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6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内拿下。除非伯符你亲自前往,才能够激起将士们的士气。不过现在情况十分敏感,伯符的一举一动都是牵动江东的局面。所以庐江城,你是不能前往的。以至于,吾就提议仲谋了。仲谋乃是你的亲弟弟,智勇双全,绝对可以代替你激起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当然吾也不可能让仲谋去当主帅,但是当个副手是可以的。吾觉得子义作为主帅乃是最佳的人选,仲谋在他的身边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周瑜兼顾了孙权的人身安全和锻炼,让孙策找不出任何的再次拒绝的理由。

    “也罢,就让仲谋去吧。这小子是需要好好的锻炼。”孙策算是最后同意了周瑜的建议。

    就这样孙权作为太史慈的副手,雄赳赳地前往庐江了。孙权这次为了能够表现好,连吕蒙都给带过来了。

    太史慈对于孙权作为他的副手是没有意见的,孙权表现出来的能力,让太史慈认为作为他的副手是搓搓有余。同时太史慈还观察到了一点,那就是世家中召集过来的杂牌军,居然对孙权十分畏惧,一点都不敢乱来。这就让本以为世家杂牌军会拖后腿的太史慈心中大定。

    世家的人马虽说是杂牌军,但是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他们敢对太史慈不敬,可不敢对孙权有何的冒犯。孙权是孙策的亲弟弟,要是他不痛快了,下令直接将他们咔擦了,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阻拦。

    “二将军,等开战的时候,你千万不能乱跑。”太史慈还是想要叮嘱孙权一番。

    孙策就是一个热血过度的人,经常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孙权是孙策的亲弟弟,没有听说孙权会做出这些出格的事情,但好歹都是同一个爹妈生的,太史慈真的有点担心了。

    “子义将军,你放心吧。我可不是大哥那种急性子的人。我一定会遵从你的吩咐的。”孙权打下了包票。

    得到这样的承诺,太史慈就有点放心了。

    孙权诚恳地说道“子义将军,你也不需要二将军来称呼我。你年纪比我大,直呼我的表字就可以了。”

    “这不行。无论末将是不是主帅,都改尊敬你的。”太史慈不敢逾越,这个时代的等级十分森严,逾越了身份,那可是要杀头的。

    孙权不以为然地说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顾及什么身份!再说了,大哥和公瑾都已经说了是让我在你的身份学习了。你作为主帅,要是在我这个副手面前摆低姿态,对下面的那些人是不好的。你还怎么管理整个军队啊。”

    太史慈觉得很有道理,但一直以来的习惯让他有点拘束。

    孙权回头指着那些世家组成的部队,说道“子义将军,你看看那些人,现在看起来安分守己,谁也不会知道他们心里面会有什么心思。作为一军主帅,子义将军你可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啊。”

    好吧,孙权算是说服了太史慈了。

    “那末将就冒犯了。”太史慈一拱手,算是事先打招呼了。

    孙权很是满意,他现在的性子没有历史上的那样阴沉,如今比较喜欢直来直去。

    太史慈心中暗道“果然是和主公一个性格。还是要防着点,要不然就无法向主公交代了。”

    孙权不知道他刚才的表现让太史慈更加担忧他会乱来了。

    庐江这边安排好了,孙策这边开始应对荆州可能的攻击进行了布置。

    周瑜和张昭等人聚集在一起,将要对各种安排都商议得详细。由于之前有了一些布置,目前对江东来说,时间也不是那么紧迫。唯一需要确定的是,如何打,要怎么打才是关键了。

    “伯符,我要是想要将荆州刘军挡在江东之外,有点不现实。故而卑职以为,派出探子探清刘军虚实,最后诱敌深入,将其攻破。”张昭说出了自己的破敌之策。

    “子布所言深得吾心。”孙策同样是这么想的,说道“本将对诸葛亮不甚了解,刘玉既然可以让他成为主帅,那么其必然有过人之处。单单从张辽突袭庐江来看,此人谋划极深,或许正在等着本将的举动呢。”

    周瑜说道“我军在荆州的探子已经将诸葛亮一切都打探清楚了。此人为人做事向来以谨慎为主。此番来攻,或许荆州刘军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故而,在下认可子布先生诱敌深入的计策。”

