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昱说道:“在下无法判断!”

    “派出精锐死士过去,若是公则真的叛变了,那么就直接除掉!”曹操脸色冰冷地做了一个割喉动作。

    “明白!”程昱知道该怎么做了。

    寿春城里于禁的家人被一帮凶神恶煞的士兵全部收押了起来,并送到其他地方做苦役,至于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的运气了。

    王当知道这是曹操对于禁背叛做出的反应,立刻将这个事情告诉了刘玉。

    刘玉悲痛地把消息转达给了于禁,高声抚慰了一番:“公则,请节哀。”

    于禁感觉自己的内心如同刀割一样,可是他却不能表现出来,甚至还向刘玉大表忠心:“陛下,臣早就有了准备。家人的遭遇正是证明了曹操心狠手辣,更加证明臣之前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刘玉看不出于禁有什么异样,只能让他回去。

    回到住所的于禁把自己关进了房间内,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于禁终于流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于禁痛苦地流下了眼泪,他感觉自己对不起家人。

    可为了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于禁只能忍辱负重了。

    程昱派出的精锐死士潜伏到了许昌。可程昱低估了刘玉手下“暗部”的力量,这些死士一进入许昌城就被“暗部”探子发现。最后双方展开了大战,曹军的死士最后全军覆没。

    刘玉感觉这些死士是冲着于禁过来的,于是给于禁加派了更多的护卫。

第五百一十六章 战后恢复出现的问题() 
由于曹操把整个许昌都搬空了,刘玉和手下们忙坏了。

    首先是粮草问题,这么多人马,每天的吃喝都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刘玉不得不从后方运输大量的粮草到这里来,幸亏刘玉在粮草方面的准备是充足的,要不然他会被这种情况给为难死了。

    运输也是一件麻烦事情,曹操败退后,很多败兵都直接占据了山头落草为寇,时不时出来劫掠一番。刘玉不得不派出兵力出去围剿这些贼寇,并加大运输队伍的护卫力量。

    同时,运输路程太远,一路上人吃马嚼的也浪费了很多。

    即便如此,刘玉勉强能够维持着粮草够用的局面,但要是继续进军就不可能实现了。

    其次是人口。许昌属于平原,有着大量的肥沃土地。可这些都是需要百姓来耕种才可以有收获的。如今没有百姓,这些肥沃的土地就只能荒废了。

    一想到这些,刘玉的内心就在滴血,那可都是钱粮啊。如果占领地变成刘玉的负担,刘玉干脆还不要这些领地。

    按照刘玉以前的做法,他会从自己的领地中安排一些活不下去的流民或者无产者来这里耕种。刘玉也是向领地下达了呼吁百姓来到许昌定居的政令。甚至还表明可以免除一年赋税。

    可是刘玉领地内的百姓生活不错,还算得上安居乐业,流民的情况几乎是绝迹了。但凡不是太懒惰,只要肯努力,在刘玉的领地内,能够有一口吃的是没有问题的。百姓可不想背井离乡来到许昌,离乡背井那是逼不得已的情况才走的路,而且许昌以后很有可能是前线,谁知道曹操会不会打过来,这危险性太大了。就算曹操打不过来,但每天不也是要提心吊胆地生活着。

    没有人愿意活着提心吊胆的,没有人会这种吃饱了撑着的爱好,过上安居乐业生活的百姓只能婉拒皇帝陛下的呼吁了。

    也有一些贫民为了一年的赋税来到许昌,只不过人数太少了。

    刘玉又想保住自己明君的帽子,不能强制要求百姓过来,一时间很为难。

    陈宫建议刘玉把之前占领地内的百姓划分一部分过来,这样就可以充实许昌流失的人口了。

    计策是好的,刘玉也同意了。可这人数还是不够啊,也不能为了充实许昌,把其他地方的田地搞得荒芜了吧。

    陈宫也是无计可施啊。

    只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刘玉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把领地内的囚犯都发配到许昌过来耕种。

    这个办法早就有的了。汉朝喜欢把罪犯发配到北方或者岭南之地,充实当地的人口,顺便巩固边防。就是传说中的废物利用,也是统治者惯用的办法。

    刘玉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把发配的地方改为在许昌耕种,那么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充实许昌的计划了。

