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熥对于古代戏曲不太喜欢,作为看过现代话剧和电视剧的人来说戏曲的表演形式未免有些枯燥,只是有的唱词还好听些。等这出戏表演完了,他刚要进行程序化的表扬,忽然想到了一首歌,在表扬了几句后马上又说道:“你们中唱武生的人是谁?”

    这些人本来已经开始准备表演下一出戏了,忽然听到允熥的吩咐,一愣,然后唱武生的小伙子走前一步跪下说道:“陛下,奴才就是唱武生的。”

    “朕忽然想到了一首歌,你来听听,普通百姓能不能听懂,会不会喜欢。”说着,允熥竟然自己唱起歌来!

    “……”允熥唱了一遍,问道:“你们觉得如何?”

    戏班子的人都面面相觑:这样的歌曲从来没有听过,旋律和歌词与他们平日里听到过的完全不同。

    其它人可以不说话,但唱武生的人被允熥点名了不敢不说话。他想了半天最后说道:“陛下,这样的歌曲从未听过,百姓会不会喜欢奴才不知道,但歌曲中有一股激昂之意,奴才觉得非常奋进。”

    “你们下去吧。”允熥见其它人都一副“打死不开口”的架势,也就不问了他们下去。

    之后允熥问李莎儿:“你觉得这首歌如何?”

    “陛下,这首歌很昂扬啊,并且歌词寓意很好,也通俗易懂,臣妾很喜欢。”

    “你说用它来代替现在的那首当军歌如何?”允熥又问。

    “这,普通士兵未必会喜欢吧,倒是武将们多半会喜欢。”李莎儿说道。

    “这样么?”允熥低喃道。过了一会儿,他又道:“算了,不想了,过几日和他们说一说就行了。”

    “陛下,既然这件事不想了,陪着臣妾说说话吧。”李莎儿说道。

    “好啊,”允熥笑道:“朕就陪你说说话。”但却一把把她抱起来,向里屋走去。

    “陛下!”李莎儿惊呼道。

    “别吵,朕就是要带你去里屋说说话啊。”

    “那干嘛把臣妾抱到床上?”

    “在床上才好说话。”

    “可是,……,嗯,啊。陛下……你又骗人,臣妾……下次肯定……不会相信……陛下了。”

    想看更多更劲爆的用txtjiaa

第643章 国旗国徽() 
又过了两日七月十四日,这一日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的身份整个五军都督府刑狱、军医和文宣司的陈性善偷偷在上朝时打着哈欠。

    他现在身上的差事太多了,即使兵部那边的差事都交给了另外一个兵部侍郎打理,他在五军都督府的差事也够忙了,尤其是允熥最近对军队有这么多的幺蛾子,他每日都要忙到深夜。

    这样他自然睡眠不足,每天早上都昏昏沉沉的。

    ‘要不向陛下求个恩典,从此之后不必上朝?’陈性善在心中想着。

    还没等他想出结果,就听到皇帝的侍从大声说道:“退朝!”

    顿时屋内的百官做鸟兽散,三三两两的向殿外走去。陈性善当然不可能在这杵着,也跟着大部队向外走。

    ‘还是向陛下请求不必上朝,要不然我该撑不住了。正好现在在宫里,这就去乾清宫和陛下说。’他经过思考后最终这样决定。

    陈性善于是转过头,脱离大部队向乾清门走去。

    可他还没有几步就有小宦官拦住他说道:“陈大人,陛下叫你过去呢。”

    ‘陛下叫我?’陈性善想着:‘又有什么事情吩咐么?’

    ‘很可能,陛下最近一直在出幺蛾子,肯定又是有关于军队的。看来工作又要增加了。’

    他怀着沉痛的心情向乾清宫走去。虽然陈性善忠于允熥,但不代表他愿意让现在已经非常繁重的工作更加繁重。

    陈性善来到乾清宫,不出所料的见到了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又和四辅官打了招呼。

    他刚和解缙打完招呼,正想和他说几句话,忽然听有人对他说道:“复初兄,怎么不和我打招呼?”

