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当然的么!大明现在基本算是他的,即使算作一个股份制公司他的股份也最多,又不可能这边合着股那边还经营着自己家独资的事业,当然只能尽心竭力为大明谋划了。

    允熥本不想将这些与思齐解释清楚,但低头看到她明亮的双眼,又琢磨古代的人基本上都比现代的孩子思想上成熟的早,思齐的身世又不太寻常更加重了这一趋势,也就开口道:“这是自然的。”

    “以店铺做比,大明这家店铺是舅舅家的,舅舅就是东家,大臣们都只是伙计,他们当然不会比东家更尽心尽力。”

    他这么一说,思齐就明白了,笑道:“果然如此。不过店铺的掌柜的是谁?”

    “这个,虽然舅舅以店铺做比,但朝廷当然与店铺不同,没有掌柜的。”允熥犹豫了一下,说道。

    他很不愿意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不等思齐再说话就出言道:“思齐,你刚才说‘往日回大伯的府邸里住’,这话可不妥当。”

    “你还没有出嫁,梁国公府就是你的家,所以这就是你的府邸,可不能说回大伯的府邸里。”

    “怎么,舅舅不要思齐了?”思齐忽然眼泪汪汪的说道:“舅舅,思齐一直是把舅母的宫殿当做家,现在又和思齐说梁国公府才是家,是要将思齐送回梁国公府么?思齐做了什么事情让舅舅不高兴了?还是让舅母不高兴了?”

    “哎呀,这是怎么说的!”允熥对小姑娘一向没什么办法,不论是女儿养女还是妹妹,听到这话有些慌了手脚:“舅舅没这个意思,只是蓝珍毕竟是你的亲大伯,你也是他的亲侄女,是一家人,你现在又没有出嫁,所以他家就是你家。舅舅绝没有让你回梁国公府的意思。”

    允熥连声安慰,车都已经在梁国公府大门几十丈外停下了也仍旧安慰思齐,才让她缓过神来,说道:“舅舅向思齐承诺,绝不将思齐送出宫。”

    “这个,你小时候定然不会,但是长大了总不能一直将你留在宫里。”允熥迟疑了一下,说道。

    “我不管,我要一直住在宫里。”

    见思齐又有要哭的趋势,允熥忙说道:“好好好,只要你愿意在宫里,就能一直在宫里。”

    思齐这才破涕为笑。允熥又很毛躁的给她擦了擦脸,才让她下车在宫女宦官的陪伴下返回梁国公府。

    远远的看着梁国公府的下人簇拥着她入府,允熥松了一口气,就要下令马车回宫。

    可就在这时,宋青书忽然凑过来,附在允熥耳边清声说道:“陛下,那边那座马车,是普定侯家的。”

    “普定侯陈桓?他来找蓝珍什么事?”允熥放下帘子,坐在马车中思索。按说快过年了,武将之间互相拜访十分寻常,也不值得注意。但陈桓是一代武将,洪武十七年封世袭普定侯,虽然来拜访的不可能是陈桓本人——刚才允熥去普定侯府的时候还见到了他,只是长子不在,大约来拜访蓝珍的就是他的长子——但他们两家既没有亲属关系,往日也不熟络,怎么会这么早就派人过来拜访?

    “等回宫查一查再说吧。”这么干想也想不出什么来的允熥自言自语道。

第980章 唱戏() 
    暂将此事放下,允熥放松精神,就听从车外传来吆喝声:“江宁县去岁院试魁首亲自书写的春联!”虽然声音传到他耳朵里已经很低了,但仍然能听得清楚,可见吆喝之人是一个中气十足之人。

    允熥掀开帘子同一旁的侍卫笑道:“这商人还很有眼光么,用本县秀才的名头来招摇。”

    张无忌也陪笑:“京城读书人众多,想要考秀才的人更是不少,买个秀才,还是院试魁首的秀才写的春联也算是个好兆头,想必这人的生意不坏。”

    “陛下,这似乎不太妥当。秀才可是读书人,院试魁首更是县学或府学的生员,让他来这么招摇有辱清誉啊。是不是让警察过来查办?”宋青书则说道。

    “哎,这样的事情就不要惊动警察了。”允熥不以为然:“这若是假的,自然会流入那秀才的耳朵里,他必定不会这样算了的,现在还不用警察出手;若是真的,这个秀才这样做一定是有苦衷,说不定是家里太穷为了筹一点钱读书,揭破了更不好。”

