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晨露出笑容,不过马上又掩去,低声说道:“我就知道姐姐是算无遗策,是女中诸葛,借东风也预留退路的。”但是,她忽略了谭尚功话语中是‘保你一家平安’。

    谭尚功此时心中在想着:‘陈晨,我的好妹妹,当年你姐姐救过我,我一定会这次保你周全的;至于我自己,如果我跑了,我的叔叔伯伯一家性命必不可保,若是我不走,陛下反而可能不害我亲族性命,就是流放,也有希望。虽然我从小父母双亡,但是叔叔待我如亲女,我怎能独自逃生。’

    而陈晨则是在想如果失败逃命要带着的东西。二人静静地在屋子里各自想着各自的事情,除了捏肩膀的声音,再无其他声响。

    ===============================================================

    辰时初刻,文华殿文渊阁。

    吕妃坐在罗汉床上,指着桌子上的包袱,对面前的女子说道:“胡司仪,东西就在这里面?”

    姓胡的女子仍然没有从经过宫门的紧张情绪中回复过来,不过仍然小心翼翼的从包袱中拿出两个瓷瓶,一大一小,大的有二寸来高,小的不到一寸。

    她指着大的瓷瓶说道:“娘娘,这里面装的就是毒药,共有五剂;”又指着小瓷瓶说道:“这里面装的是解药,只有两粒。”

    吕妃想伸手接过来看一看,不过手伸到一半就缩了回去。她说道:“辛苦你了,此事若成了,本宫必少不了你的好处。”说着,把一个金手镯摘下来递给她。并说道:“现在手边只有这个,等到废掉了允熥,还有赏赐。”

    胡司仪此时是在担心出问题被发现的事情,可没在想好处的事情。要不是他们都被吕妃捏在手里,怎么会愿意干这样的事情!

    不过仍然在脸上堆上笑容,躬身谢道:“谢娘娘赏赐。”

    吕妃点点头,说道:“那你先下去吧;把王司侍叫进来。”胡司仪行礼退下。

    没过多长时间,王司侍走进来,躬身探寻道:“娘娘这是叫我来……”

    吕妃指着桌子上的两个瓷瓶说道:“大的是毒药,小的是解药,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行动吧。”

    王司侍眼皮一跳,这是要正式开始了啊!走出这一步,就再无回头路了。她偷偷抬起头扫了一眼吕妃的表情:十分平静。于是知道她已下定决心,遂说道:“是,娘娘。”拿起两个瓷瓶,退出屋子。

    吕妃呆坐一会儿,站起来,面对着供奉的弥勒佛低头颂起了佛经。

第53章 面馆以及徐家初出场() 
二十五日深夜,城北的shandong面馆的老板唐伯鹤和他妻子莫氏还没有睡着。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把有人要谋害他的消息告知三殿下允熥。这几天他们都吃不好、睡不好的,今天晚上也一样,他们亥时初刻(晚上9点半)收拾完了店里,就马上上床睡觉,但是过了一个多时辰,到了子时二刻(晚上12点)还没有睡着。

    夫妻俩静静地在床上躺着,就是睡不着,按照这几天的经验,得折腾到丑时(凌晨1点到3点)才能睡着,幸亏他们的店里不卖早点,要不然就不用睡了。

    唐伯鹤为了分散注意力,同妻子说道:“今天上午不是内长兄来咱们店里说岳母又生病了吗?你还是回去看看吧。”

    莫氏正烦躁,没好气的说道:“那个恶妇在我未出嫁的时候,不断地折磨我,并且连我的嫁妆都要扣下,要不是我爹好面子,估计我就只能穿着嫁衣独自来咱们家了。她又不是我亲妈,对我又不好,四邻八街的谁不知道!我干嘛要上赶着去孝敬她!”

