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久,就看到一个宫装美貌女子带着一个孩童,进入了大殿。女子容貌妖艳,身材丰满,特别是双峰,在汉朝宽松的衣服下,也不能掩饰其呼之欲出之势,据刘玉目测,应该达到了F级别,可能更高。身边的孩童,虽然面目俊秀,但是给人一种懦弱的感觉,这是刘辩。

    “臣妾(孩儿),拜见陛下、太后。”何皇后与刘辩,进入大殿后,拜见行礼。

    “皇后,好大的架子,要哀家与陛下等待如此之久。”未等灵帝发话,董太后脸色不善地说道。

第8章 不欢而散() 
何皇后见董太后在这样的场合如此不给自己面子,心中也是暴怒,但是面子上,何皇后还是需要董太后的,灵帝可是在边上坐着呢。

    随着董太后脸色不善地指责何皇后,大殿的气氛也随之一凝。

    “太后赎罪,臣妾不敢。只因考验辩儿功课,兼后宫事物繁多,故而姗姗来迟,请太后、陛下原谅臣妾。”只见何皇后微微一福,不卑不亢地说道。

    “哼。”见何皇后说得在理,董太后也不能太过刁难,毕竟灵帝在此,多少要留点面子给何皇后。

    “好了,皇后不必如此,朕也刚来没多久。先坐下吧。来人!开席。”灵帝也是一个精明人,看的出来婆媳之间并不和睦,他也不多说,吩咐何皇后坐下后,就命人开席。

    随着灵帝一声令下,宫女太监鱼贯而出,将各人的案桌都摆上各式瓜果、肉食、汤羹。汉朝的饮食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多的样式跟味道,钟鸣鼎食,一日二食,还是主流。但是身为皇室,刘玉从小就能吃到常人无法染指的食物,起码珍馐百味倒是挺多的,味道不咋地,但是吃多了也就习惯了。看着刘协吃得挺欢的样子,刘玉难免对比了后世的美食,心中不断哀怨。同时也开始了对食物的攻势。

    在刘玉正对面前的食物,发动攻势的时候。对面的何皇后,不停地观察着刘玉。之前由于刘玉是废后之子,又是哑巴,所以何皇后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个皇子。何皇后的心思全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刘辩争夺储君的位置,之前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就是何皇后心中最大的敌人,没有母亲的皇子,在争夺储君的位置上,会失去多大的力量,何皇后心里清楚,然后就毒杀了王美人,可是手尾处理得不干净,惹怒了灵帝,更导致了刘协被太后收养,令自己的儿子离储君的位置越来越远。好在自己已经加封为皇后,哥哥何进又是大将军,灵帝有所忌惮,才能保持现在优势。之前的哑巴皇子,现在又跳出来,而且还治好了哑病。何皇后手中也是有一些心腹,也收到了灵帝召见了刘玉,隐约猜到刘玉病愈跟灵帝一定有着很大的关系。刘玉长得不错,加上之前何皇后并没有对刘玉有多大的了解,对于不了解的敌人,何皇后心里就把刘玉的威胁提高了数倍。

    虽然刘玉有威胁,但是刘协的威胁力更大,因为他有董太后这个大靠山。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陛下,您很久没有到臣妾那里去了,辩儿也经常思念陛下。”何皇后说道。

    “最近国事繁忙,朕有空的时候会过去的。”灵帝毫不在乎地说道。

    国事繁忙,应该是日理万****。听到灵帝说话,刘玉心中腹诽。

    “近日大将军进宫与臣妾说道,陛下迟迟不立储君,群臣皆议论。”何皇后说着,偷看了一眼灵帝,见灵帝面色正常,就继续说道:“册立太子,为国储君,乃国家大事,陛下应该早做打算。”

    “皇后知道这是国家大事,朕自有安排,皇后不必劳心,安心管理后宫事务便是。”灵帝脸色不悦。

    “皇后是不是管得有太多了,皇帝春秋鼎盛,册立太子之事,缓之,有何不可。恐怕皇后心里想的是别的东西吧。”董太后在旁边冷嘲热讽。

    何皇后的心思,董太后知道。如果灵帝现在册立太子,那么依靠着大将军何进这个外戚,朝堂上必然会拥立刘辩作为太子,这可不是董太后想看到的。

    董太后的冷嘲热讽,何皇后心中无名火起,但不好发作,愤愤然坐下。

    “母后,孩儿尚有国事,先回去了。回宫。”灵帝也没有吃下去的欲望了,向董太后告了声罪,起身离开。

    “你跟我过来。”走到刘玉身边时,直接就向刘玉说了句话,就走出了宫门。

第9章 思路() 
灵帝与刘玉走后,何皇后与刘辩也走了,一场家宴就这么不欢而散了。

    刘玉很纳闷,真的,很纳闷。灵帝叫自己跟上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一时间刘玉也想不明白,只能跟灵帝的步伐。出了永安宫,十常侍等人都在等候,看见刘玉与灵帝一起出来,都楞了一下。

