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擒他。”

    “知道,知道,”朱赞仪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孤自然知晓若是胡季犛南逃很难抓到他,孤就是随口一说而已。”

    “育容,我总算知道你为何之前在金吾前卫名声不显,还经常被同袍欺负了,就你这张嘴,不被欺负才怪了。”

    林育容的脸色略微有些变化,不过这些日子朱赞仪也不是第一次说这样的话了,他已经有了足够的承受能力,闻言马上说道:“旧唐书卷七十九?有云: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诤子,虽无道不陷于不义;故云子不可不诤于父,臣不可不诤于君。”

    “殿下虽然并非天子,也颇为贤明,但也是一封藩之君,属下谏言殿下正是好事,殿下何故如此抱怨?殿下难道要和金吾前卫的普通将士相提并论么?”

    朱赞仪笑了笑,没有说话。他和林育容身边的人当然不一样。他林育容身边的人也不是什么大官,没有这么高的责任感,即使发现了林育容十分有用兵打仗的才能,在他说话这么不讨喜的情形下也不会向上官推举,更何况军事才能是十分特殊的一种才能,不真正打仗谁也发现不了,若是金吾前卫一直四平八稳的在京城待着不打仗,林育容估计永无出头之日。

    但现在他的才能已经被发现了,朱赞仪作为一藩之君,即使再厌恶林育容的这张嘴也会忍着,因为这个封藩是他的,更何况他这些日子和林育容相处的不错,虽然林育容说话不讨喜,朱赞仪也已经渐渐适应,反而觉得他十分独特不同流合污,很是欣赏。

    朱赞仪又和林育容说了几句,又顺便将要吩咐的事情吩咐下去了,开始想起了别的。

    “你们说,将来我封藩后,将都城定在哪里?升龙府虽然位置很好,城池也大宫殿也大,住起来十分舒服,但这座城作为安南人的都城时间太久了,城内的势力盘根错节,就算胡季犛也迁都避其锋芒,孤初来乍到恐怕难以压服他们。”

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 
“南定城?”朱赞仪有些狐疑的说道:“刚才孤说,依照探明的情况,南定城内的胡朝将士一定会拼死与大明将士交战,经过此战,南定城定然十分残破,如何能够作为都城?”

    “殿下,真因为胡朝将士会与大明拼死作战,南定才适合作为都城。”林育容十分出乎预料的答道:“殿下,胡朝将士若是与大明血战,定然会征召城内的百姓助战,用作守城之民夫,这样殿下就有合适的理由清除城内的安南百姓了。”

    “不论将来如何,现在,安南百姓比不得中原的百姓一般能够信任,殿下不论定都何处,都要从廣西迁徙百姓、军户到都城附近拱卫以保完全。”

    “可平白无故的迁徙安南百姓对殿下在此地的统辖不利,会惹得当地的将士、士绅与官员猜疑不满,认为自己低汉人一等,所以绝不能平白迁徙百姓。”

    “所以像南定这样位置很好且会与大明大战的城池就显现出来了。殿下可以以城内的百姓协助胡朝将士守城为由,将他们全部算作战俘,卖给随军商人,至多留下极少数确实并未参与守城的百姓。而从国内迁徙而来的百姓则安排在这些人被迁走后留下的地方,甚至可以住在他们空出来的房屋中,不必再行搭建房屋。就算城内剩余一些士绅,这些士绅离开了安南百姓,也就成了无缘之木,殿下可以轻易料理了他们。”

    “至于城池残破之事,属下以为,城池再残破,也比平地新建一座城池要简单;何况南定城位于黄江沿岸,直通大海,交通便捷,适合为都。”

    “这是臣的见解,请殿下思量。”

    “嗯,你说的不错。”朱赞仪仔细思量一番后说道:“南定确实很适合以后被孤当做都城。”说着他豪气地一挥手:“这样看来,即使城中的安南人抵抗并不激烈,也得让他变得激烈一些,至少要让外人以为十分激烈。”

    朱赞仪也不傻,自然知道虽然按理说南定城的守兵都是胡季犛的亲信,但若是眼见必败,也未必会为胡季犛效死;而这次他为了搏那一丝擒杀胡季犛的希望,已经决定将南定城四面合围,城内的守兵根本没有逃脱的可能,极易在战局不利的情形下投降。他们投降了,那他还如何实施这个策略?

