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玉盯着杨彪,杨彪脸色如常地与刘玉对视。

    刘玉心想这老家伙还真有趣啊,居然敢把这事当众说出来,难道他是考验自己?

    刘玉这个动作让大臣们如坐针毡,他们现在很肯定刘玉已经生气了,有些人还自动地离杨彪远一点,免得殃及池鱼。

    对视了一会后,刘玉打破了沉默,说道:“呵呵,这次喝得很尽兴。本王不胜酒力,就此作罢。诸位可以回去休息了。杨老大人,本王有些贴心话想跟您私底下聊聊,不知可否赏脸啊。”

    “固所愿而。”杨彪笑道。

    大臣们现在就搞不懂了,都不知道刘玉和杨彪之间在玩什么把戏。既然刘玉赶人了他们也不敢多留,一个个都找了由头离开了王府。

    “杨老大人,不知可否移驾书房呢?”刘玉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所以提议到书房。

    “遵从王爷安排。”杨彪点头同意。

    两人站了起来,一同走到了刘玉的书房。两人在书房坐下后,李管家很贴心地给他们送来了解救的果品,出去后顺手把门也关上了。李管家人老成精,知道自家王爷绝对有些隐秘之事要说,所以他喊来了典韦,让他在书房外面把守,自己回去大厅指挥下人收拾。

    典韦对李管家很尊敬,他没有拖延,很快就来到了书房内把守。

    刘玉吃了点果品后,说道:“杨老大人今天好像有话对本王说,现在就你我二人,有什么话都可以说了。”

    杨彪也是拿起了一个果子,吃了一口之后,说道:“王爷难道对天子离开洛阳没有任何的想法?”

    “谁说没有啊!协弟受人蛊惑,离开洛阳。如今落在曹孟德手上,以后的日子肯定会很难过。当然了,他的出走给本王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本王不得不闭关锁国,以求自保。”

    “王爷与天子果然兄弟情深啊。到现在还在为天子担心,可是王爷你就没有想过自己未来会怎么样么?难道王爷就没有想过更进一步?”杨彪玩味地说道。

    “老大人说的有点过份了。”杨彪这话中的意思,刘玉明白。

    “王爷,所谓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王爷乃是帝王贵胄,先皇长子,加上王爷雄才大略,手下文臣武将无数,大汉需要王爷这样的贤德之人继承皇位,才是对大汉百姓最好的选择。所以老臣希望王爷能够称帝。”杨彪干脆挑开了说。

    称帝?刘玉可是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刘玉坦白说道:“刘玉没有想过这样问题。现在陛下并非无德。本王何德何能能够窥视那至尊之位。”

    要说刘玉对皇帝的位置没有想法,杨彪打死都不相信。

    “王爷就算您不想更进一步,但是您想过跟随您的那些部下了没有。他们出生入死,出谋划策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您能够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杨彪再加了一把火。

    杨彪很看好刘玉,他觉得刘玉做皇帝比刘协强多了,别的不说,就论军事智慧与政治智慧,刘玉都能摔开刘协几条街。而且杨彪也是为了自己的后人着想,只要刘玉登基称帝,那么他杨家就有从龙之功,以后大汉在刘玉或者刘玉的子孙手下一统,那么杨家的子孙就会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对于刘玉能不能统一天下,杨彪是深信不疑的。

    刘玉感觉杨彪说的很有道理。陈宫、吕布等人跟随自己图的就是能让子孙后代受用他们的功劳,成为人上人。就算以后刘玉不称帝,下面的那些人也会推他上去。

    可是刘玉觉得现在并不是称帝的最佳时机。

    刘玉沉吟了一小会,悠悠地说道:“称帝?还是算了吧。”

第二百九十三章 浪费大伙的心情() 
杨彪无语了,自己好说歹说,浪费了这么多的口水,怎么这刘玉就是听不下去呢。

    “老大人,虽然您看好本王,本王也以一统天下、平定乱世为己任。您说那些,本王都清楚。可是本王现在称帝,有点为时过早。”刘玉说道。

    “眼下还有制约王爷的情况?”杨彪眼中精光大冒。

    “协弟出走,并宣布本王为逆贼,导致本王在名义上已经失去优势,对本王影响甚大。天下诸侯都在磨拳擦掌,准备对本王下手。本王若是现在称帝,曹操只要重提讨董之故事,号召天下人讨伐本王,本王就必须面对天下人的围殴了。而且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本王称帝,就会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荆州刘表、益州刘焉都是何苦一方的汉室宗亲,难保他们也是有这样的举动。同时一些野心家也会抓住这个机会,趁机占便宜,搅乱整个大汉,大汉将进入万劫不复之地。到时候本王也无力回天,天下局势如何走向,就不得而知了。”刘玉一条条地分析道。

