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允熥不是没有怀疑,但车间里确实很热,他身上都是汗水,就连鞋都浸湿了,又见身后跟着的宦官和侍卫更是皮肤都烧红了,点头答应。李约布马上带领他们来到自己平时进车间视察时所用的盥洗室。

    过了一会儿允熥洗完澡又重新换上刚才穿的常服,带领他们前往食堂。

    允熥一边听着一边走到了工人吃饭的食堂。此时不是换班的时候,所以食堂内并无任何人吃饭,几个厨子正在洗菜摘菜,预备晚饭。他们见到李约布带着这许多一看就是大人物的人走进来,顿时知晓这是不久前通报的‘来视察的上级领导’,马上将手里的菜放下,跪下说道:“草民见过几位大人。”偶尔工部衙门也有人来视察,他们又不知道允熥的真实身份,所以并不害怕。

    允熥笑道:“都起来吧,不必跪来跪去的。”他也无意对这些普通人表明自己的身份。

    众人见到这个大官十分平易近人,更加轻松起来,又磕了个头站起身来。

    “平日里工人们都吃什么?”他又问道。

    “禀报这位大人,厂子里为工人一天提供三顿饭,早上一顿中午一顿晚上一顿。早上一顿是油条加上鸡蛋或者面条加鸡蛋,中午一顿是馅饼,每两天吃一次肉馅,晚上是大米饭就菜,有时候有猪蹄或鸡肉。”领头的人说道。

    “这伙食很不错啊。”一个侍卫小声嘀咕道。他们侍卫吃的当然比这要好,若是愿意每天都有肉吃,但卫所里即使是上直卫,平时也难以每天都吃到肉,早饭也很少又鸡蛋。

    允熥没有说话,只是抬脚向厨房走去。这人下意识要阻拦,但李约布马上对他使眼色:开玩笑,皇上要做什么岂能阻止。

    允熥顺利走进厨房,带上手套四处翻了起来,看了一会儿后说道:“李大使,刚才那人所说,可是实话?”

    李约布马上跪下说道:“大人,臣平日里检查食堂的时候,都是依照章程来的。”

    “可本大人见到的却不是如此。”允熥冷笑道。他当皇太孙的时候曾经亲自整顿过一阵御膳房的卫生问题,也顺便了解了一下这个时候厨房一般储存食材的规律,而他刚才看到的明显不符合那人所说的样子。他随即将自己知道的东西一一说了出来。

    听了这些内行话,厨房领头的人还想继续狡辩,但允熥又道:“你不承认?本官马上叫几个工人过来对峙如何?”

    听了这话,领头的人才跪下请罪。允熥一看就是大官,起码比李约布大得多,他叫人过来对峙,工人是敢说实话的;并且现在工人十分珍贵,李约布轻易不愿意开除,他们又长期对他有怨言,得了机会肯定会添油加醋的说。

    李约布虽然对皇上竟然如此了解食堂的情况很惊讶,但也又磕了个头说道:“下官巡视不周,请求责罚。”

    “这个厨子全家流放西北,其余厨子一一查看,依据其贪污的东西多少进行处罚。”允熥十分严厉的说道。

    早上炸油条的油一直不换也就罢了,这样的时候后世也有,虽然不健康但也不会直接之人死亡;给工人们预备的肉蛋之类的短少一些也就罢了,但竟然连米面都少许多。他刚才粗略的看了看,至少少了一半。也就是说,他们贪污了一半去。

    李约布心里纳罕:朝堂上许多比这大得多的贪腐最后的处置也不过是罢官为民,这小小的厨房贪腐,一年也没有几百贯,皇上竟然如此恼怒,这到底是为什么?不仅是他,跟随允熥而来的侍卫也都有些惊讶。

    允熥越想越气。他是非常重视这些钢铁厂的工人的。这座钢铁厂是近代化的工厂,运用的管理方式尽管仍就带有官僚的一面,但也是近代工厂的管理模式——得益于父亲在钢铁厂工作,允熥前世对钢铁厂的管理比较熟悉,强行推广了新的管理方式——在他看来比清末兴建的那一系列官督商办的工厂还要近代化。

