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这是自己卧室,又适应了一会,才问道:“今天是几号了?”

    另一旁的太监王喜连忙道:“今天是四月二十八,殿下已经昏迷了三天了。先太子的谥号定下来了,是懿文太子。”一旁的王进也赶忙接道:“这三天,每天都有太医给您来把脉,都说您没问题,但殿下您这一直不醒我们也急的不得了,今天可算是您醒了。昨儿个皇上还来看您了呢!”

    皇爷爷还来看我了!允熥心下一惊:不会是怀疑我装昏吧!好在不管皇爷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几天我是真昏迷了,也不怕包括太医在内的任何人过来看或者是检查。估计能给皇爷爷留个好印象,要是能暂缓二哥朱允炆不被立为皇太孙就好了。允熥如此想着(他并不知道已成功完成这一任务)。

    不过马上,允熥就想起了去世的父亲,眼睛瞬间就红了,挣扎着坐起来,就要穿衣穿鞋让王进王喜带他去灵堂。王进赶忙扶住他的右臂,说道:“殿下,昨天皇上临走的时候,特意交代了,不许您马上去灵堂哭灵,要您先吃些饭。”王喜一面附和着,一边吩咐外面的人赶紧把饭菜送进来。

    允熥使劲挣了两下,但因为身体比较虚没挣脱,顿时大怒,另一只手伸过来,‘啪’的一声响就是一个大嘴巴子打到王进脸上,他也没躲,于是王进的脸上瞬间出现了红色的巴掌印,但王进神色不变,仍然紧紧地抓着允熥的右胳膊。

    允熥打完后也冷静了下来,意识到不应该打人,王进和王喜只是执行皇爷爷的命令。在大明的版图之内,现在有谁敢不执行皇爷爷的命令呢!那这样,虽然自己想去马上到灵堂给父王守灵,但是也只能先吃点东西了(这几天一直有人给他喂流质食物,所以并不太饿)。

    冷静下来的允熥重新坐到了床沿上,也不再挣扎了。王进也松开了允熥的胳膊,不过并没有放松精神,仍与王喜一起紧张的站在一边。允熥心知应该安抚一下王进,但是他知道不能直接道歉,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一个现代的普通人哪有如何对待下人的经验),只能说道:“王进,你说的对,我应该听皇爷爷的话,先吃点东西。”

    王进和王喜别看年龄小,但是能被选派到皇子皇孙身边近身服侍的,哪有不机灵的!不自觉的,王进和王喜对视了一眼,殿下是在说他错了?三殿下感觉变化好大啊,要是以前,殿下可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王进如是想着。而王喜则是在对王进各种羡慕嫉妒恨。王进这一巴掌挨得值啊!殿下认识到王进的忠心,以后会更加信任王进。王进和王喜都是上头指派给三皇孙的,与允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使叛变也多半不会有好下场;并且太子一家就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允熥以前也不像很有野心的样子,所以也没人收买他们,因此王进和王喜都是对允熥很忠心的。

    允熥也不再是以前的允熥了,注意到了王进和王喜的动作和眼神,但也没什么反应,就着菜吃了碗大米饭,穿好孝服,带着王进、王喜两人来到灵堂。

第4章 灵堂和送行() 
灵堂布置在文华殿,允熥到的时候,几个弟弟妹妹都在这里守灵,听不到太多的哭泣声(大家都没力气了),不过朱允炆不在,今天是朱标去世第三天,文武百官在春和门哭丧,朱元璋和作为事实上的长子的朱允炆在那里接受百官的慰问。

    允熥跪倒弟弟妹妹们的前面,眼圈更红了,开始大声地哭泣。几乎所有人都抬头看向他,发现是允熥在哭之后就低下头或真或假的也跟着哭起来。

    下午允炆来了,允熥抬起头一看吓了一跳!三天前看见他的时候允炆虽然瘦弱,但好歹还有肉,今天一见,哎呀,全身上下几乎只剩下骨头架子了,完美的符合‘形销骨立’四个字!虽然以前允熥就知道允炆十分的孝顺,但把自己弄到这个地步还是大大得出乎他的意料。‘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除了真的很悲伤以外,也有一定的作秀成分吧!’允熥如是想着(恭喜允熥,朱元璋同志和你想的是一样的)。

