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受不了。”

    “广枺淮筒灰谎恕D虾5河熘诙啵词鼓虾Kυ谌车阂员比嗣鸷5粒杂行矶嗪5粱疃慌旅挥姓檀颉!

    李莎儿明白自己大哥的想法。他自幼就是海盗,已经习惯了那样的生活,在军中过严格军纪约束下的日子过不下去。

    “可是危险?”李莎儿说道。

    “危险不大。”李继迁说道:“大明水师的船比海盗要好得多,轻易不会沉,只要船不沉,身为千户的我也没什么危险。”

    李莎儿虽仍然对大哥远赴广枺行┎簧幔掷斫獯蟾缧乃嫉乃故墙邮芰舜耸拢实溃骸坝梦液捅菹滤得矗俊

    “不用,我正常申请调任。若是不成再说。”李继迁道。

第709章 有共同点的谈话()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让景昌去外地为官。京城这么多勋戚,风流的也不计其数,景昌一离开京城在人们嘴里转悠的自然就是其他人了”安王妃徐梦羽说道。

    “那还不如有仗打去打一仗呢。”妙锦说道:“之所以出现对景昌不利的流言,还是因为景昌年纪太小,又没什么功劳。李景隆也十分风流,可就没有人传他的流言。”

    “若是有仗打自然好,我也再去打一仗,立下功劳好能封爵。”徐景昌说道。他也愿意打仗,之前征满者伯夷一战,他凭借立下的战功和何荣给徐家的面子加授从五品武略将军散阶,任命为实职正五品千户。

    有了千户的官职,他以后再打仗战死的可能更低了,只要立下些战功,他爹再立下些功劳,没准就能得封爵位,即使是流爵也好。

    “那再有仗打了,我就和陛下说让你去打仗。”妙锦笑道。

    “爹,大哥,你们不能再这样在京城吃闲饭了。”封号为明妃的抱琴对自己的父亲和大哥说道。

    “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我还担心陛下将来文垚定然会被封到海外的一个地方为王,虽然陛下肯定会派人辅佐,但还是能有自家人扶保他更好。”

    “我之前还怕陛下不愿意让外戚身居高位,但陛下对薛家、徐家的重用,甚至云嫔的兄长都得到提拔,可见陛下对此并不在意,所以你们也要立功升官。”

    听了抱琴的话,她的父亲叶子高和兄长叶宜伟都十分惊讶的看着她。之间是她要他们在京里安心吃闲饭,维持和常家的关系就行;可她现在却又突然提出让他们要去努力打仗立功受赏。

    “可是阿妹,我们现在跟着郑国公,而郑国公几乎不可能被派出去打仗。我们如何立功受赏?”叶宜伟说道。

    “郑国公不会出去打仗,郑国公手下的武将也不会出去打仗?等郑国公夫人再入宫了,我找机会和她说话,让她告诉郑国公大明再有仗打,推荐你们。”抱琴说道。虽然郑国公夫人胡氏不会入宫来见她,但她找个机会见一见胡氏并不困难。

    可是叶宜伟和叶子高仍然面露难色。抱琴看了他们几眼,说道:“你们还不愿意?郑国公亲自向手下的大将推荐你们,他手下的武将出于情面自然不会让你们在太过危险的地方,这样你们打仗受伤战死的可能很小,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可是,受伤战死的可能再小,也有可能战死。”叶子高说道。

    这才是他不愿意去打仗的真正理由:可能战死。他们又不是饿得吃不起饭的人,又不是军户出身出生就以打仗为业的人,现在在京城的五军都督府挂个军职,实际上干着文职的活计,多么惬意,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

    “你们。”抱琴有些恼怒的说道。她一直将父兄当成提线木偶,她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没想到提线木偶竟然也会反抗!

    抱琴沉默片刻,恢复冷静表现出略微恼怒的样子说道:“既然你们这样,那我也不说什么了,你们继续在京城混饭吃吧。”

    但她心里却想着:等再有战事,我就在陛下来我的宫殿休息时和他说,让你们上战场!到时候,就由不得你们了。

    报琴并不像她平时表现的那样重视亲人。她早在父母决定将她送到主子身边为奴婢的时候就已经在心中断绝了和家人的亲情。她之所以表现的还比较重视亲情,因为她的前后两个主人——常遇春的夫人蓝氏和允熥都很重视亲情,并且亲人对她来说还有用处。若不是如此,她绝不会答理自己的亲人,她现在只重视自己的孩子。

    所以她不在意父兄有可能在战场上战死的事情。若是他们一直这样混饭吃,对已经入宫的她来说没有丝毫的用处,既然如此,留着他们还有什么意义?