    “你也上车,回宫。”灵帝坐的是皇帝专用的车架,而刘玉是步行到永安宫的,他也没有专用的车架。灵帝叫他上车,他就蒙了,那可是皇帝专用的啊,自己上去合适吗,刘玉心里打鼓。

    “还楞着干吗,快上车。”灵帝看着刘玉还在发呆,催促道。

    不清楚灵帝究竟在想什么,刘玉也硬着头皮上车了。刘玉心里知道,与灵帝同车,这个可是天大的荣誉,更可以让一些有心人遐想一些信号,比如灵帝欲立刘玉为储。可以想象,明日大汉朝野都会知道刘玉与灵帝同车而归,一个皇子与皇帝同车而归,虽然可以表示皇帝对这个皇子的喜爱,但是在这个灵帝尚未立储,大将军与皇后利用舆论压力逼迫灵帝,方便他们达成立皇子辩为太子的目的的背景下,刘玉有种被灵帝推入火坑的感觉。

    联想到今天在永安宫发生的事情,刘玉发觉自己被灵帝利用了。历史上灵帝是欲立刘协为太子的,因为何皇后跟大将军何进的原因,而迟迟无法实现,当然也有刘协太过幼小的缘故。自己现在应该是给刘协小正太当挡箭牌了。接下来迎接自己的就是针对自己的暗算与阴谋了。

    上车后,灵帝一直就在闭目养神,同车的刘玉心中满满地悲催。很快,车架就到了灵帝的寝宫。

    灵帝下车后,不与刘玉说话,与十常侍直接朝寝宫而去。刘玉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去。

    “全部都给朕下去,十丈之内,擅入者,杀。”进入寝宫后,灵帝开始发号施令。

    十常侍等人十分震惊,不知灵帝今日为何这样反常,按照平常的习惯,现在应该是安排妹子侍寝啊。想不通归想不通,是皇帝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十常侍别的不说,这个对灵帝的忠心那是杠杠的。

    没多久,整个寝宫就剩下刘玉跟灵帝两人。灵帝盯着刘玉,两人都不说话,气氛有点凝固。

    “今天叫你来,有件事朕想知道。不可隐瞒”灵帝开口了。

    “父皇请问,孩儿一定回答。”刘玉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这样说。

    “朕想知道,你是不是对皇帝这个位置抱有期待!”灵帝眯着眼睛。

    “孩儿万万不敢。”刘玉大惊,直接跪下了,以头触地。灵帝这话实在太让人震惊了,吓得刘玉小心肝直跳。

    “不敢?不敢想?还是不敢做?!”灵帝逼问。

    刘玉跪在地上,不知怎么回答。怎么办!如果自己再敷衍下去,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效果,现在情势对自己十分不利,再有一个万一,自己可就完蛋了。是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还是继续虚与委蛇。灵帝的态度跟心思,让刘玉摸不着头脑。皇位的诱惑,令刘玉心中产生了一丝幻想,更滋生了一丝野心,独霸天下、掌握万千的野心。

    突然刘玉脑中出现了一个声音,坚定了他的决心。那就是:天授不取必受其咎。

    “吾操之,我可是皇子,这么大的身份,为什么不能用,刘备一个编草鞋的都可以在乱世成就一番霸业,我为什么不能。为什么我要害怕,皇图霸业,不去做,怎么会知道不成功。”刘玉心中不停思考着,脸上更加坚毅。

第10章 受封,薄侯?() 
后世有周姓谐星说过: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刘玉很怕死,因为这个原因他装了好几年的哑巴,因为这个原因,他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十分的懦弱。

    身处东汉末年这个乱世,善终者能有几何。自己就算不停地逃避,其他野心家会放过自己??自己是皇子,这个就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任何想要坐上皇帝位置的人或者势力,都会除掉自己这个眼中钉。自己先天优势明显,为什么不去努力一下,万一成功了呢。

