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7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本军师若是不明正军纪,如何服众?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罪责,便休怪本军师无情。你死之后,你一家老小,都会按月给与俸禄。”

    “来人呀,给我拉出辕门,斩首示众!”

    诸葛亮一声喝,左右亲卫齐出,上去就压住了孟达。

    孟达的脑袋直接按到了土地上,他大惊失色,没想到会是杀头之罪。

    孟达叫道:“末将罪不至死。王威、霍峻等人皆少罪,为何单单罪我,难不成因我是蜀人呼?”

    诸葛亮是从荆州出来的,王威霍峻都是荆州的。

    帐中多是蜀将,闻言色变。

    诸葛亮也是脸色大变,便感到若是不好好应对,恐更加无法服众,于是挥退侍卫,道:“孟达你领军多年,你说说不听军令是何罪责?”

    孟达慌乱一阵,道:“斩立决。”

    诸葛亮冷哼一声,“你还有何话说?你犯了死罪,当明正军纪,你还在这里咬舌鼓噪,挑动军心,真是罪大恶极。”

    孟达即刻就被斩首,此刻自救,心里一动,就急道:“军师说要坚守,末将当然奉命。然敌人既来营外,我身为前线之将,择机应变,出寨迎敌,有何不可?若只是在寨中,任凭敌人随意进攻,实乃抱头任凭人毒打,岂能长久?我既然敌不过战败了,的确是无能,但军师说我违抗坚守的军令,我却是不服。”

    诸葛亮冷笑,道:“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孟达松了口气,谁知诸葛亮又道:“但凡你出寨与到来之敌作战,无论胜败,我都不怪你。然而你远去五十余里,都到了阳平关外,放弃了你应该坚守的地方,你又有何话说?”

    “这……。”孟达无言以对。

    “来人呀,给我推出去斩了。”诸葛亮挥扇子道。

    孟达慌了神,他无法自救,遍看蜀中众将。

    法正疾步而出,忧伤道:“孟将军迎接主公入蜀,是有大功的人。”

    于是各路蜀军将领都来求情。

    诸葛亮摇着羽扇,心里大怒,此刻若是退步,将来他就无法掌控蜀兵了,强硬道:“军纪如山,岂能篡改?但凡求情者,与孟达同罪。”

    法正等人一阵心寒,望着孟达纷纷无奈的摇头。

    此刻的孟达,反而是不怕了。他迎接刘备入蜀,最终却是这般的下场,心中充满了对诸葛亮无情无义的愤怒。他站了起来,横眉冷对,道:“既然军师如此绝情,我孟达不再多说什么。”

    孟达偶然想起一事,顿时悲痛莫名,道:“但……明日是祖先的祭日,我孟达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也做了一些事情,军师若不否认我曾经为主上所做的事情,就请让我祭拜了祖先后上路。”

    诸葛亮这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人家都认死了,想要在祭日祭拜一下祖先,他不能太绝了,就同意了。

    孟达昂首阔步,走了出去,大笑三声,“昔日眼拙,当有今日一死。”

    帐中王威、霍峻等荆州系的还好一些。包括法正在内,蜀中的将官们,个个面色冰冷。

    一时间,大帐中静悄悄的,跟无后人家的灵堂一样。

    诸葛亮心里一惊,他可不能‘无后’。

    少顷,大帐更加静的可怕,忽然,诸葛亮失声痛哭起来。

    “呜呜呜……。”

    众人震惊了,尤其是蜀人,心说啥情况,您都把我们蜀中的孟达都斩了,你们荆州的都没事,孟达还没哭呢,您哭个啥嘞?

    霍峻急忙问道:“军师为何大哭?”

    诸葛亮哭的很伤心,挥泪道:“虽然军纪如山,但法理不外乎人情,然此刻我西蜀已经到了危难的关头,汉室已经到了危难关头,斩孟达,实非我所愿也。希望各位将军,能够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佑我蜀汉。”

    诸葛亮说完又是抱头大哭,其悲哀真是闻者伤心。

    法正等人恍然大悟,他们便想到,此时此刻,作为统帅的诸葛亮,职责在身,不得不斩孟达。因此才铁面,要斩孟达。这千钧重担都压在军师肩头,而他们,非但没有理解军师,还心里怪罪军师。

    诸葛亮哭的那叫真伤心,众人便想起出来的时候主上刘皇叔这是哭的伤心,他们纷纷被诸葛亮打动,纷纷说道:“吾等岂能不知军师难处,自当同心协力,佑我蜀汉。”

    后人说此事曰:失守天荡罪不轻,堪嗟孟达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诸葛拭泪感众心。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孟达投秦() 
诸葛亮擦干眼泪,起身鞠躬行礼,“亮不才,佑我蜀汉,还是多靠诸位。Ω 趣 . b.”