    允炆双目无神走到允熥的前面跪下来,允熥赶忙探头上去关切的问道:“二哥,怎么三天不见,你就瘦成这个样子,即使再为父王悲伤,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啊。”允熥说的这话并不是出于政治需要,而是出于真心。虽然允熥已经决定要想方设法夺取历史上本属于朱允炆的皇位,但是他本人并不讨厌朱允炆,以前允炆对于允熥也是很照顾的,颇有大哥哥的风范。朱允炆人品也不差,只是登上皇位的时候还处于中二期而已。

    朱允炆回头看向允熥,有气无力地说道:“三弟醒了?太好了,没事就好,中午有吃东西吗?噢,我没什么。”从朱允炆混乱的回答中,完全可以感觉到因为这几天的折腾,朱允炆大脑的思维已经相当的混乱。

    允熥这时候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其他什么都必须表现出对兄长的关心,所以他悄悄走到殿外,吩咐负责的太监端来碗粥,然后又走进殿内。

    允熥刚刚出去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注意到了,只不过没在意而已。虽然这三天大家都没怎么休息,但是水还是要喝的,饭还是要少少的吃一点的,上厕所也是不可避免的,总不能在灵堂内预备马桶吧,那是对先太子的不敬,谁敢这样干?所以大家也就是瞥了一眼而已。但是允熥竟然端着粥进来了,不管面上显不显,除了几个几乎或者已经睡着了的小孩儿以外,其他人心里都是很惊奇。

    允熥也没看他们,走到朱允炆身边,说道:“二哥,你这样下去可不行,得吃点东西,要不然等不到祭祀身体就要垮了。”允炆没说话也没回头,只是摇了摇头。允熥又劝了两遍,允炆仍旧只是摇头。

    允熥深吸了一口气,侧过身子,左手一把抓住朱允炆的肩膀转过来,然后右手抓住朱允炆的后脑,左手松开,拿起粥碗,就向允炆的嘴里倒。允炆还没来得及说话(其实他根本就没反应过来什么情况),就感觉有流质的东西进到了自己的嘴里。不过允炆虽然没反应过来情况,还是有下意识的反抗的,但是这十几天他都没怎么休息,也没怎么吃东西,身体根本没力气,而允熥刚刚经过了整整三天的休息,早上又吃了饭,允炆根本反抗不了;更不要说平时允熥就不爱读书,这个时代又没有什么娱乐,只能是多运动,所以身体素质本来就比允炆高一个层次。

    不过允熥刚开始倒,就听见有人喊了声:“你干什么!”允熥顺着声音看去,果然是吕氏刚才喊得。吕氏是在嫔妃方阵那边跪着,一直有注意允炆,看到允熥的行动,马上叫了一声并快步走过来。嫔妃方阵离这里也没几步路,几秒种后就走过来了。走过来还没站稳,吕氏就又用严厉的口气说道:“允熥你在干嘛!”

    “我看二哥精神这么差,再不吃点东西恐怕要受不了了,但是二哥又不肯吃东西,我只能这样让二哥吃点东西。”允熥语气平静的回道。

    吕氏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就算是允熥不爽允炆,也不可能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害允炆,这么多人看着呢!只不过刚才吕氏是关心则乱。更何况平时二人也没什么矛盾。‘但是虽然平时允熥就比较不拘小节的,但其实胆子不大,在正规场合也是丝毫不敢违反礼法啊?’吕氏这样疑惑着,她到没想到为争皇位表现什么的。看那一小碗粥也没了,她恢复了正常的语气说道:“嗯,不过这样允炆也容易呛着,我来吧。”

    允熥没说什么,退下去又跪倒了允炆后面,看着吕氏照顾允炆。对于吕氏允熥虽然不可能彻底无视她,但也没多重视。结合前后两世的记忆来看,吕氏虽然处理日常事务还行,但显然不是什么太有眼光和手段的人物,肯定成不了武则天、宣太后或者吕雉这种牛逼到爆的太后,即使跟张皇后(明孝宗朱佑樘的)、还是张皇后(仁宗朱高炽的)相比也比不上,也没有太狠辣手段和心思,再加上现任皇帝朱元璋同志太牛逼,又对家人十分爱护,估计吕氏连进谗言也不太敢。只要能获得老朱同志的赞许,吕氏顶多也就是下一些小绊子,起不到多大作用。允熥对吕氏的评价大体是正确的,不过人总有爆发的时候,后来吕氏还是给他造成了一个大麻烦。

