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有这么好的效果,一来是秦峰打铁自身硬,他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百姓尽可能的做事情,让他的威望遍布海内,吸引人们的到来。二来,朝廷也在秦峰这边,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虽然许多人都能够看出汉室不行了,但掌握汉室,也是额外强盛的表现,才更加有机会最终问鼎。许多人从秦峰这边,看到了战国时秦国强盛的模样。人才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他们当然更愿意来秦峰这样的大势力效力。

    百姓的助威声中,大校场已经和后世的奥运田径运动场没有二样了。唯一的区别,运动员换成了各路武者,争夺的不是金牌,而是功名。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各路武科举子,为夺状元,开始了比拼。(。)

第七百七十八章 文武盛会() 
武举大会首先进行的是力量的比拼,能够举起三百斤,是一个标准。

    当然,秦峰并不会将举不起来的一竿子全打死,毕竟大部分人是举不起来的,举起来的将会列为一项达标。

    而力量,身手,射箭,五人团战,步战、马战为六项,其中四项达标升为一甲的争夺,三项达标列为二甲,二项达标列为三甲,其余皆是落榜。

    相较于文举,武举秦峰略微放宽了指标,可以说但凡有特长的,皆会招录。这也是乱世的形势决定的,秦峰需要尽可能多的武者,为平定乱世出力。

    “文长兄,定要努力,拿个状元。”

    庞统已经是军机处行走了,公务场所,他几乎已经可以‘横行无忌’。

    魏延重重点头,心说士元贤弟穷的住不起店,却即将成为军师,这说明丞相果然是任人唯贤。扬州的那些人都看不起我的出身,说不得拿个状元,为丞相效力,也让那些人知道我魏延的本事,让他们后悔!

    能够顺利举重三百斤的并不多,但魏延、郝昭、郭淮、朱灵、王凌、冯习、李通、吴班、晏明、孙礼、张既这些人,全部达标。

    紧跟着进行的是身手,这里的身手是考核速度和身体综合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对‘敏捷’的考核,大多数人都能够达标。

    接下来是射箭,这一项目更多的人达到了标准。

    后面是五人团战,步战、马战,这些项目给考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魏延、郝昭、郭淮的表现最为抢眼,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项目无法达标,但他三人全部达标。并在随后的两天里,以马步战皆为前三的成绩,完成了所有的实战考核。

    武举的评定就要比文举容易了,校场上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魏延以马步战完胜所有对手,各科全部达标成为新科武状元。

    郝昭第二。

    郭淮第三。

    武科共计取仕160人,这批人,熟读兵书,将会极大的提升秦军中层军官的素质。至于落榜的人,能够通过行军布阵的文考进入实战,都是有一定能力的。秦峰自然不能放过,他将会现场招募,有愿意参军的,立刻授予各类基层军官的职位。

