责任,所以也会认同他这种做法,为之助威。

    想了好一会儿,朱子龙咬牙切齿的自语:“毒瘤!袁崇焕这小子就是辽东最大的毒瘤!”

    “他为了自己的声名和权力,根本就不理会以土地换时间的策略是否正确。看准了朝廷顾惜面子的弱点,就铁下心来和你对着干,到时候不管朝廷采纳那种策略,以他和后金多少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都能保命。事后也可以捞足保家卫国的好名声!简直就是真正的大奸似忠!”

    站起来在窗户边看向天空,朱子龙眼睛思索。

    最终脸上闪过一丝杀气:“只要我还在,你就别想当上山寨辽东王!”

    吐完一句狠话之后,再次看向奏报,突然间,朱子龙的心头一亮。

    摸了摸下巴,心想,自己何不来个将计就计?

    没错,上次这货,可是直接上报说要让他立主边关,可为五年平辽的。

    以前是不宵,现在看来,这事倒是可以转换过来,成为一个坑哟!

    呵呵,你不是想道德绑架吗?

    那就来吧!

    …(未完待续。)

第478章 《老司机》宫殿内的早朝风云!() 
第二日,早朝!

    商议朝事的宫殿,却是换成了《老司机》宫。

    前面说过了,一年前,朱子龙下令修建三座新宫殿,分别是《老司机》宫,《开车》宫,《带带我》宫。合称,老司机开车带带我!

    现在,《老司机》宫提前完工了!

    于是,朱子龙这个皇帝分身直接下令,从此之后早朝定在了《老司机》宫召开。

    老司机宫内,先是就常事而论。等到讨论的差不多了时!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坐在龙椅上,点名满桂出列,让他讲一下回边关后,大概的布局方针。

    满桂显得很激动,详细的开始讲解自己的三方布置平辽方略。

    并且特别强调自己的三方布置方略实际上,已经进化成了四方一增加了近蒙部落。并建议适当奖励蒙古以作鼓励,坚定他们的抗奴决心,保持友好联系,再以钱粮为饵,诱使继续出兵袭扰科尔沁,使建奴尾难顾。

    百官都知道满桂是蒙古族人,倒也理解他这话的说法。

    这时期的蒙古族很乱,乱到就像雇佣兵一样。许多部落都是谁给钱,谁拳头硬,就跟谁走。

    所以,现在的蒙古族那边,三分之一跟了后金混,三分之一亲近大明,三分之一中间派,看谁也不顺眼。当然,他们越乱,越成全大明的心思。

    等到满桂讲了不少,稍停之时。

    朱子龙在龙椅上笑道:“满爱卿,你的方略很好。总之一句话,上次的辽东之战你虽然没有参加。但你仍然有大功,也证明了你的方略十分正确,很适合辽东战场。不过,是不是最合适,嗯,你先看过这份密奏再说!”

    说话间,王承恩上前将朱子龙传下的奏折,送到了满桂的眼前。

    等到满桂快看完了,朱子龙在上面说道:“这份奏折,报给联一个反击建奴方略,也是一个辽东官员提出来的,他在奏章里夸口,如果联采纳他的方略,那么五年之内,全辽可平!你们说说,他提出的这种可能性,存在么?”

    说话间,朱子龙的嘴角上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笑。

    “五年平辽?他有这么大的把握?是谁?”看完没有注名字的奏折,满桂瞪大了眼睛惊讶问道。

    朱子龙笑而不答,反而阴阴一笑,问百官道:“众爱卿,你们信么?以为如何?”

    户部尚书狐疑了一下,站出来答道:“臣听了有些将信将疑,觉得有些夸夸其谈。可是我们又想到自万历四十五年以来,朝廷为了平定辽东建奴,已经花费了无数兵马钱粮。”

    “辽东战场象一个无底洞一样,国库实在受不了了。所以,也许商议一下可行的话,那大明朝勒着裤腰带再忍五年,也算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显然,户部这些年来压力很大,从经济角度来看,还是倾向于相信这个方案为多的。

    不过,下一秒。

    满桂马上就大叫起来:“荒唐!荒唐!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修筑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不说大明国库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开销。就算是国库能支撑得去,建奴主力一来,驻守各堡的大明军队也只能各自为战,被建奴各个击破,下场只会更惨!”

    “可是奏章里说,采纳这个方略之后,可以有效的减少建奴可耕之地,使建奴无粮可用。”

    此时,奏折已经送到各位大臣们上轮番观看,只是没有注上名字。

    一名内阁大臣神情闪了闪,突然站出来说道。

    然而,满桂却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