    刘玉当然也想称帝,可是他明白现在称帝的话,局势会变得无法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老夫眼光还是不及王爷看得远啊。”杨彪叹了口气,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刘玉了。

    刘玉对杨彪能看好自己,很高兴的,不过他现在真的有自己的打算,他的实力还不足以无敌于天下,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谨慎。

    “老大人,本王对您的情意感激万分,本王不会忘记老大人对本王的期望。洛阳还有不少大臣,本王希望老大人能够多多费心地照顾他们,毕竟此时动乱不堪,要是出现什么意外就不好了。”刘玉笑眯眯地说着。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想在洛阳的大臣们给他添乱,希望杨彪代自己管住他们。

    “老夫在同僚之中还有点薄面,还是能够处理一下小问题的。”杨彪心中如同明镜一般。

    两人再聊了一些后,刘玉就送杨彪出门。

    而一些大臣有点担心刘玉会对杨彪不利,或者自己有所考虑,一直赖在王府门外等候。他们一看到杨彪出来,就前来嘘寒问暖。杨彪知道这帮人的心思,敷衍了几句后,就离开了这里。

    这些大臣看到杨彪平安出来,就知道杨彪和刘玉达成了一些协议,心中猜测杨彪这个老狐狸一定有所图谋。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些大臣急忙跟了上去。

    刘玉安抚好这些未跟着刘协出走的大臣之后,就开始下达各种命令,将之前的计划安排全部落实。

    刘玉领地内所有的文官与将领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安抚百姓,紧守关卡。

    虎牢关、壶关、汜水关分别派出侯成、黄叙、李肃作为镇守主将,并调动兵马增加这三个重要关口的守备力量,所有人等只进不出。

    凉州马超被刘玉勒令回京述职。本来马超收到刘协出走的消息够,大喜过望,准备装傻充愣,然后趁着刘玉领地动乱的时候,出兵关中。刘玉让马超回京述职,马超就以各种理由拖延,但刘玉早就在马超那里埋下了“暗部”的探子,对马超的动静可是一清二楚,刘玉二话不说,就想把马超的粮草给断了,并让张辽整顿兵马,若是马超还是不肯回京述职,那么张辽可以自由行动。

    这让马超有点无奈了,凉州虽然庞大,可是粮食产量不高,一直以来都是需要关中的粮草来支援。马超虽然囤积了一些粮草,但要是和刘玉翻脸,还是不够的。

    最后洛阳这边的马腾也是写了一份书信给马超。马腾希望马超前来洛阳,马家一大家子都在刘玉手里,要是马超有什么异动,那么马家很有可能就剩下马超和马岱了。

    马超对马腾的书信是没什么顾虑的,马家人死了就死了,跟他马超没什么关系,以后自己多生几个,重振马家雄风就可以了。

    可真正让马超顾虑的还是刘玉那边的动作。刘玉看到马超迟迟不来,心中断定马超这个不安分的家伙开始有想法了。于是刘玉命令吕布和黄忠在并州率领两万骑兵进入凉州,与张辽一起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

    面对这样的情况,马超考虑再三后,决定回京述职。

    马超回到洛阳,受到了刘玉很高规格的接待。刘玉召集了所有的心腹,公开表示对马超的信任,表扬了马超平定外族的巨大功劳,委任马超为镇西将军,并在洛阳有开府建牙的权利,其现有部队交由其弟马岱。其实刘玉这是明升暗降了,把马超调离了凉州,相对马超,马岱这个人比较靠谱。马超的头脑比较简单,根本就没有想到刘玉对他制约,欢天喜地地接受了任命。

    直到马超回到马腾身边,通过马腾的解说才明白刘玉的用心。可惜现在马超困在了洛阳,想回去也不可能了。

    诸侯们其实想看着刘玉内部先混乱起来,然后再出手。可是刘玉十分简单地处理内部稳定问题,让这些想看戏的诸侯都郁闷不已。

    这也就算了,最让诸侯愤怒的是,既然你刘玉已经稳定好了内部,那么你就应该对曹操动手啊。曹操勾引走了刘协,让你刘玉吃了这么大亏,你怎么不一怒兴兵,与曹操大干一场啊。你现在像缩头乌龟一般,把所有关卡都布置了重兵,你叫其他人怎么想啊。