    朱赞仪的意思就是,即使对面的安南人有投降的意思也决不会接受,必须由大军打进城内,南定守兵已经彻底失去抵抗能力再考虑收容俘虏的问题,然后把他们卖给随军商人。当然,朱赞仪会对外公布消息:其实他本打算接受安南人投降,但正要接受他们投降的时候有守兵袭击了明军,他以为对方是诈降所以又拒绝接受。一直到收容俘虏后才知道大多数人都是想要投降的,只有极少数人拒绝投降,导致了这一结果。

    “臣建议殿下一定要少用炮兵,让南定守兵以为大军此次攻打南定所携带的大炮不多,且在得知胡季犛已经逃离南定城后改为围三阙一,让城中守兵有逃脱的希望,从而不会投降。待摸清守兵的情形,知晓其防备强弱后再一举使用所有的大炮轰击一角,一举攻破南定城。”林育容又道。

    “言之有理。大炮可也是有使用次数限制的,一门大炮的炮管可用不了多久,是得省着点儿用。”朱赞仪点点头。随即他们两个商量了一番此战具体如何打。

    二人商议完毕,朱赞仪正要勉励林育容几句,忽然反应过来,笑着说道:“从你提议以南定为都的最后那句话开始,你可一直自称为臣,而不是属下或卑职,怎么,想来我封藩为官但又不好意思直说,所以这样提醒孤么?你放心,孤一定从皇叔哪里把你要过来。嗯,左右王相不过是从二品,六厅仆射才从三品,孤将来任命你为正四品的标统,必不埋没了你。”

    标是朱赞仪自己琢磨出来的一个军事单位。他将来的封国兵力不会很多,等全国安定后常备兵不会超过十万,觉得若是以一个卫为基本单位士兵有些多了,所以决定以后封国的千户只辖五个百户,五个小编制的千户属于一标,主官为标统,正四品,辅官为管带,从四品。虽然这套统兵方式尚未公开,但朱赞仪已经和朱楩私下里谈论过了,朱楩觉得很好,已经打算在返回自己的封国后也这样做。

    林育容自然也知晓任命他为标统已经是十分大的信任了,对此有些感动,也确实对来到朱赞仪的1封藩为官有些意动,但还是板着脸说道:“殿下,属下刚才只不过是无心之失,并非是殿下想的那样。”他顿了顿,又道:“但臣是大明的臣子,陛下任命属下何职,属下都会恭领圣命,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林育容说的这话在这个时代十分中规中矩,没有任何问题,但曾经和允熥在京城待了六年的朱赞仪却联想到了别的。‘依照皇叔的话说,林育容这叫什么,傲什么来着,我给忘了,皇叔说过的那个十分贴切的词。’朱赞仪想了半天没有想起那个词,又想到:‘不论如何,我记得皇叔说那个词是女子用起来比较赏心悦目,若是男子就不太好了。可是我听着林育容使用这个词并没什么问题。’

    朱赞仪正想着,时候已经到了午时,朱赞仪经手下的宦官提醒,忙放下正在想的事情,说道:“现在已是午时,诸位大臣与孤一同用饭。”

    他们推脱几句,一起前往膳堂用饭。

    “恭送陛下。”安南北江安抚使、南定城守将阮希周对已经出城的胡季犛如此说道。昨天伴晚胡季犛已经得知朱赞仪率领大军前来征讨南定了,为了不被堵在城里,他今日上午将城内的事情都向阮希周等人交待妥当后,中午用过了饭就悄然离开南定城,要赶往西都城。

    “阮爱卿,朕就将南定城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守住这座城池,不让他被明人占领。朕此去西都,定然征调其余地方的将士为援兵赶来解围。”胡季犛说道。

    “陛下,放心,臣定不辱命。”阮希周脸色十分坚定的说道。

    “哈哈,你阮希周可是我大虞十分善守的将领,明军想要攻破南定城不会容易的。何况,他们还不知晓你其余的本领,定然会在南定城下吃个大亏。”

第855章 南定——前夜() 
当天伴晚,朱赞仪带兵来到南定城下,正要四面合围就听说了胡季犛已经离开的消息,并且消息十分准确,不会有错误。

    朱赞仪略有些沮丧,不过这样的情形理所当然的早就在预料之中,他的沮丧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随即马上开始布置安营扎寨。

