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有皇帝分身-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带队大哥都倒下了,生死不明,本来就士气已无的流贼们,这下炸营了。

    余下的流寇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恐惧,也是纷纷逃跑。如潮水般溃败!

    真是,来的快,退的也快。

    极远处山上,观战的高迎祥脸色铁青。反差如此强烈,一时间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不过稍时,他又想到,官兵太强悍了。已方准备不足,炮灰又没带够,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退了吧。

    于是,中军的退军号令立时传开。

    不过,号令不号令的其实没啥用了。

    因为流贼大军,早已经是人人崩溃了,他们狂叫着往己方阵地跑去,带动整个步卒军阵的恐慌。

    不多时,能跑掉的早就跑掉了,不能跑的也跑不了了。

    因为,粮草不多,收留不了这么多的流民。李紫笼也只能是给他们一人一口吃的,驱散而去。当然了,老规则,女子和儿童可以留下!

    几天后,朱家军来到了汝州。

    1476年9月,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以汝州距南阳太远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由,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联明奏请宪宗皇帝朱见深,将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汝州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

    同时,它也是进军洛阳的门户所在。

    在后世的21世纪,汝州素有“百里煤海”之称,是中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是中国中部经济实力20强县(市)。

    也是是汝瓷之都、曲剧的故乡!

    …(未完待续。)

第666章 再度交锋的前奏!() 
看到朱家军来到,钱祚征很高兴。

    流寇数万人围攻汝州己经多次,时来时散,钱祚征感觉守城颇为吃力。现在援兵到达,自然是欢喜!

    钱祚征,明朝汝州直隶州最后一任知州,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四日,李自成农民军攻破汝州,杀知州钱祚征。

    这是一个还有点能力和节操的明朝官员!

    在原来没有变动的历史上,城破后,他立而不跪,大骂不屈,为贼击刺无完肤乃殉国。

    汝州是一个大州,城池很高很厚。依钱祚征的介绍,整个汝州城周达九里多,城高有二丈六尺,外砖内土。城有四门,皆筑有瓮城。还有护城河,只是装备到位,人马精良,就是十倍数量的流贼也很难攻下!

    李紫笼等人扫视了一下,可以看出来。曾经惨烈的战场痕迹,地上到处是干枯的黑色血迹,显然,流贼上一次攻城就在近期!

    进了城,眼前的画面更是让人叹息。

    以前的汝州城颇为繁华,有大小街道七十二条,纵横交织。两边鳞次栉比,满是店铺,热闹非凡。

    但是现在,这些曾经的美好画面,都不复存在了。

    城内到处是萧条一片,各地布满了惊惶不定的人群。看到大军进来,他们都是窃窃私语。脸上的惊大于喜!

    知州钱祚征给李紫笼等人接风洗尘,在拿了万石粮草的承诺后,饭后为了不扰民。李紫笼他们又回到了城外的军营里!

    各营己经扎好后,李紫笼关心上一次大战后的伤员情况,连忙询问。

    江海回答道:“有三十三人受了重伤,目前有五人最终死亡,其它人转为轻伤了。”

    李紫笼叹息道;“受伤的将士,一定要好生调养,这些军士,是我军中的骁勇之士和兄弟。”

    江海再道:“将军放心,末将每日都有探望。”

    前几天之战,虽然流寇都是乌合之众,但是毕竟人多势众,朱家军不可能完全没有伤亡。

    对一般的明朝军队来说,伤员就是负担。但是对有各种好药好护士和医生的朱家军来说,受伤的将士更珍贵,伤愈后这些老兵将散发出更为强悍的战斗力。因为他们都经历了铁和血的洗礼!

    以及,充满了对敌人的恨!

