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佗没有理会他们,径直将刚才手术用的小刀清洗好,并装箱收拾好了。

    陈宫不解地说道:“神医,你这是干什么?”

    “王爷已经无碍了,老夫也要离去了。”华佗不断地收拾着自己的行礼。

    “先生,你救了主公一命,现在就走,这让我等情何以堪啊。”李贵急忙拉住了华佗。

    华佗没有理会李贵,从包袱里拿出了一瓶药丸,递给陈宫,说道:“此乃老夫多年炼制的药丸,对于失血过多有着很好的功效。请让王爷每日服下一颗,里面可以服用一月。一个月后,王爷就能恢复如初了。”

    陈宫等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华佗这是真的不想再见到他们了。

    李贵急忙拿来一些金银,说道:“先生,这是我等一点小心意,还望收下。”

    “老夫今日是看在万千百姓的份上才医治,你们还是把这些俗物收回去吧。老夫告辞了。”华佗拱手一礼,转身离开。

    “先生,何不多留一日,待我主醒来当面道谢,也好多谢先生救命之恩啊。”陈宫还是做了挽留。

    华佗笑道:“老夫淡泊名利,只有一颗悬壶救世之心。老夫只有一事希望诸位转告王爷。”

    “先生请讲。我等一定如实转告。”李贵立刻答应了下来。

    华佗严肃地说道:“现在虽为乱世,但希望王爷多为百姓着想,减少杀孽。”

    华佗说完这句话,十分潇洒地离开这里。

第三百八十七章 议迁都 董承伏完开撕() 
陈宫等人看着潇洒而去的华佗,心想华佗对刘玉的印象太差了。

    陈宫叹了口气,带着所有人回去看望刘玉,现在他们就等着刘玉醒来。

    陈宫找来的郎中本来觉得神医都走了,那么他也能走了,故而想陈宫请辞。

    可是陈宫还是不让他走,等刘玉醒来再说。郎中心中一万匹马在奔腾而过,大骂陈宫厚此薄彼,华佗可以说走就走,他就偏偏要留下来,太欺负人了。

    可是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郎中不得不低头。

    刘玉的情况好了很多,呼吸变得平稳,也不再发抖,体温慢慢地下降了下去。

    陈宫急忙把华佗留下来的药丸给刘玉吃下去。

    他们都在房间里等待刘玉的苏醒。

    而另一侧的许昌城皇宫议政大厅内正在展开激烈的辩论。

    这一次辩论的主题是由董承为首的团队与伏完为首的团队进行的激烈争论。他们争论的核心就是许昌是否适合继续作为大汉朝的国都问题。

    伏完和董承在暗地里就相互竞争,有了曹操的存在,他们能够团结团结在一起。

    刘玉这两次突袭许昌,让伏完派系的大臣们胆战心惊,直到战事结束后,这帮人立刻向他们的头头伏完提出了建议迁都的想法。

    伏完觉得很有道理,刘玉的大本营洛阳距离许昌太近了,而且刘玉占据宛城和陈留,可以两面攻击许昌。许昌作为国都有点不太适合了,在这里太危险,谁知道哪一天刘玉又会杀过来。这一次曹操胜利了,难保下次会失败啊。到时候大臣们的身家性命就全部都被刘玉握在手里了。

    加上伏完本身就是怂恿刘协离开刘玉的罪魁祸首之一,刘玉要是攻下许昌,他绝对没有好下场。考虑再三后,伏完前去和董承商议。

    伏完以为董承和自己想的是一样,应该会支持迁都这个建议的。可出乎伏完的意料,董承居然反对,而且反应十分激烈。

    董承觉得贸然迁都,会引起很多不良的反应,对刘协的声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现在的靠山只有刘协了,这一点不容有失。