    “我等附议!”其他谋士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荆州刘军想要吞并江东,柴桑就是他们必须攻打的目标。张辽千里潜伏拿下庐江,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让本将分兵,以减少柴桑的兵力。诸葛村夫好算计!但我江东却不是任由他算计的。现在说说,我军如何诱敌深入,将其破之?”孙策英明神武的样子让他的属下信者不疑。

    周瑜、张昭等人各抒己见,但却有一人沉默不语。他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自己的亲弟弟现在要来吞并江东了,诸葛瑾的心情别说多郁闷了。一些对孙策绝对忠心的人,开始排挤诸葛瑾,甚至有人向孙策提议将诸葛瑾给软禁了。

    好在孙策对诸葛瑾是很相信,完全没有将他们的话听进去,甚至有什么重要的会议都让诸葛瑾来参加。孙策此举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诸葛瑾绝对不会叛变的。如今的江东最需要的就是团结一致,孙策算是用尽了办法了。

    诸葛瑾是很感动,但他知道有些时候,该沉默的就要沉默。现在大多数人都在观察着他,诸葛瑾可不想搞出一些乱子出来,让孙策烦心。

    诸葛瑾沉默不语,并不是他想的那样可以不给孙策烦心。反而让孙策觉得诸葛瑾有所顾忌。

    “子瑜,你有何想法?”孙策直接询问了诸葛瑾。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诸葛瑾,想听听这个一直都不怎么说话的诸葛亮哥哥,究竟有什么高见。

    其实诸葛瑾是有一些想法的,他对周瑜等人刚才的计策有些见解。但诸葛瑾不知道自己说出来,是不是有人相信。

    诸葛瑾看向了孙策,孙策的目光十分热切,包含着绝对的信任。

    诸葛瑾心中一暖,遇到这样的主公,绝对是值得的。

    “主公,卑职有些看法。刚才诸公所言,诱敌深入,将其攻破。卑职虽是赞同,可隐隐觉得有些不妙。”诸葛瑾有点放开了心扉。

    “子瑜,不用拘束,请畅所欲言。”周瑜眼中一亮,在江东众人之中,最了解诸葛亮的人,不就是诸葛瑾么?

    其他人也来精神了。

    诸葛瑾一扫之前的郁闷,朗声说道“吾二弟孔明多智,每逢用计,都会将各种意外都算计在内。我江东诱敌深入之策,孔明定然是想到的。故而卑职认为,诱敌之计,需主公亲自前往,方可让孔明相信。若是他人,以孔明之智,必然看破。我军徒劳而无功也。”

    说完这些话,诸葛瑾心中默默地对着荆州的二弟道了一声对不起。

    孙策和周瑜对视一眼,果然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诸葛瑾果然有大用啊。

    “公瑾所言甚是,有功于江东。”孙策称赞道。

    诸葛瑾垂拱,不再发言了。

    有了诸葛瑾的提醒,孙策等人就继续商议着相关的细节。

    周瑜的智力不差,加上那么多的智者的商议,最终得出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计划。

    孙策对这个计划十分满意,说道“时间紧迫,我军即刻就按照计划行事。全军各司其职,务必完成所有的布置。”

    “我等遵命!”周瑜等属下都应是。

    商议之后,孙策留下了周瑜,让其他人都各自离去。

    等剩下孙策和周瑜之后,孙策叹气地说道“公瑾,我江东有几成胜算?”

    孙策对这次的大战没有多大的信心,刚才在那么多人面前那么自信,完全是强撑着。

    “柴桑或许保不住。但却可以让诸葛亮损失颇大。”周瑜说了实话。

    “柴桑都保不住,刘军就可瞬间攻破江东了。”孙策都要把自己的嘴唇给咬破了。

    周瑜冷冷地说道“柴桑是保不住,但刘军想要占据整个江东,根本就不可能!我有一策,就是有点无奈。不知伯符是否愿意听。”

    “说来听听!”孙策这个时候什么计策都是愿意听的。

    周瑜淡淡地说道“铁索横江!”

