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6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罗马人,已经开始集结他们的军队。

    另一方面,东方。

    秦公回到邺都后,政务繁忙。但他依旧抽出时间,化身秦校长,开班讲课,科学的理论,又真挚的谈心。似学学员程昱、刘晔、陈宫、逢纪、李典、乐进、于禁等人,备受启发,对于过往多有惭愧,投入秦公麾下。

    当时秦公麾下,文有徐庶、荀彧、荀攸、贾诩、庞统、沮授、田丰、周瑜、程昱、陈宫。

    武有赵云、吕布、张辽、徐晃、典韦、许褚、黄忠、甘宁、太史慈、张郃、颜良、文丑、魏延、马超、庞德。

    又有鲁肃、费祎、蒋琬、马良、诸葛瑾、辛毗、陈琳、华歆、王朗、石广元、崔元平,朱桓、沙摩柯、高顺、纪灵、田豫、郭淮、郝昭、李典、乐进、于禁、高览、马岱这些骨干。

    其余将校不计其数。

    公国秦声势何其鼎盛,远超历代盛世的文治武功。

    公元201年,建安八年秋,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汉室群臣表奏献帝,颂秦公秦峰开疆扩土,征讨不臣,富国安民的功德。

    献帝随不愿,但即令圣人子孙衍圣公孔融草诏,册立秦峰为秦王。

    秦峰三次推辞,汉献帝三诏不准。

    秦峰十分‘无奈’,只得‘勉强’接受了秦王的王爵位。

    当月,邺都北郊建设宏伟的祭天坛,座北面南,高二十丈,四方皆有高十丈的分坛,是为五方封坛,各设王公仪仗。

    二十五日,军民百万人前来观礼,欢呼声响彻云霄,不断。

    孔融作为孔家嫡脉传人,代表儒家主持了进位大典,并跪进王冠冕玺绶讫。

    根据汉室加冕的诏书,为了表彰秦公秦峰的功德,特赐秦王秦峰可用冕冠十二旒。

    汉代有异姓王宗亲王,规制只有皇帝的冕冠是十二旒,也就是十二排珠帘。

    又赐金根车,驾六马。

    还有五色安车,五色立车,分青、黄、赤、白、黑,所驾四马,马与车同色。五色为副车,秦王所御驾六,此乃天子法驾规制,取意驾六龙,以御天下者也。

    秦峰面南而坐,受文武百官朝拜,进位秦王。这一刻,他完成了霸业中,极为重要的一步。然而他不会就此停滞下脚步,这只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

    秦峰进位秦王,便下诏书,立长子秦琰为王世子,蔡琰为王后。

    又晋封徐庶为太傅,荀彧为秦王尚书令,军机处总理军国重事。

    秦王大封文武,赵云、张辽、吕布、马超、孙策、徐晃、黄忠、甘宁、太史慈、张郃、颜良、文丑为十二虎将。

    高顺、朱桓、沙摩柯、魏延、庞德、郝昭、郭淮、纪灵、高览、马岱、李典、乐进、于禁、张燕、黄盖、程普为十六良将。

    典韦、许褚为龙卫将。其余将领,各拟功勋定爵。

    似乎徐庶、贾诩等皆为秦国政务核心大员,似费祎、蒋琬等人皆为封疆大吏,依次其余等人各领州郡要务。

    消息传遍天下,四方为之震动。

    荆州。

    “什么,秦子进称王了,反贼、奸贼、国贼、畜生!”刘备得到消息后,拍案而起,满面狰狞,大耳朵垂都砸到了鼻梁骨上。

    诸葛亮急摇羽扇,“主公,尽快联系江东,今年北方大丰收,明年开春,谨防秦子进南下!”