    南定城北靠黄江,所以北面的防备就交给水师了,朱赞仪命令陆师驻扎在城东到城南的地方,形成三座大营分别在城的正东、东南与正南方向。

    三座大营的兵力都是一般多,五万将士,朱赞仪本人为了方便联系将自己的营帐放在了东南方向的大营。粮草大营也被放在了东南方向大营的后边。

    因为委派给他的军队太多了,所以最后还是派了三个参将在他帐下听命,此时黄辂、汤泉、马俊三个在大明军中也资历甚深的人在他手下,朱赞仪分别任命他们三人各领一营。

    第二天一早,朱赞仪开始攻城。他依照林育容的意思下令各营不必太过拼命,今日只是试探,船上的火炮也有气无力的开火,一时间,竟然与南定城头的不到二十门大炮打的不相上。再加上南定城的守兵确实抵抗十分激烈,一整天的大战都没有什么进展。

    晚上用饭的时候,汤泉对朱赞仪说道:“殿下,不能这样打,城头的安南人抵抗太过于激烈,虽然兵少但十分英勇,今日属下几次看着势头不妙下令撤兵,先后也损兵足有三千多人,其中战死一千三百多,受伤两千一百多。大军攻城这样的伤亡都不算小,可这只是试探,伤亡太大了。”

    “是啊殿下,臣指挥的大营也损兵足有三千多,马俊那边也差不多,这样一天下来全军损兵足有上万人,虽然其中轻伤较多休息两三天就可以回归本队,但损兵也太大了。而城上的安南人今日损兵两面合一也就是三千,只有我军的三成。”

    黄辂接着说道:“依照现在的情形,即使后日还是猛攻城池,也不可能一天之内攻下此城。而若是后日不能攻下南定城,就无法在过年前将捷报送到陛下手里,”

    他对后一点更加忧愁。他们这个级别的将领不论资历还是履历都已经十分完备,所差的就是一场大功得封侯伯爵位。但这次攻打南定城的总指挥是朱赞仪,况且大明这次出兵是安南人的两倍多,大炮更是五倍,功劳不会太大,他们若是能在过年前将捷报送到陛下眼前,说不准陛下一高兴的就封了他们爵位;可若是在年后才能将捷报送到陛下眼前,他们就未必能够封爵了。所以他十分着急,恨不得明日就大军猛攻南定城一举将它打下。不仅是他,汤泉与马俊也是一样的心思。

    朱赞仪虽然打仗的手艺尚未被练出来,但身为皇家的王爷,自然能够看出来他们的这些心思。

    但是对他来讲,现在最重要的是清除城内的安南士兵与普通百姓,将他们全部卷入此战,好在战后能够将他们全部定为罪民,贬为奴仆或者卖给随军商人,土地房屋也空出来安置从国内迁来的百姓。

    所以朱赞仪斟酌着说道:“此处的守兵是安南胡朝仅存的少数精锐之兵,为避免过多损兵还是谨慎一些为好。既然这样打损兵太多,从明日起就更加小心的攻打城池,待试探出守城的问题后再猛攻将城池一举攻下。”

    “至于报捷之事,报捷虽然重要,但也没有将士们的性命重要,只要能在过年前打下城池,让将士们过一个好年即可,不必非要赶在陛下过年前将捷报送到陛下眼前。”

    “殿下,”黄辂说道:“现在已经很小心了,若是再小心,恐怕什么都试探不出来。想要试探出问题必须派兵猛攻,在敌兵顾此失彼的时候才能试探到问题,随即后备兵一举压上击破安南人。”

    “可是,”朱赞仪还要再推脱。

    “殿下,若是依照现在的攻城情形,还不如大军屯在南定城下只围不攻,这样既能让安南人疑惧,不知我军要在城下做什么,又能够让大军得到休息。若是要攻城,就必须大军出动猛攻,不能如此分心二用。”

    “何况张侯爷的意思也是尽快攻下南定城,总拖延就违背了侯爷的意思,可不好。”马俊也是有些着急了。官场上用上上级的话压上级可是大忌,上级肯定不会高兴。他连这样的话都出口了,可见已经为了自己那丝毫的封爵希望顾不得其它了。‘好在靖江王殿下不是大明的武将,将来只要不被派到靖江王殿下的封藩为官,倒也不怕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