    想到这里,刘玉抬起了自己的头,一脸刚毅。灵帝正在等着自己回话呢。

    “父皇容禀,孩儿万万不敢对皇位有所遐想,父皇如今春秋鼎盛,一统江山。孩儿不敢胡思乱想。您也知道,孩儿之前装聋作哑,就是为避免卷入这样的立储纷争。”停顿了一下,刘玉平复了心情。“这也是母后临终前的叮嘱,要孩儿好好地活下去。”说道最后,刘玉眼中晶莹欲露。

    “嗨。。。。”听到这样的话,灵帝也是无法再问下去了,宋皇后毕竟是灵帝的发妻,灵帝之前帮刘玉解决他装哑的事情,主要原因还是灵帝对宋皇后的思念之情。

    “父皇,母后归去后,孩儿每日思念。皇宫对我来说,只能触景生情,莫名悲切,恳请父皇让孩儿出宫,就封外地。”看着灵帝有所感慨,刘玉也豁出去了,趁机表达自己欲出宫的想法。

    灵帝很奇怪,原以为刘玉会说些什么漂亮话,或者敷衍自己的话语。根本就想不到刘玉居然想离开皇宫,就封外地。突然间,灵帝感觉离开皇宫对刘玉来说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可以从即将爆发的立储风波中跳出,既可以保全自己,又可以图谋未来。灵帝心中感慨,看来这小子头脑不错啊,临危不乱。

    “朕会考虑的,你下去吧。”灵帝想明白了,就开始赶人。

    “孩儿告退。”意思已经表露出去了,刘玉也不想在多呆,以免犯错,告退之后,立马就离开了。

    就当刘玉离开灵帝寝宫后,他的身后出现了一个身影。身影不是别人,是十常侍张让。

    “陛下自从见了这个刘玉后,这两天都有些奇怪,看来要在这个刘玉皇子身边安插眼线了。咱家可不想阴沟里翻船。”张让的脸色阴翳,心思也是急转。而在回去路上的刘玉却不知道,他已经被大宦官张让给盯上了。

    回到自己的小院后,刘玉反思着自己。

    对于目前的形势,刘玉很清楚。自己已经决定在走上争霸之路,就必须要有更多的准备。再过几年,史上最大的农民叛乱“黄巾之乱”就会爆发,紧接着没过多久灵帝就会驾崩,两宫争位,大将军何进与宦官之间火并,最后何进被杀,这些事情都十分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危及刘玉的生命安全,离开皇宫当然就刘玉最好的选择。就算这些都避过了,还有更加恐怖的事情,那就大魔王董卓,那个家伙可是杀人不眨眼的,而且自己还在皇宫的话,就十分招人眼目了。

    想了一会,刘玉也累了,躺在床上,直接就睡了。

    第二日,一件震惊朝野的事情发生在朝堂之上。

    灵帝难得上朝,群臣也是摩拳擦掌,准备在大将军何进的带领下,劝谏皇帝陛下早日立储。而灵帝不让群臣有开口说话的机会,直接发布诏书,封刘玉为薄侯,食邑薄县,赐洛阳北城府邸一座,金1000,绢500,即日出宫。。

第11章 出皇宫,出笼() 
一个皇子,被封为县侯。大汉以降,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一大批正直且守旧的文臣,直接以不合大汉朝廷祖制为由劝谏。

    灵帝大怒,喝道:“天家之事,自有朕乾纲独断,尔等如此作为,是何道理?此事就此安排。退朝!”说罢,拂袖而去。

    文武群臣大惊失色,纷纷感叹灵帝的昏庸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大将军何进也是奇怪。但是三公之一的袁隗却是醒悟了。今日群臣可是要劝谏灵帝立储的啊,灵帝玩了这一手,已经在侧面警告了他们不要干涉天家之事了。袁隗把自己的想法对着身边的同伴一说,很快大家伙都明白了。大将军也是郁闷,他本来就是个杀猪的,没多少政治智慧,现在被旁人一说,也是无可奈何,毕竟按照大汉祖制,皇子受封,必然是以王爵封之,并离开洛阳,赶往封地就藩。现在皇子受封县侯,不合祖制,灵帝一意孤行,开创大汉四百余年来的首例,也难怪那些守旧文臣那么激动。

    虽然对此十分不满,但大多数有头脑的文臣,还是对灵帝的政治手腕表示佩服,一下子就把群臣的目标给转移了,手段高明啊,同样的,事件中的刘玉也被大部分文武群臣标记为灵帝已经对其放弃,刘玉也失去了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