    “吾等不及军师太多,愿追随军师,佑我蜀汉。”法正等人道。

    诸葛亮重重点了点头。

    众人冰释前嫌,全心全意为蜀汉做事。然而这时候的战况,对蜀汉极其不利。

    此刻的诸葛亮忧心忡忡。

    走在越管仲乐毅道路上的诸葛亮,忽然神伤。一切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只有一座野小县的刘备,都被他推上了蜀汉之主的宝座。“怎么一到秦子进这里,就出事呢?”

    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的诸葛亮多有退意,但他知道自己已经被秦军盯住,若是撤退时候,必定损失惨重。兵马,物资,肯定多数回不了蜀中了。因此他在等待入冬,冬季对于进攻方格外艰难,他会想办法,将蜀军安全的带回去。

    诸葛亮看众将不振,将领士气全无,就别说士兵了。为鼓舞士气,他虽然担忧,但表面上还是十分自信,对众人道:“阳平关、天荡山虽然险要,但在我军范围之外,对我军不会有威胁。前番据守,也只是为了拖延时间。我还有定军山,米仓山之险可守。”

    “守住这两处要害,秦军其奈我何?”

    定军山、米仓山的险要,的确还在天荡山之上。

    众人便感到诸葛亮说的是有道理的,士气少振。

    诸葛亮唏嘘道:“都说三将军莽撞人,然此番却是三将军最是稳妥。可见三将军刚强,非只有勇力尔,你等当学之。”

    有鉴于张飞在米仓山抵挡秦军赵云部,守的无懈可击,众人唏嘘不已。

    诸葛亮这时候提点道:“定军山、米仓山,高数百丈,十分险峻,非只是人数众多就能够夺取的。”

    众人一阵畅想,平地雄城也就二三十丈,五六倍的兵力也无法强攻,就别说更加高大险峻十倍的大山了。

    诸葛亮道:“定军山的位置,较米仓山更加重要。我料秦子进一定重点进攻定军山,孝直,你和雷同、吴兰二位将军,前去相助张任将军,一定要守好定军山。”

    “喏。”

    于是诸葛亮就让法正、雷同、吴兰去支援张任。

    时夜。

    关押孟达的营帐。

    孟达戴着枷锁,脚链,锁在一块沉重的下马石上。

    孟达将死之人,过往一生,不断浮现在脑海中。他便感到,当初迎刘备入蜀,是一个错误。“刘备看着仁德,其心险恶。”

    这时候外面传来闷哼声,紧跟着闯进来两个人。

    “赵胜,万林?”

    “将军快走!”二人救了孟达就走。

    孟达在蜀中为将多年,多有心腹旧部在蜀军之中,这二人便是。

    三人对南山蜀军营寨地形清楚的很,趁着夜色,逃出了营寨。

    三人出了营寨,反而不知道去哪里了,赵胜万林就望着孟达拿个主意。

    此刻孟达戴罪之身,还是斩立决,若是回到蜀地,下场绝不会有第二个。并且他被收押的时候也想清楚了,绝不去刘备那里求情,情是求不下来的,求下来的只有刀俎。

    于是孟达带着两个心腹,直奔汉中而去。

    南山,中军大帐。

    诸葛亮摇着羽扇,喝着茶水,看着地形图呆。

    “军师,军师,出事了,孟达跑了!”

    “什么?”诸葛亮眼角一阵乱跳。

    霍峻见诸葛亮半天没有动静,就道:“军师,何不派人去搜捕?”

