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饬礁鲈虏唤龀Hス阒莩悄诘牡拦郏故┥崃松锨Я揭樱贸鲆患薀字吧痛透挠竦窨坛杀玫难樱嫔硇

    允熥“嗯嗯啊啊”的将此事敷衍过去,又问了问李莎儿今日的事情,时候就已经到了午时,允熥忙拉着她们去用膳。

    用过了膳,熙怡与李莎儿去歇中觉,允熥则把熙怡手下的大丫鬟早春和晚秋都叫了过来,问道:“今天晚上的宴会,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吧?”

    “启禀官家,不论是宴饮的地方,还是各色节目,亦或是酒菜,都已经准备妥当,没有疏漏。”早春答道。

    “这就好。这可事关你们主子的声誉,不可不谨慎。”允熥说道。她们二人躬身称是。

    允熥所说的,就是今天晚上招待皇室宗亲的宴会。虽然他现在不在京城在广州城,但皇室宗亲还是要招待的,最少朱橞、朱模两个跟着他一直跟到广州城的王爷得招待。允熥还下令今年要朝贡的藩王不得入京一律来广州,所以现在广州城内的藩王还不少,比如周王朱橚等人,所以就依照他往年在京城的惯例开宴饮。

    他不可能,也不会将熙瑶也叫到广州来,那样京城就空了,即使他以‘伤寒’为名义已经让常升返回京城,但也不敢贸然让熙瑶出京。熙怡身为四妃之一,又是皇后的亲妹妹,所以安排宴饮、主持女眷席只能是她。李莎儿不提身份还是嫔不是妃,她就算已经是四妃之一也不能取代熙怡主持此事。

    可熙怡一向没管过这件事,允熥很怕被她搞砸了,就直接交给她手下得用的女官安排。

    此时他听了早春的话,又问道:“她要在宴饮上说的话,可都已经交给她了?”

    “陛下,奴才已经和娘娘说过,娘娘也已经背得很熟了。”早春答道。

    “那也不能放松。熙怡从未在宴饮上说过这样的话,到时候保不准就会忘词。你们想法子到时候提点她一下。之后所有的话说的怎样都无所谓,开头的几句话一定不能出问题。”

    允熥又嘱咐她们几句,让她们退下了。

    随后允熥又将王喜交过来,问道:“可有从安南过来奏报兵事的折子?”

    “官家,没有。奴才今日从一大早就守在前院的书房,可一封从安南过来的折子都没有见到。”王喜答道。

    允熥心情顿时不怎么好。‘为何没有从安南过来的折子?莫非又打了败仗,不愿意大过年的扫兴,也害怕朕严惩所以没有送来?’

    他马上翻开绘制的安南地图,指着南定城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前几日传来的消息,赞仪已经带兵十五万去攻打南定城了,莫非是攻城受挫?不大可能是打败仗。赞仪自己用兵打仗的本事不好说,但马俊他们三个都是久经战阵的将领,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但也保不准。何况还有赞仪剥夺他们军权的可能。莫非真是打了败仗?”

    自己吓唬自己越想越觉得不对的允熥,甚至已经将朱赞仪带兵狼狈逃回升龙城的可能都想到了。

    好半晌,他回过神来,对王喜说道:“今天晚上的宴饮你不必随侍在朕左右,就守在书房,若是有从安南过来的奏折马上报给朕。”

    “是,官家。”王喜答道。

    允熥强迫将思绪从此事上收回来。他在广州再怎么想也没有意义,总要见到奏折才有用,现在想什么都是瞎想。

    回过头来的允熥看到躬身答应的王喜,说道:“王喜,今年过年没法让你回家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了。不过等回了京城,朕许你一个大假,至少十五天起步,让你和家人团聚,弥补过年没能团聚的空缺。”

    “奴才谢陛下恩典。”王喜马上跪下说道。

    “还有,行宫内的宦官宫女,这几个月也十分忙碌不得休息。你传令下去,行宫所有的宦官宫女全部发放双俸,赏赐一块做衣服的绸缎料子。今晚除了必须留守和随侍的人,其余的在内院找个地方安排一桌酒席,让行宫的大厨给你们做顿好饭。”

    “奴才代他们叩谢官家天恩。”王喜又磕了一个头,说道。

    允熥点点头,让他退下了。

    之后他也歇了个中觉,下午未时正起来,又处置了几份奏折,到酉时初叫上熙怡与李莎儿,前往今晚的宴饮之地。

第866章 捷报() 


第867章 又一份捷报() 


第868章 反应() 
“又一份捷报?”允熥这次有些诧异。他刚才已经收了一份捷报了,现在怎么又有一份捷报?