    唐伯鹤又说道:“她到底是你的嫡母,她能不慈,但是你不能不孝顺啊!并且这次内长兄来说岳母生病的事情,不少人都听见了,你要不回去看看,对你的名声也不好。”

    莫氏说道:“我大哥也不是什么好人,我看他是故意那么大声的说话,以此来逼我。”顿了顿,恢复一下情绪,又说道:“哎!你说的不错,大明以孝治天下,很重视孝道,明天我还是得回去一趟。哼!才不给他们带什么东西,除了给爹爹的东西,还有一些药材,什么也不带!要是吵起来,他们的名声也不好听,好像就争姑奶奶送的这点儿东西似的。”

    唐伯鹤也不待见内长兄一家,闻言也不再劝。当夫妻俩再次快要相对无言的时候,莫氏突然说道:“对了,我有主意了!”声音不小,惊得家里养的狗“嗷嗷”直叫。

    唐伯鹤忙对她说:“你小点声。”又说道:“到底有了什么主意了?”他还以为是回娘家这件事。

    莫氏兴奋的说道:“是关于如何告诉三殿下的事情。”

    闻言,老唐也激动了,问道:“到底有了什么主意了?快说。”

    莫氏笑道:“这不刚才你提到我娘家的事情了吗?我想到,咱们可以去告知先太子妃的娘家开国公府啊。”

    老唐一听,觉得眼前一亮,这个主意靠谱!因为允熥的母亲已经去世快十年了,大多数人都默认了吕妃是懿文太子妃,尤其是小老百姓,谁记着一个死去这么久的人呢。所以老唐和莫氏一直没想着这方面,直到今天。

    而常家的利益基本上是和允熥一致的,允熥继位一定对他们有好处,不会被收买,所以告知他们是万无一失。

    夫妻二人都兴奋不已,一个困扰了三天的忧关性命的大事就这样找到了解决办法,是人都得高兴。

    等兴奋完了,老唐却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担心的说道:“开国公府邸那么高,恐怕不会见咱们吧;如果告诉其他人再转述,也不妥当啊。”

    莫氏说道:“你忘了,陈兴有一次来咱们这里吃饭,说道开国公长子上个月补进了金吾左卫历练千户,为了出入军营方便在这边儿买了宅子。陈兴还抱怨他练兵太严苛呢。咱们就去常家在这边的宅子,不至于这边儿的府邸还那么高吧。”

    老唐觉得妻子说的不错,于是放下心来,决定明天夫妻俩那也先不去,首先把这事情办妥了再说。这问题一有办法,就好像搬开了胸口压着的大石头,再加上又困,不一会儿,夫妻俩就进入了梦乡。

    ================================================================

    九月二十六日,早朝。

    明代早朝举行的时间很早,辰时(上午7点)就开始,皇宫又大,即使只是前朝也极为广阔,想象一下仿照南京故宫建的beijing故宫天安门广场的长度前加上到金銮殿的距离有多远就知道了。

    就在内五龙桥附近,有一名身着陛下赐予的蟒袍的中年男子在踱着步子,他那皱着眉头的神情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为什么事情而发愁。

    此人是现魏国公徐hui祖。他虽然在等待着上朝,但是现在心思却完全不在上朝上,因为他对于昨天晚上得到的一个事关重大的消息要怎么处理还举棋不定。

    而他得到消息的事情也与允熥有关。

    让我们把时间回到昨天晚上。京城长安街上的一栋雄伟壮阔的府邸,从其大门之阔就可见其主人的地位之高。其中一个小院儿的侧厅,三人坐在太师椅上,听着跪在地上那人说道:“禀国公爷,二位公子,今日伴晚,几日前出宫的司仪胡氏回宫,且在回宫之后先太子次妃吕氏旋即召见她;并且今天上午,碰巧有我们的人看到前几日被贬出宫的谭尚功和胡司仪一起出现在下关码头,竟然还有一伙儿夷人与他们同行。”

    坐在第三位的那名锦衣华服,长相凶悍的男子问道:“看清楚他们干什么了吗?”

    跪在地上的人回道:“回四公子的话,为了不被他们发现,我的人没敢靠近,所以不清楚他们到底在干什么;但是好像是在做什么交易。”

    沉默了一会儿,坐在首位的男子开口说道:“那范奇你的意思是,先太子次妃行为可疑似乎要用什么手段对付懿文太子的三殿下?毕竟yunnan夷人以奇诡的事情多而闻名。”

    被称为范奇的男人单膝跪在地上,沉默不语,似是默认。

    被称为四爷的人侧过头对坐在第一位的人脸上带着兴奋之色的说道:“大哥,看来是确实是吕妃要动手了,哈哈哈。”

    被称之为大哥的男子侧过头对他说道:“增寿,二殿下与三殿下互相对抗,怎么着损伤的都是大明,有什么可高兴的。再说了,就是二殿下与三殿下同归于尽,也轮不到燕王殿下来继承皇位。”

    好吧,这个‘大哥’就是现魏国公徐hui祖,‘四爷’就是徐达的四子徐增寿。坐在第二位的是徐达的三子徐膺绪,徐达二子早卒,是以现场只有三人。

    徐增寿听了大哥的话,面色变得难看起来,又不敢和大哥顶嘴,只能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第54章 前半段徐家() 
“增寿”,徐膺绪见他生闷气,说道:“听大哥的话,没错的。”

    但是徐增寿仍然一言不发。

    徐hui祖也感到头痛,对范奇说道:“你还有其他要紧的事情吗?”

