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曹操没有笑意,望着众人心里冷哼一声,一抱拳,就坐下来了。唯独对荀彧露出笑容,道:“文若之才还在曹操之上,可愿与曹操一起,匡扶汉室,报国安民?”

    原来曹操发现唯有荀彧听出他的心声,因此忍不住抛出了橄榄枝。

    谁知荀彧不动声色,忽然对秦峰道:“秦大人可有佳作?”

    这个时候,四周之人都在讨论曹操刚才的诗词,个个赞不绝口。就算是蔡邕、卢植这样的大儒,也是如此。卢植忍不住说道:“文武全才,后起之秀,我大汉有希望了!”

    秦峰见状,心说看情况,爷不露一手,是摆不平你们了。没准荀彧还跟着曹孟德跑路了,这不行。

    对于秦峰来说,荀彧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好“总理”。

    后世里的曹魏集团,阵前很难看不到荀彧的影子,都是荀攸跟着。但是,后世里曹操能够成事,全权负责曹操后勤保障工作的荀彧的功劳占一半。若没有荀彧主持曹操地盘的内政,曹操那里有钱粮在前面打东打西?

    记得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粮食吃了一个精光,没有粮食的情况下,集团内所有人都认为打不赢了袁绍。曹操也已经决定放弃官渡撤退回许昌,是荀彧的一封书信,让曹操坚持了下来。

    曹操绝不会因为一封书信而坚持下来,而是他相信,相信后方主持内政的荀彧,一定能够在这艰苦危急的时刻,找到解决粮草的办法。

    曹老板为什么这么相信荀彧,自然是荀彧的才能了。

    秦峰起身的时候,众人再一次静了下来,而私下里议论纷纷,“曹操的陌上尘,当时佳作。”

    “恐怕这位秦大人,很难赶超了。”

    秦峰一礼,道:“今日初冬第一场雪,不久的将来,春回大地。在下就以此情此景,作一首《沁园春。雪》为诸位助兴吧。”

    他说得十分洒脱,但蔡邕等人都愣住了。

    荀彧不禁问道:“秦大人,不知这沁园春是何词牌?”

    原来,沁园春的词牌格式创始在晚唐,东汉无人知晓。

    秦峰就此机会,微微笑道;“不才自创的词牌,不知好不好,若是不好,诸位海涵。”

    唔,现场所有儒士倒吸一口凉气,可了不得了,竟然是自创的词牌,岂不是开派宗师一样的人物,人们不由向蔡邕三人望去。

    蔡邕心里也是惊涛骇浪。

    暗处,蔡琰娇呼中急忙捂住了嘴,小月和小兰儿忙问何故。蔡琰芳心乱跳道:“便是我父亲,还有郑玄这些儒家老前辈,吟诗作赋也用乐府词牌,没想到,秦大人竟然能够自创词牌!”

    大文豪都无法自创词牌开宗立派,秦峰竟然能,不得不令人震惊。

    小月和小兰儿拍手欢笑,“秦大人果真文武全才!”

    蔡琰又开始担心,“就是不知道做的好不好,若是做的不好,恐怕就……。”

    事实就是这样,吃螃蟹的人年年有,吃到了固然鲜美,吃不到就被夹了。也就是说,秦峰若能自创词牌作出传世佳作,就能名传天下,万世流芳,后世的儒生都会用他的词牌,他就是宗师了。然而若是秦峰做的不好,直白点说,就是瞎胡咧,立刻就“屎壳郎做马车,臭名天下”。

    小月道:“秦大人一定能够做出好诗,开宗立派的。”

    蔡琰也愿意看到是这样的结果,无论怎样,秦峰层出不穷的、与世不同的见识能力是那么的神秘,已经深深吸引住了她。

    场中。

    曹操脸黑,心说子进你就别忽悠了,赶紧麻溜的念诗,做的不好,吹这么高,摔下来就不成人形了。

    蔡邕没想到秦峰竟然自创词牌,催促道:“子进,快快念来,吾等静听!”

