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蠖嗍醵甲洗黄鸨狈担鞓F的封地在安南的西北面,所以和9一起送别允熥。

    “十八叔爷若是想回去,侄儿也不多挽留了。”9说道。

    “那我这几日也收拾收拾准备回去了。”朱楩脸上跳动着雀跃之意说道。他已经离开自己的封地半年多了,早就想回去了。

    但随即他的脸上又露出不高兴的神采:“我手下的第一懂火器的将领竟然被官家挖走了,真是,哎。”

    “十八叔爷,看看暹罗这些国家的兵备,哪里用得到火器?况且这二年就要和帖木儿见仗,精通火器的大将被叔父带到朝廷上也是好事。”9劝道。

    “也只能这么想了。”朱楩说道。

    他们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带着其余送行之人返回城里。

    9回到自己的王府,却从书房的罗汉床底下的一个暗格取出一个箱子,打开来拿出其中一份发黄的丝绢,展开来看了看,又放回箱子重新藏到暗格里,喃喃自语道:“这个东西应该是用不到了,但还是暂且留着吧,等我过世之前毁掉。”

    ……

    ……

    船队从南定港出发后,于三月初二中午赶到珠江口,停泊在香港岛上的良港里。

    驻扎在香港岛的水师千户所马上给船队提供了两千只鸡,五百头猪和大量的蔬菜,以供大军食用。广东都司早已知道带着皇上的船队何时会经过珠江口,允熥又去信不会再去广州城,所以紧急在广州附近采买了这些鸡、猪送到香港岛。

    火头军杀了四百多头猪炖起了红烧肉,一时间香味四处飘散,引得将士们食指大动,恨不得马上端着饭碗去盛肉。

    允熥站在甲板上,一面看着正排队等着盛肉的将士们,一面听广东按察使李得成说道:“陛下,广州府内已经有二十余家士绅被处置了,其中十几家将被流放到安南。”

    “各地的客家人户数也已经计量出来,待将当地的士绅牵扯进此案后就可迁徙他们。”

    “广州城内有一士绅白氏,其中数分支竟然请求去安南。杨任极为诧异,探查得知这原是其家主白文宇所为。杨任已经准许他们迁往安南的请求。”

    “还算这人识相。”允熥冷笑一声。

    “陛下,还有一事。之前陛下命我按察使司审问为安南做内奸的韩宜可,审问得知原来他因洪武三十一年被陛下贬到海南,所以怀恨在心,投了安南。”李得成又道。

    “他当年是朕贬镝到海南的?怪不得。但即使如此也不能轻纵了他。传令下去,以十恶不赦之罪绑缚京城,处以凌迟之刑。”允熥道。

    说过这两件事,李得成没什么奏报得了,躬身退下。随即宝安市舶司提举张彦方走上前来奏报到:“启禀陛下,去岁宝安市舶司的关税已逾三百万贯,比前年又加了二成。”

    “好。张爱卿果然是适合主掌市舶司的官员,这几年爱卿不论在上沪还是宝安均做的十分不错。”允熥夸赞道。

    “陛下谬赞了,此乃陛下的政令得当,并非臣的功劳,臣不敢居功。”张彦方说道。

    “不必这般说。”允熥说:“政令是政令,爱卿的功劳也不小。不必推辞了。”允熥说道。

    张彦方没有对此再说什么,而是说道:“陛下,只是后两个月因为撒马尔罕奸细案市舶司人心略有不稳,所以这两个月税收略有下降。”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若是明年的税收减少,朕一定不会怪罪你。”允熥道。

    “多谢陛下体恤。”张彦方马上说道。

    允熥笑了笑,忽然又想到什么,问道:“朕记得当初与撒马尔罕国奸细苏冬里一起入籍大明外番商人还有一个,此人经查证并非是奸细,也与此案无关,所以后来被放了。他现在可还在市舶司做买卖?”

    “陛下,此人被放出来后将店铺卖了,已经离开了宝安市舶司。”张彦方道。

    “可惜了。”允熥嘀咕一句。大明虽然不缺钱,但钱这种东西谁也不会嫌多,他若能带着钱在大明安家当然好。可惜不成了。

    说过此事,天已经黑了下来,允熥又与张彦方说了几句话,让他退下。

    允熥则回身返回船舱。他走到与两个妃子住着的船舱处,正好看见薛熙冉和李继迁一前一后从不同的舱室走出来,见到允熥赶忙行礼道:“臣薛熙冉(李继迁)见过陛下。”

    允熥摆摆手让他们平身,笑道:“来看自家妹妹?”