    陈性善忙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就见到了一个他认为现在不会出现在这里的人。

    ‘郑沂?他可是礼部尚书,今日怎么会在这里?难道陛下要他的位置?’陈性善满心都是不解,但笑着和他说道:“临源兄,不好意思,刚才没看到你。”

    二人寒暄几句,陈性善问道:“临源兄,你可知道陛下今日叫咱们过来有何事?”

    “我也不知。今年自从年初后陛下还没单独召见过我,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何事。”郑沂说道。

    “那陛下呢?怎么没见到陛下?”陈性善又问道。

    “陛下换衣服去了。现在天这么热厚重的朝服穿一会儿都身上冒汗,陛下也不例外。”

    “陛下还说了,要是有人觉得热,可以去洗洗手和脸,并且脱掉帽子。你看李坚他们不都脱掉了帽子了。”郑沂道。

    “我就不必了,这屋里有冰块挺凉快的,过一会儿汗就下去了。”陈性善说道。

    话虽如此说,帽子戴在脑袋上确实又热又不怎么舒服,他也摘下了帽子。

    又过了一会儿,比郑沂猜想的还过分、换了一身衣服还洗了个澡的允熥神清气爽地从寝殿走了过来。陈性善等人慌忙带上帽子对他行礼。

    “诸位爱卿,这又不是场合,何必如此。行过了礼都把帽子再摘下来吧,不必戴着。朕不就把帽子摘了下来?”允熥一边还礼一边说道。

    这都是老惯例了,允熥一向不让他们行礼,但谁也不敢不行礼。

    不过戴着帽子确实很热,大家纷纷又把帽子摘了下来。

    待大家都坐下后,允熥开始今天的正题。

    “诸位爱卿,朕今日将你们叫过来,是有事情吩咐。”

    “其一,朕欲设立大明的国旗,作为大明的标志。”

    允熥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自己设计的一份国旗递给他们看。

    华夏自古没有类似于国旗的旗帜,国与国之间打仗都是悬挂一面绣着国的大旗就差不多了,此外就是绣着将军名的各色旗帜。现代的国旗是欧洲那边最早出现的。

    允熥很不习惯一个国家竟然没有自己的旗帜,所以决定设立国旗。

    允熥设立的国旗样式很简单。既然国为明,那么当然是日月旗,允熥将历史上明代后期的旗帜稍微修改以后就作国旗。

    在场的官员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陈性善问道:“陛下,到底什么是国旗?”

    允熥毫不意外地解释道:“国旗就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标志,是国家的象征,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国家特色和历史文化。”他给出了标准的答案。

    “可是国旗有什么用?”陈性善又问道。

    “区分大明和外国。凡是大明的军队、外出的船队、出使外国的使臣都必须打着大明日月旗,以一目了然的表示和其它番国的区别。”

    “同时国旗还将代表大明的国土。凡是属于大明土地,不论是设置了州府县还是以卫所管之,都必须树立国旗。并且永远不允许国旗在他升起的地方落下!”

    允熥很有激情地说道。他要让大明的日月旗达到前世历史上星条旗的威力,只要竖起旗帜就没有人敢做什么。

    可这帮封建官僚仍然不能理解国旗有什么用处。在他们看来一面绣着“明”字的大旗和这起到的作用应该差不多,没必要单独设立这么一个国旗。

    不过既然陛下喜欢,他们也不会‘无关紧要’的事情和皇帝顶着干。

    允熥恨铁不成钢的看了几眼这帮没把这当回事的官员,最后只能收回目光进行下一项事情。

    “第二件事,是朕设计了国徽。”允熥同样拿出自己设计好的国徽给他们看。

    国徽和国旗一样,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并且在日常中国徽比国旗还要常用,身份证和护照上都有国徽。

    允熥设计国旗和国徽并不是吃饱了撑的。国旗和国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百姓认同这个国家。要不然后世西域的畏兀儿官员为啥将**国徽换成新月国徽?说明它还是有用。

    允熥设计国徽花了很长时间,反复思考各种设计思路,最后决定设计成五条缠绕在一起的龙,一个龙头居中,另外四个龙头分别看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样子。

    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欧洲国家的双头鹰标志,同时看顾东西两个方向的领土。允熥比较有追求,觉得光看顾东西两个方向太小气了,要四面八方都看顾才对,所以最后决定了这样的设计。

    允熥自己当然无法将五条龙的位置设计好宫廷画师反复实验,最后设计出了美观的‘五龙’国徽。

    可朝臣也理解不了国徽有什么用,这次由李坚出声问道:“陛下,既然有了国旗,为何还要设计国徽?”

