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熥正想着,忽然听到甲曹杰又说道:“陛下,可否允许贫僧在大明的京城兴建一座我教的寺庙,以弘扬佛法,并且作为贫僧等人在京城的落脚之处?贫僧等人现在住在大明的番馆,十分不便。”

    “这个嘛,大师多半也知道,当年蒙古人还在的时候,很多信奉喇嘛教和大师打扮差不多的人仪仗蒙古人的势力欺负汉人,很多汉人对他们是恨之入骨。虽然朕知道大师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但普通的汉人百姓不知道,朕恐怕他们对大师不利。”

    “这样吧,朕在皇城内划出一处房屋,让大师等人住下,大师等人可以将房屋的内部改造成喇嘛教寺庙的样式,只是不要公开亮出喇嘛教的旗号来。”允熥说道。

    “贫僧多谢陛下。”甲曹杰又道。

    允熥随后和他闲聊了几句,先是说了说汉传佛脚和喇嘛教的区别,又说一说青藏一带的人文地理。

    刚聊完了青海湖畔的风景,允熥赞到:“若是朕能去青海湖畔看一看就好了。”

    但没等甲曹杰接话,允熥又道:“甲曹杰大师,朕听说青海一带蒙古人不少,可是真的?”

    “确实如此。”甲曹杰说道:“陛下,青海一带水草还算丰茂,所以当初蒙古人在那里留了不少人放牧。【。aiyoushenm】”

    “这些人现在信奉喇嘛教的很多吧?”允熥问。

    “陛下,这些蒙古人差不多都信奉了喇嘛教。并且现在他们大多皈依了我格鲁派。”甲曹杰答道。

    “看来蒙古人很喜欢格鲁派嘛!”允熥笑道:“大师有没有想过去蒙古草原上传教?”

    “蒙古草原?”甲曹杰想了想说道:“陛下,家师的意愿是将喇嘛教的各教派流弊全部割除,将历来的经典都重新注解一遍,暂时没有向蒙古草原传教的想法。”

    “这怎么行?喇嘛教如此伟大的宗教,岂能只有藏人信奉!”允熥十分激动地说道:“应该让更多的人沐浴在佛祖的荣光之下。”

    ‘难道大明的皇帝之所以要请师父来大明的京城,就是为了让我们向蒙古草原传教?但他为何不用汉人自己的佛教?’甲曹杰虽然猜出了允熥的目的,但解释不了允熥这样做的原因:明明汉人自己就有佛教啊?

    允熥费劲心里派人要接宗喀巴来中原,在宗喀巴不愿意来后又让杨本将宗喀巴的主要弟子之一甲曹杰从青海请过来,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蒙古草原传播藏传佛教。

    允熥也知自己的话一说出口定然会被猜出目的,但他别无选择。他没有时间等着二百年以后出现章嘉和哲布尊丹巴这两个活佛了,他必须要在他生前就看到佛教在蒙古草原上扎根。

    而现在大明和蒙古还处于战争状态,即使等鬼力赤窜了大汗之位停止使用大元的国号,大明与蒙古人恢复和平,一时半会儿想让汉传佛教的僧人去蒙古草原传教也不现实。

    而喇嘛教就不同了。历史上蒙古人和藏人没有旧怨,何况现在很多蒙古人信奉了喇嘛教,传教容易得多:并且喇嘛教的忽悠能力似乎比汉传佛教更加强大,把握也更大。

    见甲曹杰还在沉思,允熥又道:“大师,朕听闻虽然蒙古人退出了中原,但在蒙古草原仍有许多僧侣传教,被蒙古各部首领奉为座上宾。这些僧侣不可能是格鲁派的僧人,大师难道不想取得他们手中的佛教经卷?或许这几十年过去草原上的僧侣又有新的感悟呢?”