    消息一传出来,落榜的武者欣喜若狂,几乎全部选择了参军,加入到秦军的大家庭之中,这也极大的提升了秦军基层军官的素质。

    八月三十日,举世瞩目的文武大会召开。

    这是一次星光闪耀的大会,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这是一次代表秦室力量的大会。

    这次到会的文武,全部是秦峰的力量,外人都不让他们来。

    这次大会的地址,是在新建皇宫一处新建成的大殿内,汉献帝还没有用,秦峰先用上了。

    秦峰麾下五州,近千名各级文武官员参加了会议。这是盛况,这是力量的体现,这让秦峰麾下的文武心气高涨,热血沸腾。他们遥拜台上的秦峰,口呼主公万安。

    秦峰高兴坏了,到来的这些人,上至军机处的军师们,下至县尉,是他可以信赖的力量。

    荀彧,徐庶,田丰,沮授,贾诩,荀攸文臣代表,赵云、典韦、许褚、张辽、张郃、徐晃、高顺、张燕武将代表,前排就坐。

    华歆、王朗、庞统、蒋琬、费祎、诸葛瑾、鲁肃,陈琳、辛毗、杨修、司马朗、毛介、荀谌、崔琰、王昶、杜畿、董昭、徐邈、许靖、陈震、温恢。

    魏延、周仓、田畴、阎柔、郭淮、沙摩柯、朱灵、王凌、冯习、李通、吴班、晏明、孙礼、张既、廖化、田楷、单经。

    这些人紧随其后。

    另有各级文武官员出席。

    这批人,将会成为秦峰争霸天下的骨干基石。

    这一下,秦峰不用再担心他麾下的五州之地没有贤才治理了。

    荀彧代表文臣,赵云代表武将致辞。

    文臣武将紧紧团结在主公周围,追随着他们的主公,为天下为百姓,尽可能的去做一些事情。这不单单是文臣武将的忠心可嘉,也代表着秦峰的治世理念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这与他多年以来,始终坚持为百姓做事,是分不开的。

    试问谁不愿追随仁德宽厚的强者?

    秦峰用他的始终如一,建立了强大的威信。人们依靠他,信赖他,追随他。

    秦峰在大会上指出,在他的治下,全心全意为百姓做事是为官的根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以来,百姓才是盛世的根基,得到百姓支持的人,才能够夺取天下。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思想懈怠了,须知骄傲自大、**堕落是无法维持长久的。

    秦峰特别指出,许许多多的朝代,他们遗忘了他们是从那里来的,他们遗忘了百姓,他们最终被取代。这历史的血的教训,太多太多。

    秦峰还特别提点各级官员,你们的地位,不是我秦峰给你们的,实则是百姓给你们的。百姓越是支持你,你才越有地位。百姓越是富裕,你的地位越加巩固。反之,百姓穷苦,你的位置就会动摇,百姓因此不支持你,你就会被取代。

    而得到百姓的支持十分‘简单’,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得到百姓的支持,名垂青史、社会地位的提高,那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秦峰的话语如同暮鼓晨钟,与会的各级官员得到了一次洗涤。而他的话,也让他在他的官员心中,竖立了一个执政的准则。谁违反了这个准则,秦峰就会处理谁。谁很好的执行这个准则,秦峰不吝奖赏,会给与其权利和地位。

    秦峰在大会上的讲话传出来后,治下百姓沸腾了,他们欢呼着秦峰的名字,一时间秦峰在民间的威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文武大会顺利闭幕,如此众多的贤才汇聚在秦峰身边,天下为之震动。对南边各路诸侯的震慑很大,一时间无人敢侧目北地。

    大会后,秦峰开始大规模调动、任命官员。

    中枢有军机处,有华歆、王朗这些老人已经足够。秦峰便大举调动,让蒋琬、鲁肃这些新科进士们,让他们都到地方上去历练。

    大会后一日的朝会上,秦峰带新科进士们入朝见驾,当朝下达了任命的诏书。新科文武举子,少数留在了中枢,大部分任命为各州郡高中级文武职位。比如鲁肃是洛阳令,蒋琬是晋阳太守,都是相当一级的地方大员。将来,当他们有了更多的经验后,秦峰还有更加重要事情等着他们去做。

    汉献帝虽然心痛被夺权,但更加不愿被黑衣卫请去喝茶,小鸡吃米的点头,已经完全傀儡化。但明面上,则是汉献帝信赖丞相秦峰,给与执政大权。马日磾等少数遗老遗少虽然极其愤怒,但秦峰可不是不得人心的董卓,他们暂时不敢站出来说什么。

    文武科举顺利结束,但秦峰的招贤纳士远没有结束,他还有一个大项目,杂科的科举考试还没有进行。

    这杂科的考试,有三个人对秦峰十分重要,一个是马钧,一个是黄承彦,一个是枣祗。

    当然,秦峰不免想起黄承彦的闺女,金发碧眼的月英。(。)