    范奇怎能不明白徐hui祖的意思,说道:“回大爷的话,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了。”

    徐hui祖当然马上说道:“那你先下去吧,我有事了再叫你。”范奇答了一声“是”,起身退下。

    等到范奇完全消失在这个侧厅,徐hui祖站起来,走到徐增寿的面前,说道:“还学会闹脾气了啊!”徐增寿仍然不理他。

    徐hui祖加重语气,继续说道:“怎么,你觉得我刚才说的话错了吗?”

    徐增寿抬起头说道:“大哥,燕王英武绝伦,谋略之深极类陛下,是当今成年的诸殿下中最适合(为储君)的,咱们是不是有影响陛下挑选储君的能力另说,但是从道理上讲,咱们最应该支持的殿下就是燕王。”

    徐hui祖说道:“你说完了?那我要说了,你以为你说的这些陛下就看不到?陛下就对于燕王的表现视而不见?陛下是要建立一个众人皆能接受并合理的规矩;现在大明河清海晏,这个规矩,比下一任的圣上是不是英明神武更为重要。”

    “武王定家国天下之制,遂有周代八百年之国运;而唐太宗虽神武聪慧,把国家也治理的天下大治,但得位不正,挑选继任者又坏了规矩,致使李唐几乎三世而亡,最后虽未亡,但皇族多被屠戮,十不存一。而现在陛下定制嫡长继承法,正是如武王一般;如果此时坏了规矩,那大明以后虽然未必一定无长久的国运,但是朝堂之上必定是群魔乱舞,礼崩乐坏。三殿下,懿文太子嫡次子,在嫡长子雄英死后就是当然的继承人。而我徐家受陛下大恩,三代受封王之赏,诸臣之中,无有过者,陛下所选之人就是以后我们忠于的人。“

    徐hui祖的话其实也就是作者的意思,好的制度比一个看起来英明的领导人要靠谱得多。

    徐增寿听了大哥的话,虽然仍然认为燕王朱棣比允炆或者允熥更合适的储君,但是也明白大哥也有他的道理,所以虽然他仍然沉默不语,但是屋内的气氛渐渐缓和了。

    “啪、啪、啪”,三声鸣鞭的声音响起,把正沉浸在对昨晚的事情的回想中的徐hui祖惊醒。徐hui祖随着并不汹涌的人流走进殿内,强打起精神来上朝,以应付朱元璋对于站在前排的官员的目光扫视。

    不过今天的早朝没有什么需要他特别关注的事情,所以他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心绪却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因为他还在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提醒允熥或者朱元璋有关吕妃的不寻常的动静。首先,提醒朱元璋的选项被否决了,他徐hui祖虽然忠于大明,但是并不是愚忠之人,还是知道要保留有用之身才能更好地为大明效力。

    但是要不要提醒允熥他还是犹豫不决。徐hui祖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过允炆和允熥,但是他也不是吃素的,在他看来,允炆有些书呆子气,而允熥则明白的多,从他日常的一言一行就可以看出允熥是很明白大多数人不管是老百姓还是读书人都想要什么的,虽然这一点他觉得很奇怪,但并不妨碍徐hui祖支持允熥。所以他现在就纠结,要不要提醒一下允熥。提醒允熥完全可以通过在路上扔小纸条的方式来干,不容易暴露。

    但是徐hui祖经过一个早朝时间的思想斗争,还是决定不搀和这件事情了。‘还是置身事外吧。’下朝的时候徐hui祖在心中说道。

    =================================================================

    允熥在早上卯时(上午5点至7点)起床,卯时三刻多就出了宫再奔户部而去。路上的过程我就不重复了,不过因为王步没来,所以一行人在辰时二刻(上午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