    骂得最凶的就是袁绍了,他可是眼巴巴地等着刘玉和曹操大干一场,他才好出兵并州。袁绍派出兵马前往壶关,发现壶关已经布置数量众多的兵力。袁绍只能望关兴叹。

    诸侯们无不大骂刘玉不要脸,要是他们的话,绝对会出兵的。大家伙都准备好好干上一票了,刘玉这么没骨气,简直就是在浪费大家的心情啊。

    诸侯们怎么看待刘玉,刘玉才不会在乎。要刘玉现在出兵和曹操大战,除非刘玉脑子被驴踢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曹嵩死() 
对于刘玉没有出兵,曹操也是松了一口气。他早就料到刘玉不会出兵的,可凡事总有个万一,刘玉经常不按常理出牌,谁知道刘玉会不会大怒之下带兵杀到兖州呢。

    经过多方打探,知道刘玉不会出兵而是紧守领地之后,曹操终于放下心来,准备好好地发展自己的实力了。

    正如曹操想的那样,凡事总有个万一。刘玉没有找曹操麻烦,倒是其他人给他挑事了。

    曹嵩死了,被陶谦给干掉了。

    曹嵩自从和曹操大吵一架后,就愤然离开了老家,不管曹操,在天下云游起来。

    曹嵩虽然恨曹操这个败家子,但曹嵩为人父母,就算再大的矛盾,也会时常关心曹操的消息。随着曹操实力不断扩张,官职越做越大,曹嵩都有点后悔当时和曹操大吵一架了。而曹操也担心自家父亲的生命安全,主动派出人马出去寻找。

    曹操的主动,让曹嵩维护了自己的老脸,更重要的是他身上也没多少钱了,开开心心地来到了许昌。父子两人也冰释前嫌。

    在许昌呆了一段时间后,曹嵩不顾曹操的阻拦,又开始云游天下了。许昌虽然安稳,可曹嵩在之前云游的时候,感受到了另一种不同的生活。宦海沉浮多年的曹嵩感觉自己上半辈子简直是白活了,于是他决定在往后的人生里好好欣赏大汉的美好风光。

    曹操不怎么愿意了,自家父亲年纪那么大了,要是有个好歹,让他怎么向兄弟姐妹交代呢。

    曹嵩态度坚决,曹操也只能让他去了,在曹嵩身边多安排了护卫,聊表寸心。

    云游天下可是要花钱的,曹嵩早就没钱了,自然把手伸向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儿子。

    曹操嘴角抽了抽,自己这个父亲还真不让人省心。

    曹嵩在曹操那里拿到了巨额的钱财,才是快快乐乐地后半生。

    其实曹嵩担心钱财不足是瞎操心,以他的身份去到哪里,地方官员能不好好招待、孝敬与巴结?

    曹嵩最后也是发现了这个问题,大骂自己真是老糊涂了,连基本的官场套路都忘记了。

    有了这些孝敬,曹嵩开始大手大脚地用了起来,每到一处,都好好地享受了一番。

    地方官员们个个都是官场上的能手,变着花样地讨好曹嵩,希望曹嵩能在儿子曹操面前美言几句。曹嵩也懂得他们的苦心,满口答应了下来,至于这样做会不会给曹操造成麻烦,就不关他的事了。地方官员心花怒放,只要攀上了曹嵩这颗大树,那么他们就可以扶摇直上了。

    日后这些地方官员为非作歹被捉拿的时候,都声称自己是曹操的门人,导致了曹操的名声坏了不少。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曹嵩也遇到了一个阴险的家伙,导致了自己的生命走向了终点。

    一路上受到那么多人的吹捧,让曹嵩开始变得自大起来,有时候还干涉其他官员的内政,指手画脚的样子,让人很讨厌。但顾虑到曹嵩是大诸侯曹操的父亲,靠山背景深厚,这些官员只能暂时先忍了下来,把曹嵩伺候高兴了,再急不可待的把曹嵩礼送出境。

    曹嵩听说徐州富庶,景色宜人,人物也颇为俊秀,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