    所以这些经受过近代化管理的工人也就十分重要。经过近代化管理的工人,即使只是普通卖苦力的工人,在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章制度方面也比农民和手工业者要强得多,甚至比大多数军队要强。全国绝大多数卫所的士兵挑出来在人数想当、武器相当的情况下未必打得过这些工人。

    同时,尽管这些工人没什么知识,但在这样的工厂里工作耳融目染就会有许多新的见解,在见识上比农民和手工业者要强得多。

    这些都导致了允熥十分重视工人,尤其是现在工业只不过是有一点点萌芽,这些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工人就更加重要,待遇相当于上直卫的将士。现在这些他如此重视的人伙食竟然被这样克扣,他非常生气。

    “李大使,这样大的贪腐,你只要每天来食堂转一圈就能知道,你这个大使是怎么当的?”允熥又质问道。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李约布磕头道。此时那些人都已经被带下去,他可以自称臣了。

    允熥又训斥了他几句,李波劝道:“皇上,李大使虽然监管不利,但钢铁厂的钢铁产量不断增加,他也是有功有过,皇上念他这次还是初犯,申斥一番,还是允许其戴罪立功。”

    “念在还算勤勉的份上,朕这次就不追究你的失职了,你起来吧。”允熥说道。虽然允熥觉得他也有贪污,但这个年头培养一个合格的‘厂长’不容易,还是不要轻易罢免。

    ‘回头让锦衣卫埋伏几个人到工厂里,以知晓他平时的做派,朕以后再做定夺。’允熥想着。

第965章 工业() 
    允熥随后又召见了几个表现最优秀的工人。当然,他不可能以自己的真正身份召见这几个工人,也没有必要,只是以工部郎中的身份召见了他们,表示了对工人的重视,每人赏赐了几两银子。

    饶是如此,他们也已经十分激动了。这些工人都是几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进工厂当工人前连个真正的官都没见过,见到的胥吏都是凶神恶煞的;谁曾想到入了工厂之后竟然能够得到五品大官的亲自接见,对他们的态度还这么和蔼!

    他们都跪下说道:“草民多谢大人恩典,草民多谢大人恩典。”

    “都起来。跪着做什么。”允熥又让他们起来,聊聊家常。

    允熥一直比较关心普通百姓的疾苦,再加上又是屈尊降贵,所以这几个工人恨不得将心都掏出来给他看看,对他知无不言。

    “大人,草民是家里过不下去了才来工厂做工的。”一个大约二十上下的工人说道:“我们家兄弟五个,还有两个妹妹,有几十亩地,爹娘两个种地种棉花,草民与二弟也十来岁了能够帮手,日子很是过得。”

    “可大前年娘忽然染病病死了。出丧就花了许多钱,将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第二年家里又遭了灾,虽说还收了一些粮食但交了国税后剩的也不多,根本不够吃到下一年收粮食的时候。”

    “没办法,从当地的赵老爷家里借了点儿粮食。赵老爷为人还不错,三个月只收三成的利,但我们这小老百姓家里也承担不起。”

    “正好工厂到我们村去招工,听着只要干活每个月都有钱赚,并且每个月都有活干,为了还债,草民也就应征来工厂做工。”

    “在工厂做工里比在乡下种地辛苦,规矩也多,很多一同来的老乡都受不了不干了。草民一开始也受不了,但想到家里欠的钱,想到厂子里开的钱,顿顿能吃饱的饭,逢年过节还有发的好东西,也就咬牙干了下来。时候长了也就习惯了。而且后来在这里待得日子长了,也知道定的那些规矩都不是瞎订的,好几个不守规矩的人掉进铁水钢水里,连骨头都化没了。”他絮絮叨叨说了许多。

    “三个月就要三成的利钱?这还是为人不错的?”允熥知道这个时候借钱利息高的吓人,但没想到三个月三成的利就是良善人家了。

    “大人,三个月三成利已经不高了。”这人说道:“有的那恶毒的人家,九出十三归,半年不到就是两倍多的利,也不是有多少人家被这样高的利逼得卖田卖房,甚至要卖儿卖女。好在现在朝廷对卖人管的很严,这几年大体上也算是风调雨顺,朝廷的赋税也不高,大多数人家还过得。”