    刘备又是一阵激动,暗骂贼老天,秦峰那里就是大丰收,他这里刚刚吞下水灾后的苦果。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史官的问题() 
秦王宫,开始在邺城外、渭河之北,向阳之地修建。Δ┡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汇聚而来,科学院的马钧为总工程师,黄承彦为副。

    每日里,都有拿着罗盘的大师,在工地上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而秦峰,暂时居住城中的秦王府。

    这一日,秦王府书房。

    军机处军师们都来了,汇报着工作。

    当时情况,那真是我大秦带甲百万,良将千员,万姓倾心,四方仰德。五谷丰登,府库充盈,家家户户有余粮。没余粮必定是懒惰。

    秦峰治下百姓,以秦国子民为荣,朝廷百官,以能成为秦国官员为荣。

    乃至于,没能在秦国任职的汉朝廷官员,长跪秦王府前。

    秦峰无奈,只好尽可能的安置百官。

    一时间,汉室朝廷实际成了秦室朝廷,汉室子民实际皆是秦室子民。

    汉献帝立刻成光杆司令了,比之战国时期的周室还不如。汉献帝夜夜以泪洗面,便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了。

    秦峰十分满意治下的政务军务,百姓渐渐富裕,他最是开心。然南方之地,还有一些敌人,时刻窥伺他的果实,不可不除。

    “我意明年黄河解封的时候南征,你们以为如何?”秦峰问道。

    军师们揣摩秦峰心意,也早有准备。此刻,秦峰进位为王,士气大振,将士效死,百姓心向,又府库充盈,正是用兵之时。而在江北庐江,周瑜主持的江南水军已经初具规模。

    而秦峰手中的战列舰,明年又一艘下水,就有三艘。可以在长江,取得极大的优势。

    “刘备和孙权联合打造汉江…长江防线,沿岸建设了许多投石机阵地,盘踞在渡口要隘。物资储备十分庞大。”庞统道。

    庞统这么说,并不是不赞成南征,反而是要加快南征节奏。毕竟蜀吴荆联盟,地方庞大,控制人口极多。拖得时间越久,征讨越是困难。

    在这次会议上,秦峰决定,明年正月结束,二月就开始第二次南征。

    国家大事说得差不多了,军师们就开始说秦王的私事了。

    要说天家无私事,其实也是公务。

    徐庶就走了出来,道:“大王已行王制,身边不能没有史官。”

    秦峰闻言,顿时唏嘘不已,他明白这个。

    古往今来,人们对名声十分看重,尤其是在古代。活着时候的名声看重,死后的名声更加看重。

    千古留名,才能永垂不朽。

    而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帝王有一整套完整的史官体系,确保帝王无论能力高低,无论昏庸贤明,都能个个留名。当然,昏君留的是昏名,贤君留的是贤明。

    这套体系,分内外。在内是起居注史官,在外是史馆史官。

    由以起居注史官最是紧要,随侍君王左右,二十四小时记录君王的言行举止,并且是无差级如实记录。

    而君王本身不能这些记录内容。

    然而秦峰不免就想起了自己前世的史官,小尾巴辛宪英,不禁道:“史官好,好。”

    徐庶趁机进言道:“大王,您看杨家的杨修如何?”

    “杨修?”秦峰一愣,怎么跑杨修身上了?

    “杨德祖颇有文采,实乃年轻人中不可多得的俊杰,大王认为不妥吗?”荀彧道。

    秦峰当然知道杨修了,这个后世曹植的‘高级伴读小书童’非同一般。心说别扯淡了,杨修那小子是有文采,但尽耍小聪明,又贪嘴,他来当起居注史官,零嘴本大王的娃们都不够吃,还不都被杨修给吃了。

    另外,秦峰当然知道,这起居注史官,什么都记。为了什么都能记住,就是跟屁虫。无论秦峰去那里,都要跟着。

    秦峰虽然是秦王了,但他也是个人,是人就会有许许多多事情,许多都是**,私密事。

    这家伙整天一个大男人跟着,啥事都关注,秦峰又不搞基,这家伙谁受得了这个?

    军师们揣摩上意,估摸着可能是大王不喜欢杨修,于是荀彧另外举荐一人,道:“大王,您看衍圣公家的长子如何?据说颇有孔圣人遗风。”

    秦峰翻了白眼,心说有圣人遗风管我啥事。

    军师们见状,就又开始琢磨,田丰出班,就要另外再举荐。

    秦峰一摆手,琢磨了一下,道:“起居注史官需要一天十二个时辰跟着?”