    最后伏完和董承谈崩了,两人不欢而散。

    伏完回去后,把董承的意思向自己人这么一说,引起了伏完势力大臣的愤怒,这些人大骂董承不知好歹,致天子和大臣们的安危于不顾,端得不为人子。

    伏完他们决定明日早朝的时候向刘协进言,他们觉得只要把刘协说服了,董承想反对也不行。

    至于曹操那边,伏完觉得曹操应该也是察觉出许昌的不利情况,会认同他们的想法。

    伏完他们商议了一夜,把各种理由和借口、后路都商议了一遍。

    董承这边也没有闲着,他知道伏完这人一定会在明天早朝的时候向刘协进言的。作为盟友加竞争对手对伏完简直太熟悉不过了。于是他也召集了自己这边的大臣,商议了一宿。

    最后出现了双方势力大臣之间的激烈辩论。

    一个小人物被伏完先派出来提出迁都的建议,刘协都懵了,这是玩哪一出啊。

    还没等刘协反应,董承这边就有人出来呵斥,伏完这边的人又不甘示弱。

    双方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再差也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骂人呵斥都是引经据典,恪守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原则,没看过几本圣贤书的还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而以荀彧为首的曹操派系官员却是在看戏的架势,两不相帮,坐看这两派开撕。

    双方的辩论战终于到了最后阶段,伏完和董承觉得是时候出场了。

    “陛下,许昌作为国都实在不适合。先有袁术反贼率众来袭,后有刘玉大军临境。我大汉数百年来哪里有这样的情况。许昌靠近敌境,敌军无需几日就能兵临城下。如此,陛下安危乃是天下第一要事。老臣等人每日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老臣每夜都被噩梦惊醒。若是出现不忍睹之事,悔之晚矣。还请陛下三思啊。”伏完做足了准备,率先出场,表情很感人地大说一通。

    董承当即跳了出来,说道:“陛下,伏大人此言差矣。袁术乃跳梁小丑,旦夕之间就被覆灭。刘玉强横,可是也落得兵败如山倒,仓惶逃命。可见我大汉天子自有天佑,许昌作为国都,镇压整个中原让天下诸侯与宵小不敢乱动。国都乃是国之根本,不可轻易妄动。”

    伏完立刻反驳道:“董大人,刘玉那厮势力庞大,此次攻打许都,就是为了陛下而来。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等不做未雨绸缪之事,万一让刘玉阴谋得逞,如何对得起大汉列位先皇?如何向天下苍生交代?董大人要慎重啊。”

    伏完说得大义凛然,希望董承能够迷途知返,回归盟友的大部队。

    可是董承是铁了心与伏完作对。董承语气不善地说道:“伏大人,你说的如此冠冕堂黄,一顶又一顶大帽子扣在本官头上,你的良心不会痛么?”

    伏完一脸震惊,这货到底是不是董承啊,这画风不对啊。

    其实伏完想多了,董承是真心替刘协着想的。迁都可不是小事情,之前逃离洛阳来到许昌,这被迫迁都也就罢了,现在正是紧张时期,为了自身的安全怂恿刘协迁都,那不是害了刘协么?而且还有一个曹操,谁知道曹操是什么想法,万一曹操也是反对,忠于刘协的大臣们就都要遭殃了。忠于刘协人已经没几个了,不能再损失了。这也是董承激烈反对伏完的原因。董承觉得伏完的智商有点不在线了。

    董承没有理会伏完,对着刘协叩拜道:“陛下,迁都之事甚重。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击败刘玉后,正是百废待兴之际,更需要陛下稳坐中枢。”

    “爱卿说得很有道理。”刘协觉得董承说的很有道理,频频点头。

    听到刘协这么说,伏完这边的大臣急了,他们纷纷看向了伏完,希望伏完能够制止董承,改变刘协的想法。

    “陛下,董承罔顾陛下隆恩,对陛下安危视而不见,他这是以大义要挟陛下,端的不为人子,祸国殃民之徒啊。”伏完不停地痛骂董承。

    伏完一次又一次的辱骂,让董承愤怒,痛骂道:“伏大人,别说的自己多么光明磊落。你那点小心思,本官早就看透了。所谓伪君子就是你这种人。”

    “你别血口喷人!老夫对陛下忠心耿耿,你才是伪君子!”伏完被踩到了尾巴。

    “厚颜无耻的败类,本官羞耻与你同朝为官!”董承气愤难平地骂道。

    两人开始相互攻击,互不示弱,刘协看着唇枪舌剑的两人十分头疼。

    “呦,两位大人好兴致啊。”一个让董承和伏完都闭嘴的声音响了起来。

    曹操来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废三公 立丞相() 
曹操玩味地看着董承和伏完,两人赶紧闭嘴,不敢多言。