    心里存了疑惑,允熥一面从王喜手中接过密封的盒子,一边问道:“何人发来的?”

    “官家,听传令的将士说,是何将军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到广州城的。”王喜答道。

    “何荣?他也有所动静?是了,他都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四十多天,也确实该有些动静了。”

    不过话虽如此说,可允熥并未对何荣抱多大期望。何荣所部位于安南沿海,当初分派这一路兵的目的就是堵住胡氏父子南逃的道路,没指望他们能立下多大的功劳;况且腊月二十三日传来的消息还是何荣仍在海上飘着,不过几日的功夫能立下什么大功。

    “何荣多半是在安南海岸成功登陆了,传信回来让朕安心。”允熥对朱有炖说道。

    可打开奏折一看,允熥的脸色迅速发生了变化,从十分平静变成了满面都是喜色。

    只见奏折上写着:“,腊月二十四日清晨,臣率领所部于平章登陆,随后南下直扑兴贤港,夺之,剿安南兵三千,收降两千,夺大炮五门。”

    “投降之安南主将陈元之,报臣曰:‘伪帝胡汉苍正在乂安城,且城中守兵不过两万,将军宜速速进兵攻之。若迟,则伪帝胡汉苍侦知天兵登陆之事,必从各处征调将士守城,则乂安难下。’”

    “臣闻之,即可点起五六万兵马昼夜行军赶往乂安城,于二十五日午时赶至城下,旋即攻城。守城之安南兵将意志不坚,战至伴晚时分全军大溃,我军遂占领乂安城。”

    “安南伪帝胡汉苍,城破之后穿着普通百姓衣服,意图蒙混,后一日被陈元之发觉,我军今已生俘其人。臣敢问陛下,是将此人送至广州城,或是暂且留在乂安。”

    “”

    这封奏折允熥还没有看完的时候就已经满脸就都是喜色。真是太值得高兴了,何荣所部不仅攻陷了乂安城,更生擒了安南现在的国君胡汉苍。纵使胡汉苍权力不大,国政仍旧由胡季犛把持,可胡汉苍毕竟是此时安南名义上的国君,生擒他意义重大,可以极大的震慑仍在抵抗的安南文武百官。

    更何况乂安城被攻陷,胡季犛带兵南下的道路已经被堵死,只要再攻陷了西都城,安南就可以说已经完蛋了。

    允熥一时间竟然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喜讯。

    坐在他身侧的朱有炖眼看允熥接了奏折以后先是淡漠,然后表情转为高兴,最后又转为狐疑,心里疑惑,瞄了两眼打开的奏折,随即高兴的说道:“现在就已经生擒胡汉苍了?这么说对安南之战就快要结束了?”

    “这下子皇兄刚才吩咐的事情确实得快点儿办了,亏我刚才还说用不着着急。何荣不愧是大明的功臣宿将,虽然之前打了败仗,但只要重视起来,安南兵将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听了朱有炖的话,允熥回过神来。何荣即使急于在他面前露脸,也不绝对不敢撒这样的弥天大慌,胡汉苍必然是已经被他生擒他才敢如此奏报。遂笑道:“你确实得快点儿了。”

    他俩谈笑几句,允熥低下头按捺住心思继续看奏折。只见之后写道:“,驯象卫指挥同知、扶桑武将我来也于大军攻城之时身先士卒,首登上乂安城头,砍杀安南将士无数,身中数十创而不退。大军攻陷乂安,我来也居功至伟。”

    “参将曹泰,统兵镇守城池北面,击破安南援兵,亦立下大功;驯象卫千户王洪明、百户刘循,”写的都是这次大战的立功将士。

    待将这本奏折全部看了一遍后,允熥转过头对王喜说道:“你回去后马上让胡俨拟旨。”

    “安南征讨军左军副将何荣,击破乂安城,生擒安南国君胡汉苍,,朕心甚慰。望爱卿再立功勋,尽早平定乂安、清化、河静等地,结束征伐安南之战。”

    “驯象卫指挥同知我来也,为大军攻陷乂安城立下大功,朕加其指挥使衔,赏赐金银财帛。”

    在说过了对曹泰等人的奖赏后,允熥最后说道:“待大军平定安南,朕依照尔等功劳必各有封赏。”