    当晚他们就开会讨论,而第二天,为了表示对朱家军的信任,钱祚征清好城内场地,请他们进城。

    几天后,当李紫笼等人,决定守洛阳就必须先守好这里,这个决定,并做好准备后。

    不久,闯军在外地又拉了一大批的炮灰过来,当真是向洛阳这边过来了。

    从高空望下去,汝州城外,满是密密麻麻的营帐,流贼势大营地似乎密密层层,无边无际。

    闯军的指挥所,在远远的一个村子里。

    不断有头戴毡帽,身上裹着老羊袍,或是披着罩甲的大汉进进出出。相比那些头包红巾的饥民步卒,这些汉子精悍多了,显然是闯军的老营人马。

    这些人都有几年的战场搏杀经验,尸山血海见得多了,对沙战征战并没有什么畏惧的神色。

    要用一个词形容他们的话,那就是杀过人,当过小老大的超级混混。

    此时在村里的庙宇大堂内,一堆红通通的碳火燃着,刘芳亮、李过,高迎祥,李自成,等等等许多人围着火堆相对无语。

    因为在得知,守城的官兵中,就有其中一部分,是前些天和自己大战的朱家军后,于是,他们现在有些纠结了。

    少时,李过轻声对高迎祥说道:“闯王,我们十几万人聚在汝州城外,每日耗费的粮草不少。再不打下大点的城池,怕是没处就粮了。不能再拖下去,明日要么就找官兵决战,要么就换地方。要不,明天我带些马队冲冲,试试看能打下来不?”

    高迎祥没有立刻回答,倒是边上的李自城回答道::“他们的骑兵不少,我们的马匹也比不上他们,对冲要吃大亏。先前在城外就战,就不易。现在他们守城,更占优势。”

    “对,老营与马队是我们义军的根本,不能轻易耗费。”其它人纷纷附合。

    高迎祥沉思良久,终于开口:“可以用饥兵引诱,令步卒列长矛数千在阵后,官兵缠战时,马队从两侧攻击……只恐对面的朱家军骑军。试试也可,若是不能胜,我们就离开汝州,与张兄弟汇合,再图其它。”

    不得不说,这时期,到底还不是历史上的164x几年。

    现在仅仅是接近1630年来左右而已,那怕因为朱子龙的到来,让历史有变动了。但是,大方针上,他都是在对付后金为主。

    所以,流贼这边发展起来也是要时间的,这一时期的流贼大军,还没到达他们的最巅峰。

    …………

    而城中这边,就在李紫笼等人布防的时候,听到一个消息,开封的城守陈永福,竞然带了一部分人过来支援了。真是难得!

    陈永福(?1645年?),明末将领,多次与农民军在河南交战。

    在原来的历史上,他的儿子曾经在战斗中,一箭射瞎了李自成的一只眼睛。因为战功被升为总兵!

    后来,孙传庭败退时在郏县作为后卫,因部众溃退而大败。后李自成派白广恩招降陈永福,陈永福担心李自成会报一箭之仇而犹豫。李自成与之折箭为誓,表示不再追究,从而降伏了陈永福,后来又封陈永福为文水伯,陈永福从此跟随李自成。

    在李自成大业失败之后,陈永福突围后一度不知所终。有人认为他战死了,也有人认为他投降了清军。

    这是一个有点能力,但是节操什么的,还是国家敌不过个人安危的大明武将。

    不得不说,此时还没有在几年后投降李自成的李永福,心里还是有些大报负的。此次他带开封军队前来,心里的要算是,要用事实上证明,此次出征,自己不是随朱家军来作陪衬的。

    在借用李紫笼的望远镜,观察敌情后,他不由的惊叹道:“此物,真仍神物也,侦查之利器。”

    李紫笼有感他是少有胆敢来支援的明将,大方的说道:“仅仅陈将军喜欢,此镜,便赠送给你了。”

    李永福大喜,但嘴上却仍然客气的说道:“如此贵重之物,怎好意思收要。”

    李紫笼道:“无妨,区区器物,还请李军门莫要嫌弃,我军中还有许多。”

    于是,陈永福眉欢眼笑的收下了。

    少时,陈永福与李紫笼等人站在一起,举着手中的望远镜往四面观看。只见,前方约十里外,就是流寇密集的营盘。有望远镜在手,当真是观察的清楚无比。

    心中更为欢喜!