    但是叶子高和叶宜伟并不知道抱琴在心中正在想着什么,听到她不劝说他们去战场上立功了,松了口气,和她说起家长里短的事情来。抱琴也配合的说着。

    “妹妹!”李继迁看到妹妹李莎儿的身影,激动地说道。

    “大哥!”李莎儿也十分激动的回应。

    李继迁快步走近李莎儿,似乎想要抱一抱她;但他走过来后,惊讶的看着她的肚子说道:“你,该不会是?”

    李莎儿十分缓慢的走到李继迁面前,听到他的话后笑道:“大哥,没错,我怀孕了。”

    李继迁忙说道:“既然如此,你还出来见我做什么,还不在宫里好好保养。”他一边说着,一边扶着她坐下。李莎儿身旁的宫女皱了皱眉,但什么也没说。

    他们兄妹都没注意一旁宫女的表情,李莎儿说道:“从钟粹宫到这里不过是几步路而已,还可以坐着步撵过来,不碍的。并且陛下说怀孕的妇人不宜一直躺着或坐着,平时活动活动有好处。”

    李继迁将‘陛下就是经常提出各种奇异的想法’这句话咽了回去,问道:“几个月了?”

    “五个月了。”李莎儿笑道。

    “不管如何,还是小心一些。”李继迁嘱咐道。

    “嗯。”李莎儿点头。

    之后李继迁和李莎儿说起家里的事情。可李莎儿看得出李继迁好像是有什么事情想跟自己说,于是问道:“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和我说?”

    “啊?没有,没有。”李继迁矢口否认道。

    “大哥,我可不傻,你刚才的表现绝对是有话要和妹妹说。”李莎儿说道。

    李继迁低头又沉默了半晌,说道:“妹妹,我想神情从水师右卫调去两广一带的水师。”

    “为什么?”李莎儿问道。

    “因为我不适应现在的生活。”李继迁说道:“之前在南洋打仗、驻守的时候,虽然也有军纪约束,但打仗时上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况且打仗也够刺激,不比之前当海盗差多少。”

    “可是入了水师右卫后,就算出去巡逻也捞不到仗打,就连海盗看见大明的东海水师也远远的躲避了,并且军纪太严,我受不了。”

    “广枺淮筒灰谎恕D虾5河熘诙啵词鼓虾Kυ谌车阂员比嗣鸷5粒杂行矶嗪5粱疃慌旅挥姓檀颉!

    李莎儿明白自己大哥的想法。他自幼就是海盗,已经习惯了那样的生活,在军中过严格军纪约束下的日子过不下去。

    “可是危险?”李莎儿说道。

    “危险不大。”李继迁说道:“大明水师的船比海盗要好得多,轻易不会沉,只要船不沉,身为千户的我也没什么危险。”

    李莎儿虽仍然对大哥远赴广枺行┎簧幔掷斫獯蟾缧乃嫉乃故墙邮芰舜耸拢实溃骸坝梦液捅菹滤得矗俊

    “不用,我正常申请调任。若是不成再说。”李继迁道。

第710章 议封与过节() 
在他的嫔妃和亲人说话时,允熥正在乾清宫和大臣们商议事情。

    “朕欲追封长兄为亲王,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允熥问道。

    “追封太宗陛下的长子?陛下此作法甚好。”解缙头一个说道。不仅是他,其它的几个人也都觉得允熥这个作法甚好。

    朱雄英是朱标的长子,也是嫡子,本来应该是大明帝国理所当然的继承人,但可惜八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从而无法继承大明皇帝之位。

    允熥追封他为王,可以表明自己对亲兄长的怀念,对亲情的重视,意义很大。

    “那诸位爱卿觉得加封一个什么封号较好?不能和曾经用过的封号重了。”允熥又道。

    “郑王如何?”暴昭说道。

    允熥摇摇头:“历史上出名的郑王下场都不太好。”