    “让胡俨再润色一把,明日一早,罢了,今日是除夕,就不安排他们做事了,你回去后将朕所说的这些话记下来,明日让他拟旨给朕看。”

    王喜答应一声,又从允熥手里接过这两封奏折,行礼退下。

    这时坐在他左手边的允炆也对他恭贺道:“恭贺官家,大明之兵夺取乂安、生擒胡汉苍了!征伐安南之战看来马上就要结束。”

    “但之后是否要加封赞仪为安南国君还要思量。陈朝一向忠顺大明,还是搜寻一位陈朝的后裔为国君更为妥当。虽然近支已经全被胡氏父子所杀,但必定还有远支残存,可从中择一贤人为君。”

    允炆今年本来向回京过年的,但允熥将他叫到了广州与自己一起过年,允炆在京城只待了不到两天,就离开京城南下,于腊月二十八日来到广州。

    他自诩为崇儒之人,胡季犛如此悖逆人伦之事当然十分反对,也支持允熥出兵安南,但却反对立朱赞仪为安南国君。

    允熥神色不变,说道:“安南陈朝,凡是名列王室族谱之人尽被胡季犛所杀,留存的所谓陈朝后裔大多难辨真假,难以确定是否真为陈朝后裔,若是选了一位假陈朝后裔如何?”

    “况且安南一向羡慕我大明,加封赞仪为君正好可以让他们沐浴我大明的教化,岂不美哉?”

    听了允熥的这番话,允炆又要出言辩论,但允熥才没有和他辩论的心思,推脱还有话说,急忙离开此处,坐到其他人身边。

    这时大家都已经知道何荣攻陷乂安城、生擒胡汉苍之事,纷纷向允熥表示祝贺,允熥也一一笑着接受。

    亥时初,持续一个半时辰的春晚结束,允熥又和大家说笑几句,离开了此处。

第869章 同样过年做的事情不同() 
他出来后又等了一会儿,熙怡与李莎儿在下人的簇拥下走出来,与他会合。

    她们两个一见到他,就马上弯腰说道:“臣妾恭贺官家大军在安南大捷,生擒安南国君。”在宴饮的时候,在两边来回走的仆人已经将此事扩散到了女眷一侧。

    允熥笑着答应。

    之后他们一起返回行宫内院,与往年一样打打叶子戏、随意聊聊天,一边守岁。

    可今年他们三人都不怎么有兴致。熙怡与李莎儿都是有了孩子的人,往年过年的时候都是与孩子们在一起,今年却只有他们三个,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在京城的孩子,做什么都没有精神。

    就连允熥也不由自主的想着:“也不知文垣他们在京城怎么样了。”

    “敏儿、垣儿、圻儿、垠儿,赶快过来,咱们回坤宁宫。”刚刚主持完宗室宴饮,十分疲惫的熙瑶招呼自己和妹妹的几个孩子道。

    虽然今年允熥不在京城,他也已经来信会在广州招待朝贡的藩王,但在京城的亲王郡王仍然很多,都是尚未成年在皇家学堂读书的。这些人过年将他们晾在一旁也不好,所以熙瑶思量过后仍旧举行了宗室宴饮。

    她先带着文垣在男席这边说两句场面话,宣布宴饮开始,之后又返回女席这边主持,但不时又要问一问男席这边的事情,十分劳神费力。

    “娘,今年不和大哥他们一起过年了么?”他们几个都走过来,文垣见抱琴带着文垚向自己的宫殿走去,问道。

    “今年你爹不在,就让他们各自跟着自己的母亲过年吧。”熙瑶随口答道。

    “娘,爹什么时候回来啊!他都已经离家快四个月了,女儿已经四个月没有见过爹了,很想他。”敏儿听到熙瑶提起了允熥,忍不住一脸委屈的问道。

    “你爹他马上就会回来了。再等几天,再等几天你就可以见到你爹了。”熙瑶马上安慰道。

    “可是从十一月份起,娘你就说爹快回来了,可爹到现在还没有回来。爹是不是把我给忘了。”敏儿低下头,语气有些低沉的说道。

    “这怎么会!今天上午你还看了你爹祝贺你新年的书信,这些日子每两三日就有一封书信是给你们的,他绝对没有忘了敏儿。”熙瑶又道。

    “那爹为什么不回来?”敏儿又问道。

    “他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处置,这些事情还不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