    诸葛亮摇了摇扇子,道:“已经追之不及了。”

    于是,诸葛亮坐下奋疾书,给刘备去信,言孟达、李严败后,皆投奔到了秦峰那里。汉中险要已经不可能长期坚守下去,还需要退守剑。他希望刘备能够尽快训练兵马,补充兵力。

    刘备得到信后,十分担忧和愤怒,大骂孟达和李严卑劣。于是,刘备下令,将孟达和李严的家眷,全部配为奴。又令关羽,带领五万兵,进驻剑,一边守关一边操练。

    另一方面,汉中城。

    秦峰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房外有人道:“大王,有要事禀报。”

    秦峰下意识的坐了起来,脑袋一阵晕,就感到芳香扑面而来,定睛一看,是宪英。就道:“天气渐冷,早晚温差大,晚上你就不用管本王了,别冻着了。”

    宪英心里一暖,便感到秦王挺好的,就是有时候‘太坏’。

    秦峰便在小尾巴的帮助下穿戴整齐,出了卧室来到厅中。而小尾巴谨记职责,就在内室铺开卷宗,竖起耳朵,准备撰写起居注。

    厅中。

    “何事?”秦峰问道。

    今日是魏延值夜,奏道:“大王,敌将孟达来到了城外,求见。”

    “哦?”秦峰表示疑惑。

    少顷。

    孟达来了,大礼参拜,秦峰还没问,他就自己说出了经过,最后道:“诸葛亮无情无义,我为其效命,反落得如此下场。今已经无家可归,祈求大王收留。”

    秦王点了点头,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孟达。

    孟达得了性命高兴坏了,主动道:“大王,诸葛亮的粮草全部屯在米仓山。虽然张飞镇守米仓山,但其麾下多有我的旧部,愿去取米仓山,报答大王的恩情。”

    “你切下去休息。”秦峰道。

    到了第二天,秦峰召集众人开会,同时情报也送来了。

    老贾诩道:“大王,孟达素来和诸葛亮不合,他迎刘备入蜀也是出于自保,可见此人惜命。此番来投,定然不假。这人在蜀军中颇有威信,若能用之,再好不过。”

    秦峰立刻点将魏延,让魏延带着孟达前往米仓山去汇合赵云,见机行事。

    另一方面。

    远在定军山,秦军汇聚在这里。

    黄忠、文丑、徐晃、张辽四将,五万大军屯兵在定军山口。

    蜀军侧。

    张任麾下有一万多兵马,盘踞定军山险要营寨。

    山间多有染红,乃是秦军屡次攻山未果。

    这一日,授命于诸葛亮来帮助张任的法正、雷同、吴兰,来到了定军山。

    张任接住。

    法正查看山势,进言道:“何不在山间多安插旗帜,以壮我军声势,就令敌人惊疑。”

    虽然当时还没有‘草木皆兵’的典故,但张任也明白法正的意图,喜道:“孝直所言甚是。”

    张任就请法正巡视他在山中的布置。

    来到山中,法正遥望定军山西侧,有一座巍峨高山,道:“对山可在我军掌控之中?”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法正占对山() 
张任见问,急忙道:“孝直军师,那对山能看我定军山动静,我已经派了五百兵丁,在山中守备。”

    法正皱眉道:“将军,只是这些兵力,恐怕无法守住对山。”

    张任犯愁道:“孝直军师,我这里只要一万兵马,分兵恐兵力不足。”

    “不然。”法正道出另外的见解,道:“占据对山,我军虽然兵力分散了,但此掎角之势,守备力量暴增,相当于增兵了。若是被敌人占据了对山,我定军山内的布置,全落在敌人的眼里,毫无秘密可言。这对于守备方,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张任恍然大悟,道:“若非孝直军师来到,险些误事。”

    于是,张任当时就分兵五千交给吴兰和雷同,让他二人去守对山。

    法正叫住雷同和吴兰,吩咐道:“你二人今夜才下山,明日天亮的时候,大张旗鼓多大旗帜进入对山,就在山间各处多插旗帜。此乃敲山震虎。”

    雷同和吴兰领命而去。

    法正又对张任道:“待雷同二人进入对山后,我们也以此行事。我就带五千兵马下山,天明大张旗鼓进山。敌人必定认为我军增兵太多,他们没有‘对山’,无法看清楚我山中形势,就不敢轻易进攻我定军山了。”

    张任连呼妙计。

    第二天。

    秦军侧。

    老黄忠聚将,议事,道:“诸位将军,老夫有意去取对山,以观望定军山形势,就可以在进攻的时候,看清楚敌人的布置,此对我军攻山十分有利。”

    张辽道:“老将军所言甚是。”

    “报……,将军,敌人增兵定军山西山。”

    黄忠一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