    为什么说是轻而易举。

    这个时代的北方是苦寒之地,胡人四处乱窜,生活很危险。虽说现在北方的胡人不敢南下了,但中原的汉人还是不喜欢去。别说罪犯了,就算是边界的官员守将也是天天想着离开这个鬼地方。只是刘玉对边境很重视,管理又很严厉,所以才没有人敢逃离。

    岭南更不用说了。潮湿闷热,还有大量的毒虫猛兽,甚至有着和汉人不同的野蛮人,他们十分敌视汉人,发配到这里的汉人经常会受到这些野蛮人的攻击。而且能不能活着到达目的地都是一个问题。

    两相对比之下,发配到许昌耕种简直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刘玉把这个命令在领地内一发布,所有要被发配到北方和南方的罪犯纷纷感激涕零。

    他们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死了都无法回到中原了。没想到时来运转,神武皇帝居然会给他们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

    虽然知道在许昌可能会遭遇到战乱的危险,他们很有可能也会上战场当炮灰。可总比北方和岭南之地强啊。留在中原就是天堂一般的消息!

    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他们懂得选择。

    无论哪个时代,好勇斗狠,作奸犯科,小偷小摸都是屡禁不止。以至于刘玉治下治安不错,可罪犯都是挺多的。这些人用来充实许昌算是他们上辈子积了不少德了。

    当然还有很多被人冤枉的,被陷害的,这些人都是想着只要不离开中原,那么他们就有机会可以报仇了。

    总之,许昌的人口填充问题暂时是解决。

    因为这些人过来的大部分是男人,女人都很少。这帮人有很多人注定要打光棍了,反正都是罪犯,打光棍也活该。

    人总要梦想的,没有梦想就是一只咸鱼了。作为一个皇帝,刘玉还是比较人性化。他给这些罪犯一个可以安心耕种的梦想,只要矜矜业业在许昌努力耕种到五年,刘玉就会大罪变小罪,小罪变无罪释放。犯了大罪的,只要在许昌努力奋斗十年,那么就可以释放回家了。若是表现良好,还可以适当减免时限。

    罪犯们高兴了,五年而已,这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那些犯大罪的也高兴,十年有点长,可还有一样减免政策么,好好干,或许可以就不用十年就可以回去了。

    这帮罪犯现在是这么想的,可是仅仅两、三年以后,他们就不想离开许昌了。因为许昌恢复了繁荣,比他们的家乡好太多了。

    话扯远了,回归正题。

    人口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同时另外的一个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耕种的种子和牛马。

    刘玉这一次没有发愁,他把眼光看向了颖川那边的世家大族,这些可都是一大堆的待宰羔羊啊。

    从一开始,刘玉就没打算和世家妥协或者巴结他们,一心都是存着利用的心思来对待世家大族。所以这一次出现困难问题,刘玉就准备向颖川世家开刀了。

    可这一次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而且是刘玉内部的强烈反对。

    这让刘玉有点措手不及。

第五百一十七章 陈宫顶撞 颖川世家() 
刘玉向自己的心腹手下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反对最激烈的是陈宫。

    陈宫激烈地说道:“此举不妥啊。颖川郡多英才,各家对朝廷更是忠心耿耿,一直以来都是遵纪守法。各家长年处于曹贼淫威之下,每日战战兢兢。如今陛下光复颖川,更应该安抚其心,而不是加重其负担。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治国之道在于得人。颖川之地群英荟萃,乃是天赐陛下之福地。陛下若是不明所以,恐失人心啊。”陈宫滔滔不绝地说道。

    如果是郭图等人颖川出身之人激烈反对的话,刘玉能够理解,毕竟郭图他们就是颖川人,关系他本家的利益。可刘玉手下颖川出身的心腹好像也只有郭图几个人,而且他们还不在这里。可陈宫反对是在闹什么?跟他有一文钱的关系?