    众人齐道:“秦大人快快念来,吾等已经迫不及待了。”

    秦峰便在促成声中,阔步走出了亭子,展臂接住不断降下来的雪花,望着茫茫白色的天空,缓缓道来,“《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炎黄二帝,略输文采;尧舜禹汤,稍逊。

    一代天骄,秦始皇帝,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虽然是太祖的诗,但秦峰带着他的情怀念了下来,并且需要改动几个字,以免露馅。这一刻,秦峰更加深刻领悟到了太祖的情怀。他仰望天际,立誓,这一世,一定学习继承发扬太祖气吞山河的气概,在这乱世,重整破碎的山河,让华夏民族,站上世界之巅!

    而这时候,荀彧、曹操、袁绍,以及蔡邕等人,瞪大了眼睛望着雪中的秦峰,他们已经无法自制。蔡邕三人不禁起身,而心弱者,已经颤抖。(。)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万事俱备只差钱() 
在场的所有“小文豪”,孔融这样的中文豪,蔡邕这样的大文豪,所有人,都被这首大气磅礴,豪情万丈的诗词震惊了。+◆+◆,

    秦峰望去,曹操和袁绍的嘴巴能够塞下螃蟹了,荀彧的眼中精光闪烁,蔡邕等人皆失色,鼻涕在寒风中成了冰激凌也不自知。

    场中这些人,皆是一时才俊,蔡邕等人一代大儒,曹操和荀彧就更不用说了。但秦峰随手扔出来太祖的诗词,他们立刻就被震的七荤八素,魂飞魄散。

    秦峰一笑,心说你们还是见识太少了。摆不平你们,爷还穿越个屁呀。

    惊世之作,问世了!

    宛若晴天一声霹雳,蔡邕等大儒“浑身发抖”,其余小儒“心惊肉跳”。

    曹操挤眉弄眼,面庞抽搐中,死死盯着秦峰。

    而袁绍不断搓着手,用那种不可企及又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瞅着秦峰。

    荀彧拍案而起,呼道:“好诗词,沁园春的词牌,必定因为秦大人这首诗词,流传千古。天下万千儒士,又有新的词牌可以创作!”

    其实荀彧心中,还有另外的情怀无法在这样的场合中说出来。

    这情怀,来自于太祖诗的含义。

    此诗抒发了太祖一统河山的豪情壮志,

    突出体现了太祖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表达了太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革命将取得胜利的无限信心。

    同样。这首诗也表达了秦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并对重整河山取得胜利的无限信心。

    这首诗与曹操的陌上桑相比,就要强大多了。

    曹操借用陌上桑,讽刺当世之人,只知吃喝玩乐,不知报效国家。充其量,就是一个文人发牢骚。

    而沁园春雪,就太厉害了。可说是一位英雄豪杰。带着无限的信仰和信心,开始重整支离破碎的山河。率领今朝的“风流人物”,欲与天公试比高!

    “没想到,秦子进竟有这样的大志!”荀彧暗叹道。

    荀彧一生的理想,就是匡扶社稷,重整河山。他听出了曹操对士人腐朽的不满,也听出了秦峰欲意发愤图强,带领今朝才学之士,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信念,力挽狂澜。重整河山的信念。

    秦峰的信念就比曹操的发牢骚强太多了,荀彧激动不已。连连道:“今闻秦大人之志向,才真正知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意境,荀彧受教了。”

    一旁的曹操,脸黑的可以沾笔写字了,但他也不得不佩服秦峰这首词,自愧不如。

    其实,曹操也是五千年来,华夏有数的雄主之一。可惜,这位雄主还十分稚嫩,做不出这样大气磅礴的雄浑诗词。

    众人这时候才醒悟过来。

    “好诗,好诗!沁园春!必定载入乐府诗集,新的大文豪,就此诞生!”

    “比曹孟德强的太多!”

    “千古绝唱,绝唱!”

    远处,暗中看到全过程的蔡琰,被秦峰的豪情壮志和绝世文才吸引,不禁道:“秦大人如此才华,不知将来哪一位女子,能够有这等的好命,嫁给他。”

    小兰儿道:“那必定是小姐了!”

    蔡琰闻之,脸红透了。

    蔡邕对秦峰的印象大为改观,就对卢植、马日磾道:“秦子进,真奇才也!”

    卢植点头称善,道:“昔日黄巾之时,我第一次见到秦峰的时候,就感到此子非池中之物!”