第七百七十九章 文明遗产() 
文武科举考试落幕后,杂科的考试提上了日程。

    后世也有杂科的考试,但秦峰的这次杂科考试就有所不同。

    后世里,主要针对的是工匠,铁匠、木匠、纺织、泥瓦匠烧窑的,这一类的。后世朝廷招募这些人上来,就建立官纺等机构,比如官窑、官纺。用于为官方产出产品。

    秦峰也打算招募顶级的工匠,给与编制,成立规模化集约化的古代工厂。但秦峰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生产奢侈品,而是让这些顶级工匠就能够引领行业,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生产标准化,在官府这边,自然就是统一化的办公用品等,在军方就是制式装备,在民间就是统一的标准件工具。

    标准化是很重要的,在官府,能够畅通各地官方的联系。在军方,统一的制式装备有利于士兵训练,战时如旧的坏了,拿一个一模一样的新的,用起来就不必再次熟悉,能够迅速恢复战斗力。

    在民间,标准件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古代。秦峰记得有一个故事,大致是车轮子坏了,找个好几个县城都没有一样的配件来修理,这是十分耽误事情的。

    “主公圣明,这不亚于秦时统一全国度量衡,对民间的农业、工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荀彧唏嘘不已。

    “圣主在世,圣主……。”军机处行走庞统十分激动。

    “臭小子,抢我的话……。”老贾诩在军机处的岁数最大,却是对岁数最小的庞统十分‘不满’,感到庞统的到来对他威胁很大。

    而庞统进入军机处后,无处不学,发誓要成为军机处首席的男人。

    “军队装备的标准化,民间工具的标准化,一定要尽快提上日程。本相看并州大同是一个好地方,有煤炭,有铁矿,免除了大批运输的复杂,是建立工业基地的好地方。”秦峰说道。

    “主公圣明,目光如炬,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老贾诩挡住庞统,躬身道。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秦峰很高兴。

    于是,在大同建立工业城镇的计划,就确立了下来。今后,大同,将会成为秦峰的工业基地,源源不断的产出军备、民用物资。

    秦峰这次杂科考试与后世不同之处,并不仅仅是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古代工厂。更加不同是在于,秦峰的杂科考试覆盖面之广泛,是后世无法比拟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天下经历了许多年的战乱,各行各业凋零。我们要将各行业的精英状元们‘武装’起来,让他们的技能能够流传下去。决不能在战乱中,失传任何一项。这些,可都是我们华夏文明的遗产。”

    军师们这才明白秦峰为何大动干戈,排除万难,开出这么庞大的杂科考试。此番覆盖了天下各行各业,捏糖人的都能来参加考试。原来是要将华夏文明的果实保存起来,流传后世,不至失传一项。

    军师们原本并不赞,认为比如捏糖人的根本上不了台面。但在秦峰不厌其烦的解说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军师们不知道的是,后世太多失传了,而秦峰的这项举动,为华夏保留下太多的文明遗产。

    杂科毕竟和正考不同,秦峰给与举人出身,当然这个举人的含义跟后世完全不一样。这打破了常规,在之前,各行业许多都是下九流,根本上不了台面。而现在,竟然能够拥有功名了。因此,当秦峰开杂科的消息传来后,天下各行业的精英蜂拥向邺都。

    厨子、唱曲的、弹琵琶的,还有许许多多,都来了。

    这些人的到来,虽然杂科科举还没有开始,但已经丰富了邺城的文化氛围。一时间,邺城成为了文化文明荟萃的城市。相信有了这批人,未来秦峰的治下,会成为文明璀璨的地方。

    而秦峰保护了各行业,未来的华夏,就能在结束战乱后,用极少的时间,恢复文明鼎盛。

    秦峰打算建立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秦峰对文明文化的保护,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华夏的文明传承。历朝历代,唯有秦峰提出了这一构想,此项举措对于一个文明的影响,不亚于孔圣教育天下,顿时震撼了诸位军师。

    军师们心悦诚服。

    但是,有一个问题。

    荀彧为难道:“主公,统计了一下,何止三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