    “是,陛下。”他们二人异口同声的答应,随即下意识的看了一看对方,又赶忙低下头去。

    允熥瞧着这情形十分可乐。自己两个妃嫔的、都在水师为将的兄长恰好赶在同一时候看望自己的妹妹,想想都觉得尴尬。他笑了笑,让他们两个退下了。他们二人如蒙大赦一般,从允熥身侧走过,在岔路口一左一右走向不同的方向。

    允熥笑过后,想了想,先去了李莎儿的船舱和她说了会儿话,来到熙怡的船舱。

    熙怡此时正发呆呢,见允熥走进来,忙站起来行礼道:“夫君。”

    “坐下坐下,现在又没有外人,何必这样多礼。”允熥走过来按着她的肩膀让她坐下,吩咐下人都退出去,自己坐在她身旁。

    “见到煕冉了?都说了什么?”允熥随意的问道。

    “总不过是家长里短的事情,还有这次他在海上打仗之事;妾和兄长说了在两广安南的见闻,让兄长好生羡慕呢,说当初还不如选在陆师,打仗之余能瞧见的风景也多些。”熙怡笑道。

    “还有就是……,”最后这句话她说到一半忽然住了口不说了。

    “还有什么?”允熥一边问着,一边侧过头来看向熙怡,见到她脸红了,顿时想到,笑道:“大约是煕冉怀疑你失宠了吧?要不然为何陪着夫君半年多还未怀上?”

    “夫君你坏!”被说破的熙怡脸红着捶打允熥的肩膀。

    允熥一把将她抱在怀里,笑道:“不过这也怪不得你。之前巫蛊案夫君和你都中了巫术,后来才解开,你的身子虚弱又将养了两个月,咱们在一起的时候也没那么多。”

    “不过现在夫君和你的身子都大好了,朕努力让你在回到京城之前就怀上。”

    允熥一边笑着说话,一边将熙怡抱起来走向睡床;熙怡红着脸挣扎了几下,说道:“还没用膳呢。”

    “朕先将你吃下去,咱们再去吃饭。”允熥调笑一句,将她放到床上。不一会儿,从船舱内传来睡床晃动的声音,守在外面的小宫女脸色通红。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允熥醒来,感受着身旁传来的温暖的触感,侧过头来在熙怡的脸上吻了一下,轻轻推开她站起来,让小宫女走进来服侍他穿好衣服,走出船舱。

    他来到甲板上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侧头向北看去,就见到有几十艘船正从码头向外开去。

    允熥正要问,听到身侧传来声音:“官家。”他侧头看去,就见到朱橞、朱棣、朱模他们三人站在一旁。

    “三位叔叔这么早就要走了?”允熥问道。

    “官家,我们也离开封地半年多了,指不定封地内积攒了多少事情,得赶快回去才行。”朱橞笑道:“若不是等着来广州带走今年朝廷给我们的粮饷,我们早就和贤烶一样,回去了。”

    “罢了,侄儿自己都着急赶回京城,你们着急赶回封地也正常。”允熥说道:“那今天的早膳侄儿就当做送你们的宴席了。”

    “哪有宴席这么寒酸的?”朱模笑道。

    “在侄儿这里宴席就这么寒酸。”

    他们开了几句玩笑,一起吃过早膳,三人就要拜别他。

    允熥刚要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四叔留下,十九叔和二十一叔先走吧。侄儿有几句话和四叔说。”

    他们二人目光复杂的对视一眼,行礼退下。

    允熥马上问道:“四叔,这次前来大明,侄儿还未问过苏藩现在的情形如何呢?四叔给侄儿说一说。”

    “建业二年我和高煦先后来到苏藩,平抑物价,对付当地的豪强,整顿军备,……”

    “当时陈祖义就在苏藩的边上,桀骜不驯。高煦本想出兵灭了他,但因为他手里的船只众多,并无必胜的把握,所以我劝说高煦罢手,并亲自去劝降了他。”

    “随后高煦出兵攻打西面的哑鲁国,已经夺取了哑鲁国六七成的地方,俘虏士卒百姓数万。今年应当可以攻下这一国都,将其覆灭。”