    整个议政大殿都安静得可怕。

    由于曹操享受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权利,所以他能够不用向任何人通报,径直来到议政大厅。

    董承和伏完直接退回班列,沉默不语,虽然他们两人刚才在迁都的问题上分歧严重,可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曹操。

    “有没有谁告诉孤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曹操环视了一周,除了曹操自己得人马,其他人都低下了头。

    程昱出班回答道:“回曹司空的话,刚才大司农伏完伏大人建议陛下迁都。而董大人刚才据理力争,反对伏大人的建议。还好司空大人来得快,要不然他们可是要打起来了呢。”

    程昱口中的讽刺是任谁都能听出来的。

    “哦,原来如此啊。”曹操有点意外地看向了董承。

    这段时间,曹操都在忙着处理战后的恢复问题。虽然刘玉兵败,但是曹操有点担心刘玉卷土重来,每日都在高强度地进行着各种工作。

    曹操刚才收到在早朝有人提出要迁都,本来心情不是很爽的他带着怒火飞奔而来。

    刘玉不找麻烦了,这帮大臣居然想要迁都,曹操心中那个气啊。啥事都帮不上,就知道拖后腿,曹操觉得一定要好好收拾一下这帮子大臣。

    曹操觉得董承和伏完又联合在了一起,没想到刚到议政大厅就看到这两个曾经的盟友居然对骂了起来。

    董承坦然面对曹操的注视,他这一次可是没有给曹操添乱。

    “董大人不愧为国之栋梁啊。”曹操称赞道。由于曹操素来说话真真假假,没有人知道他是真心还是假意了。

    “曹大人缪赞了。”董承不卑不亢地回应着。

    曹操点了点,算是认可了董承的说法,转身来到伏完面前,脸色不善地问道:“听说伏大人建议陛下迁都,不知能否给孤讲讲,具体有什么安排?若是各项细节都完善了,孤一定大力支持伏大人!”

    伏完吞了一口口水,曹操是说大力支持,可是看他的脸色就知道这家伙绝对不会那么简单就事了的。

    伏完决定自己还是装聋作哑,虽然会被别人看不起,也好过被曹操借机发难。

    伏完以沉默应对,让曹操有点恼怒,这太不给面子了。

    曹操冷哼一声,看向了其他人。老大都选择了闭嘴,做小的当然有样学样。曹操看向哪一个,哪一个都低下头不说话。

    环视一周没有人与自己对视,曹操不满地说道:“刚才诸位不是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么?怎么现在说不出话了?”

    大臣们的沉默,让曹操的气焰更加嚣张,刘协是最不开心的一个,他还要依靠这帮大臣夺回大权,现在看样子注定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曹操恭敬地说道:“不知陛下您对伏大人的建议是什么想法?是赞成还是说另有想法。”

    “朕还没有做下任何的决定。不知司空大人有个老成谋国之策啊?”刘协没有正面回答曹操。

    不过这些对曹操来说已经够了。

    “国都乃是天下最重要的地方,许都地处中原核心,陛下在此可镇压天下。至于其他宵小敢冒犯天威,自有臣等为国却敌,保证陛下无忧。”曹操自信地说道。

    “有曹司空在,朕无忧矣。”刘协满脸笑容。

    现在的刘协城府已经练得极深了,一般人看不出他的想法。

    曹操微微一笑,刘协的成长很快,可还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做完这一切后,曹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闭目养神。大臣们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按照道理来说,曹操捉住了伏完那么大的把柄,肯定会大力镇压一番的。可是曹操居然一声不吭,没有对伏完进行打击,实在让人意外。

    有些聪明人猜测到曹操接下来肯定有所动作或者有群图谋。

    议政大厅出其的安静,这让刘协感觉到了不正常,心里隐隐有着不详的预感。

    果不其然,程昱出班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听号令,臣等思其根源,全因朝廷政令传达太过繁琐,无法有效进行。臣建议陛下,废三公,恢复丞相之位。”

    荀彧等人也是出班说道:“臣等均是如此想法,请陛下恢复丞相之位。”

    刘协终于知道曹操为什么不对伏完等人动手了,原来他的图谋这么大。

    光武帝的时候就把丞相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