    “是。”军师们开始小心道。

    “我睡觉呢?”秦峰问道。

    “在外候着。”

    “我如厕。”

    “在外候着。”

    谁知道大王半夜醒了,或是上厕所出来后会去什么地方,所以必须在外候着。

    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但秦王汉武能忍,作为极为看重**的现代人,可忍不了这个。

    秦峰就说道:“本王这边多有不便,既然有朝廷史官,一样可以记录,孤王身边就免了吧。”

    “大王!”庞统焦急道:“没有起居注史官,就无法记录大王的言行举止,我王英明神武之名,就无法被后人得知。兹事体大,事关千古……。”

    庞统在暗示,秦峰不是昏君,反而是圣主,有起居注史官,对于名传千古,是有大好处的。

    秦峰岂能不知,但他却说道:“既如此,你们回去再研究研究吧。”

    “嗯?”军师们顿时摸不着头脑,但看秦峰坚决让他们再研究研究,他们只好告退了。

    秦峰颇为担忧,生怕军师们研究不出来,而他自己可不好说出来。

    很快众人就返回了王府旁的军机处。

    庞统道:“提了好几个合适的人选,再没有更好的人选了,大王却不答应,还要让我们研究研究,大王心里到底是啥意思?”

    “咦?贾军师呢?”庞统瞅了瞅,所有人都回来了,就贾诩没回来。

    好一会,贾诩回来了,笑眯眯,很舒坦的模样。

    “老狐狸一定是拍龙屁去了,看起来拍的很成功。”庞统嘀咕一番,就问道:“大王说要咱们再研究研究,就要落在您老身上了。”

    贾诩严肃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如何?”

    “啥?”众位军师顿时蒙圈了。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女史官() 
“女史官?”

    军师们震惊了。

    老贾诩摸了摸胡子,道:“听大王所问,便感到,还是身边随时跟着一位女官,更加妥当,你们说呢?”

    荀彧点了点头,道:“宫中女官众多,也曾有过为起居注史官的先例。”

    庞统便感到,要想当席军师,还有许多地方要跟老狐狸学习,赞同道:“服侍左右照顾我王起居,才能更好的撰写起居录,女史官这个提议太好了。”

    众人也都恍然,心说若能找个女子,近身服侍,主公想来就不会不同意了。

    注史是很重要的,于是乎军机处的军师们行动了起来。

    没一会,满朝文武的资料全部到位了。

    几十个大木箱子,幸亏现在都用邺都纸了,若是竹简,一屋子恐怕都装不下。

    “一定要为主公选择一位端庄、聪慧的女子,当然最重要的是出身好,公正……。”徐庶道。

    众人一阵点头,秦峰现在的身份,自然不能随便找一个充数。就算秦峰自己同意,军师们也不会同意的。

    “结婚的不要。”

    “岁数大的不要。”

    “不要……。”

    “不要……。”

    “不要……。”

    虽然有近千官员有闺女,但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所剩无几。

    老贾诩见到众人一筹莫展,这才从手袖里摸出来一份资料,趁着没人注意,这才放了出来,道:“你们看此女如何?”

    众人都要愁白头了,闻言立刻围观了过去。

    庞统拿起资料,“幽州别驾辛毗的女儿,诸位,此女你们有耳闻吗?”

    荀彧回忆道:“辛家确有一女,得人称颂。都说辛别驾的这个女儿,美而贤,聪明有才,善鉴人知事,求亲的快将辛家门槛踏平了。”

    ……

    邺都,秦王府,书房。

    “女史官?”秦峰大喜过望,心说军师们还是满给力的,研究出来了。但他不能表达出来,道:“这身边随时跟这个人,不自在,这事情还是算了吧。有朝廷史官记录工作情况就行了,私房事记不记无所谓。”

    徐庶急忙说道:“大王,天家无私事,您千万不能这么想。您可以这么想,就是个贴身侍女。”他又专门强调道:“主要还是服侍君王,服侍君王起居,晚上有事也有人伺候不是。”

    其实这时候的军师们也都感到,的确一个男人跟着大王肯定不方便。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拒绝用起居注史官。

    然而若是秦室后辈,百官拼了命也要强行安置起居注史官,但秦峰可是开国大王,王权非一般。众人只能拐弯安排史官。

    晚上也能有人伺候!

    秦峰心里哈哈一笑:“侍女加史官?元直,你真是为孤王着想。既如此,孤王这就找一个。”秦峰此刻便满心都是前世的小尾巴了。

    谁知徐庶吓坏了,拜道:“大王,史官不能亲自……亲自指派……。”

    “你是怕孤王跟史官勾结,私改起居录?”秦峰笑道。

    “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