    “铁索横江!?”孙策一直重复这四个字。

    周瑜说完之后就不敢多言。铁索横江是一种比较损的办法。这样会将长江周边所有以捕鱼为生的百姓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样的,也会让江东损失很大。长江上面横上铁索,那么船只就无法再长江上面行舟。水路上的商贾就断了。而江东就形同闭关一样,只能靠着自己内部的发展来保住希望。但这个并不现实。非到万不得已,周瑜是不想说出来的。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公瑾,让人可以开始准备了。”孙策沉思之后,说出了这样的话。

    周瑜没有任何意外,要是他在孙策这个位置上,为了孙家和江东,也是会做这样的选择。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孙策继续说道“公瑾,你说曹操会不会派人过来支援咱们?”

    周瑜不假思索地说道“会,一定会。庐江切断了我军和曹操的联系,曹操现在可就着急得很了。”

    “着急就对了。咱们不用通知曹操了。曹操应该也是知道的。让他着急一下也好。”孙策看似想到了一些开心的事情。

    当曹操知道庐江被刘军拿下之后,他就大骂孙策小儿无能了。

    曹操深知庐江的重要性,就算他现在兵力十分有限,也是挤出一些兵马前来支援。曹操和孙策之间的联合才是对抗刘玉的根本,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足以抗衡刘玉。

    孙策和周瑜再也找不到继续谈下去的由头,于是相互告别。孙策极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现在的江东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冷静的孙策。

    周瑜走出了孙策的府邸,抬头看向了天空,这个时候,他忽然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世上很多事情都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

第一千三十五章 张辽的野心() 
此时的庐江城,张辽所部的兵马正在不断地加固着城防。士兵都是知道接下来将要面对江东方面不断攻击,现在抓紧时间加固城防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张辽攻陷庐江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通知荆州的诸葛亮,希望后续的兵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但即便是张辽自己都知道,援军要想及时赶到,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庐江的百姓也被张辽的部下给动员了起来,帮忙加强城防。

    百姓们连说个不字都不敢。这年头,手里拿着刀子的就是爷。百姓们手无寸铁,又被江东世家欺压惯了,如今张辽他们代表着朝廷,他们更加愿意服从了。

    庐江是江东的粮仓之一,府库中有着大量的钱粮,张辽就自作主张将府库中的一部分钱粮拿出来,当做给百姓们的酬劳。

    这一下子就把庐江百姓的积极性给提了起来。庐江沃野千里是不假的,可却和平民百姓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田地里的收获,大部分被官府和世家给拿走了,平民百姓平时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这种生活要是放在刘玉登基之前的话,庐江百姓是没有多少怨言的,毕竟相对于其他地方经常饿死人来说,能够有一口饭吃,就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但这个情况在刘玉登基称帝之后就慢慢开始了改变。刘玉布局与天下,让“暗部”中人在天下各地散布着神武朝廷内百姓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各地的百姓不是那么相信,但也对未来充满了幻想。要是真的话,以陛下的仁德,以后迟早要统一天下的,到时候他们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就算他们没那个福气,不是还有他们的子孙可以享受安定的生活么?没有经历过乱世人命不如猪狗的日子,是不知道安定的生活是多么的可贵。

    现如今,张辽攻陷了庐江之后,对百姓秋毫无犯,体现朝廷王师的精神风范。让庐江的百姓都安心了不少,起码不用担心兵乱之祸。而张辽让庐江百姓出来加固城防,还给了酬劳。这简直不可想象!什么时候朝廷要百姓做事,是需要给酬劳的!

    庐江的百姓们算是开眼了,听闻神武朝廷对百姓仁德,看来传闻不假啊。见微知著,从军队的作风和给酬劳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王师是真的对百姓好啊。

    王师那么仁义,那么咱们做良民的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啊。要不然怎么对得起那份酬劳啊。

    刘玉平时有机会就和张辽这些武将灌输着一些观念,比如想要获得民心,必要的付出是应该的。张辽绝对听从刘玉的教导,所以他才会这样做。再说了,这些钱粮都是庐江府库中拿出来的,张辽也不心疼。

    而且张辽更是准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