    他说话的时候1着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对他使眼色。虽然这工人说的话和他没有关系,但若是皇上回去以后因此要做什么,众人一打听得知是因为他这里的工人‘乱说话’使得皇上大动干戈,免不得责怪他多事。可这工人因为很激动只是盯着允熥的脚下,根本没向1看。

    “这样么。”允熥轻声嘀咕一句,又问其它几个工人的过往经历。都和头一个工人差不多,因为家里有了什么事,多半是红白喜事将积蓄花光,又遭了灾或者出了另一件事,背上光靠种地一辈子也还不清的债,不得已出来做工。

    允熥听过了他们的故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每人又赏赐了几两银子,让千恩万谢的他们退下。

    “李大使,工厂里的工人是否都和这几个一样?”允熥问道。

    虽然允熥这话问的有些不明不白,但1当然知道他的意思,马上说道:“启禀陛下,七百多个工人,差不多有五百多个都和他们一样,家里欠了钱还不清所以来做工。不过这二年因为前几年在这里留下的工人回去后说自己的待遇怎么怎么样,所以家里还过得去的人愿意来做工的也越来越多了。”

    允熥听了点点头,没有对此发表什么评论,只是吩咐道:“往后不许克扣他们的伙食,还有,值夜班的人额外发一份钱。”

    “是,陛下。”1连忙答应。

    说过此事,允熥也就没有要在钢铁厂视察的了,起身离开。

    1将允熥送到工厂的大门口,待见不到他后,转过头来对跟着他一起送出来的人说道:“快,马上吩咐下去,以后再有当官的过来视察,接见工人,不许他们乱说话!”因为之前来视察的官员从来没有和工人唠家常的,所以他也就疏忽了对他们的叮嘱,此时忙不迭的补充。

    几个组头连声答应,其中一人说道:“大人,要不要将姓张的开除?”

    “不用。”1马上说道:“张丙活干的很好,要是把他开除了得耽误连铸,现在兵部下属的几个火器工坊催的这么急,可耽误不得。何况皇上这次见到了他,没准过两年下次再来视察的时候问起来,我怎么说?还是留着他。”他可以和皇上说张丙出事故死了或者不干了,但万一皇上随口吩咐锦衣卫查一查呢?他可不敢冒这个险。

    吩咐完了这件事,1陪着允熥视察了这一会儿也累了,回盥洗室洗了个澡换身衣服,到公房里休息去了。

    允熥出了钢铁厂,直奔兵部下属的几个火器工坊而去。这一路上李波一直在偷偷看着允熥的脸色,若是他问起什么马上解答,但允熥一路上什么也没说,他也就不敢说话,一路来到火器工坊前。

    管着这几个工坊的兵部官员早就在门口等着了,见到允熥的从车上下来马上跪下说道:“臣兵部武库司员外郎吕方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允熥说道。

    与工部对钢铁厂并不是很重视不同,兵部非常重视归自己管的这几个火器工坊,专门请求增设了武库司员外郎一人,专门管着这些工坊。因为火器工坊需要用到大量的钢铁,而京城附近大多数钢铁厂就设在这里,并且这里地方大,试验火器也容易,所以兵部也将工坊搬了过来。

    允熥和这个员外郎说了几句话,走进工坊内进行视察。

    他们首先来到造大炮的工坊,还没走到工坊里面,就听到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声音很大,几乎震耳欲聋。待走进去,迎面就见到几个浑身是土的工匠正在将一门大炮的炮管从土里挖出来,不时有人喊着号子。

    再向里走去,就见到一个工匠将胳膊伸进炮管里,不时发出刺耳的声音,正在对炮管进行抛光。

    “陛下,这里就是专门造十寸以上大炮的工坊。”吕方说道:“工坊内一共有一百三十五名工匠,每天从天亮干到天黑,不停的造炮。每个工匠头带着学徒差不多十几天能够造出一门大炮。”

    正在这时,从不远处传来大炮的轰鸣声,吕方又道:“这是在试炮。每门大炮造好后都要试炮,加到依照口径规定的最大的火药量,试射三炮,看看炮管有无裂纹,若是有,则这门炮不合格工匠不得工钱;若是没有,才会出厂交给卫所。”

    允熥又点点头。这一点做的很不错。依照口径区分大炮是他提出的要求,因为武将们觉得有道理所以在军中推广开来。

    他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