    甲曹杰有些意动。草原上的喇嘛都是当年跟随蒙古人一起退到草原上的,由于河西走廊被大明占领,从藏区前往蒙古草原十分困难,这几十年很少有喇嘛从藏区去蒙古草原,回来的更是一个没有,所以他对于草原上的喇嘛有没有什么新感悟很有兴趣。

    允熥又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若是甲曹杰大师,或者其他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愿意去蒙古草原传教,大明愿意出钱修缮青海的所有喇嘛教寺庙,愿意出钱印刷所有宗喀巴大师书写的经卷,你们想要多少大明就给你们印刷多少;若是能在蒙古草原建起寺庙,所有费用有大明承担。”

    甲曹杰更加惊讶,他感受到了允熥十分急迫的心情,非常不解。

    但他也不敢继续抻着允熥。刚才允熥特意和他聊起了汉传佛脚和喇嘛教的区别,甲曹杰觉得大明的皇帝不是在随便说说,而是在使用汉传佛教威胁他:即使汉传佛教比喇嘛教在蒙古人中传播困难一些,你要是得寸进尺朕也只能放弃你们了。

    况且允熥还可以使用其它的喇嘛教派系,估计只要允熥稍微吐露一下自己的意思,很多喇嘛就会忙不迭的答应。

    所以他说道:“既然陛下如此相邀,贫僧回去以后就和家师诉说,派出高僧前往蒙古草原传教。”

    “朕会给河西的大明卫所下旨,允许你们通过。”目的达成的允熥笑着说道。

    不管在蒙古草原传教花得钱再多,也不可能有现在屯驻在长城沿线和以北地区的百万大军花得钱多。况且为了防备蒙古人,这百万大军在长城一线不得动弹,极大的牵制了大明的军力;若是能够永远解除蒙古人的威胁,大多数军队都可以调到其它地方,他使用军队会宽松很多。

    他也不怎么担心传教会失败。历史上传教成功不仅是喇嘛有心传教,更是蒙古王公意识到喇嘛教对稳固他们的统治有好处主动邀请活佛传教;并且自己也能够提供不下于满清的财力支持,再加上一直有喇嘛在蒙古草原活动,肯定能够成功。

    之后允熥和甲曹杰又探讨了一会儿教义,允熥看了看时间,对他说道:“大师,朕还有些事情,不如过几日朕再邀大师进宫讲经?”

    “不敢耽误陛下的时间。”甲曹杰说道:“贫僧这就告退。”说着就已经站了起来。

    这时允熥扫到了一直在他身后站着的几个年轻的喇嘛。允熥虽然刚才没有多看他们,但注意到有一个小喇嘛一直站直未动,神情也很专注。

    允熥顿时对这个人产生了些兴趣。他对甲曹杰说道:“甲曹杰大师,”允熥指着一个少年喇嘛接着说道:“这个人刚才朕见到神情一直很专注,朕十分欣赏。他的名字叫做什么?”

    “陛下,这是贫僧的师弟,法号克主杰。”甲曹杰说道。

    允熥不知道为何,觉得他将来一定能成为喇嘛教的著名人物,非常认真的和他说了几句话,和甲曹杰一样赏赐他一身崭新的僧服,才让他下去。

    然后允熥站起来活动活动腿。他在蒲团上足足坐了一个半时辰,双腿都麻了。他又坐到榻上,让王喜过来按摩,缓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第680章 三清() 
“陛下,往常陛下接见少林寺的高僧也没有对他们这么优待,今日怎么对这些喇嘛这么好?”王喜一边按摩,一边问道。【。m】

    “这些喇嘛可不能轻忽,他们比国内的僧人用处不小;并且虽然少林寺住持名声很大,但他其实管不了其它的寺庙,而这个甲曹杰却能管得着藏区其它的寺庙,朕为何不能礼遇。”允熥说道。

    王喜没有再说话,而是等着允熥缓过来以后问道:“是否宣武当山的李真人、泰山派的东灵真人等人觐见?”

    “宣,宗教上的事情今日就全部解决了。”允熥说道。随后他把刚才脱下来的鞋重新穿上,端坐到座位上。

    不一会儿李玄宗等人走了进来,对允熥行礼道:“贫道李玄宗(……)见过陛下。”

    “诸位真人请起。”允熥笑道:“不必对朕这么多礼。”

    等他们都站直了身子,允熥问道:“朕前几个月托你们做的东西,做好了么?”