    “等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允熥说道。

    想看更多更劲爆的用txtjiaa

第644章 精忠报国() 
允熥吩咐礼部尚书道:“郑卿,马上让礼部制造出国旗来,朕要在皇宫,和京城的衙门门前见到挂在旗杆上的大明国旗。”

    “是,陛下。”郑沂抱着陪中二青年玩儿的心态答应着。他们这些年纪基本上都在四十朝上的大臣也见过一些二十来岁想些奇奇怪怪事情的青年,把允熥当成这样的人了。

    允熥也不会琢磨这帮中年大叔都在想什么,接着说道:“第三,前几日朕身边的侍卫想出了一首歌曲,朕想让诸位爱卿听一听,我大明的士兵会不会喜欢。”

    说完,他示意身边的一个侍卫。这个侍卫上前几步,对允熥和在场的官员行礼后唱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十五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允熥想出来的这首歌曲当然就是后世大明鼎鼎的《精忠报国》了。这首歌非常主旋律,非常昂扬向上,也没有什么超越时代的歌词,允熥十一日晚上想到以后,将其中的‘二十年’修改成‘十五年’,以指代朱元璋参加起义十五年当上皇帝后,就把它拿出来了。

    允熥挑选出的这个侍卫嗓子非常好,足以媲美原唱屠洪刚,虽然已经听他唱过几遍了,但允熥仍然十分喜欢,差点儿沉迷进去。

    好在他马上摆脱了。允熥一边听着,一边看着面前这帮官员们的表情。

    不过面前这帮人不愧是快修炼成精的人物,文官和部分武将都没什么表情,倒是有几个武将颇为喜欢,一边听着还哼哼起来了。

    允熥见此就心就放下了一半。最起码有人喜欢这首歌,自己没白费功夫。

    待歌曲唱完了一遍,允熥问道:“诸位爱卿觉得这首歌如何?”

    “好!非常好!”郭镇第一个说道:“陛下,这首歌非常昂扬,臣听了不能自己。敢问陛下,这首歌名叫什么?”

    “精忠报国,朕起名为精忠报国。”允熥说道。

    “精忠报国?”郭镇又道:“好名字!陛下起得好名字。”

    “哈哈!”允熥笑道:“郭卿你还是不要这样夸赞朕了,朕都要承受不起了。”

    “臣只是实话实说。”郭镇又道。

    允熥哈哈大笑。他也不知郭镇说的到底是真心话还是假话,反正在他面前郭镇一向表现的没有什么城府,快四十岁的人了仍旧没什么城府,也不知是装的还是真的。不过不管如何,郭镇这个马屁拍得允熥十分舒坦,他就当成郭镇在说真心话了。

    过了一会儿,允熥止住笑对陈性善等人说道:“陈卿,郑卿,解卿,你们觉得如何?”

    “陛下,歌曲倒是很昂扬,但歌词既非词也非曲,更加不是诗,这个韵律臣听着很奇怪。”陈性善说道。

    陈性善到底是文人,这个年代高雅的歌曲大多是词,也有很多元代流行起来的曲,但无论是词还是元曲都和这首歌的韵律差别很大,他不太能接受。

    这也在允熥的预料之中。文人们很难接受新鲜事物,词在唐代不能登大雅之堂,一直到宋代才流行起来;唐宋时期写的也受到鄙视,到了满清不也成为主要艺术形式了么?虽然仍然不受主流欢迎。

    允熥转而询问刚才没有什么表情的武将道:“你们觉得呢?”

    “陛下,这首歌昂扬向上,抒发效忠大明之意,很不错。但臣以为,它没有提到对于立功的将士如何奖赏是一缺点。陛下,将士们奋力打仗不就是图一个封妻荫子?这首歌没有提到这一点,而现在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