    …(未完待续。)

第667章 人对未知的东西,特别恐惧!() 
第二天上午,汝州城外的地带突然喧闹起来。

    原来,陈永福前锋营主动要求出其不意,将其骑兵全部出动,李紫笼也安排朱家军的骑兵,做为侧翼来回支援。

    闯军方面出动近两三万人,双方列阵以待。

    闯军的布置,还是老样子,饥兵在外,接着是步卒,再是马军,再是骁骑,最后是老营。

    陈永福的兵马除了家丁有兜鍪与罩甲,还有马匹外,余者军士装备很差,但是士气不错,估计这也是他们胆敢出战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对面的流贼们准备更差。

    手持大刀者都很少,大部分都是拿捡来的木棍,甚至于还有不少人是赤手空拳。

    嗯,这样子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杀!”

    随着陈永福的一声令下,他的军队开始冲锋陷阵。

    很快,双方先是弓箭与三眼铳好一番对射,随后是大刀长矛对战,杀得难分难解。

    官兵与流寇的区别,此时尽现。

    别看流贼先锋有近万人,不过在这两三千官兵的攻击下,还是纷纷不敌,向阵的两旁或是后面溃败而去。不过,闯军内有大量裹胁的饥军,有充足可供消耗的炮灰,数量上占了极大优势。

    见战场形势,陈永福对江海道:“将军,左侧之敌,便有劳贵部了。”

    江海拱手回应,笑之。

    下一分钟,他领自己所部骑兵,滚滚向双侧冲来的闯军“马队”冲去。进行拦截作战!

    朱家军马匹装备精良,席卷而来的气势势不可挡。闯军的马队哪敢直接对撞,纷纷阵形大乱,或分开。( 》’小‘說’)

    这一次双方的试探性对战,最后,以大明军队的胜利而结束。

    陈永福的儿子陈德杀退了敌人马队,满面血污回来,还夺得了旗帜一杆。一拱手道:“父亲,孩儿幸不辱命,得胜归来。斩敌千人左右!”

    陈永福非常欣慰,看着儿子连连点头。他中年失妻,只有独子,又是当妈女是当爹的,心中对儿子极为宠爱。而儿子也争气,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有大将之未来风范,让他一向很为此而自豪。

    李紫笼等人也在边上,说道:“虎父无犬子,陈德兄弟真是好样的。”

    陈永福心中欢喜无比,但是嘴上却客气的说道:“将军莫要赞誉太过了,犬子要走的路还长,还长。”

    此战,陈永福部下约伤亡五百多人,所以,严格来讲,也不算是大胜reads;。

    官兵小胜的消息传回汝州城,军民无比振奋,城内一片鞭炮的响声冲上天空。知州钱祚征亲自带领一些乡绅到第一线犒劳众出战士兵,并说要给众将上报朝庭记功,人人皆大欢喜。

    第二天,信心大增的陈永福又领军心大振的前锋营出战,江海仍领骑兵护卫两翼。

    用朱子龙以前教育小弟们的话来说就是,军功固然重要,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保存实力,也是重中之重。

    这一点,显然,李紫笼记在了心里。

    所以才会不争功,随陈永福发挥。毕竟,要不是没法子,朱家军这一次都不愿意来支援呢!

    “贼之最可强者,便是他们的老营及马队,这些骨干不失,闯贼又可轻易拢起数万军队。今日重点打击他们的骑卒,那怕是深入敌后也罢,只要他们骑卒损失惨重,汝州之战,便可大胜。”

    冲锋的马上,李永福对儿子,自信满满的说道。

    不得不说,老陈的决心很大,立功也心切。只是,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的敌人兵马众多,而且那一带位于闯军的后营之地,大部人马前进,很容易让人包了围。

    果然不出所料,当老陈的军队冲到流军大后方时,高迎祥完全怒了。

    要知道,他们闯军自兴起时,往日对战明军,都是胜多败少。朱家军也就罢了,现在连开封的军队也装比起来了?

    还深入敌后,不怕包围,真当闯军老营是摆设不成?

    泥人还有几分火气呢,何况加上炮灰百姓,这里可是有十几万之众。

    本来,高迎祥的想法是,缠斗几次后,假装败敌,向大后方渐退,让明军战线拉长。再来几个回马枪,每每可将缠战的官兵杀得大败。不过这两天的战事,就可!

    可是,现在,陈永福,实在是太打脸了。

    于是,很快,在高迎祥的指挥下,闯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将陈家军队,包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