    宋青书听他这样说,只能罢了。

    不过听到这一声吆喝,允熥却起了心思:‘年前朕是不会出宫了,不如趁着这次机会买一些民间过年的花样带回去,权当逗几个孩子开心。’遂吩咐道:“去这附近最热闹的街道。不,还是先回宫,将马车放到宫门口,朕也换一身衣服再去。”

    “陛下,陛下若是想买什么东西,让臣或几位公公替陛下买吧,过年时候集市上人多拥挤,即使陛下装扮成富家公子带上几十个侍卫也难保万全。”宋青书马上说道。这两日李波休假,宋亮发了烧,所以他现在是侍卫首领。

    允熥一想也是,自己的小命要紧,也就罢了去集市的想法;但他刚才被那声吆喝把逛街的心思给勾起来了,想了想说道:“那就派几个人在集市上,多买一些新鲜的物件,朕带着你们在不远处的福汇街上转转。”

    宋青书并不愿意他逛街,但也不敢一再违背允熥的话,想着福汇街这样高档的地方过年人也不会多,而且过来过去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这样人家的护卫也不会冲撞了其它人家的队伍,护卫起来还比较方便。唯一可虑的就是被认识允熥的人见到。

    允熥听了他的顾虑,笑道:“那朕就戴上帽子,你们几个武当来的侍卫打头,遇到人就说湖广口音的官话,装作湖广入京的武将子弟好了。朕也会说几句湖广口音的官话,大约可以冒充。”允熥为了方便交流,积极学习全国各地的方言,现在方言说起来肯定会被当地人识破,但在京城蒙一蒙老家不是湖广的人应该可以。

    虽然还不太牢靠,但宋青书等人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依言而行。

    很快他们在宫门口换了一身衣服,又转了个圈来到福汇街,逛起街来。

    过年时候做买卖的当然比平日里还要更忙碌些,允熥都不必亲眼看,仅仅听着从隔壁街道传来的吆喝声都能知晓,但他逛的这条街的店铺买的都是非常高档的玩意,店面也大,不要说来的主人,就算是下人也会在店内好好安顿,他只能从各个门面前专门停放轿子的地方来分辨客人多不多。

    这样走了几步就感觉无趣,正好去集市买东西的侍卫也都回来了,他就要吩咐回宫。

    可宋青书忽然说道:“哎,冯锡山怎么还没回来?”

    允熥此时也注意到他并未返回,正要问一问,就见到他手里提溜着许多东西一溜烟跑了过来,在允熥面前气喘吁吁的说道:“请陛下恕罪,臣回来迟了。”

    “这也没什么,只是你怎么回来的比他们晚?都是去同一个集市?”允熥问道。

    “陛下,适才臣提着这些东西拐过那个街角的时候,听到一阵管乐之声,心下好奇向四周看了看,找到管乐传来之地,见到是一座戏台。”

    “臣更加好奇,本想进去看看,但又怕晚了,就与看门的人打听几句。那人正好与臣同为定远老乡,就说了说。”

    “原来是从定远来了一家戏班子到京城谋生,因为戏唱的好,所以被各家勋贵请到家里唱戏。但这家班子的班主说,我们虽然是为了赚钱谋生才唱戏,但也不能只为富贵人家唱戏,就在这里与一家戏园子定了合同,从二十三到二十八在这里唱戏,只收茶水钱。臣看了看,听这家班子唱戏的人还不少呢。”冯锡山说道。

第981章 本() 
    “这不过是一种招揽客人的法子罢了。”有人对此很了解:“像他们这样民间的戏班子,只为大户人家唱戏虽然赚得多,但总是这样名气也越来越小。最有名的那几个班子唱的能差出多少?那些大爷,有几个能听出这点儿差别来的?还是不是看人家班子的名气!所以这些班子为了名气也得给老百姓唱。”

    “何况这个班子还是凤阳来的。虽说京城的凤阳人多,但到底是外地,更得接地气。”

    “张源,听你这话对戏班子很熟悉呀,平日里喜欢听戏?”允熥笑道。

    “是,陛下,臣喜欢听戏,有空就听。家里请不起班子,就四处找戏园子。好在给陛下当侍卫的俸禄不少,陛下还不时赏赐,所以还够花。”这个叫张源的侍卫说道。

    “这戏就这么好听?”允熥怀疑。他虽然偶尔也听戏,但主要是为了听听文宣司编写的本子如何,其实并不怎么喜欢,还不如自己偶尔与妻妾玩考斯,或者打扮孩子好玩。曾经看过现代娱乐的人喜欢戏曲的可能比较小,何况这个年代的戏曲还比较原始。