    马日磾感叹道:“朝中出了这样一位贤才,实乃汉室之福。”

    这时候,众文士中孔融起身,道:“三位老大人,吾等与秦大人相差太多,莫不如就让秦大人作为京师的代表,于鸿儒大会时出场,吾等为他助兴。”

    曹操闻声知意,心说有子进在,谁跟在他后面,沾不到光不说,还显耸。

    似乎众人也是这么想的。

    蔡邕知意,他听秦峰的诗词,便感到有秦峰出场,足以,就说道:“若是诸位没有异议,就让子进代表咱们京师,于鸿儒大会时候出场。”

    众人称善,又纷纷祝贺秦峰。

    一首沁园春,秦峰的才名和他的抱负,传遍了大江南北。传到北地,传到荆襄,传到江东,传到蜀地,不知多少茅庐草堂中的热血有为少年,多少怀才不遇的饱学之士,听到后为之激荡。

    纷纷感到,有朝一日,秦大人在堂,定然前去投奔,集众人之力,欲与天公试比高!重整河山,再开盛世!

    而随后,各种沁园春词牌的诗词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秦峰这也算是开宗立派了。

    秦峰便感到十分对不起太祖他老人家,只能用振兴华夏,来回馈他老人家了。

    他趁机邀请荀彧出山相助,担任洛阳府的幕僚。

    然而,却是被荀彧婉言谢绝了。

    临走之时,荀彧道:“秦大人,鸿儒大会之时,咱们再见。”

    曹操和袁绍见状就知道秦峰失败了,互相给了个你懂得表情。

    望着远去的荀彧马车,曹操“安慰”道:“子进不必灰心丧气,好幕僚总会有的。”

    “是啊是啊。”袁绍难得看到秦峰吃瘪。

    秦峰还有的是机会,不气恼,笑道:“二位兄长,鸿儒大会再见。”

    “告辞……。”

    ……

    随后的时间里,秦峰开始了追女之旅。在小兰儿的帮助下,他就成了“张生”,竟然混入蔡府与“崔莺莺”见面幽会,吟诗作赋,弹奏曲子,感情倍增。

    这一日,秦峰又从蔡府后门溜了出来,刚出了小巷,就遇到了从外面回家的蔡邕。

    刚下马车的蔡邕,看见秦峰从自家后门的小巷里走了出啦,吃了一惊,急忙问道:“咦,这不是秦大人吗,怎么在这里?

    秦峰浑身发紧,灵机一动,道:“蔡老先生回来了,本官是来巡查工作的。这里的治安不错,呵呵,告辞。”

    他拱手一礼,急忙上马,带着典韦等人开溜了。

    “告辞!”蔡邕望着远去的秦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然而忽然之间又感到什么地方不对,立刻找来管家蔡琳,道:“秦子进在老夫府外转圈,其中必定有事,定要严加防备,仔细探察……。”

    另一方面。

    当秦峰返回洛阳府衙后,情报卫指挥使林新来见。

    秦峰十分关心情报卫的重建工作,问道:“子勤,情报卫的工作如何了?”

    一切工作以人为本,而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无家可归者众多,因此很容易就能够招募到清白可靠的人,加以训练,就能用。

    林新向秦峰回报了情报卫最近的工作。首先:林新收拢了许多少年孤儿。这些少年经过强化训练,会成为未来情报卫的中流砥柱。

    其次:从无到有,需要积累经验。就招募了一些成年人,稍加训练后,首先建成洛阳的情报卫据点。

    最后,林新提到了困难,“主公,训练这批少年需要大量的钱粮,而维持洛阳情报卫的工作,也需要大量的钱粮。”

    秦峰点了点头。如今是起步阶段,未来,秦峰的情报卫将会覆盖整个东汉,为将来争霸天下打基础。几百个分部是有的,人员必定上万,所花的经费一定惊人的高。一般财力根本无法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组织的运作,当然,若是运作起来,好处也是惊人的。

    秦峰如今的俸禄,别说覆盖天下了,只是洛阳情报卫的经费,都支付不起。

    好在他有经验。

    经验就是:开商会,用后世特色的产品,冲击东汉市场,疯狂敛财。通过全国各地遍地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