    “加封为汉王如何?”解缙道。

    “汉王不错。”允熥一听,就觉得不错。现在华夏的民族被称之为汉人,加封朱雄英为汉王很不错。

    既然允熥觉得不错,即使其他人还有什么不同意见也不敢说了:即使允熥不怪罪,那也得罪了解缙,而解缙的心眼他们都知道比针眼还小,为了这样的事情得罪他可不值得。

    允熥其实还想过将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朱雄英,以让他有后人祭祀,但他自己很快就否决了。朱雄英作为大明最正统的继承人,他名义上的儿子也会成为大明皇位最正统的继承人,允熥真要这么做了,恐怕文垣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这个人。

    此事就这样定了,允熥随即说起下一件事。“洪武二十三年,谭王叔忧惧自焚,因当时先帝太过忧虑,并且谭王叔无子国除,以至于竟然未得谥号,无人祭祀。朕决定加谭王叔谥号为炀,列于庙内祭祀。”允熥说道。

    但允熥虽如此说,实情却不是如此。史书上记载谭王是因为王妃的娘家牵连进了胡惟庸案所以忧惧自焚,但允熥经过思考之后,觉得朱元璋如此重视自己儿子的人,竟然不给谭王加谥号,让他死后无人祭祀,绝对不是因为这件事情。

    可事情的真相即使是就在朱元璋死后继承皇位的允熥都无法查清了。当年朱元璋进行了大清洗,无数和此事有关的人被杀,可能知道真相的郭宁妃又守口如瓶,虽然允熥根据遗留的痕迹有所猜测,但没有证据。

    不过不管如何,那都和允熥无关,允熥给朱梓追加谥号让他有人祭祀可以表明自己的宽大为怀,对宗室关心。

    这些大臣也表示了赞同。他们并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但也能猜到一定是惊天的大事,所以即使允熥给朱梓一个‘炀’字为谥号也不觉得有什么。

    允熥又和他们商议了一会儿,将过几日要正式追封之事完全商议完毕。

    允熥此时侧头看了看刻漏,见时候也不早了。笑道:“诸位爱卿,今日是上元节,朕也就不留你们在宫中多待了,回去过节去吧。”

    这些允熥信任的大臣也都想着回家过节,对允熥行礼过后退下。

    允熥伸伸懒腰,正想着要不要提前去后殿,忽然黄福走过来,双手举起一份文书说道:“陛下,这是刚才诸位嫔妃与亲人说话的记载。”

    “她们到底说了什么,竟然送到我这里来了?”允熥一边拿起它,一边说道。他当然会派人监视她们和亲人都说什么,但也规定如果没有什么冒犯他的话语和十分重要之事,他并不亲自过目,负责之人存档就行了。所以允熥很好奇她们说了什么让负责之人觉得要让他看看。

    允熥看后有些惊讶的说道:“宸妃、明妃和云嫔,要么是要求家人去打仗,要么是家人自己想去打仗?”

    不过却没有人答应他这句话。黄福和黄路等人就侍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一点动作都没有。

    允熥也知道下人肯定不敢接话,站起来踱起步子。‘真的是很让人惊讶,我的嫔妃竟然都是好战分子,想要打仗。’允熥想着。

    “不过这样也好,将来打仗的时候,有宗室和外戚奋战在前,就不必担心文官的责难了。”允熥自言自语。

    不过让这些不同的外戚都立下大功后在国内为官可不是什么好事,随着许多外戚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一些人不该有的心思也会出现,不仅朝堂之上,就连后宫也会乌烟瘴气。

    允熥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所做的就是努力塑造熙瑶的权威:将后宫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她来处置,从不公开驳了熙瑶的话,对薛家十分看重,立文垣为皇太子。可若是这些妃嫔们都有了朝堂之上的支持,未必还能保证现在这样稳定的后宫。并非谁都是徐晖祖,懂得进退。

    “若是他们的功劳已经遮掩不住了,就提前选块地方给她们的儿子,让她们的家人去封地待着吧。”允熥说道。

    决定了此事,他又拿起和大臣们商议的记录看了看,自言自语不知在说些什么。

    一直到黄福提醒道:“陛下,现在已经是午时初刻了,是不是前往后殿和皇后娘娘、诸位皇子公主,和几位娘娘过上元节?”

    “这么快就到了午时了?”允熥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