    “陛下,这样的事情都是因人而异,就像豆腐脑,有人喜欢吃咸的,有人喜欢吃甜的,也没个对错。就是臣喜欢这口。”张源只能这样说道。

    允熥意识到自己刚才那话对一个票友来说挺不尊重的,只是张源不敢得罪自己,于是笑道:“确实如此,这只是喜好不同,对戏迷来说就好听,不喜欢听戏的人就不好听。冯锡山,还不把那个戏园子的位置指给张源,让他下了值后去听听。能被京城的勋贵人家请到家里唱戏,唱的应当不错。”

    冯锡山赶忙指了地方,又有些激动地说道:“老张,我还不知道你也喜欢听戏。待会儿下了值一起来这里听。这个班子刚才唱的那出戏我听了两段觉得没听过,大约是一出新排的戏。”

    “你也是戏迷啊,正好,下了值一起过来。排的新戏,什么戏?”

    “好像也是与抗元有关的。这几年这样的戏层出不穷,听听他有没有什么新花样。”

    听了冯锡山的话,张源刚要出言附和,可这时允熥忽然问道:“刚才那个戏班子,唱的是与抗元有关的戏?”

    “是,陛下。”他们两个忽然听到皇上说话略有些惊讶,楞了一下才赶忙说道:“是一出没听过的写当年太祖皇帝起兵的戏。”说到这里,他们两个略有些明白:‘皇上大约是对民间的抗元戏有些兴趣。’文宣司这三年不断编写各种各样元灭金宋、抗元、抹黑一神教的戏曲说书本子,从让人拍案叫绝的好本子到粗制滥造唱过一次就再没有班子唱的本子都应有尽有,这大家都知道。

    允熥抬起头看了看天,觉得还早,遂对冯锡山道:“带领朕去看一看这出戏曲。”

    所有的侍卫第一时间都用余光扫了一眼宋青书。宋青书自己也下意识要用余光扫一眼别人,但马上反应过来:他现在是守卫首领。

    他不得不自己思量。经过思考,宋青书觉得皇上已经决定去戏园子听一出戏了,又想着戏园子这种地方在楼上包一间屋子安全还算有保障,况且即使他想阻止也多半阻止不了,于是点了七八名侍卫贴身跟随允熥,另外几人则远远的缀着。

    不一会儿来到戏园子门口,看门的人见到这么多人过来,穿得也都是上好的皮衣,不敢怠慢,忙躬身行礼:‘见过几位官人。’

    “免了。”宋青书说道:“可还有楼上的隔间?”

    “有,有。”看门的人连声说道,并且马上侧身让开,推开门又道:“请几位官人上楼。”又招呼跑堂的:“快过来招呼客人。”

    跑堂的伙计赶忙跑过来侍奉他们。宋青书又道:“快带我们兄弟几个去隔间。走了这么久的路腿都酸疼,正好也歇一歇。”

    伙计答应一声,又道:“不知几位官人是要正中的隔间,还是两侧的隔间?”这种戏园子都是一个院子,一面是戏台,其余三面起二三层的楼,都是有钱人家看戏的隔间;院子里面是中产之家坐着看戏或没钱的人站着看戏的地方。

    “我们当然是要正中的隔间,这还问什么?”宋青书说过这话,恍然大悟:“是价钱不一样吧?正中的隔间多少钱?”

    “三十贯钱一间。侧面的是二十贯或十五贯一间。”伙计说道。

    “莫非还担心我们出不起这三十贯钱不成?快带着我们去!”宋青书呵斥道。

    伙计这才带着他们来到正中的隔间,又上了一壶热茶,一叠水果,一叠花生米,又问他们还有无其它需要,宋青书挥挥手,他才退下。

    坐下来后,允熥悄声询问张源:“在这戏园子里听戏的价钱都这么贵?”

    “公子,这里是京城最繁华的街,自然什么都贵,若是城北或城南的街上的戏园子,上面的包房大约是十贯到二十贯钱。”张源解释。

    “那也不便宜啊。”允熥说道。

    别看刚才宋青书答应的很有豪气,其实三十贯已经很多了,大约相当于现在经过允熥提高后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