    “只是覆灭了哑鲁国后就与须文达那和苏门答腊两国接壤。这两国实力不弱,若何对待破要用心思量。”朱棣简单介绍了一下苏藩的情形。

    “四叔能劝降陈祖义,果然很有本事。”允熥赞到。

    “不过是侥幸。”朱棣谦虚的说道。

    他们二人又闲聊几句,允熥说道:“四叔,你回去以后和高煦说,不必害怕西面的那两个番国,一定要尽快将他们覆灭。”

    “可是……”朱棣话未说完,就被允熥抢道:“听朕的话,没错的。”

第909章 礼仪完全忘在一边() 
    在香港岛与几位王爷告别后,船队继续北上。初五来到台湾,将昀英夫妇放下。

    昀英临下船前还笑着说道:“兄长,别忘了给台湾镇拨付设立种植园的钱。”

    “知道了。”允熥装出没好气的样子道:“兄长愿赌服输,还不会赖下你这点儿钱。”

    “兄长记得就好。”昀英笑着从船上走了下去。曹行急忙跟上。

    过了台湾,船队在浙江南部的一个港口补给了一些菜蔬,于三月十六日来到长江入海口。

    船队又在上沪稍作停靠,采买了一些菜蔬后马上起航,十八日来到京城外的龙湾渡港口。

    在船只停靠在港口前,允熥站在船头看着不远处的码头,心里颇为激动。他去年九月初十离开京城,至今年三月十八返回,有六个多月的时间不在京里,不仅担心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同时也牵挂着他的亲人。

    正如敏儿一直在想念他一般,他也一直在想念敏儿他们。‘朕离开半年,敏儿这段日子过得好不好?文垣今年也六岁了,书读的怎么样了?宝庆和思齐今年已经八岁了,小孩儿的时候身体变化是最大的,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朕已经忍不住她们了?……’

    ‘熙瑶在京城支撑,可有想念朕?抱琴、妙锦有没有想念朕?没有跟随朕南巡的宫女宦官,现在服侍朕的手艺可生疏了?’

    允熥不停的在心里胡思乱想。

    他低头想着,熙怡和李莎儿站在身旁,也兴奋的看着远处的城池和码头,说道:“那边那个码头是去年离京时候用的,现在要停泊的这座码头我记得去年时停着一艘大船,甲板上有许多大炮。……”

    “码头上许多人前来迎接夫君,一片都是身穿大明朝服的人。那边的人怎么都穿的是浅色的衣服?”

    她正说着,只听‘蓬蓬’一声响,船只停在了码头上。早已侍立在一旁的将士马上放下下船的梯子,随后以最标准的军姿站好。

    允熥走在前面,一步一步的从船上下来,走到一半的时候只听面前传来“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声,所有人都跪倒在地。

    允熥举起右手正要说“平身”二字,抬头一看却见到有一人仍旧站着,在四面跪倒的人群中显得十分显眼。允熥正要皱眉头,忽然发觉这人的服饰好像是……

    “夫君!”熙瑶站在离着梯子不远处的地方,满脸都是喜悦的神色,叫道。

    允熥蓦然感觉自己心中一块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快步从梯子上跑下去,跑到熙瑶面前,一把将她抱住,轻声说道:“瑶儿。”

    “夫君。”熙瑶也抱住他,把头埋在他怀里,又轻声呢喃了一下。不知怎的,熙瑶忽然哭了出来,泪水沾湿了允熥的前胸。

    “好好的,哭什么?夫君不是回来了么?”允熥继续抱着她,说道。

    “夫君。”熙瑶又呢喃一句,抬起头来看着他的脸。允熥伸出手轻轻擦拭她的眼泪。

    允熥的这个动作仿佛惊醒了熙瑶一般,她马上松开抱着他的手,从他怀抱里挣脱,拿出手巾擦了擦脸,笑着对允熥行礼道:“臣妾恭迎陛下回京。”

    允熥也意识到这不是坤宁宫或者乾清宫的寝殿,咳嗽了一声说道:“皇后平身。”又大声喊道:“诸位爱卿平身。”

    所有的大臣仿佛没有看到刚才那一幕一般,一丝不苟的依照礼节“谢陛下”,然后依次站了起来。但站起来后不少人偷偷看向皇后。

    允熥随后依照礼节与诸位大臣对答,亲谢上帝、皇祖、皇考,分派礼部的官员在四郊、祖庙、社稷坛、群神庙宇代替他祭祀,坐上马车入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