    快伴晚的时候老朱总算处理完了朝政,来文华殿了。当然也就听这里的太监说了允熥的事。朱元璋又小惊讶了一把,这允熥绝对是变了。虽然老朱同志的子孙众多,不可能每一个都很了解,但朱标的几个儿子就在他眼皮底下,还是很了解的。朱元璋决定加派人手观察允熥。

    其实允熥的举动是很不合适的,非常不符合礼法,要不是现在是特殊情况,并且现在大家也不认为允炆会当皇太孙,恐怕他会受到训斥的。说到底,还是融合后现代思维骨子里不太重视礼法,虽然中和了一下,但还是比不上纯土著。

    到了第2天(朱标去世第4天),朱元璋尚未就封的几个儿子来给大哥吊孝。

    允熥马上集中起了注意力。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真能生啊),现在最小的儿子尚未出生,8、9、10三个儿子已经死了,再减去长子朱标,朱元璋现在有21个儿子,老十六庆王朱栴(zhan)以下的10个儿子还没有就藩,还在京城。允熥以前跟几个叔叔的接触也不多,正要好好地观察一下几个叔叔。

    允熥只见一串少年+小屁孩的队伍走进了文华殿,允熥小小的吃了一惊,然后马上反应过来,这一串叔叔,除了打头的朱栴比允熥大几个月,就连宁王朱权都比允熥小。不过允熥仍然非常认真地观察这这一串叔叔们,特别是十七叔宁王朱权。作为熟读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爱好者,后世的允熥特别清楚朱权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不有句话吗,叫‘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允熥非常努力的想看出朱权到底如何牛逼。

    但是允熥很快就败下阵来,根本看不出朱权有什么特异之处,除了长得挺帅。‘看来我完全没有****祖那样牛逼的相面本事。’允熥这样自嘲着。

    观察失败的允熥干脆不再注意几个叔叔,低头回忆起来。根据允熥原来的记忆,16叔朱栴,17叔朱权,19叔朱橞(hui),20叔朱松学习好,每次考试都是满分,不过学习好未必就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当王爷)中干得好,就算是朱权,不还是让朱棣给算计了,“被”靖难了么。(其实这里允熥想差了,这四个后来当王爷都还是合格的,把地方治理的不错)

    接下来几天都没什么事儿发生,允熥老老实实的守灵。不过期间允熥几次感到有人在看他,但是每次他这样感觉的时候,眼睛扫了一圈,都没发现有人看他啊?允熥于是认为是自己这几天太过疲劳产生错觉了。

    又过了几天,从五月初八开始(朱标死于四月二十五),外地分封的诸王陆续赶来京城,允熥虽然也有睡觉和吃饭,但为了表现自己的孝顺,觉不敢多睡,饭也不敢多吃,特别是在允炆几乎不怎么休息的情况下(历史上的允炆就是在朱标死后守丧期间不怎么吃也不怎么睡,把自己弄得皮包骨头),所以几乎每天都晕晕乎乎的,恨不得找点大烟来提提神,根本就没有精力观察这批叔叔们,只是在朱棣来拜祭的时候强撑着注视了一下,除了满面悲伤的表情以外,同样什么也没观察出来。

    一直撑到过完七七,送灵去孝东陵安葬结束以后,允熥终于是撑不住了,狠狠的大睡了两天两夜,睡着前想的最后一件事是:妈的,想当一个合格的孝子必须得是一个觉少的胖子(可供消耗的能量多)!

第5章 各自的小算盘() 
允熥呼呼大睡的这两天,京城表面上看没发生什么事,但是暗地里则暗潮汹涌,外地来京的藩王也都没有着急回封地,因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朱元璋还没有作出决定,那就是立谁为储君。

    所有有些关系的人,不管是藩王还是大臣,都在观察和思索朱元璋的行为,想法,揣摩谁会被立为储君。不过因为老朱同志十分有威严,前几年又一茬一茬地杀大臣,根本就没有人敢公开谈论这件事,只有几个年龄很大的大儒上书请早立太子,老朱也没搭理他们;不过,私底下的交流是怎么也禁止不住的。

    京城洪武街,一座极其富丽堂皇,规模宏大的府邸内,一名看起来很有威严,年纪大约三十多岁的男人正在与一个看起来一副高僧样子的年老的和尚交谈,那名高僧说道:“殿下,老僧就直言了,殿下您当太子的几率太渺茫了,现在秦晋二位王爷尚在,秦王殿下虽然品行不良,但毕竟居长,晋王殿下更是颇有才能,将太原一带打理的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