    “这,陛下,这实在是不合道教的传统啊。”李玄宗说道。【。m】

    “朕记得佛教是东汉从西域传进来,而道教是中华本土的宗教,但是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就已经压过了道教,成为中华第一宗教。你们难道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并且改变这一情况么!”允熥说道。

    几人低头不语。他们当然希望道教十分辉煌,但他们虽然俗事缠身,也都是虔诚的道教徒,对于这样巨大的改革,虽然已经得到允熥通知有几个月了,但还是难以接受。

    允熥也没心思和他们墨迹了,从抽屉里拿出几张纸,让王喜分别递给这几个掌门,并且说道:“既然你们自己不提,那就朕来提。这就是朕大概拟定的改革办法,你们看一看。”

    李玄宗等人马上拿起面前的纸张看了起来。

    道教是中华本土的宗教,但是他还带有许多汉民族原始的信仰成分,历史上方很多西方传教士来到大明后都觉得道教算不上真正的宗教。因而它的传播能力很低,只适合中华和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朝鲜、安南,就连扶桑都进不去。

    允熥很害怕将来他划给道教的地盘被其它宗教渗透,所以他决定对道教进行改革。他和玉玑子之类没有什么节操的道教徒反复研究,研究出了一些改革措施。【。aiyoushenm】

    允熥的改革条目虽然只有一张纸,但是内容也不少,写了满满一张纸。其中的重点有两点。

    第一是改革神仙体系。一神教的宗教,比如系出同源闪米特三邪教,都是只有一个真正的神,所有人都信奉这个唯一的真神。

    允熥当然不能将道教也变成这样的邪教。这样的宗教虽然团结能力强,但排他性太强,也十分不利于文明的发展。近代十字教就发起过捣毁机器的行动。正是不列颠最早进行宗教改革改邪归正,才会成为第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允熥的打算是仿效佛教重造神仙体系。佛教虽然是多神教,但他的神佛有明确的等级,地位最高的是佛祖的三世,前世燃灯佛,今世释迦牟尼佛(如来佛),未来弥勒佛,其它的佛和菩萨也各有等级。

    而道教的神仙原本完全没有任何等级关系,也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只是随着种种神话的传播人们觉得哪个神仙非常牛逼,哪个神仙怎么样,怎么样的。

    允熥决定以三清为道教神仙的首领,甚至提前编出了一部分《封神演义》的内容来传播,让大家以为三清是道教中最高级的神;并且给其它的神仙也各自分出了等级。

    第二个重点是传教方式。道家不讲轮回,允熥也觉得道教和佛教有所区分不是坏事,所以没有强行在道教中增加轮回的内容,传教则是以飞升成仙为吸引教徒的主要手段。

    根据玉玑子的建议,明确规定神是天生的,但仙是普通人可以修炼成为的,并且编写戏曲宣扬玉皇大帝飞升成仙的故事。

    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改革措施,不过都不太重要了。

    这几个大派的掌门看完了这张纸,李玄宗对允熥说道:“陛下,区分神仙倒也是理所应当,宣扬飞升也十分妥当;但将原本没有上下级之分的神仙分为上下,尤其是以神在上仙在下,贫道觉得,是不是还要多思量思量。”

    龙虎山的张真人、泰山派的东灵真人也说了类似的话。

    允熥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并未插话,等他们都说完以后问道:“你们可还有其它的话好说?”

    这几个人觉得允熥的脸色不对,没敢接着说话。

    见几人不答,允熥说道:“朕今日不是来和你们讨论的,而是来向你们下达命令的!朕已经和其它的几位真人反复修改过了,觉得这个没有问题,虽然可以有一些小修小补,比如某位神仙的地位,但大体上不必再修改。”

    “你们返回自家的门派后,就按照这个教导信徒。若是谁仍旧不听朕的话,朕就废了他的掌门之位;若是继任的掌门仍旧不听从朕的命令,就不要怪朕的手段了!”

    允熥对于他们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结果十分厌烦。这些道教徒的行动力远比不上佛教徒,允熥让少林寺等寺庙的高僧研究如何对西域更好的传教,他们可是很多教徒去西域身体力行的传教,随后给出许多十分管用的意见,提高所有僧人传播汉传佛教的效率。

    见到允熥如此坚定,他们几个神情一连。虽然他们仍旧觉得允熥这是邪道,但他们也不敢再违背允熥的命令:他们自己不怕死,但害怕本门断了传承。

    所以李玄宗说道:“贫道知道了,等贫道回到武当山后马上供奉起三清的雕像,位在真武大帝之上。”

    龙虎山张真人和东灵道人也纷纷说道:“贫道回到龙虎山(泰山)后,一定供奉起三清的雕像,并且位列首位。”

    不过东灵道人还好,他们泰山本来就供奉三清,影响不大;龙虎山和武当山就悲催了,被迫加上三清。

第681章 侄戚婶妹() 
允熥看他们都不再反对,也就不再说什么。【。aiyoushenm】他其实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