    “陛下,郭公则等人都是颖川人士,此举恐寒了他们的心啊!”陈宫继续说道。

    “那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眼下的难题?”刘玉反问了陈宫一句话。

    “牛马、种子之类,可以从并州、冀州等地调配或者购买。若是还有牛马不足,前来许昌耕种的都是一些罪犯,大可以让他们自力耕种。普天之下,几乎都是如此。若是配足牛马与种子,厚此薄彼之下,其他州郡很有可能会产生怨言,不利于朝廷的长久之计。”陈宫说道。

    刘玉盯着陈宫,为什么这一次陈宫会那么反对,他实在想不明白。

    “公台不知道这样会劳民伤财么?”刘玉眯着眼睛说道。

    陈宫镇定自若地说道:“劳民伤财倒说不上,些许损失倒是有的。”

    刘玉都怀疑今天的陈宫是别人假扮的,怎么老是跟他对着干啊!

    “既然颖川各家对朕忠心耿耿,那么他们何不为国出力?朕也不是想把他们收刮干净,只不过想让他们多多出力。难道这一点,朕都不能决定么?”刘玉反问道,语气已经很不善了。

    这句话可把陈宫问住了。是啊,颖川各家要是真心向着刘玉的话,他们应该主动向刘玉表达效忠,而这个时候就是他们表现的机会了。

    陈宫感觉自己已经误会刘玉了,他以为刘玉会像以前那样对世家动手。颖川不比其他地方,这里的世家与人才太过集中了,几乎每一家都有一个顶级人才。如果刘玉对颖川世家动手,肯定会引起反抗,那么对刘玉日后的统治是很不利的。

    没有人才和世家的支持,刘玉想要

    作为跟随刘玉最久的陈宫再也不能说让刘玉胡来了,这是在援救刘玉的大业,就算顶撞了刘玉,陈宫也在所不惜。

    但现在刘玉反问了这么一句话,让陈宫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你说他们忠心耿耿,但表现在哪里,说不通啊。

    “公台,朕知道你的忠心,你也要体谅朕的难处。从并州、冀州等地调配牛马种子过来是可以,可路途遥远,耗费巨大。如果不是担心误了农事,朕也不会出此下策。既然如此,那么就让公台前去和颖川世家接洽。”刘玉就让陈宫去做这个事情。

    “陛下仁德,臣一定不负所托。”陈宫接下了这个任务。

    颖川郡,荀府。

    此刻的荀府正是坐满了颖川各家的精英,荀家、郭家、陈家、钟家、黄家、崔家等举足轻重的世家大族家主与代表齐聚在荀府。

    他们正在探讨着关于神武皇帝刘玉占据颖川的事情。

    不来也不行啊,按照刘玉的作风,如果不快点做出决策,他手中的刀子就会掏出来了。他们虽然有实力可以反抗,但绝对会损失惨重的。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的话,那就太好了。

    而他们的希望就是颖川名门荀家。

    荀家发迹于颖川,家族当中人才辈出,“荀氏八龙”的名号更是响彻天下。荀彧的父亲荀爽更是做到了大汉司空的位置。荀彧等几个年轻一辈同样能力不凡。加上曹操统治颖川多年,荀彧又是曹操麾下重臣,荀家在颖川的势力达到了一个巅峰,隐约凌驾在了各家之上。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荀家有望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家族。荀家也为了这个目的而奋斗着,他们将自己有能力的子侄都安排到了各路诸侯之中,多面下注,却独独漏了刘玉。

    曹操这边有荀彧、荀攸,袁绍那边有荀谌,其他诸侯也有荀家的子弟在核心团队之中。

    荀家不是没有考虑过在刘玉那边安排子弟,可是刘玉一开始就对世家很是偏见,并且多次陷入危险之中,荀家的长辈们感觉刘玉不是那么靠谱,随时都有可能覆灭。荀家的子弟都是金贵着,没有必要去冒险,所以刘玉那边就没有荀家的子弟任职麾下。

    可是荀家原以为不靠谱的刘玉,却是成为了天下最强的诸侯,还灭了袁绍,统一了河北,顺势登基称帝。现在更是一举击退了曹***迫刘协和曹操迁都寿春。

    荀家的投资差点就宣告破产了。

    荀彧的哥哥荀谌在袁绍将要灭亡之际,脱身离开了河北,回到了颖川。荀彧醉心公务,不想管家族太多的事情,现在颖川荀家的事情都是荀谌在处理。

    为了挽回荀家现在的劣势,荀家必须做出改变了。他们用自己在颖川郡还没有丢失的威信,召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